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班主任不仅肩负班级的管理工作,同时还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各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因此班主任工作情况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班主任必须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新问题、准确的把握班主任角色内涵,进而履行班主任的职责,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培養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一、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有待更新。素质教育虽已在我国推行了很多年,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以至于素质教育依然没有扎实地落到实处。曾有专家对小学班主任做过一项问卷调查针对的便是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在测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班主任参加进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绝大部分的人选择的是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素质,这表明班主任还没有真正的领悟新课标的宗旨及核心理念“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含义。班主任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是否正确,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班主任的主要责任。
  (2)工作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导致工作倦怠。小学的班主任大多由科任教师兼任,由于班主任的工作异常繁琐,工作时间无限,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占用了休息时间以至于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及调整,因此导致倦怠。另一方面面对如今的很多小学教师都感言:如今的小学生太不好管!特殊的孩子比比皆是。教育教学的工作本身就是重复性的,工作量比较大,当一个人机械性的重复做事情的时候,即不可避免的产生倦怠。大量的备课、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领导听课、年终检查、教案评比等等导致班主任常常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班主任还要顾及学生的生活、心理、健康等等问题,还有公开课、进修培训、论文等比赛、评职称、考核、竞聘上岗等等都给班主任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对工作失去了新鲜感,就非常容易产生倦怠、疲惫。由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身体的疲劳导致很多最初美好的教育设想都无力实现。
  二、针对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1)更新观念。“孩子的头脑并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智慧的火把”。多数的班主任都非常的欣赏这句话,其实一个好的班主任除了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及教育素养之外还应具有全新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冲击未来》这本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的教育总是成为各种趋势的追随者,而不是这些趋势的创造者。现代的教育应领先于变革,而不是简单的对变革作出反应。”这是当前教育观念更新的根本出发点。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小学班主任,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科学的人才观,教育应以人为本,教育本身是培养人的活动。教人做一个健康的、具有健全人格的真正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领导应制定方案,有组织有规划的定期组织教师到教育前沿以及名校进修学习,这样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借鉴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而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问题,从而彻底的转变教育观念,更好的改进班主任的工作实践。
  (2)加强制度建设、激发专业情意。为了保证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推进,应完善班主任专业制度建设,教育部门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保障及鼓励小学教师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因此应完善班主任的奖励制度,适当提升班主任的待遇及地位,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首先建立健全班主任职责制度。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按照班主任工作任务的要求承担所应承担的责任。班主任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也是履行责任的过程,这样可以保证班主任时刻都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第二是班主任资格的制度。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班主任职业化的具体表现,是对于教师担任班主任能力的认定,应逐步的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改变以往“兼代”的传统理念。第三、建立班主任薪酬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激励班主任不断追求事业发展及专业素养的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体现了国家及教育部门对班主任工作专业性的尊重及认可,同时也是班主任价值及人格尊严的重要体现。新课改对小学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育理念,同时还要求班主任具备一定的教育智慧及专业能力。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班主任在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班集体氛围的同时还必须要处理好“教育主体”班主任,与“学习主体”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需要班主任具有专业化素养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在经验的积累过程中慢慢的领会感悟,从而得到自我的提升。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制度,促进其专业意识的形成,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使其有充足的动力不断的充实自己胜任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工作。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石,学生在小学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班主任是小学教育阶段与孩子接触最为频繁的人,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极其重要。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积极的帮助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使其在教育中充分的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星期一的上午,我班的学生苏静偷偷地把手机带到了课堂上,由于她怕我知道,就一直没敢在教室里拿出来,就悄悄地看了一次時间。但当放学时,她却再也找不到手机了……  但,她却没敢给我说。下午,她的奶奶急匆匆地来找我,说孩子的手机被同学偷走了!我一听,心想:难办了,因为中间隔着个午休时间,学生们又都回家吃饭,说不定早就拿回家或者中途放在某一处了。  我让她奶奶先不要着急,也不要太声张……她奶奶走后,我把苏静
期刊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学生可以得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自主学习模式贴合学生的需要,是学生自由展现自我和释放释梦想的重要体现,符合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
期刊
摘要: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的启蒙阶段,搞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一、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语
期刊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理解又占了很大的比例。但对学生说,阅读题不好做,究其原因,可能是有这些因素:(1)他们遇到的生词太多;②阅读量太少;③没有掌握灵活的阅读方法;④基础知识不扎实;⑤对英语的兴趣不浓。那么,怎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积累一定量的词汇。词汇量的多少是阅读的关键,无论是简单浅显的文章还是深刻的专业性很强的论文,都是由一个个的词汇组成的,如果词汇量不够的话,很难看的懂文章,因此必须有足
期刊
摘要:多文本阅读结合的策略形式在课堂中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展开立体式的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并进行多方面的言语实践,注重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从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意义建构 效率 主体选材 阅读能力 写作  一、什么是多文本阅读结合  多文本阅读结合的策
期刊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那么,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
期刊
中考是通往高中的必经之路,过硬的数学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有效的备考策略会事半功倍。中考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为依据,关注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过程、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与现实生活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等。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 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  一、考试内容分析:中考试卷由选择题、填空
期刊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市规”课题《“康教结合”背景下,启智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持人:艾广恩 编号:2018NG214)指导下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紧扣《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践行“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基本运算。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
期刊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
期刊
使自己快速成长为一个成熟型教师,应该从培养“反思”习惯开始。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个教师有没有反思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发展的程度和专业发展的层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课堂教学质量的层次和课堂教学的品位。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教育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