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歌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人台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条支流,流传于晋北、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等地,同时也是非物質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河曲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本文就独具家乡特色的二人台民歌进行了阐述,在系统介绍了二人台历史背景、生存条件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思考,如何让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如何让地方小戏走向世界舞台?
  [关键词]河曲二人台;传统民间艺术;民歌;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6-0079-02
  近几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尤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的血液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璀璨奇珍。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下更应该重视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的传承和保护,合理开发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1]。下面我就自己家乡代代相传的“二人台”民歌做了一些介绍,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去关注传统民间艺术,让局限于地方的优秀民间技艺后继有人。
  一、河曲二人台简史
  (一)产生
  1.特殊的地理位置
  二人台发源于晋陕蒙三省的交界地带,而河曲县正位于这个特殊且重要的地理位置。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自北向南一路而来,流经山西省西北部时向西拐弯后向南而去,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状的河段。而县城正位于此处,取“河千里一曲”之义名县,河曲因此而得名。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河曲县是唯一一个因位于大河之曲而命名的地方。隔河相望西南是山西省的府谷县,西北是内蒙古的准格尔旗。因此这里素有“鸡鸣闻三省”的说法。
  2.落后的经济状况
  在历史上河曲县属于十年九旱的贫困地区,四面环山,地处偏僻而且交通运输受限,即使到现在快捷高效的铁路也没有修建起来。贫瘠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河曲县的经济状况十分不景气,落后的交通亦让人们无法与外边的城市取得密切联系,所以自给自足的农耕放牧成了千百年来河曲人民主要的谋生方式。老百姓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时候,用浓厚的方言土话来引吭高歌,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还有就是借二人台小戏这种民间表演形式来谋生,当时它没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要求,演唱者只须表达心中所想抒发的内心情感,即人民生活的切实反映,便会引得人们的共鸣,受到人们的欢迎和传唱。
  3.人民的精神依托
  当时的二人台内容多是反映社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艰辛、生存生活压力等。如此贴近民众生活的艺术更能引起广大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追捧,所以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精神无处寄托的时期,二人台顺应时代要求产生了。它代表着底层劳动人民内心的呐喊,对现实困境虽无奈但是也在积极努力地生活,依旧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它不是消极的批判的,相反,是积极乐观的,带给人们欢声和笑语来缓解当时无处释放的苦闷心情。
  (二)雏形
  因最初只有两个角色(一丑一旦),所以称为二人台。此时就不得不提到山曲儿,它便是二人台的雏形,主要流传于山西河曲、保德和陕西府谷、神木等地区。开始的时候多是一个人独唱,内容以叙事抒情和歌唱爱情为主。
  逢年过节的时候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必然少不了唱几首山曲儿来图个红火热闹,这已然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习俗。慢慢地,这种小众的山曲开始丰富发展起来,出于过年过节庆祝的现实需要,它也逐渐正规化,在公开场合开场亮相。伴奏乐器有笛子、扬琴和四胡,曲目内容逐渐丰满生动,舞蹈动作也随即产生且自成一体,为的就是登台表演供人们欣赏观看。
  (三)成熟
  让人们感同身受且颇为熟悉的东西总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喜爱,更不用说是实实在在的本土文化。河曲人民从内而外的这种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推动了二人台的快速传播,其中老一辈的艺人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他们坚守着初心一代又一代,坚持着从艺的执着一年复一年,承担着传承河曲特色二人台民歌的重任。正是有了他们,我们今天才能欣赏到这些没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消亡的民间音乐。
  2012年10月14日,山西省文化厅授予的“河曲民歌二人台人才培养基地”在河曲二人台艺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河曲县多年来努力发展文化艺术的结果,标志着河曲民歌二人台这一艺术瑰宝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二、关于走西口
  (一)背景
  在旧时河曲这个闭塞落后的地方,每遇天灾人们都得颠沛流离寻求一线生机。因河曲与内蒙、陕西隔黄河相望,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提供了便利条件。古长城沿境而过,出了长城隘口,便到了内蒙古地界,这就是“走西口”[2]或“跑口外[3]”的由来。据《河曲县志》记载:“河邑人耕高塞外草地,春夏出口,风暮而归,但能经营力作,皆是糊口养家。”河曲县附近长城隘口“水西门口”,是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通往内蒙古的重要渡口,被称为 “水旱码头”,历来是商旅、艺人汇集的枢纽之地,乃“走西口”的必由之路[4]。
  (二)二人台剧目《走西口》
  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奔走在那条茫茫古道上,伴随着不尽的凄凉和孤寂,在无望的苦难中漂流,他们用小曲来倾诉不幸的遭遇和不了的思乡之情。二人台《走西口》就是在大量走西口民歌基础上产生的。“哥哥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止不住伤心泪,一道道往下流。正月里娶过门,二月里西口外行,早知道你走西口,哪如咱们二人不成亲[5]。”哀婉凄切的感人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地道特色的戏剧语言、流畅通俗而充满感情色彩的戏剧音乐使二人台《走西口》成为民间戏曲的精品、河曲地方剧种的代表剧目。
  凡对晋地文化知晓一二的人,不难联想到我们耳熟能详的《走西口》。河曲县自然条件较差,在 300余年前,不仅土地贫瘠,而且人多地少,所以河曲人流动性大,较为典型的就是为了生存而“走西口”,这样河曲二人台才逐步传播开来。从这个角度来看,走西口的人带动了二人台从河曲走出去,走西口的社会现象丰富了二人台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走西口避免了优秀传统民间音乐二人台因地域局限而自生自灭。   三、二人台的传承和发展
  (一)在保护中繼承
  传统艺术多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前,内容也多是反映过去的生活状况及抒发内心情感,而且聚集了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都是我们极具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 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后,多样化的文艺形式涌现出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我们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新兴媒体的夸张炒作,传统地方戏曲一度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唱遍大街小巷,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追求大众化时髦化。这些都对二人台这样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成了重重包围,如果我们不及时改变这种目光短浅的态度,也许几十年后我们就再也听不到如此别具一格的二人台音乐了。
  (二)在传承中创新
  传统和创新本应该是对立的,可是在某些方面又是契合的。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信息在更新,想要生存下来就得适应现状,推陈出新,不能固守陈规止步不前。在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恰当地对其进行改革创新,让它不会因自身的局限而无法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来。
  就以家乡特色河曲二人台民歌来说,听众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一些老头老太太,少有年轻人。我觉得这个现象深刻地反映出需要适时对二人台民歌进行一些改革创新,否则就如同没有源头的一眼泉水,迟早会枯竭衰亡。比如在歌曲内容上,我们借鉴以前的演唱风格推陈出新,不仅仅是翻来覆去地唱那几首耳熟能详的曲目。流传下来的歌都是在反映过去的生活状态、过去人们的情感表达,而现在,我们这代人也需要二人台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体现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并不意味着要丢弃过去,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丰富发展,促进更多的人去了解并学习传统艺术,想要发展得好就必须对传承的内容学习透彻,若是移花接木般进行“创新”反倒得不偿失。
  这对二人台民歌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从自身出发立足于现状,在传统内容和现实需要之间达成一定平衡,一定要充分尊重二人台原有的艺术形式,变化太大反而失去了味道。这对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也提出了难题,他们需要克服自身的某些观念问题去学习和创新。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是愿意去做这些改变的,为了让优秀的二人台艺术生生不息地传承给一代又一代。
  二人台曾在贫困落后的河曲生存了上百年,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这对我们河曲人而言是多么丰富而珍贵的宝藏。二人台创新势在必行,只有这样它才能走得更远更久。
  结 语
  二人台是民间百姓生活的一种折射,它简单直白、鲜活生动、通俗易懂、直触心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个性的演唱方法。在这个物质条件优越、生产科技发达的社会中,它看起来是那么格格不入,而在积极地想要生存下去。保护和发展二人台民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必须先从根本上认同和欣赏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而后才谈得上传承和保护。不仅二人台如此,遍布在中国大地的民间音乐不胜枚举,希望我们不能在盲目西化的随波逐流中一直迷失,应真正树立起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国音乐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优秀文化传统,应该带着尊重、欣赏、包容的心态去学习。
  注释:
  [1]刘 珊.浅析新时代文化自信观[J].改革与开放,2018(09):81—83.
  [2]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即本文提到的西口)、陕西府谷口和河北独石口。
  [3]跑口外同[2],口外即指西口外。
  [4]河曲县志编纂委员会.河曲县县志[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5.
  [5]徐建国.阳高“二人台”的历史与现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6(06):40—43.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于2018年初制作了一档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在第四期节目中,龚琳娜夫妇压轴出场,用曾侯乙编钟呈现了一首荡气回肠的《离骚》。这档节目使得经典文学名篇在音乐中重获新生,这或许是传承经典的最新方式之一。本文对龚琳娜的声乐作品《上下求索》进行分析,并论述该作品对笔者在民族声乐上的一些启发。  [关键词]龚琳娜;《上下求索》;创作特点;演唱特点;作品分析;启发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在全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美国是全世界公认的教育先进和发达的国家之一,因此作者以美国为比较研究对象,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析。本文以中美两所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份问卷调查比较作为切入点,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中美比较;音乐师范教育;音乐教育专业学生
期刊
[摘 要]吴碧霞是我国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先后师从邹文琴教授、金铁霖教授和郭淑珍教授,通过多年来系统的声乐训练和对大量声乐作品的学习和探索,使她同时掌握了中国声乐作品和外国声乐作品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成为中国首位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融于一身并多次获得国际奖项的歌唱家,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  [关键词]中西合璧;吴碧霞;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 要]栏目在期刊编辑出版中,是专门刊登某一类稿件而开辟出的一个版面空间,是充分地表达内容的、分类的并相对独立的信息单位。栏目,更是体现期刊宗旨、期刊特色、期刊编辑逻辑、审美、理念的缺一不可的重要核心。因此,栏目设置,在期刊传播活动中,对于传播者、内容生产者、受传者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1958年1月至1959年6月《江苏音乐》第一阶段出版编辑阶段的 “乐谱”和“非乐谱”两大部分栏目,以史
期刊
[摘 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时期,文化艺术多元发展。2018年12月21日,“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研讨会”在北京长白山国际酒店隆重召开,与会代表围绕魏晋南北朝音乐制度、考古与文化交流、思想观念与总体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讨论,促进了多学科对话合作、互鉴互学,共同推进了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研究。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音乐;多元文化;多学科互学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钢琴教学作为高等师范音乐院校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对于其他课程学习尤为重要。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授课教师需要明确优秀课堂的标准,不断以效果为中心进行钢琴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究。本文拟从多媒体教学和钢琴学习管理软件在高师钢琴课堂的运用,以及学生跨学科思考等方面的学习习惯,去探究如何更好地提高高师钢琴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3.5[
期刊
[摘 要]美声唱法在17世纪古老的意大利诞生、传播、普及并传遍了全世界,其柔美的音色和科学系统的发声体系,使它在世界众多歌唱方法中脱颖而出,得到当今世界的普遍认可,被称为当今世界正统的科学演唱方法。  [关键词]巴洛克时期;美声歌唱技术;审美观念;波波拉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6-0004-02  巴洛克是欧洲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相
期刊
[摘 要]新世纪以来,伴随着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时代和社会也对音乐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学生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正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院系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因此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将学生培养成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在顺利就业的同时,推动个人发展和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3.
期刊
[摘 要]20世纪,现代作曲技术理论逐步成熟和达到顶峰,借助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兴起、民族音乐语言逐步形成,以斯洛尼姆斯基为代表的新的一批作曲家屹立于世界舞台之上。斯洛尼姆斯基作为现代作曲技术具有超越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拥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并将这一音乐语言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通过调性、和声、旋律及节奏的各个特点展现出来。本文以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历史沿革为背景,力图挖掘斯洛尼姆斯基音乐作品中音乐语言及
期刊
[摘 要]笔者根据石家庄抗战老兵张铁军的“忆唱”,整理完善出二十余首抗战歌曲。这些红色老歌不仅是河北抗战时期军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对研究这一时期河北的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对这些抗战歌曲所反映的时代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其歌曲创作的音乐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抗战歌曲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忆唱”;抗战歌曲;艺术特点;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