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个多世纪以来,微生物学家对麻风病的病原菌――麻风杆菌仍有迷惑不解之处.麻风杆菌为什么不能在培养基或细胞培养中生长?麻风杆菌在体内存活和生长的特殊代谢活性是什么?麻风杆菌为什么具有对皮肤和周围神经的特殊亲和性?人感染麻风时为什么会出现色素减退的皮损?最初进行麻风杆菌的代谢研究时,菌的唯一来源是病人的感染组织.1971年Kirchheimer和Storrs报告了九带犰狳对麻风杆菌的全身感染敏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多世纪以来,微生物学家对麻风病的病原菌――麻风杆菌仍有迷惑不解之处.麻风杆菌为什么不能在培养基或细胞培养中生长?麻风杆菌在体内存活和生长的特殊代谢活性是什么?麻风杆菌为什么具有对皮肤和周围神经的特殊亲和性?人感染麻风时为什么会出现色素减退的皮损?最初进行麻风杆菌的代谢研究时,菌的唯一来源是病人的感染组织.1971年Kirchheimer和Storrs报告了九带犰狳对麻风杆菌的全身感染敏感.
其他文献
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在70年代初就已采用,但从单克隆抗体问世以来则更常被使用.原先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只用于皮肤病的研究,即对大疱性疾病(如寻常性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红斑狼疮,妊娠疱疹,疱疹样皮炎和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体内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的定位等.
为研究未加选择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中抗心脂质抗体的发生率,作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59例未经挑选的SLE病人血清中的抗心脂质抗体进行了测定.并对156份献血员和健康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血清作了对照测定.结果发现32例(54.2%)SLE病人血清中抗心脂质抗体浓度增高,其中28例含有IgG类抗心脂质抗体,4例含IgM类抗心脂质抗体.28例含IgG类抗心脂质抗体的病人,此抗体水平>3Au,
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加UVA照射(8-MOP PUVA),光化学疗法是一种治疗银屑病的有效疗法。但其最大潜在危险是有可能诱发皮肤癌。为了减少这种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最近,Moron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单一功能补骨脂素衍生物,7-甲基吡咯补骨脂素(MPP)。Duber-tret等证实MPP致癌作用比8-MOP小得多,且局部使用MPP加UVA照射(MPP PUVA)治疗后可使银屑病病损消退。本
患者为21岁女性。1983年5月,据短期的关节痛、口腔溃疡和光敏感、以及抗核抗体(滴度200,均质型)阳性和双链DNA结合力增高而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和氯喹治疗病情缓慢改善。3年后,因痉挛性腹痛伴每天3~4次血性大便5个月再次住院。
以往报道了在鼠麻风杆菌(Mlm)感染的小鼠脾脏中显示有抑制性细胞.体外实验证明此细胞有多种免疫抑制功能,但在体内抗Mlm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上,除了在麻风小鼠中对分支杆菌抗原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丧失似乎相当于与脾抑制性T细胞出现的时间外,还不太清楚.
口腔毛状粘膜白斑是一种新近报告的疾病.1984年Greenspon首先报告,见于有免疫缺陷男性同性恋感染了人类嗜T淋巴细胞Ⅲ型病毒(HTLV-Ⅲ)的人,损害主要发于舌的两侧,损害稍隆起,表面粗糙或呈毛状,边界不清.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表面角蛋白突起,角化不全和棘层肥厚,此外,马尔匹基层上部可见核固缩的大而苍白的细胞,此细胞象子宫湿疣患者凹空(Koilocytes)细胞.损害表面常可查到念株菌,毛状粘膜
在日本,常常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来治疗痤疮,并已证明有效。但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结果,痤疮丙酸杆菌(P.acnes)耐药株近来已有报告。作者从46例痤疮患者的粉刺中分离出46株P.acnes,并用2株标准P.acnes菌株,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研究它们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材料与方法:46例痤疮患者中女34例,男12例,年龄14~36岁,时间:1984年7~10月间。
肾移植病人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增加了皮肤肿瘤发生的危险.本文报告523例肾移植病人,有7.5%患者发生恶性肿瘤,其中72%肿瘤原发于皮肤.与普通人群相比较,肾移植病人的皮肤癌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3.2倍;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鳞状细胞癌发生率的18.4倍,基底细胞癌的发生率是将普通人群基底细胞癌发生率的1.4倍.鳞状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之比为2.3:1;而普通人群鳞状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之比则为0.
一些文献报告同性恋人群中淋病和梅毒的发病减少,可能与恐惧艾滋病(AIDS)有关.AIDS虽是同性恋、双性恋和异性恋的一个性传播疾病,但它主要是一个肠道以外传播的疾病.意大利44%的AIDS病例是药瘾者,意大利儿童AIDS病例也有很高的比例(7%),这些患儿都是由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母亲分娩的.作者报告他们也见到一种趋势,即海洛英药瘾者也象淋病和梅毒患者那样减少了.
近年来,许多作者对银屑病患者的免疫状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对银屑病的免疫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新的观点.免疫状态的异常和改变对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理由认为免疫异常在银屑病发病机理的诸多因素中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以下列几个方面的进展情况加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