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教法简单化,教师讲授、范画,学生听学、临摹,墨守常规,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容忽略的,记得刚接到的新班级,美术课上少了追求艺术的热情,反而如增加负担一样“死气沉沉”,有学生反映:“老师,我们不会画,把多媒体打开我们照着画吧!”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很苦恼,那么该如何改善这样的课堂气氛,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创新。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
  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在课堂上必须引导好学生,并激发其热情。如在初一《校园伙伴》的美术课上,当我要求画同桌时,总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小孩,有的还要画父母,有的甚至要画小猫小狗。如果这时教师大怒,把其视为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去批评指责,必然会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失去之前的兴致。因而此时我会给予他们创作自由,并讲解画人物的难点和重点,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人物绘画的知识,尝试练习从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入手,保护其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认为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变化,因此要重视学生练习中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找到自信,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大胆创新。
  我在美术教学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选修课。教学中我始终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需要有情感的投入和体验,有探索研究的氛围,有学生惊喜、疑惑、苦思、雀跃等心理活动,教学的过程成为激情与智慧共存的综合体。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只要条件允许、时间允许,我总是现场演绎绘画过程,亲手制作各类教具。每当我带着大包小包的作品来到教室时,学生们都好奇的问:“老师啊,你今天又准备了什么好东西啊?”每当我在课堂上现场完成一件作品,学生们发出惊叹的声音时,我心中充满欣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掌握了实用的绘画技能同时,更要能够欣赏大自然的魅力。在条件允许下,带学生出教室写生,体会教室外的美术创作旅行。比如初二的泥塑课,很多学生没有橡皮泥做雕塑练习,于是我利用校内的一块泥巴地来上,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让学生在快乐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有手机的学生将其作品拍摄成照片,做成班级优秀作品展览挂在艺术墙角,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制作墙报中,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
  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才能最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我利用多媒体或者画册书籍欣赏名家作品并讲述画家事迹,让学生体会画家当时绘画情感,从而了解作品的灵魂。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在课堂教学当中,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在教学中大胆创新,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的美术课堂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摘要:若想提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同时也是配合英语语言教学的交际性的需要,提初中生的英语能力,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实现教材知识内容的内化。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是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合作学习,需要了解合作学习的具体内涵,促进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合作
期刊
摘要: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经济差距与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大量的不足之处,初中英语教学的就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来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但是农村教学由于地域条件、教学环境、师资队伍与教师素质的各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忽视口语教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和概括,在后继的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证实其正确性,带有一般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对数学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是数学的灵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思想方法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它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学会数学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是学习知识、发展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通过文言文阅读,可以领会到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和人民的生活环境。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古今结合;小学;文言文;教学心得;优化质量  指导小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在于培养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提升小学生的文化
期刊
摘要: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只有通过搞好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化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科学化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实施,才能建立起系统扎实、富有成效的职业能力培养运行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本论文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能力,构建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教学模式  课题题目: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内外一体化高职教学体系的构建。黑龙江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ZC1213004  企
期刊
摘要:高校教学秘书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本文通过梳理职业倦怠的涵义及高校教学秘 书职业倦怠的表现,分析其职业倦怠的原因:工作强度大、角色冲突、待遇偏低、发展空间有限,最后建议通过外部组织和内部个体两方面干预策略的相互配合缓解高校教学秘书的职业倦怠。  关键词:教学秘书;职业倦怠;原因;干预策略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个体职业倦怠有提早出现的趋势,有的人刚刚渡过职业适应期,有
期刊
摘要:阅读,是人们汲取、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字:数学;阅读能力;兴趣;比较  阅读,既是培养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方法,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学会整理、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得以提高的
期刊
作为一门外语,英语在我国整体的教学架构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高效课堂为旗帜,各种特色英语教学模式雨后春笋般出现,让人选择多多的同时不免眼花缭乱。然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程式纷繁众多却缺少连贯性,我国缺乏英语环境的现实并未改变,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非常有限,最终英语学习的效果并不让人满意。在变革当中,是否可以探寻一种能普遍应用的课堂架构模式,让学习者在习得这门语言的同时更能用它去进行新的认知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新课标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使功能观得以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改变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让初中语文面向未来,为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是我们每位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重任。初中语文教学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迫在眉睫。本人就我近30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初浅感受。  一、培养初中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  在我平时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应该注意留给本班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