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构力学课程属于基础性较强的课程,主要介绍结构力学的组成规则和求解内力位移的方法。本文从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目前的不足之处;然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对结构力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探讨。
关键词:结构力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与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紧密相连,又是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前导课程,并且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采用的计算方法就是以结构力学为基础。结构力学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学习过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结构力学课程在培养方案上有所区别,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明显差异,有的甚至采用同一本教材,最终的区别只是课时不同和内容的删减。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较狭窄,课时分配不合理,最终影响了培养质量。
(二)传统的教学内容
结构力学课程概念多,内容多,许多高校教师在讲授本门课程时,只是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的就行讲解。结构力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结构的受力规律,分析出其内力和位移。要想学好结构力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力学素质。按部就班的授课,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学而不得入门,导致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不高。
(三)教学方法单一
结构力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板书,并且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课堂节奏的把握。教师能从学生对课堂的反映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板书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其自身的信息承载能力低,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结构力学中的公式较多,推导公式过程繁琐、具有机械性;教学模式枯燥单调,效率较低。
二、结构力学课程的改革
(一)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面向工程的应用型人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结构的计算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基本的力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1.整合教学内容
将结构力学内容分为基本部分和专题部分。基本部分在先修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了解各类杆件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结构力学的专题部分打好力学基础。结构力学的专题部分是结构力学知识的加深和拓宽,主要内容是影响线及其应用。
2.课时分配
3.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为:梁、刚架弯矩图的绘制、桁架内力计算、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位移法计算超静定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本课程的难点有:复杂静定刚架和桁架的内力计算、变形体虚功原理、超静定结构多因素下的位移计算、力法和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实质、对称性的熟练应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
1.现代结构力学的发展方向是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以电算取代手算。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电算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结构力学求解器、PKPM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当然,为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简单结构,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手算;对于复杂结构,要求学生能运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内力及变形计算。
2.强调结构力学的地位,突出其在数学-力学-结构系列课程中的中枢地位,使学生认识到结构力学的重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平时多做习题,由易到难,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讲解具有代表性、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分析原因,讨论解题方法和思路。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实际工程与理论联系起来,讲究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等方法。还可以通过结构设计大赛来促进学生学习结构力学的兴趣,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结构,从中发现结构组成的原则和设计结构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考核方式
改变考核成绩的构成,一是加大学习过程、到课率、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得分率,二是适当提高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对每一章内容进行小测验,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是降低期末成绩考核的占分比例。
结构力学作为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其纽带作用不可忽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便于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学习方法,注意总结归纳,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国华等.结构力学教学方法[J].高等建筑教育,2012(1):81-83
[2]赵延林等.面向工程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4(2):244-245
[3]蔡东升等.土木工程大类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4)62-65
[4]耿淑伟.结构力学课堂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1):79-81
关键词:结构力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与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紧密相连,又是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前导课程,并且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采用的计算方法就是以结构力学为基础。结构力学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学习过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结构力学课程在培养方案上有所区别,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明显差异,有的甚至采用同一本教材,最终的区别只是课时不同和内容的删减。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较狭窄,课时分配不合理,最终影响了培养质量。
(二)传统的教学内容
结构力学课程概念多,内容多,许多高校教师在讲授本门课程时,只是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的就行讲解。结构力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结构的受力规律,分析出其内力和位移。要想学好结构力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力学素质。按部就班的授课,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学而不得入门,导致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不高。
(三)教学方法单一
结构力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板书,并且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课堂节奏的把握。教师能从学生对课堂的反映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板书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其自身的信息承载能力低,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结构力学中的公式较多,推导公式过程繁琐、具有机械性;教学模式枯燥单调,效率较低。
二、结构力学课程的改革
(一)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面向工程的应用型人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结构的计算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基本的力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1.整合教学内容
将结构力学内容分为基本部分和专题部分。基本部分在先修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了解各类杆件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结构力学的专题部分打好力学基础。结构力学的专题部分是结构力学知识的加深和拓宽,主要内容是影响线及其应用。
2.课时分配
3.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为:梁、刚架弯矩图的绘制、桁架内力计算、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位移法计算超静定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本课程的难点有:复杂静定刚架和桁架的内力计算、变形体虚功原理、超静定结构多因素下的位移计算、力法和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实质、对称性的熟练应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
1.现代结构力学的发展方向是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以电算取代手算。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电算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结构力学求解器、PKPM结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当然,为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简单结构,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手算;对于复杂结构,要求学生能运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内力及变形计算。
2.强调结构力学的地位,突出其在数学-力学-结构系列课程中的中枢地位,使学生认识到结构力学的重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平时多做习题,由易到难,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讲解具有代表性、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分析原因,讨论解题方法和思路。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实际工程与理论联系起来,讲究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等方法。还可以通过结构设计大赛来促进学生学习结构力学的兴趣,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结构,从中发现结构组成的原则和设计结构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考核方式
改变考核成绩的构成,一是加大学习过程、到课率、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得分率,二是适当提高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对每一章内容进行小测验,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是降低期末成绩考核的占分比例。
结构力学作为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其纽带作用不可忽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便于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学习方法,注意总结归纳,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国华等.结构力学教学方法[J].高等建筑教育,2012(1):81-83
[2]赵延林等.面向工程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4(2):244-245
[3]蔡东升等.土木工程大类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4)62-65
[4]耿淑伟.结构力学课堂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