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远的乡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喧嚣早被甩在身后,偶尔返家的心情急迫里带着轻松。甫进村头,天色将晚,炊烟袅袅,雾气升腾,月影在望。几家从外地赶回家过年的车辆,像归林的倦鸟行驶在洒满月色的路上。
  放下行囊,在门边青石上小憩,阵阵寒意袭来,心中却备感温馨。那是对家的渴望,是对往昔的思怀,是历经沧桑又长久疏离的感慨。抚摸着青石平滑的纹路,品味着柴门边衰草的味道,不知不觉间想起了池边的垂柳、树颠的鸟巢以及春来吹奏的柳笛,夏来月下的游戏,秋来割草拾柴的玩伴,冬来牛棚里的故事……
  自幼,生活在偏远的豫东乡下,我印象最深的是诸多乡村俚语。客厅不叫客厅叫“当门儿”,早晨不叫早晨叫“清早起来”,晚饭不叫晚饭叫“吃啥”……记得上大学时,有很多土得掉渣儿的口音,还在作为同学们的笑料。比如我们那一带最典型的汉语拼音的“H、F”不分,最常用的字就是“水、书、锁、熟”,大家就编了一串顺口溜儿:“喝水水不开,吃馍馍不熟,锁门锁不住,无心读诗书。”上世纪70年代在我们村考上大学的很少,读中文的仅我一人,但我尚且土到这种程度,真是乡音难改啊!
  如今则不同了,家家都是洋房,户户都有电视,每天都能得到外面的消息,每天都能听到普通话的声音,对那些老掉牙的土话,恐怕自己都说不出口。出道较早的打工族早已腰缠万贯,居家都搬进了城市,特别是那些孩子们早已忘怀了乡音。出道较晚的打工族虽然条件差些,也不再守望那几亩麦田,年首到年尾都在城里生活,只有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才又回到了故地。那些土得掉渣儿的豫东口音,也只有在家乡人相聚时才能偶然听到。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最刻骨铭心的莫过于儿时的游戏,特别是“文革”期间长大的孩子,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天色将晚,不玩游戏能干什么呢?记得做得最多的游戏是挑大兵。人分两组,人数对等。这一方手拉手排成一字形,从对方挑选一人撞阵,若能撞得开对方则赢。当然在挑兵时,一定要挑对方力气小的,边挑边念叨:“麻籽菜,扛大刀,你的兵,任我挑!”还有一种游戏叫杀羊羔。也是人分两组,每组一个组长站前排,年龄较小者在后边一字排列,后者牵紧前者的衣襟,对方派一人专杀组长身后的羊羔,只要能摸到脖子就算杀羊成功。当然,乡下孩子的玩法很多,别看穷,可在玩上的发明创造还真让人目不暇接。
  这次偶回乡里,又是在晚上,很想重温儿时的梦。于是踏着月色,沿街往深处走,真想看看这一代孩子的游戏。然而,寻遍整条街,哪有孩子的身影?于是暗忖,是不是因为计划生育,乡村的孩子确实少了?是不是将到年节,有很多孩子还没回家?后来在与同龄人聊天时才得出了答案:如今小孩子也很忙,每天都有家庭作业,待作业做完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可以说是各得其所,谁还去玩想当年咱们玩过的游戏?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豫东一带最朴实的乡音。记得在那时节,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就开始忙活。今天赶北集,明天赶南集,赶来赶去,因囊中羞涩,很少买东西回来,大多为了看热闹,图放松。大年三十晚上,年真个到了,可以说是户户忙碌,家家飘香。大人们在忙碌着五更的饭菜、小孩子一边收拾着拾炮的手电,一边等待着那几根飘香的大骨头,即使天再冷,也丝毫没有寒意。当五更鞭炮齐鸣时,孩子们便拼命往外跑,哪家鞭炮一响,大家蜂拥而至,准能抢几个哑炮,留待天明时玩自己的花样。
  如今,过年与平常没什么两样,因为平常吃的也是大鱼大肉,年夜饭也没什么新鲜。过年也放鞭炮,甚至比过去放得更多,却没有哪家的孩子去拾炮,要想放炮,拿钱买就是。过去过大年规矩很多,馒头蒸出来,油条炸出来,猪肉煮出来,若不先祭天祭祖,谁也不能动。现在不同了,想吃就吃,想拿就拿。表面看对天神或先祖少了几分敬畏,实际点儿去想,那时缺吃少穿,过年准备的东西实在有限,若不立下规矩,任由孩子们吃喝,来了客人怎么办?
  往事淡淡随风飘去,甜甜的、涩涩的。好似飘失在雾里上工的晨钟,好似回荡在月色里母亲的呼唤,好似流连于割草拾柴时那份辛劳和无奈,难道时代的发展,让人都过上了好生活,非要去依恋那渐行渐远的乡音吗?
  责任编辑:刘高亮
  美术插图:段明
其他文献
对于恋爱中的人,手机太重要了,约会必备。在今天有不带手机约会的吗?没有。不带手机是玩失踪,不是约会。约会必备的利器,只有一件———手机。其他都不重要。其他,包括约会者?是的,约会者都比不上手机!天天看新闻,说是网上聊上的网友,可以没见面,可以用假名网名,一切都可以虚拟。只要有带手机,肯定能约上会面。所以,连约会对象都比不上手机重要。在今天,无论是与至爱亲朋,还是网上白马王子,要约会,必要的约会利器
期刊
哲人言:儒家养志,道家养身,禅家养心。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善莫大焉!从传统走向现代,或回眸传统反哺现代,似乎是那个特殊时代“老三届”们极具使命感的自觉担当,于是,就有了这位常在脑际萦回且愈见高大的学兄侧影……  “圈里”的老郑  大学毕业整整33年了,同学中交往甚密者不过十之二三。  原因,自是不一而足———或退休赋闲而“闭关”于世外;或原本交情不深很早即失却联络;或身居要职与百姓如我者因门
期刊
咱们在座的作家中,我是年龄最大的,我今年77岁,老人讲话嘛,有时候有老人的一套固执:人生啊、文学啊、创作啊,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就说改不掉了,也不想改,就不应该改,所以文学强调一些东西,已经是固化了,但中心意思我还是强调一点———生活对散文作家的重要性。  我先讲一件事,上个礼拜,我到了湖北随州的桐柏山,我都不知道那叫桐柏山,突然空中放了一首歌,叫《妹妹找哥泪花流》,因为这首歌我会唱,我喜欢的,是
期刊
奶奶老了,闲着也是闲着,每天早晨她总是早起打扫院里的落花。即便是没有花落的季节,奶奶依然佝偻着身子,专注地清扫院落,她总希望院里清洁如洗,每天干干净净地过。  奶奶的绰号叫“管单弦”,意思是说话唠叨、不中听,说的话别人左耳进右耳出;可她我行我素,大喊大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因为奶奶从小就患了耳聋病。  我是在奶奶的背上长大的,自然感情真挚;牙牙学语就学会了喊奶奶。人终究是要长大的,转眼我已虚度四十多
期刊
秋夜无涯。白天蔚蓝色的天空随着夜幕的降临,在星光的点缀下变得迷蒙。  我望着天上缓缓随风流动,渐渐隐身于云层里的上弦月,一种莫名的感觉告诉我:世上有些东西真叫人摸不透。  今夜的天气特好,星光点点,晴空万里,有情天地真好。然而,今夜又是谁将成永恒,是星光?还是那星光底下的蓝色?当我把记忆回到一个相似的夜晚,漫步一个相似的天地时,一种曾经有过的亲切温暖着我,执意地让我相信,人们仰望的并不是一个莫名的
期刊
下午,接女儿放学回家的时候,她不像平时那样像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上车后只是带着哭腔叫了一声“爸爸”,之后就没再出声了。  车子开出十几米远,我感觉气氛有点儿不对,就在路边停下来,回过头去问她:“怎么了?”突然,我看到她额头上鼓起了一个大包,还渗出了丝丝血迹。我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马上焦急地问:“你怎么受伤了?怎么回事?”她看到我着急的样子,极度委屈地撇着嘴,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强忍住
期刊
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世界便属于你一个人了。  我似乎又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是啊,这差不多是三十多年前的岁月了。我开着卡车,独自一人行驶在荒野上。尤其是寒冷的冬夜里,那老银色的雪光会一直延伸到迷蒙的远方。四野已成一个偌大的银铸世界,只有我开的这辆小若蚁虫的卡车在动。  30年前,那些沉驻在荒野上的乡村,仅由几幢或十几幢简陋的茅草房拼成,村口处照例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杆子,上面吊着一盏亮刺刺的灯。  是
期刊
凝视着桌上的一杯刚泡开的茶,看热气慢慢升起,又慢慢飘散开,最后化作一缕清香。  我又想起了你,想起了我们的……那慢慢的情谊。最好的,最珍贵的东西,皆是慢的。  从初识到如今,我们慢慢地,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走过将近十年的时光。那次漫不经心的相遇成了我心中最深的印记,两个不曾有交际的孩童,以相似的,慢悠悠的步伐,走在同条街道的两侧,眼光不经意有了交错,羞涩且带着怯意的笑脸默契地舒展在红红的圆脸上,两颗鲜
期刊
蚯蚓  蚯蚓多么温和,一生待在土里蠕动。它一辈子走过的路程也超不过100米,大地是蚯蚓的家。土,说起来是坚硬的东西,用铁锹挖一锹土,土上带着切痕。但蚯蚓能在土里行走,这又算一个柔软胜刚强的例子。有人说蚯蚓食土为生,如果这样就太好了,它永远不愁吃的东西。土虽多,蚯蚓却不见长胖,它懂得节制。或者,土吃起来很慢,蚯蚓沙沙地咀嚼,一天吃不了多少就饱了。  蚯蚓身体粉红,跟人的肉色接近。它的身体干净。这样的
期刊
我不知道34年以前的五月份,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没什么,我只知道,我的生命从那个时间延伸出来,从此就带着那个季节的烙印。五月,就是这样一种品性,是我内心一直想要成为的那一类女人。  这样的女人首先是温暖的,就像五月的天气。在现实的世界中,男人与女人所代表的内在品性有所不同,男人倾向于拥有征服世界的力量,拥有泾渭分明的果敢个性,而女人,需要有水的温柔,更需要水的温度。不管她在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女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