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雨巷》出发探寻诗歌的朦胧之美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诗中的意象,并阐述意境;
  2.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朦胧美;
  3.在诗的比对读议中,探究营造诗歌朦胧美的方法,培养鉴赏朦胧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朦胧美;
  2.在诗的比对读议中,探究营造诗歌朦胧美的方法,培养鉴赏朦胧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诗歌的这座大山里,可谓是奇花异卉、争奇斗艳。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入这座诗歌的大山,以《雨巷》为出发点,来探寻诗歌之美的一个秘密——朦胧之美。什么是朦胧美呢?咱们先来看一副雕塑的图片。
  这幅雕塑大家认识吗?(断臂的维纳斯)
  同学们都认识,可见它的魅力之大啊。那同学们能告诉我她到底美在哪里吗?
  明确:残缺美,它的魅力就在于断臂,因为它给观赏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师补充:其实,出土时的维纳斯双臂是完整的,但之后法国和英国在争夺它的过程中不小心砸断了她的双臂。长期以来,也有很多人曾尝试以各种方案来复原这件作品。比如这样的(放复原图片)。但毫无疑问,这些方案全都失败了,因为修复好的双臂剥夺了观赏者的想象空间,就失去了她的朦胧美、失去了她的魅力。而诗歌之美的一大原因也在于它有着朦胧这层面纱,才给咱们提供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多角度解读。这节课咱们就从《雨巷》出发,一起来探索一下诗歌的朦胧之美。
  二、鉴赏《雨巷》
  同学们先自由诵读一遍,然后回答:这首诗里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段营造出诗的朦胧美的?
  明确:意象
  这首诗里的主要意象有哪些?
  明确:雨、巷、油纸伞、颓圮的篱墙、丁香姑娘。
  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
  小组讨论:在这个朦胧的意境中,那位若有若无的“丁香姑娘”象征着什么?
  同学们看,这就是《雨巷》的朦胧美。它通过意象的组合营造了朦胧凄迷的意境,在这个朦胧的意境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也是朦胧的,这就给咱们的解读提供了多元化的空间。
  三、由一及群
  咱们很熟悉的卞之琳的《断章》也是用这种方法来营造朦胧美的。
  (朗诵《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到了桥下流淌的水,水中划過的船,船中百态的人,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顿觉自己好似上帝一般,是独立出整个画面的旁观者,是清醒的局中人,然而,在比你更高的某栋楼上,也有一个人在看风景,对他而言,桥上自以为是旁观者的你也只是他眼中风景的组成部分。
  当这两个画面叠加在一起,同学们有什么思考?
  师:它表达了人生的一种悲哀、无奈。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清醒的旁观者,是把控者,殊不知我们其实也只是别人眼中的局中人。更深一层想,那站在高楼上的人就是局外人吗?好像也不是,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这个人世界上,没有谁是局外人,我们都是局中人,总有比你站得更高的人在上帝一般观赏着你的世界,这个事实,会让我们感到无奈、伤感、悲哀。
  抛开感情,理性思考,我们发现,这首诗其实表达了一个相对性的哲理。你在看风景,而对于看风景的人来说,你又是一道风景。咱们举个例子:你们对于老师来说,是学生;对于父母来说,是子女;对于社会来说,是公民;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学弟学妹;对于初中生来说,又是学长学姐。所以这首诗还揭示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对存在普遍联系的。
  总结:现在咱们来梳理一下,这两首诗都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营造朦胧美的?
  明确:意象的组合(板书)
  ……
  四、由群归一
  同学们,课堂将近尾声,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遍课堂。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高中必读篇目《雨巷》的学习,认识到这首诗的朦胧美是由意象的组合营造的,并由此引发我们对形成诗歌朦胧美的原因的探究。之后我们引了几首诗找到了其他几种营造诗歌朦胧美的方法,依次是《远和近》里的空框结构,《涉江采芙蓉》里主语的不确定,《竹枝词》里的谐音,《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歧义。正是这几种方法营造了诗歌的朦胧美,赋予诗歌巨大的魅力。
  五、拓展应用
  这种魅力也是深深地吸引着我,在探寻到它美的原因后,我也想去尝试写写朦胧诗。正好有一次我借着假期想着去放松一下身心,让自己从繁杂的、快节奏的疲累中抽身,来一次沉淀之旅。所以去了佛教圣地鸡足山,这里有很多和尚,他们来此地是为了远离俗世修行。我去那里也是为了放空自己、修身养性。可到了那里发现已是游客众多的热闹地。心有所感,于是凑了几句顺口溜。下面我给同学们读一下。(朗诵)
  同学们看,这首诗里的朦胧美是用咱们这节课所学的哪个方法来营造的呢?
  明确:抒情主人公的不确定。诗里的“我”可以是去那里旅行的我,也可以是里面的和尚。他们本是抱着归隐之意去那座山的,却不料成为了一道风景,反而吸引了别人前去观赏。
  这种对诗意的多元解读称为“诗无达诂”,“达诂”译为确切的解释,诗无达诂就是诗没有一种确定的解释,它因时而异、因人而异。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它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谓是“诗无达诂千万绪,朦胧之美魅千秋”。诗意不会有确切的解释,因而能引发读者千思万绪,这种朦胧的魅力让我们每一代人都为之魅惑、倾倒。
  这节课咱们对诗歌这座大山的探索之旅就结束了,相信同学们也被诗歌的朦胧美所吸引,而现在咱们知道了它美的形成原因了,所以老师给大家布置的课后作业便是:提笔写一首朦胧诗。
其他文献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知道小麦是磨面粉的主要原料,知道午餐提供的包子、面条和加餐提供的蛋糕等面食都是用面粉制作的也非常喜欢,在家里他们也看过、吃过大人用面粉做的面食,十分美味。但是面粉怎么磨出来的?除了磨面机有没有其他方法能够让小麦变成面粉?孩子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在操作过程中学习安全使用易于操作的工具。  2. 能够大胆选择工具探索麦子变成面粉的方法。 
期刊
记得有一本书中曾说过:“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算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有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而班主任不在,学生能自觉做好,就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这就说明这个班主任不管在品德、学识以及自身素养上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巨大的向心力和无形的感召力,使他管理的班级形成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做?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呢?在我从事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
期刊
我们班的婉婉小朋友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孩子,她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也是一个敢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只要不符合她的意愿,她一定不会默默的等待。就比如:上课回答问题,如果她举手你就必须叫她回答问题,如果你不叫她,她不过两分钟就会站在你的跟前说:“老师,我有问题。”  这个孩子我从小班开始一直带着她,从入园不到两周时间,我就发现这孩子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往往情绪波动都非常大,她不一样,从来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0页--91页 ,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几分之几的产生过程,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经历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的过程。  3.培养观察、操作、判断、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几分之几一的产生过程,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初步
期刊
设计意图:  本活动来源于泸州本土特产——先市酱油,它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泸州人民的劳动果实。为让幼儿了解家乡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生成本次打击乐活动《先市酱油》。  音乐分析:乐曲《喜洋洋》是我国著名的民乐,节奏欢快轻松,本次活动截取其中AB两段,音乐A段悠扬,就像在酱油工坊里筛豆子的场景,B段节奏轻快,如同工人在拿着工具捣碎黄豆。两段音乐分别展现不同的劳动场景,让幼儿既多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已成为时代的宠儿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讲授内容,追求“省时”“高效”的课堂目标,的确有明显的优势,亦为沉寂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清新的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把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它以直观、生动、逼真、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
期刊
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认识顿音几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能够较正确的使用于演唱。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田园幽静美、开阔美,达到对田园的赞
期刊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线段图形,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期刊
学习目标:  吟读诗歌,抓住意象,感受诗人的故园情怀。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激趣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西风里大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他们对故乡的眷恋。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的乡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  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
期刊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遵循新课标强调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原则,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之后引入的.在此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