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原位修复地下水中卤代烃污染研究进展

来源 :化工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地下水卤代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多种修复技术中,过硫酸盐(PS)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其氧化能力强、反应适用pH范围广、半衰期长且氧化范围广,在水处理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先对地下水卤代烃的赋存类型进行了分类,指出国内污染场地检出的卤代烃大部分为DNAPLs,然后对收集的155个污染地区的卤代烃检出类型和频次进行了统计。对于PS高级氧化技术对卤代烃的详细降解机制,本文做了详细的分析,大体上分为自由基途径和非自由基途径。由于单一的PS活性不高,因此需要将其活化才能起到较好的氧化效果。在此,本文总结了金属基催化剂和碳基催化剂的种类和特点。最后讨论了具体应用时PS浓度、无机阴离子、反应初始pH和地下水中天然有机物对反应的影响。与传统的地下水卤代烃修复技术相比,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可以成为高效清洁的替代技术。
其他文献
对科研价值认识不够、热衷于单打独斗、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科研成果泡沫化、科研管理缺少规范是当前中小学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小学科研的目的与任务、育人过程的复杂性和行动研究的实践导向,要求转变中小学科研范式,走向“有组织科研”。“有组织科研”具有组织性、合作性、实效性和规范性的基本特征。促进中小学走向“有组织科研”,需要加强对学校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需要组织科研选题、着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坚持“锐意实验”的历史传承和“卓越生长”的时代追求的教科研理念引领下,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改革和科研创新实践。学校通过搭建特色多元的教科研平台、完善系统均衡的教科研绩效奖励机制、创立高效智慧的思维方法系统等途径,基本建立起学校推动、科研引导、教师行动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教科研系统。未来学校将深度践行“人人名师”理念,致力于培养“融合学习者”,持续完善新教师培训课程,以达成互融共生、
期刊
<正>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的“主业”,教师的业绩取决于其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教师把课上好了,把教学工作做好了,把学生教好了,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实际上就是一位好老师了。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提倡教师做研究?那是因为做研究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内在要求或内在组成部分。有些教师把做研究看作教学之外的事情,以为做研究就是写写文章或是发表论文,甚至认为做研究挤占时间、影响教学,从而将两者对立起来。那么
期刊
教育科研具有鲜明的知识属性,知识管理视域下的县域教育科研管理本质上是知识管理。结合知识管理理论的主要理念和科研工作实际,提出县域教育科研管理的创新路径。一是优化“承上启下”式管理,形成县域教育科研共同体;二是通过“群众科研”调动教师个体进行知识创造;三是以项目、课题为牵引,激发任务型研究团组的知识创造;四是回归知识本质,优化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
期刊
报纸
云南省大理州实验小学在教科研工作的创新实践中,通过务实、真实、扎实的管理路径,调动了教师开展“真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育科研成为助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支撑。首先是通过构建“双驱动”模式、强化教研组职能、组建“研究共同体”等方式,不断优化组织形式,确保教科研工作“点面兼顾”;其次是通过制定专项管理制度、倾斜式激励机制及教师分层培养方案,为教科研工作提供制度和人才保障;最后是通过在课题
期刊
面对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求,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倡导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但学校教科研存在着积极分子集中、骨干群体错位、指导成效不足等现象。为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与学校科研实效性,学校大力加强校本科研,先后开展教师学术成果、主题学术论文、微研究项目征集与评审,形成科研活动的阶梯,引领教师走上研究之路。同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探索研究型教研的实践路径,科研与教研同步推进,引领教师将研究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学
期刊
港口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培育世界一流港口是交通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对我国水运和港口发展提出新要求,指出要支持山东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推进青岛董家口港区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等工程的发展;此外,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中,提出要打造“一湾两翼辖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青岛港转型升级,这会极大的促进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本文提出以青岛港未考
学位
中小学校的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乃至本土教育理论创生的重要“沃野”,应主要聚焦课堂与学生,把握“原生态、生活史、大数据、小微研究”四个关键词,引导教师进行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围绕教育研究的推进策略与制度保障打出“组合拳”,通过进行教学和教研融合的集体备课、建设高水平的学科研究团队、提供立体多元的成果发表和学术交流平台、强化教师理论学习等多种途径,为立足全学科的实践研究提供
期刊
信息社会责任是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与之相关的内容贯穿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各个模块。本文结合具体教学阐述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其中涉及认识网络风险、强化操作规范、遵循秩序规则等方面,希望能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自护能力、培养社会责任,使其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