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_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来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地理学科也不例外。而地理学科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据此,就中学地理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树立新的教育思想
  21世纪是教育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国民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的基础教育不再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而是通过传授知识,使全体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會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基础教育中的地理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新时期的环境意识教育和 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应试教育要改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真正的实行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现在的教育观念,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 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优生”,忽视大多“差生”的发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课程负担过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方法,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因此,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首先 必须要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过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素质教育不但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同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更高,现代教育也迫切需要具有全面素质的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一切教育思想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一、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想上好一节生动形象的好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厚的文化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做为一名地理教师,这不仅要求教师自己能融会贯通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地理知识,了解相关的地理信息,这样博学而多才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才能做一个人人喜爱的人民教师,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良师”。
  第二、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过硬的业务水平、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如教师热烈而奔放的语言,抑扬顿挫,起伏跌宕,使学生如痴如醉,得到心灵的震撼,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时刻有一种新颖感,灵活多变的提问和适时而适当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因此,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关键。所以,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我们不能做一个“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式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三,要提高师德。基础教育不但是一个“传道”的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丰富的知识使学生折服和敬佩,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人格来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受教育的一面镜子,师德标准要高于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深远 。做为教师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好书的同时更要育好人。做好学生的榜样,俗话说“言传身教”,我认为“言传不如身教”其实“身教”的作用更大,更明显。
  三、优化教学方法
  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新的教学内容及要求,需要有新的教学方法。已往的“填充式”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多样的啟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成为今后教学方法的主流,而地理教学不仅要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既增长学生的知识,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
  四、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人才”。而心理素质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因而做为教育的实施者,要时刻记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不但要把学生培养成“高智力”的人才,同时培养成高素质、心理健康的人才。
  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是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做为我们的学生,是末来的 主人,是末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因而加强对学生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然,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理基础教育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地理基础教育必将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学媒体,信息技术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性、可控性等特点使其与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媒体有着质的区别。信息技术特有的优点使其对教学的介入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而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運用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朦胧的求异思维意识。  网络的出现,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的思维能力?这更多地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工具。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以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
期刊
“习作指导课怎么上啊?我真不知怎么教哎。”“真搞不懂这些学生怎么回事,写出来的作文没几句通顺的。”“改作文改得我头疼!”……语文老师凑到一块儿谈论教学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提文头疼”,学生也是“谈文色变”。这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关于习作教学,要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
期刊
[内容摘要] 如何让小学生自觉的遵守课堂纪律,是小学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必须掌握良好的课堂纪律的控制力,这样才能使优良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得到保证。本文探讨的是小学生课堂纪律问题的具体表现,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学生和教师心理因素、管理因素、文化因素,并从预防、干预这两个方面研究小学生课堂问题的策略,以改善课堂的纪律,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问题的首要关键在于分析小学低年级
期刊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1.数量庞大,覆盖面广。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炎陵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人数453人。其中留守儿童68人,约占总人数的15%,既是留守儿童又是贫困学生的22人,约占总人数的5%,既是留守儿童又是独生子女学生的5人,约占总人数的1%,既是留守儿童又是单亲家庭学生2人,约占总人数的0.4%。留守儿童覆盖了炎陵县各个乡镇,覆盖面广泛。  2.留守儿童学习普遍较
期刊
对教师来说,在数学课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最为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摸索前进。当然,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不完善的知识。所以,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还要多在引导上下工夫,讲究“导”的艺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一些大题或压轴题中,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往往不是最终目地,有可能只是解决最终问题的一些必要条件之一,而利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后,再将直线经过的两个点的坐标代入,建立关于一次项系数k和常数项b的方程组,解出k、b后方可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又占用较长时间,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能快速写出直线的解析式,将有利于我们能更合理利用宝贵时间,直奔问题的核心。本文仅就已知两个点的坐标
期刊
现在的孩子阅读能力弱,读书没有感情,更谈不上语感,这样抑制了孩子的思维的发展主动性和情感的陶冶,阻碍了孩子的知识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冷淡之情。学生与文本内容只存在表面上的,无激情的,枯燥的,机械的互动,根本不能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致使语文存在费时低效,令人苦不堪言,急在心头。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实现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就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兴趣是最好
期刊
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的开篇文章。第八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本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人文性价值。作者用生动的语言,雕刻精美隽永的短文,表达故地重游的真切感受。展现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在奇特的风景
期刊
[内容摘要]实验教学理论是应新时代新经济新教学要求下产生的用于解决新教学矛盾而产生心得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创造相应的教学教学情景中,通过让学生自己操作动手,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强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师生良性互动。而要实现这种良性互动就需要我们学会灵活、准确的将实验教学的各个部分的教学教学理论综合运用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