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
  在我们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該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没有任何的块状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
  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多、跳跃性比较大的时候,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块状的感觉。我们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并在问题的过渡上花心思。
  四、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
  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认知结构的理论告诉我们:迁移是指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的影响。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起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的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我们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根据认知规律,使后学习对象与前学习对象保持信息的联系,保持结构的一致。这样就使增补的教学内容与课文的教学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让学生把学得的内容应用于类似的新的学习情景中去,即由课内到课外,促使学生对学得的知识能力重组和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
  平等、合作、流畅、丰富,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我们要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要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层面上来。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老师有这样的感叹: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不懂,或一知半解。这仅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在近几年的课改教学中,我不断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对比新旧教材,发现新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1.构建了基本数学框架;2.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3.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4.教材在保证基
期刊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识字量大且枯燥无味,许多人都采用重复书写的方法,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理想,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低年级语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是关键,教给学生科学
期刊
语文课堂上,老师语言幽默、妙趣横生,学生精神集中、轻松愉快……多么令人惬意的课堂啊!幽默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幽默的语文课更让学生精神振奋,求知欲旺盛。优秀的语文老师常常在课堂上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魏书生老师曾经明确提出,每堂课都要有学生的笑声。  一、语文课堂幽默艺术的作用  语文课是一门语言课,它要求师生能平等地对话和交流,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合作的前提。幽默能缩短师生的距离,融洽师生的
期刊
经常听闻有老师埋怨学生,年级越高,举手发言越不积极,老师讲得激情昂扬,学生在下面却无动于衷。明明是几十个人的课堂,认真听讲的寥寥无几,课堂上踊跃发言的更是屈指可数。我从教小学语文十年,期间中途接手过五届学生,每次新交接后,对学生也有过这样的埋怨。但是和学生接触久了之后,我发现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不管是聪明的学生,还是能力较弱的学生,都会积极地举手发言。当时,我只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学生和老师熟悉了,学生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既指人在生物学上的生存、活动,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愿望等精神内涵。任何一节课,包括《品德与社会》课,不管课是怎样上的,学生都在生活。比如我在教学《伸出爱的手》这一课时,
期刊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首先必须全面理解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应当说,掌握理论是联系实际的基础,因此,必须先学好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较好地分析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现象;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理论若脱离实际,势必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学中就会把思想政治课讲成纯理论条条,变成是“空洞的说教”。  一、
期刊
摘要: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对113位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教学研究,基于尊重个体差异开展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究活动,以日常课堂为研究平台,重点关注学生积极情感的引导与培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现实,不断在教育教学方式上钻研摸索,大胆尝试,通过不断调整改善目前大班额环境下因参与机会的局限问题,逐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争取利用现有资源、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践的机会,努力将人满为患的课
期刊
摘 要:新课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几种方法:1.寓言传说导入;2.歌声导入;3.即兴小品导入法;4.名人轶事导入;5.巧设悬念导入;6.漫画导入。  关键词:政治课 趣味 导入 方法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故政治课教学应重视导入新课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一般的证明题”、“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最值问题”以及“几何法在某些二次根式问题中的应用”三方面来研究数形结合是数学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具有独特的策略与调节作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 证明题 最值 二次根式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作为其研究对象的,而数与形是相互联系,也是可以转化的。把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的性质问题,或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