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图形的学问》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a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线段图形,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明白这是数图形的一种学问。
  2、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后,能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发展推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流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大家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吗?
  生:设计车票。
  师:那你知道乘坐哪种车之前需要购买车票?
  生:客车(大巴车)火车……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帮在铁路公司上班的小鼹鼠设计车票。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动物王国的铁路公司新开通了一条动车专线,请看这条动车专线的路线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共有4个站点。
  生:从红薯站出发,经过西红柿站,茄子站到达胡萝卜站。
  师:好多动物旅客都从始发站红薯站上车,猜猜他们可能在哪些站点下车?
  生:他们有的可能在西红柿站下车,有的会在茄子站下车,还有的会在胡萝卜站下车。
  师:那他们买的火车票会一样吗?
  生:不会。
  师:他们可能会买哪几种火车票?
  生:从红薯站——西红柿站,从红薯站——茄子站,从红薯站——胡萝卜站
  师:小兔家在西红柿站附近,他想去茄子站,可以坐这趟动车吗?
  生:可以。
  师:他需要买哪种车票?
  生:从西红柿站——茄子站
  师:在铁路公司上班的小鼹鼠想请大家幫忙解决一个问题:单程一共要设计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师:谁来谈谈你对单程的理解?
  生:单程就是从红薯站出发到胡萝卜站去的这一路程,不包括回。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为了方便大家组合车票,大家需要先把这幅路线图变成你自己的一幅简单的图画在纸上,动手画一画,看谁画得最快?最简洁?
  师:我们一起观察这几幅图,你能看懂吗?比较一下哪幅图简洁明了?
  师:数学研究力求简洁之美,(演示)画一条线段表示从红薯站到西红柿站的一长段路程,点上四个点来表示四个站点,四个点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
  师板画在黑板上。
  师:接下来请大家在你画好的线段图上连一连,数一数,算算单程一共要设计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学生动手连,数
  师:谁来把你的方法在老师的线段图上画出来,并讲给同学们听呢?
  生上台画并讲解。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他们在连数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第一种方法是先数从红薯站出发的三种车票,再数从西红柿站出发的两种车票,最后数从茄子站出发的一张车票,合起来一共6张车票。第二种方法是先数相邻两个站点的短程车票,再数相隔两个站点的较长路程车票,最后数最长路程车票,共6种车票。
  师小结:也就是说第一种方法是按照站点顺序数的,而第二种方法是按路程长短数的。
  师:那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数的。
  师:我想采访一位同学,为什么要按一定的顺序去数?
  生:因为这样数不会多数,也不会少数。
  师:这叫做不重复,不遗漏。只要有顺序,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师:刚才我们把设计车票的数学问题变成了线段图形,有顺序地数出了单程一共要设计6种不同的车票,其实就是有顺序地数了这条线段一共包含有几条长短不同的线段,这就是数图形的学问。(板书课题)
  四、深入学习,发现规律
  五、巩固练习,运用规律
  1、数数下列分别一共有多少个几何图形
  2、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六、总结提升,课堂延伸
  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了一种有序的方法。
  会列算式数图形。
  师:伟大的数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变换和有序是宇宙间的根本大法。”相信大家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
  师:像这样的图形问题还能在重复中找到不重复,还能发现另外一条规律,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
其他文献
一、教育从尊重开始  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彼此尊重。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教师,就对学生有一种高高在的心理,用居高临下的口气跟同学们交流,不听他们解释,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所说的就是对的,学生就该听自己的。这样的后果就是就是学生追于教师的权成,表面上答应,可内心却是抗拒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不再信任教师,以后再想找学生沟通就非常国难。现在的很多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又是独生子女,个性比较要强,他们内心是非常望
期刊
自然角中的新朋友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认知规律和授课班级已具备的音乐能力和特点,紧扣《妈妈的心》音乐特点进行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多感官方式感受、表现音乐,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养和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学习思维,真正在课堂上夯实音乐基础,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音乐作品分析和演唱能力,落实音乐核心素养。  (二)理论依据  本课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期刊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知道小麦是磨面粉的主要原料,知道午餐提供的包子、面条和加餐提供的蛋糕等面食都是用面粉制作的也非常喜欢,在家里他们也看过、吃过大人用面粉做的面食,十分美味。但是面粉怎么磨出来的?除了磨面机有没有其他方法能够让小麦变成面粉?孩子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在操作过程中学习安全使用易于操作的工具。  2. 能够大胆选择工具探索麦子变成面粉的方法。 
期刊
记得有一本书中曾说过:“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算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有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而班主任不在,学生能自觉做好,就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这就说明这个班主任不管在品德、学识以及自身素养上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巨大的向心力和无形的感召力,使他管理的班级形成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做?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呢?在我从事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
期刊
我们班的婉婉小朋友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孩子,她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也是一个敢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只要不符合她的意愿,她一定不会默默的等待。就比如:上课回答问题,如果她举手你就必须叫她回答问题,如果你不叫她,她不过两分钟就会站在你的跟前说:“老师,我有问题。”  这个孩子我从小班开始一直带着她,从入园不到两周时间,我就发现这孩子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往往情绪波动都非常大,她不一样,从来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0页--91页 ,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几分之几的产生过程,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经历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的过程。  3.培养观察、操作、判断、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几分之几一的产生过程,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初步
期刊
设计意图:  本活动来源于泸州本土特产——先市酱油,它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泸州人民的劳动果实。为让幼儿了解家乡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生成本次打击乐活动《先市酱油》。  音乐分析:乐曲《喜洋洋》是我国著名的民乐,节奏欢快轻松,本次活动截取其中AB两段,音乐A段悠扬,就像在酱油工坊里筛豆子的场景,B段节奏轻快,如同工人在拿着工具捣碎黄豆。两段音乐分别展现不同的劳动场景,让幼儿既多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已成为时代的宠儿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讲授内容,追求“省时”“高效”的课堂目标,的确有明显的优势,亦为沉寂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清新的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把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它以直观、生动、逼真、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
期刊
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认识顿音几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能够较正确的使用于演唱。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田园幽静美、开阔美,达到对田园的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