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一篇篇孤立地出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导致学生较少在审美和鉴赏一类诗歌上有收获。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常忽略学习者认知上的差异,也就是“学段意识”的缺失。古诗教学需要融入“学段意识”。教师要将一首诗的学习放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是学生的整个古诗学习历程中进行考量。
关键词:古诗教学学段意识咏物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收录古诗100余首,相较人教版增幅达约30%。但古诗应该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文化“基因”,困扰着一线教师。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陷入固化模式:了解诗人生平、理解诗意、背诵诗歌、感受情感。诗歌一篇篇孤立地出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导致学生较少在审美和鉴赏一类诗歌上有收获。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常忽略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差异,也就是“学段意识”的缺失。何谓学段意识?一则在于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从而能够针对这一差异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适切的教学目标;二则要认识到小学阶段诗歌教学的连续性,将同一题材的诗歌置于“整体”中去考量,目标设置需螺旋上升。本文以咏物诗为例,探寻基于学段的古詩教学策略。
所谓咏物诗,是指借助平常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其特质与人的个性高度契合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手法,或呈现诗人自我品性,或赞颂某一类人群高贵品质的一类古诗。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各个学段都有咏物诗,如《咏柳》出现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墨梅》出现在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竹石》出现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下面的论述,围绕这三首咏物诗展开。
一、古诗教学呼唤“学段意识”的回归
(一)课标理解的浅表化导致“学段意识”的缺失
仔细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教学要求,不难看出,诵读贯穿古诗教学的始终。除了这个共同点外,三个学段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分别如下:
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初看,三个学段的要求差不多,细细揣摩,其实各有侧重。第一学段中用的词语是“感受”,第二学段是“领悟”,第三学段则是“体味”。感受,多指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领悟,就是领会、理解;体味,则是仔细体会的意思。
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对每个学段古诗的教学目标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一学段的学生只需要在诵读时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学段的学生必须对诗意有一定理解,能够相对具体地描绘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第三学段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还要带着对作者、诗歌创作时代的了解,读懂诗句背后的含义。
(二)“学段意识”的缺失造成教学目标的模糊化
以三位教师设计的《咏柳》《墨梅》《竹石》教学目标为例加以说明。
《咏柳》的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3)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品悟“咏物抒情”。
《墨梅》的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积累;(3)通过“比较阅读”和“拓展阅读”感悟诗人如何借助“梅花”意象表达情感;(4)积累咏物诗,能发现并归纳咏物诗的特点。
《竹石》的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认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积累;(3)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咏物诗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几堂课的教学都没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分析发现,执教《咏柳》和《墨梅》的两位教师显然高估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如此“云端上的课堂”,会让学生有“云里雾里”之感;而执教《竹石》的教师则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难度、没有挑战的学习内容,会让学生失去探究学习的热情。这种或“拔高”或“低就”的教学目标并不鲜见,反映了“学段意识”的缺失。
二、古诗教学融入“学段意识”的实践
这里,仍以《咏柳》《墨梅》《竹石》三首咏物诗为例,探讨在古诗教学中融入“学段意识”的实践。
同样是咏物诗,因为学段的不同,教学目标应该有所不同。结合课标要求,《咏柳》一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积累“柳”“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墨梅》一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2)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句所蕴含的可贵精神;(4)在比较中初步感受咏物诗在内容与写法上的共同点。
《竹石》一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2)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加深对古诗的理解;(3)诵读品悟,感受竹子的特点与品质,理解诗人的可贵志向,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初次接触咏物诗,贺知章的《咏柳》语言浅显,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柳树的颜色美、形态美勾勒出来。这首诗与其另一首非常出名的《回乡偶书》感情基调完全不同:创作《回乡偶书》时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创作《咏柳》时,时值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贺知章借柳抒情。了解了这一背景,学生可能会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然而,这一背景知识在该学段渗透是不大合适的。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达的年龄段,如果非要跳出拟物本身将之抽象化,反而会影响咏物诗的审美。这个学段,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咏物诗描摹状物的优势,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对诗句的理解,不要字斟句酌,大致了解即可,甚至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画出他们脑海中的柳树、春天。总而言之,只需要学生想象出画面,初步感受诗人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到了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提升,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古诗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诗词大意,通过关键词语的品读,想象并能相对具体地描绘诗句所呈现的画面,对诗人的情感也能有一定的体会。
《墨梅》一课的教学,教师不妨抓住“淡墨痕”“满乾坤”展开——
师能说说王冕笔下的梅花吗?和我们平时生活中见到的梅花一样吗?
生生活中的梅花,在萧瑟的冬日或乍暖还寒的早春,或黄或红的色彩,显得十分艳丽;而王冕笔下的梅花,用水墨绘成,没有了颜色,是“淡墨痕”。
師你抓住了“淡墨痕”,特别细心。
生我从“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里,读出了淡淡的梅花香,沁人心脾。
师说得真好,淡墨色的梅花,在王冕的笔下,绽放于宣纸之上。那淡淡的梅花香,似乎随着淡淡的墨香,一起飘散于这天地之间,令人向往。诗人歌咏的是生活中的梅花,是这画中的梅花,他还想表达什么、抒发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并结合王冕的生平,静心想一想。
生我感觉王冕是在写梅花,也是在写自己。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不愿巴结权贵的王冕,最终选择归隐深林,以画画谋生。他笔下的墨梅,同样不愿意用美丽的颜色去吸引人、讨好人,只是让自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
生我想到了王安石的《梅花》,感觉也有点这样的意思。
师你们真的太会读诗了!像这种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或愿望,这样的诗就是咏物诗。课后,还可以去找一找,你们会发现有不少这样的咏物诗呢!
如此,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梅花的姿态、香气。同时,结合《墨梅》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感受人物的品质”,并基于学生对咏物诗已有的初步了解,可以让他们尝试将学过的咏物诗进行简单的对比,形成对咏物诗相对完整的概念,由一首诗的学习,走向一组诗的学习。
《竹石》作为六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安排在“革命主题”单元。本单元的选文着重体现着文天祥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内涵。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竹石》与另外两首咏物诗《马诗》《石灰吟》一同选在这个单元的《古诗三首》中,加上之前学生学习积累过的咏物诗,教师在教学这首诗时,不必拘泥于一首诗,而可以由一首拓展到一组甚至一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并归纳出咏物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竹石》,一首赞美竹子的题画诗,全诗每一句诗人都在着力表现竹子顽强执着的品性。在了解郑燮其人后,学生会发现这坚韧、刚直、不屈的竹子形象何尝不是诗人自己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呢!当渐渐明晰诗人所描绘的对象及其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志向之间的关联后,学生对咏物诗的了解可谓基本完成。
如此,咏物诗的学习在小学三个学段实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将一首诗的学习放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是学生的整个古诗学习历程中进行考量——以课标为理论依据,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让学习真正指向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古诗教学学段意识咏物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收录古诗100余首,相较人教版增幅达约30%。但古诗应该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文化“基因”,困扰着一线教师。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陷入固化模式:了解诗人生平、理解诗意、背诵诗歌、感受情感。诗歌一篇篇孤立地出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导致学生较少在审美和鉴赏一类诗歌上有收获。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常忽略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差异,也就是“学段意识”的缺失。何谓学段意识?一则在于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从而能够针对这一差异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适切的教学目标;二则要认识到小学阶段诗歌教学的连续性,将同一题材的诗歌置于“整体”中去考量,目标设置需螺旋上升。本文以咏物诗为例,探寻基于学段的古詩教学策略。
所谓咏物诗,是指借助平常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其特质与人的个性高度契合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手法,或呈现诗人自我品性,或赞颂某一类人群高贵品质的一类古诗。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各个学段都有咏物诗,如《咏柳》出现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墨梅》出现在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竹石》出现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下面的论述,围绕这三首咏物诗展开。
一、古诗教学呼唤“学段意识”的回归
(一)课标理解的浅表化导致“学段意识”的缺失
仔细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教学要求,不难看出,诵读贯穿古诗教学的始终。除了这个共同点外,三个学段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分别如下:
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初看,三个学段的要求差不多,细细揣摩,其实各有侧重。第一学段中用的词语是“感受”,第二学段是“领悟”,第三学段则是“体味”。感受,多指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领悟,就是领会、理解;体味,则是仔细体会的意思。
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对每个学段古诗的教学目标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一学段的学生只需要在诵读时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学段的学生必须对诗意有一定理解,能够相对具体地描绘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第三学段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还要带着对作者、诗歌创作时代的了解,读懂诗句背后的含义。
(二)“学段意识”的缺失造成教学目标的模糊化
以三位教师设计的《咏柳》《墨梅》《竹石》教学目标为例加以说明。
《咏柳》的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3)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品悟“咏物抒情”。
《墨梅》的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积累;(3)通过“比较阅读”和“拓展阅读”感悟诗人如何借助“梅花”意象表达情感;(4)积累咏物诗,能发现并归纳咏物诗的特点。
《竹石》的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认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积累;(3)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咏物诗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几堂课的教学都没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分析发现,执教《咏柳》和《墨梅》的两位教师显然高估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如此“云端上的课堂”,会让学生有“云里雾里”之感;而执教《竹石》的教师则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难度、没有挑战的学习内容,会让学生失去探究学习的热情。这种或“拔高”或“低就”的教学目标并不鲜见,反映了“学段意识”的缺失。
二、古诗教学融入“学段意识”的实践
这里,仍以《咏柳》《墨梅》《竹石》三首咏物诗为例,探讨在古诗教学中融入“学段意识”的实践。
同样是咏物诗,因为学段的不同,教学目标应该有所不同。结合课标要求,《咏柳》一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积累“柳”“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墨梅》一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2)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句所蕴含的可贵精神;(4)在比较中初步感受咏物诗在内容与写法上的共同点。
《竹石》一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2)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加深对古诗的理解;(3)诵读品悟,感受竹子的特点与品质,理解诗人的可贵志向,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初次接触咏物诗,贺知章的《咏柳》语言浅显,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柳树的颜色美、形态美勾勒出来。这首诗与其另一首非常出名的《回乡偶书》感情基调完全不同:创作《回乡偶书》时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创作《咏柳》时,时值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贺知章借柳抒情。了解了这一背景,学生可能会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然而,这一背景知识在该学段渗透是不大合适的。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达的年龄段,如果非要跳出拟物本身将之抽象化,反而会影响咏物诗的审美。这个学段,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咏物诗描摹状物的优势,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对诗句的理解,不要字斟句酌,大致了解即可,甚至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画出他们脑海中的柳树、春天。总而言之,只需要学生想象出画面,初步感受诗人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到了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提升,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古诗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诗词大意,通过关键词语的品读,想象并能相对具体地描绘诗句所呈现的画面,对诗人的情感也能有一定的体会。
《墨梅》一课的教学,教师不妨抓住“淡墨痕”“满乾坤”展开——
师能说说王冕笔下的梅花吗?和我们平时生活中见到的梅花一样吗?
生生活中的梅花,在萧瑟的冬日或乍暖还寒的早春,或黄或红的色彩,显得十分艳丽;而王冕笔下的梅花,用水墨绘成,没有了颜色,是“淡墨痕”。
師你抓住了“淡墨痕”,特别细心。
生我从“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里,读出了淡淡的梅花香,沁人心脾。
师说得真好,淡墨色的梅花,在王冕的笔下,绽放于宣纸之上。那淡淡的梅花香,似乎随着淡淡的墨香,一起飘散于这天地之间,令人向往。诗人歌咏的是生活中的梅花,是这画中的梅花,他还想表达什么、抒发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并结合王冕的生平,静心想一想。
生我感觉王冕是在写梅花,也是在写自己。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不愿巴结权贵的王冕,最终选择归隐深林,以画画谋生。他笔下的墨梅,同样不愿意用美丽的颜色去吸引人、讨好人,只是让自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
生我想到了王安石的《梅花》,感觉也有点这样的意思。
师你们真的太会读诗了!像这种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或愿望,这样的诗就是咏物诗。课后,还可以去找一找,你们会发现有不少这样的咏物诗呢!
如此,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梅花的姿态、香气。同时,结合《墨梅》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感受人物的品质”,并基于学生对咏物诗已有的初步了解,可以让他们尝试将学过的咏物诗进行简单的对比,形成对咏物诗相对完整的概念,由一首诗的学习,走向一组诗的学习。
《竹石》作为六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安排在“革命主题”单元。本单元的选文着重体现着文天祥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内涵。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竹石》与另外两首咏物诗《马诗》《石灰吟》一同选在这个单元的《古诗三首》中,加上之前学生学习积累过的咏物诗,教师在教学这首诗时,不必拘泥于一首诗,而可以由一首拓展到一组甚至一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并归纳出咏物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竹石》,一首赞美竹子的题画诗,全诗每一句诗人都在着力表现竹子顽强执着的品性。在了解郑燮其人后,学生会发现这坚韧、刚直、不屈的竹子形象何尝不是诗人自己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呢!当渐渐明晰诗人所描绘的对象及其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志向之间的关联后,学生对咏物诗的了解可谓基本完成。
如此,咏物诗的学习在小学三个学段实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将一首诗的学习放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是学生的整个古诗学习历程中进行考量——以课标为理论依据,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让学习真正指向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