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基加固技术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enguo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而建筑行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涌现出大批先进的施工工艺和高性能、质量的建筑材料,这也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地基是建筑的基础,是整个建筑结构的重要环节,因此地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建筑工程中,如何提高地基的质量和强度就成了建筑工程建设所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地基的深入分析,并且针对地基加固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地基;加固;技术
  引言
  地基是建筑结构的基础,同时也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稳定的重要部分,在建筑工程中,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建筑工程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种施工工艺水平和建筑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为确保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还必须对建筑的地基基础进行加固,才能进一步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建筑物面临了严峻的考验,为了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因此必须对建筑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分析出发,就如何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提出了个人看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对我国今后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地基处理分析
  1、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如果持力层为软弱土层时,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
  1.1如果应用淤泥或者淤泥质土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时,必须用上覆相对较好的土层充当持力层,如果上覆土层的厚度不够,还还必须对仅进行加厚,并且在施工时还不能对持力层进行扰动。
  1.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
  1.3地基作为确保建筑工程稳定性的重要部分,其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荷载强度。因此在选用填土作为持力层时,填土中不能够含有太多的生活垃圾以及一些具有腐蚀性的工业废料,而且在选用填土过后还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处理。在地基处理中,如果局部出现暗塘、暗沟时,通常可以运用换土、桩基等处理方法。并且在对其进行处理时,还必须对周围环境和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进行综合性考虑,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
  2、在建筑工程中,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必须将地基基础纳入建筑整体结构进行考虑,然后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并采取相关的措施。在地基处理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上部结构、地基、的共同作用,而在实际的地基处理中,对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还应该进一步的加强,从而能够增强建筑对地基的适应能力。如果已经选中了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还应该根据建筑的地基设计等级,对选择的方法进行试验检测,合格通过后才能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
  3、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地基处理后,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必要时尚应在使用期间继续观测,用以评价地基加固效果和作为使用维护依据。
  二、地基处理方式
  2.1换土法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实至密实。同时换填法是将基础底面天然的或后天形成的软弱土层挖去或部分挖去,分层回填强度高、压缩性低且无腐蚀性的砂石、素土、灰土、工业废料等材料,压实后作为基础持力层。常见的有换填砂卵石和灰土法。其主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换填强度较高的垫层材料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②换填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后, 可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③换填透水性较大的材料(砂石),可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避免基土的塑性破坏,并可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及其强度提高。另外换填砂石等材料,因其颗粒粗大、孔隙大、无毛细水现象,可以防止材料受冻而造成的冻胀,如很多建筑物的散水和台阶以及道路的面层下均铺一定厚度的砂石,就是这个道理。④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用素土或灰土材料置换黄土,可消除湿陷变形,同时,换填后的材料因其密实度增加,还可做为防水层,减少下卧天然黄土层被水浸泡的可能性。
  2.2预压法
  在地基工程中,预压法时处理地基的有效方法,所谓的预压法实际上就是在建筑施工之前,对施工场地进行压实,使土壤的空隙变得更小,并且排出空隙中的水分,從而使土体密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度一般达10m左右,真空预压法处理深度可达15m左右。
  2.3强夯法
  强夯法是法国L·梅纳(Menard)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即用几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实践证明,经夯击后的地基承载力可提高2~5倍,压缩性可降低200~500%,影响深度在10m以上。
  2.4振冲法
  振冲法是振动水冲击法的简称,按不同土类可分为振冲置换法和振冲密实法两类。振冲法在粘性土中主要起振冲置换作用,置换后填料形成的桩体与土组成复合地基;在砂土中主要起振动挤密和振动液化作用。振冲法的处理深度可达10m左右。
  2.5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系利用水泥或其它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中将水泥和土体强制拌和,使软弱土硬结成整体,形成具有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桩或地下连续墙,处理深度可达8~12m。施工过程:定位—沉入到底部—喷浆搅拌(上升)—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上升)—完毕。
  三、结束语
  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在整个建筑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真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施工设备被大量的应用到了建筑施工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但是,毕竟建筑的质量才是建筑工程的第一要素,因此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同时,还必须充分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建筑地基基础作为确保建筑稳定性的主要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通过上述内容,相信读者对如何进行地基加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建筑工程地基加固处理中,必定会有更为先进的技术产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了工科实验室的“材料结构与显微分析”实训课程的改革,通过改革,优化了培养机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工科实验室;创新性;应用型;管理机制;XRD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正从金属材料向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领域拓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及制造技术的进步
文章通过对青海日月山变电站混凝土道路、电缆沟及绝缘地坪裂缝的成因及分类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对相应的裂缝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高寒地区变电站该类混凝土病害的防治起到
制度是约束与规范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管理行为的保证和准绳。高职院校制度功能丢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制度的规范约束性、制度的排他性、制度的边际效用、制度的利己性等。
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媒介。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是以例题为线索的,例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当前积极建设与科学文化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公路桥梁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有了相当显著的发展,但是要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取得成就,就需要在工程中一些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改进,但具体方法还需要深入探讨。  【关键词】施工管理;技术探讨;预制梁  一、什么是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作为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如此重要的环节,
为了进一步彰显园所品质和特色,晨光幼儿园进行了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具有“合·乐”园所文化特色的区域游戏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以“‘合·乐’
3月上旬,由中国电科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成套的国内首条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南汇风电场换流站系统调试顺利完成,投入试运行。本次调
将分段式教学应用于钳工实习教学中,具有教学效果好,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便于因材施教等优点。文章将钳工实习教学分为基本理论知识教学阶段
现阶段,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类型的划分,有的分为数学实验、数学测量、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设计与制作、数学应用、数学调查等类型,有的分为数学小调查、小课题研究、小项
在一线教学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基于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了解,提炼和整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并用学生所了解的生活情景进行教学,为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供助力。  一、用生活化的方式展示教材知识点  无论哪种教学方式,将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教学的直观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习惯运用直觉思维思考。然而直觉思维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逻辑思维参与。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