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开展阳光心育,着力从“工作机制、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心理课程、辅导服务、实践活动”六个方面创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服务学生成长与成才。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如何更新心育理念与思路,改革心育形式与方法,提升心育成效,是高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六位一体”阳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高校传统病理模式的心理教育工作突出问题取向,将工作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上,既忽略了个体积极心理体验和潜能的开发,又漠视了个体差异性资源的转换与整合,导致教育内容贫乏、形式单调和成效低下。为此,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应坚持积极心理学价值导向,探寻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以发挥最大功能。
积极心理学以个体的积极品质为关注点,强调个体积极的心理体验,提倡用积极的观念来解读心理现象,激发个体的积极力量,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的高校心育工作应弱化问题标签意识,注重整合创新,优化协调心理健康系统的各要素,实现“全员育人、全员健心”。
二、构建“六位一体”阳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路径
1. 建立多维联动的阳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层面设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院系层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和“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五级防护网,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重心下移、工作前移。
2. 建设专业化的阳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
学校通过送培等方式,使学工系统的辅导员和学工干部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学习培训,并对心理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部成员开展“阳光天使助人自助”专业培训,以便协助教师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朋辈及辅导员助人的功能。
3. 搭建園馆合力的阳光心育工作平台
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建设并推动“怡心馆”实体平台和立体化的网络平台互通融合,为学生提供心灵的港湾。其中,实体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怡心馆”环境温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同时建成“致美心源”等4个省级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以及空间怡心、“一米阳光心灵花园”微信公众平台等立体化、多维互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4. 开设主题辅导式阳光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生活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等选修课,选择大学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趣味生活心理学等主题,采用“主修与必修”“课堂知识传授与课外素质拓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传递积极心理理念,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5. 开展人文化的阳光心理辅导服务
学校坚持“预防为主、咨询为辅”的方针,使心理咨询与特色辅导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双路径的咨询服务方式,用爱心、耐心、真心服务每一位学生。坚持心理普查与危机预警相结合,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严格落实“五早”机制,每年进行新生心理普查并建立心理档案;每月坚持心理危机排查,对筛选出的高危个体进行约谈、跟踪服务,联系家长共同做工作;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派专车专人送到湘雅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确保心理危机零事故。
6. 打造学生体验式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品牌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由传统注重学生心理问题转移至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通过打造学生体验的阳光心育活动品牌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如阳光“5.25”、阳光“五个一”(一次新生入学讲座、一次心理普查、一个“怡心馆”开放周、一次阳光寝室素质拓展、一次心理剧)、“阳光每一周”等品牌心育活动。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感恩信任等良好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86.
[2]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3):65-69.
[3]李虹霞.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园”“馆”合力双路径创新开展阳光心育工作[J].科学时代,2015(5):199-200.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如何更新心育理念与思路,改革心育形式与方法,提升心育成效,是高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六位一体”阳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高校传统病理模式的心理教育工作突出问题取向,将工作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上,既忽略了个体积极心理体验和潜能的开发,又漠视了个体差异性资源的转换与整合,导致教育内容贫乏、形式单调和成效低下。为此,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应坚持积极心理学价值导向,探寻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以发挥最大功能。
积极心理学以个体的积极品质为关注点,强调个体积极的心理体验,提倡用积极的观念来解读心理现象,激发个体的积极力量,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的高校心育工作应弱化问题标签意识,注重整合创新,优化协调心理健康系统的各要素,实现“全员育人、全员健心”。
二、构建“六位一体”阳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路径
1. 建立多维联动的阳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层面设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院系层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和“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五级防护网,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重心下移、工作前移。
2. 建设专业化的阳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
学校通过送培等方式,使学工系统的辅导员和学工干部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学习培训,并对心理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部成员开展“阳光天使助人自助”专业培训,以便协助教师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朋辈及辅导员助人的功能。
3. 搭建園馆合力的阳光心育工作平台
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建设并推动“怡心馆”实体平台和立体化的网络平台互通融合,为学生提供心灵的港湾。其中,实体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怡心馆”环境温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同时建成“致美心源”等4个省级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以及空间怡心、“一米阳光心灵花园”微信公众平台等立体化、多维互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4. 开设主题辅导式阳光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生活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等选修课,选择大学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趣味生活心理学等主题,采用“主修与必修”“课堂知识传授与课外素质拓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传递积极心理理念,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5. 开展人文化的阳光心理辅导服务
学校坚持“预防为主、咨询为辅”的方针,使心理咨询与特色辅导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双路径的咨询服务方式,用爱心、耐心、真心服务每一位学生。坚持心理普查与危机预警相结合,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严格落实“五早”机制,每年进行新生心理普查并建立心理档案;每月坚持心理危机排查,对筛选出的高危个体进行约谈、跟踪服务,联系家长共同做工作;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派专车专人送到湘雅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确保心理危机零事故。
6. 打造学生体验式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品牌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由传统注重学生心理问题转移至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通过打造学生体验的阳光心育活动品牌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如阳光“5.25”、阳光“五个一”(一次新生入学讲座、一次心理普查、一个“怡心馆”开放周、一次阳光寝室素质拓展、一次心理剧)、“阳光每一周”等品牌心育活动。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感恩信任等良好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86.
[2]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3):65-69.
[3]李虹霞.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园”“馆”合力双路径创新开展阳光心育工作[J].科学时代,2015(5):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