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的“女汉子”

来源 :共产党员·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毕业于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的国艳华来到市政公司当了一名技术员,开始了她的筑路生涯。虽然看上去柔弱而文静,但国艳华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始终在工地一线打拼。2001年夏,市政对文化路拓宽改造,作为技术员的国艳华勇敢地挑起了技术负责人的重任。当时她已怀有五个月身孕,丈夫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婆婆也极力劝阻。国艳华忍着妊娠带来的各种不适,早出晚归,坚守在施工现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身体越发笨重,有时脚肿得穿不进鞋子,可她依然每日巡回在路基挖掘、平整、压实的施工全过程。路面摊铺的时候,正是盛夏时节,国艳华在太阳的暴晒中镇定自若地指挥着路面摊铺的各个流程。炎热的天气伴着高温沥青料的熏烤,一个路段下来后,国艳华头晕恶心如中暑般难受,但是她却不肯离开现场。
  2002年6月26日,国艳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为同事做出榜样。2004年3月,有4年技术员经历的国艳华担任市政处道路施工队的副队长,成为全队唯一的女技术员、唯一的女队长。2008年,担任道路维修队队长后,无论大街小巷,只要有路面的地方,就会看到国艳华忙碌的身影。勘测、划线、切割、修补,她事必躬亲。当时一位出租车司机感慨地说:“这两年市内的路况好多了,特别是下雨天、下雪天,再也不用为那些意想不到的大坑担心了。”
  2009年3月,国艳华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被委以第三项目部经理的重任。2010年是城市西部交通枢纽的改善年,也是市政工程改造项目时间最紧、任务最重的一年。市区内的改造项目大都是地下管线密布,地上与电业、煤气、自来水等管线交叉,施工难度大。文化路、长江路、南大街均地处市区主干道,行人车辆密度很大,又不能完全封闭交通,安全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接到任务后,国艳华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她集结手下的技术人员对城市西部道路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各管线单位联系,详细摸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并制订了周密的改造计划。施工过程中,她几乎寸步不离施工现场。每次在工人、机械进场前,她都耐心细致地做好临街商铺的解释劝说工作。在国艳华的带领下,工人们昼夜施工,风餐露宿,硬是靠“铁人精神”创造出了市政工程改造史上的“朝阳速度”:文化路西段改造1.5万平方米,45天通车;长江路西段改造1.5万平方米,38天通车;南大街北段改造7000平方米,17天通车;文化广场转盘改为道路工程充分利用“十一”假期,12天全部完工,城市西部的交通枢纽从此焕然一新。
  2014年,市民翘首以盼的朝阳最宽的道路——文明路开始施工,这部分路段需要开挖的沟槽有五六米深,铺设的排水管直径达3米多,而且路段土质松软,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这对施工工序及现场安全管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能够既保证质量和进度,又保证安全,成了国艳华每天必须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国艳华每天还要与进行隐蔽工程施工的电信、电力、燃气等多家单位进行密切协调合作,才能使工程有序进行。那段日子,国艳华忘记了自己的娇弱,和男人们一样昼夜摸爬滚打在工地上,确保了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事后丈夫回忆说,那段时间,孩子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妈妈昨天晚上回来过吗?”
  站在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繁华街头,看到市区的路更宽了、灯更亮了、排水也更畅了,国艳华心中无限感慨。她说:“市政工程是民心工程,也是良心工程,我要建好每条路,创造精品工程,让百姓出行舒心。”
其他文献
有人说,他在工作上是最不“安分守己”的人,喜欢“折腾”;有人说,他是一个发明家,因为他研发的专利技术让更多人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人说,他是一位乐于“传帮带”的好师傅,在单位掀起了创新钻研的热潮。而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电气试验一班班长陈润晶这样总结自己——  2015年隆冬的一天上午,丹东地区气温骤降到零下20℃,在国网丹东供电公司66千伏东坎子变电站,十吨的吊车轰鸣着将主变压器的铁芯吊起。这
期刊
1996年,只有24岁的孙爱丽刚刚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环境卫生管理处得胜清扫所当环卫工。尽管孙爱丽内心十分抵触,但是却无奈地接受了这份工作,没想到这一“忍”就是20年。  提起自己迈入环卫这个行当时,孙爱丽毫不掩饰地表示,当初是真的不愿意干这个工作——一个大学毕业生刚毕业就去当环卫工,怕被邻居、同学看笑话,心里很纠结。但是后来没有办法,为了一份工作,只好硬着头皮上班了。  孙爱丽还记得,第一次扫街
期刊
救死扶伤,是乃仁术,必为良医!胡伟从医30多年,一直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管理工作第一线,她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急危重患者多、瘫痪病人多、疑难病患者多的繁忙工作中,三十多年如一日,对患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为他们解除疾病的痛苦。  带着对医生救死扶伤职业的敬仰,胡伟大学一毕业就成为鞍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神经系统疾病疑难病患多,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胡伟深知,必须有深厚的
期刊
1995年,王峥嵘经人介绍与刘振生结婚,走进了老刘家这个“大”家庭。说这个家“大”,是因为老刘家有4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包括80多岁的聋哑人大爷公、年迈体弱的公公婆婆、患有癫痫病的大伯哥。后来,她和丈夫又有了两个儿子,从此八口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为了生活,丈夫刘振生外出打工,每年只能回家待20多天,王峥嵘就一直和公婆、大爷公、大伯哥以及自己的两个儿子生活在一起,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王峥嵘肩上。白
期刊
1991年,王立荣刚到居委会上班,有一天突降大雨,居委会辖区里一个胡同下水道堵塞了,居民找到她,她和卫生员冒着大雨,用一天时间把下水道修好了。第二天,群众给她送来了感谢信。这份不起眼的工作让王立荣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心里无比欣慰,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2003年,王立荣走上了党支部书记的岗位。琐碎事没少,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却更重了。  2005年7月,正当王立荣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时
期刊
2008年8月,身为汤神庙镇中心小学调研员的孙占华被调到刚刚完成合并的汤神庙镇寄宿制初级中学任校长。摆在他面前的,是8栋低矮破旧的瓦房和杂草丛生、尘土飞扬的操场;学校教学管理粗放,学生学习氛围不浓,有的学生因教学质量差而转学,有的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还有的因跟不上课程而厌学。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经过深入思考、广泛讨论,孙占华和同事们确定了奋斗目标:从教师队伍和班子建设抓起,用
期刊
17年前,20岁的丁琳从部队复员被安置到抚顺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工作。当领导看到他的履历表上填写着“中共党员”时,热情地鼓励丁琳:“你可是我们单位最年轻的共产党员呀,我们期待你能把部队的好作风带到工作岗位上,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丁琳记住了这句话,一直用它鞭策自己,十几年来未曾有丝毫懈怠。  2002年,丁琳服从工作安排到28路车做驾驶员。28路车终点站“阿金沟”地处城市边缘,线路比较长,很多
期刊
王绍永平常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1992年,他领着几个村民在南大洋点起第一把炉火,创办前杜村轧钢厂,打起“工业强村”的大旗。1998年,按照国家政策,王绍永用140万元将村办小厂转制,并承诺每年向村里捐赠20万元用于发展公益事业;同时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贴。商海弄潮,锤炼了他的胆魄,从此开始探索“村企共建”之路。  2010年,他满票当选前杜村党委书记,同年当选
期刊
“只要父老乡亲信任我,我愿意为我的家乡当好家、领好路。”这是高启上任时说的话。1991年,村里的十多名老党员带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重托,给他出了一道人生“难题”,邀请他回村挑起改变负债超百万元、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已经无法运转的“破烂村”面貌的担子。面临即将转为正式乡政府机关干部的紧要关头,面对着家乡父老渴望的眼神,高启不顾家人的阻拦,毅然选择了他热爱的家乡。  “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刚回到
期刊
其实他很美丽,也很伟大,从来就以岗为家。多少个日夜,他废寝忘食,加工车间机床前一次次地挥汗如雨。就这样,走过春秋,度过冬夏,他依旧如初。  1994年,姜广敏研发的“带电绝缘折叠探头机”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他的第一项创新成果,填补了盘锦地区变电站母线门构人字引下线带电断接引作业的空白,更让人们知道了姜广敏这个名字。从此以后,每当工作中遇到难题,大家少不了要问他:“您那儿有没有好用的工具?”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