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教师讲,学生听,天经地义。这种灌输式教学缺乏民主性,不适合现代社会要求平等对话的发展理念,特别是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者”自居,不但有悖于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上课学生积极参与,通力配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效率很高;而有的教师上课,学生不认真听讲,不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甚至形成僵局,致使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可见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课堂效率的高低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站在“培养完美人格”的高度,运用“倾听原则”、“博爱原则”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多用“你这样回答,能讲讲自己的理由吗?”“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等平和的语言,不要因为他们的回答“不中肯綮”,就嘲笑,讥讽,否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师生共同参与教学
多年来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老师怎样教,学生就得怎样学。课堂教学沉闷死板,学生感到压抑无趣,如此,何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打破这种定式,让学生也参加到“教”的活动中来,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多向对话,动员学生全体参与。可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自我对话,这样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对话,既有利于课堂教学很好地生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学《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为了让学生体验史铁生母亲那深沉而不张扬的母爱,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母亲为儿子默默地付出,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个细节?”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能凭自己的经验、情感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有很多话可说。在对话基础上,教师可再把教学内容引向学生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在默默地呵护我们,让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你想对母亲说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切入及对话的交流,会使学生完全沉浸在对伟大母爱的感悟中,语调或低沉,或悲凄,动情地渲泄心中的感情,讲述出一个个真挚动人的故事。课堂上,一改学生无话可说的局面,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
课堂上不但要有师生对话,更主要的是生生互动。鉴于社会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学生需要做到的是,自己能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主动地做出判断和行动,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生生互动,即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它的运作方式是课堂手段。首先,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当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发出新思维、新观点,因此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畅所欲言”的机会;其次,在互动中,学生探求到了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更多的思维方法;第三,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交流思想的权利,也可以使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加强综合学习,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外资源,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研究专题,在语文综合性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收集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如学习课文《胡同文化》后,可引导学生去了解本地文化形态、地域风貌和风土人情,通过观察了解,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事物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其创新精神。
(刘振凯,山东烟台市牟平区高陵二中)
一、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上课学生积极参与,通力配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效率很高;而有的教师上课,学生不认真听讲,不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甚至形成僵局,致使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可见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课堂效率的高低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站在“培养完美人格”的高度,运用“倾听原则”、“博爱原则”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多用“你这样回答,能讲讲自己的理由吗?”“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等平和的语言,不要因为他们的回答“不中肯綮”,就嘲笑,讥讽,否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师生共同参与教学
多年来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老师怎样教,学生就得怎样学。课堂教学沉闷死板,学生感到压抑无趣,如此,何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打破这种定式,让学生也参加到“教”的活动中来,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多向对话,动员学生全体参与。可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自我对话,这样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对话,既有利于课堂教学很好地生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学《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为了让学生体验史铁生母亲那深沉而不张扬的母爱,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母亲为儿子默默地付出,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个细节?”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能凭自己的经验、情感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有很多话可说。在对话基础上,教师可再把教学内容引向学生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在默默地呵护我们,让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你想对母亲说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切入及对话的交流,会使学生完全沉浸在对伟大母爱的感悟中,语调或低沉,或悲凄,动情地渲泄心中的感情,讲述出一个个真挚动人的故事。课堂上,一改学生无话可说的局面,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
课堂上不但要有师生对话,更主要的是生生互动。鉴于社会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学生需要做到的是,自己能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主动地做出判断和行动,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生生互动,即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它的运作方式是课堂手段。首先,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当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发出新思维、新观点,因此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畅所欲言”的机会;其次,在互动中,学生探求到了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更多的思维方法;第三,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交流思想的权利,也可以使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加强综合学习,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外资源,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研究专题,在语文综合性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收集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如学习课文《胡同文化》后,可引导学生去了解本地文化形态、地域风貌和风土人情,通过观察了解,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事物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其创新精神。
(刘振凯,山东烟台市牟平区高陵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