美国规范幼儿园动物饲养活动的经验与启示

来源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他们如同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1]美国学者伯恩认为动物是幼儿的“第四位老师”,[2]动物的出生、死亡、典型行为等,均能成为教师可利用的教育契机。幼儿园里饲养动物是早期教育者实施动物教育的常见手段之一,教育价值早已得到公认。不过在实际饲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如幼儿动物学习目标不明确、饲养动物方法不规范等。据统计,在1400多个获得全美幼教协会认可的项目中,近三分之二(879个)报告说教室里有动物。[3]在美国各州早期学习标准中,专门提出了幼儿动物学习的目标。另外,也有一些规定用来管理早期教育机构的动物饲养活动。本文旨在梳理美国早期学习标准中提出的幼儿动物学习目标,以及用来管理幼儿园动物饲养活动的规定,介绍其经验,总结从中获得的启示。
  一、美国规范幼儿园动物饲养活动的经验
  1.各州早期学习标准指引幼儿动物学习方向
  制定科学、规范的动物学习目标,是幼儿动物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顺利开展动物教育的保障之一。幼儿园饲养动物,就是为了帮助实现特定的幼儿学习目标。为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美国各州政府在联邦政府的号召与资金支持下,在21世纪初先后制定了适合本州的早期学习标准,内容涵盖儿童发展的各个领域。在其科学领域中,就有专门提及动物的“生物科学”子领域,或在“科学知识”子领域下有关于动物的内容标准和行为表现指标。这些标准明确了各个年龄段幼儿动物学习的目标,涉及幼儿应掌握的动物科学知识、探究动物的方法,以及对动物的积极情感态度。通过NVivo11软件分析了美国51个州的早期学习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后,总结其主要关注点如下:首先是幼儿能观察、讨论当地环境中的各种动物,调查和解决与动物有关的问题,并能用多种方式表征探究结果。其次,幼儿能描述动物特征、区分亲代与子代间的异同点;能解释观察到的动物身体部位功能;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能說明动物的基本生活需求;能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最后,幼儿能具备并表现出对动物的尊重、理解和同情,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非生物彼此依赖并共享环境。
  为帮助早期教育者和家长等能更好地理解、利用标准,标准制定者还列出了幼儿具体行为表现范例与教师可采取的支持性策略,如儿童可能会“在户外探索时捡起蚯蚓或蹲下来看一只蚂蚁”,教师则应该“将户外用作教室或去公园、动物园等地旅行,为儿童的科学学习提供频繁的机会”。
  2.动物饲养管理规定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动物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动物教育的手段多种多样,如动物绘本、动物模型及在线资源等。饲养具有鲜活生命的动物也是常见手段之一,因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他们更多是在实际行动中认识世界。美国重视制定规则来指导早期教育者合理饲养动物,避免动物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美国从联邦到州政府的多个部门都已发布动物管理规定,联邦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在其官方网站上设有“学校与日托中心里的动物”专栏,指导教师和日托中心员工更好地管理教室宠物。该中心还和国家公共卫生兽医协会合作制定了《公共场所预防动物源性疾病的措施纲要》,该文件侧重于预防与管理因饲养动物而可能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此外,州政府部门如马里兰州教育厅、哥伦比亚卫生部门、阿拉斯加州环境保护部门等同样制定了各自的动物管理规定,使其更具本地适宜性。这些管理规定涵盖动物的准入、管理、应急等方面,涉及动物进入教室前后的各个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动物准入的角度,分析动物源性疾病、推荐适宜动物。总体来说,无毒、无害、小型、非野生的常见动物可以进入幼儿园。第二,动物进入早期教育场所后,教育者要制定动物管理措施,如提前规划动物活动区域,制定照料与清洁动物的规则,成人监督儿童与动物的互动,围绕动物开展基本的安全教育,等等。第三,做好动物伤害应急预案,如事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对动物的适应情况,让兽医检查确保健康动物进入幼儿园,做好动物狂犬疫苗接种工作,制定动物伤害应对措施,等等。
  二、美国规范幼儿园动物饲养活动的启示
  1.细化《指南》中的动物学习目标
  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与美国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实质是一样的,是对我国幼儿在各年龄段末期应该知道什么、会做什么的期望共识。美国在其早期学习标准中提到了幼儿应实现的动物学习目标,我国也有同样的内容表述。但相较于美国早期学习标准来说,《指南》中与动物有关的表述较为笼统与概括。不仅是每个年龄段末期儿童的行为表现指标不够具体,给教师的建议也比较概括。如《指南》的行为表现指标中提到“3岁幼儿能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同样的行为表现指标,到了早期学习标准中就被具体细化为动物命名、外观和行为特征的观察与描述等七条行为表现指标。因此,幼儿园教师根据《指南》开展保教活动时,需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和已有的动物资源,进一步细化《指南》中的动物学习目标,使之具体明确,不仅能体现对幼儿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要求,还能落实为幼儿可被观察到的学习结果。
  2.制定幼儿园动物饲养管理规定
  为了规范幼儿园的动物饲养活动,美国政府部门已经为所有早期教育机构制定了配套的动物管理规定,但我国尚未有政府层面制定的幼儿园动物饲养管理规定。幼儿园饲养动物早已普遍,但因幼儿身材矮小、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动物本身的物种特点等原因,幼儿与动物直接接触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后果,如被动物抓伤、咬伤,甚至感染动物传染病等。另外,广泛流行的动物福利论,也要求饲养者应为动物提供与其习性相适应的生存环境,要能正确饲养动物,并教会儿童正确的饲养方式。因此,幼儿园应根据本园特点,先行制定适合本园的动物饲养管理规定。教育、卫生、畜牧等相关部门也应尽快制定动物饲养管理规定,对可以进入幼儿园的动物种类、卫生管理等内容进行指导,以此规范幼儿园动物饲养活动。
  3.各方协同支持幼儿园动物饲养活动
  除政府层面制定动物饲养管理规定,美国也提倡社会各方力量对园内动物饲养活动的外延性支持,如兽医可确保动物的疫苗接种,为生病动物提供医疗支持,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饲养指导等。不仅是美国,日本等国的兽医也会为幼儿园动物饲养提供援助。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兽医协会的支持下,向幼儿园发布了《在学校进行理想的动物饲养》手册,帮助幼儿学习照顾动物的方式,确保动物福利。美国宠物照料信托基金则为教师提供持续性的经济支持,以便教师购买和照料教室中的小型动物,为儿童提供与动物互动的机会。美国早期教育者也重视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提前识别那些可能患有哮喘、皮毛过敏,或恐惧某类动物的儿童,以便教师充分考虑部分儿童的特殊需求。
  幼儿园进行动物饲养活动时,需要协同联动政府部门和其他与儿童、动物有关的主体,利用好可获得的社会资源,发挥好教育合力效用,共同保障儿童与动物双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南京: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17: 198.
  [2] Bone J. The animal as fourth educator: A literature review of animals and young children in pedagogical relationships[J].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2013, 38(2): 57-64.
  [3] Uttley C M. Animal attraction: Including animals in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s[J]. Young Children, 2013, 68(4): 16-21.
其他文献
·第一次阅读区域游戏时间,萱萱和彤彤在阅读区拿出绘本《了不起的妈妈》一起读。萱萱指着封面上的猩猩说:“这是爸爸吧,只有爸爸才会那么凶,妈妈都是笑眯眯的!”彤彤则认为“这就是妈妈”,因为书的名字就是《了不起的妈妈》,而且妈妈也不是总笑眯眯,也有生气的时候。争执不下的两人拿着书找我求证。“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说着,我坐下来和她们一起读了这本《了不起的妈妈》。
游戏价值:这是华德福教育中常见的游戏之一,可用在活动的开始阶段。一方面唤醒和激活幼儿的感官和身体,增强幼儿对身体的认知和操控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幼儿对肢体的表现力。
为缩短高速列车在紧急制动时的停车距离,研制出一种小型化、轻量化的空气动力制动装置。为了检测其空气动力特性,在风洞设施中以400 km/h的最高流速对全尺寸原型装置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置展开的响应时间只有0.39 s,原型装置每个单元能够产生2.3 kN的气动阻力。此外,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性能进行了计算。对设有大量设备的车顶周围进行CFD分析,结果表明交错布置的装置与标准平行布置的相比,总阻力可增加10%。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游戏之一,国内学者对创造性游戏有着不同认识:霍力岩认为创造性游戏是“儿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华爱华认为“创造性游戏主要是指以幼儿自由创造为主的游戏,游戏中幼儿完全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来进行活动,不受外显规则的约束”;邱学青指出创造性游戏的本意是不追求外在结果的自由玩耍,它强调的是自娱自乐。从诸多学者对创造性游戏
编者按:近些年,动物饲养活动在幼儿园开展得如火如荼,有些幼儿园甚至出现了类似动物园的饲养基地。活动实施者在利用动物资源开展教育方面有一定偏差,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知识取向、工具价值取向的动物教育观仍然广泛存在,与动物相关的教育活动违反生命伦理等。通过伤害生命的手段让幼儿去学习保护生命,这无疑是水中捞月。为此,本刊特别针对幼儿园动物伦理教育进行专题探讨,以期给各位读者一些借鉴。  动物伦
1~2岁是“生命最初1000天”的最后一个阶段,该阶段的幼儿开始萌发自主意识,表现出强烈的自主进食欲望,因此这一阶段是幼儿学习独立进食的黄金期。照护者应允许幼儿参与每日的进食活动,满足其自主进食的欲望,培养其独立进食能力。1~2岁幼儿独立进食能力的发展主要面临两种摄食方式发生转变的挑战:一是液体食物从奶瓶吸食到杯子饮食的转变,二是固体食物从被动喂食到自主进食的转变。本文结合1~2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
动物教育是当下幼儿园中重要的教育内容,许多幼儿园在有效开展动物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与尝试。在此过程中,大家发现,教师的动物教育观是影响动物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聚焦于对教师动物教育观的研究,以29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半结构式访谈法为主,实物分析法为辅的质性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利用类属分析与情境分析梳理教师的动物教育观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教师动物教育观的策略。本研究期望引起更多
印度著名思想家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对自然了解得太少,比如我们不了解昆虫,不了解青蛙以及在群山之中呼唤同伴的猫头鹰,我们似乎从来不去感受地球上所有的其他生物。”从克里希那穆提的话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要让幼儿珍爱地球上多样的生命,就应从了解和感知生命的多样开始。我园以幼儿生活世界为根基,以生命性资源为载体,打造了独特而有价值的“爬宠馆”。  “爬宠馆”的“爬”是指爬行动物,“寵”是宠爱、宠物的意思
“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一直以来都是法国绘本的重要特色。法国及法语国家的许多绘本插画师、艺术家都力图在绘本的画面表现上寻求突破和创新,创作了相当精美的作品。这些绘本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表现力,同时也通过其新奇的构思、特殊的形式和具有引导意义的内容组织,起到了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作用。随着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问题逐渐得到家长、老师及研究人员的更多关注,许多法国绘本都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突破和创新。这些风格独特、设计精美的绘本,或可成为培养儿童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工具。
2~3岁的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开始关注并识认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本活动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初步尝试按照颜色和形状分别进行分类和匹配,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使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中获得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黄色和蓝色,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2.能根据颜色或形状将糖果分别放入对应的糖果盒中。  活动准备  带有不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