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价值不仅仅着眼于知识与技能的强化,更在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滋润情感、端正态度,内化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有效开展体验性活动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实践中建构知识,感悟人生,以培养健全人格和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道德信念为目标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越来越被重视和推广。本文以一节成功的体验性活动教学的课堂实践与反思,探求提升体验性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体验性活动教学法案例剖析有效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一)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尝试
  情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起点,没有情感体验的教学是违背思想品德教学的本质要求的,是对生命的漠视。新课标也首次把对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列为首要教学目标。为此,通过活动的创设,让学生身体力行和亲身体验,启动全部心智去参与、去感受、去领悟,并通过在此基础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实现自我完善和提升,也即“体验性活动教学法”。当前,“体验性活动教学法”日益被重视和推广。但由于情感作为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其目标实现的心理机制的火候很难把握,情感教育的难度确实不小,很多老师的体验性活动教学设计徒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却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更谈不上感悟。同时,新时代的学生自主意识强,受社会众多不良信息影响,导致对所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没有情感的认同,无法实现共鸣,德育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使原本生动丰富的课堂变得沉闷单调,索然无味。为此我们就必须加强对思想品德教学的研究,提升体验性活动教学的实效。
  (二)走出体验性活动教学误区的需求
  误区一:流于形式,华而不实。
  有老师认为活动次数越多越好,环节越复杂,学生的感悟就越深。一节课里各种形式的活动接踵而至,过分强调活动形式,忽略了活动背后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支撑,使课堂教学变得肤浅、空洞,出现“上课热热闹闹,课后啥也没有”的现象,严重背离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
  误区二:缺乏规划,目标异化
  也有的教师对活动的甄选过于随意,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及教学目标入手,随想随用,或形式单一,或陈旧落伍,也或是活动内容肤浅,严重背离教学目标,事后学生竟不知老师的意图;或是活动程序粗放,缺乏对活动深入细致的考虑,导致活动要不匆匆收场,根本达不到预期目标。
  误区三:缺乏层次,理性缺失
  也有的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活动的数量、形式及趣味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层次,包括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之后的感悟,因受限于预设的内容与环节,往往匆匆而就,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维碰撞,所以表面上看,学生俨然是主体,其实质却是配合活动开展的陪衬。
  (三)探寻德育无痕路径的渴望
  思思想品德课德育渗透是初中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德育的重要环。重视体验与感悟,彻底摒弃填鸭教学和形式主义的说教,追求德育无痕,已成为当前思品课教学改革极为迫切的任务。“德育无痕”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掌握较高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学策略,在不露痕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行。
  二.案例剖析
  在不断推进的教改步伐中,教育教学的理念正不断更新,思想品德课也处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之中。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开展体验性教学,探求体验性教学的有效策略,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笔者以自己一堂深有体会的体验性教学的实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以求从实践中寻求答案,从而来指导日后的教学实践。
  课题:新中国文化发展60年(围绕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自主开发)
  选题:《光辉历程宏伟篇章——探寻60年体育辉煌成就感悟伟大的体育精神》
  设计思路:这个主题是依据祖国60华诞这个热点确定的,是一堂重思想感悟的课。要上好这节课就必须解决好如何从浩大的文化主题中选取一个小的切入口,沿着一条主线,既要展现60年来的丰功伟绩,又得设法让学生感悟到我们60年辉煌成就背后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了追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信度和教学有效性,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活动式教学的观点,结合本课主题的实际以及九年级学生心理发展和知识储备状况,我主张以活动教学贯穿始终,开展体验性活动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亲身体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真正感悟。
  教学重点:了解60年体育辉煌成就的发展历程,懂得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感悟伟大的体育精神和文化的力量。
  教学环节(体验活动)设计:
  (一)导入环节——“趣”
  1.活动一:课前体验
  操作方案:播放最新的建国60年盛大阅兵视频,时间为4分10秒。
  设计意图:既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和现场老师的听课氛围;也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节课确立感悟的基调。
  实施效果:因为是最新的,又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再加上一幅幅充满震撼力的阅兵画面,和一阵阵激情洋溢的歌声,感染力自然非同凡响,学生被吸引了,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快乐,为新课的进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2.活动二:我说你猜(猜一组有关体育的名词)
  操作方案:由男女生组各派2位配合默契的学生上场比赛,在90秒的时间内,看哪一组答出的多,要求负责答题的同学背对屏幕,比划者不得说到屏幕展现的任何一个字,否则跳过处理,答不出也可跳过。
  设计意图:要实现学生积极参与,就必须为学生创造浓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摆脱束缚,踊跃参与。作为一项较为热门娱乐节目——我说你猜,具备操作性强、参与面大和娱乐性高的特点,学生喜闻乐见。
  实施效果: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趁热打铁,通过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实现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顺利地把学生引入本节课的探究领域——60年的体育成就。   (二)解决重点环节——“动”
  活动设计:评选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的体育人物
  操作方案:模拟电视娱乐节目——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根据课前老师提供的探究资料和网络查询任务,评选每个阶段的“最有影响力的体育人物”(分三个阶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改革开放新时代和继往开来的新世纪),每组派2位颁奖嘉宾,分别宣读不同阶段的获奖者名单、事迹介绍和颁奖词。
  设计意图:考虑到中国60年的体育成就这一板块,时间跨度长,每个阶段的体育成就各不相同,富有时代特色,每个阶段的成就又层出不穷,知识量大,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这一探究任务,并概括成就取得的原因,我设计了“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的体育人物评选活动”,一方面通过课前分组探究我国不同阶段的体育成就,即完成了知识的落实又节省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在人物评选、撰写颁奖词、宣布获奖名单、介绍运动员的事迹和宣读颁奖词这样的环节设计,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也感受到这些杰出体育人身上所展现出的精神与品质。
  效果及原因分析:活动开展顺利有效,成功之处有:一是高效,因为有了课前的合作探究,完成了对60年的体育成就的初步认识,这就为课堂活动的开展节省大量时间;二是由于活动的趣味性及挑战性,学生乐于其中,寓教于乐,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基础;三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舞台,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证明,只要学生有足够的参与积极性,迸发出来的能量往往是我们教师所低估的。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地解决了本堂课的重点,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突破难点环节——“悟”
  活动设计:模拟现场“走进《新闻会客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角色体验,身临其境,以央视主流节目“新闻会客厅”的形式,把我们60年的体育代表人物“请”到现场,主题是“奥运周年话奥运”,以主持人与体育人物对话的形式,走进几代体育人的内心,感受他们激动的心情和感慨,以求学生的思想共鸣,感受伟大体育精神,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
  实施效果:这一环节开展得非常成功,是前一环节的成功延续,成为课堂的高潮所在,实现学生的思想共鸣,特别是郑雄鹰(我县残奥会冠军)的扮演者,是一位女生,因为感冒,导致发音沙哑,加上她投入的表演,用近似哭声的效果,把郑雄鹰内心那种历经艰辛,终获成功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把现场气氛烘托到了极点,好些女生当场落泪;当美国记者的扮演者竖起大拇指,用俏皮带点搞笑的语调“半土半洋”的说“中国人真了不起”的时候,全场有笑喷了。
  究其原因有两点:首先是通过前一环节“最有影响力的体育人物评选活动”以及课前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对60年来中国体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知识构建,为本活动的成功开展做好了积累;其次是这一活动的趣味性高,富有挑战性,得到学生的认可,参演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其他学生也不再是“漠不关心”,从关注同学的表演能否成功,到身临其境,看到的不再是熟悉的同学,而是我们仰慕的英雄,思想感悟自然无痕;再是,郑雄鹰进入课堂,贴近学生,使学生有亲近感,也更有说服力。
  (四)提升环节——“想”
  活动设计:畅想21世纪
  操作方案:展现姚明和刘翔的巅峰画面,让学生来畅想再经历一个世纪后的祖国会有怎样的成就(提示: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任意角度畅想,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这一畅想活动是基于前一活动的基础上设计的,希望引导学生把感悟从体育精神提升到伟大的民族精神,从而实现教学的提升。
  实施效果:这一活动设计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作,是顺应学生的思绪和课堂的节奏,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然地拓展到体育之外领域,实现对体育精神感悟的提升,感悟到正是因为有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才能勇往直前,战无不胜,也顺利的点出了了文化60年的主题。
  整体评价:活动环环相扣,贯穿始终,课堂教学行云流水,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也因此,本节课获得了杭州市优质课一等奖。
  三.提炼策略
  (一)了解学情,找准切口
  体验性活动教学既立足于课堂教学,又延伸到课堂之外,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能否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找准教学的切口。案例中,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必须开展课前细致的学情调查与分析。事后得知学生对体育的关注度较高,有兴趣也有话好说,更重要的是了解到这个班级的学生很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为此,最后决定确立体育这个切口,因为它不仅符合文化的主题,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事实证明,这个选题相当成功,为整堂课成功打下的基础。
  (二)精挑细选,协调统一
  体验式活动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情境的创设,关键是教师对情景素材的精心甄选,一个好的情境素材,对体验式活动教学的实施和提升教学效果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该处理好下列几组关系:
  1.老与新的关系。“鲜、近、活”的时尚素材,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共鸣,更具说服力,但也可能存在不严密,可供选择的素材少的问题;经典素材存在不贴近学生,学生易产生不现实和不真实的感觉,但也具备素材多,其科学性和严密性得到公认的优点。在实际处理中,我们可以把两者有机整合,既可以创设鲜明的对比环境,在对比中体验,也能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发展的看待问题的正确观点。上述案例中,以最新的时事视频材料(60诞辰盛大阅兵)体现的是新,以姚明、刘翔乃至乡土教学资源(残奥冠军郑雄鹰的励志材料)体现的是“近”;以角色体验(体育人物的真情对话),体现的是活,让这些感人的事、感人的模范(甚至把离我们久远的体育人物)活生生的来到学生的面前,在体验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   2.内与外的关系。思想品德教材内的素材(包括材料和插画),都是教材编写者千挑万选出来的,具有权威性,大部分可以直接引用,但教材素材也存在滞后性和差异性等明显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内素材的基础上,甄选教材外丰富多彩,新、近、鲜、活的素材,引入课堂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虽然本案例属于自主开发教材的范畴,缺乏教材知识的明确呈现,但还是需要从“文化”范畴出发,借鉴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素材,否则,我们的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成了“浮云”。
  3.实与虚的关系。在体验性活动教学中选用的素材,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因为只有真实的素材才能真正“有所悟”,才能达成教育的目的。但我们可以基于真实生活的场景模拟,把一些场景搬入课堂,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等环节,既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做中学,在学中悟”。本案例中的“评选最有影响力的体育人物”和“走进新闻会客厅”体验活动,虽均为模拟现实的虚构活动,但有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恰恰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4.小和大的关系。小素材指的是贴近学生生活,主要是跟学校、班级、家庭、社区等有关的素材;大素材指的是学生平时关注较少的,有关世界、国家及社会生活有关的素材。思想品德课历来强调“小课堂、大社会”的特征,注重以小见大,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选用的素材可以从“小口”切入,再结合大社会,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领悟。本案例采用的是文化领域中的一个小切口,但体育60年的宏伟成就,正是新中国60年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了祖国60年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感悟到伟大体育精神,更感悟到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迎难而上,战胜强敌的不朽力量之源。这样的体验不是简单地图片或是事例就能达到的德育效果。
  (三)精心设计,创新呈现
  课堂活动实施的有效性是实现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必备条件,课堂活动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相应的实现环境和实施策略,是不可能实现课堂活动整体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的呈现方式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1.精选活动的形式。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要倡导活动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设计、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宣传、表演、交流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习领域之间的融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但针对具体的课型,不是每种形式都是适合的,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容量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上述案例中,所采用四个体验活动中的“我说你猜”“评选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的体育人物”和“走进新闻会客厅”三个活动均为电视媒体常见的节目形式,既有较高趣味性,同时也有一定的挑战性,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紧扣主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形式灵活,摆脱传统的沉闷课堂,创造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整合活动的形式。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体验活动时,活动数量不是多多益善,应本着适当、精细的原则,精心设计活动的每个环节,让每一次活动能充分地开展,基于此,在每一次的课堂活动中,应力求整合不同的活动的形式,以保证课堂活动在充分开展的基础上获得最大效益。本案例中,整节课只设计了五个活动,包括课前的“看”和课内的“猜”、“评”、“谈”和“想”,相比于一般的体验课,似乎活动有些偏少,但每一个活动都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和活动时间,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既有丰富的呈现形式(看、说、演、想和唱),也有个人表达、两人合作和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并且这些活动都紧紧围绕体育成就这根主线,环环相扣,贯穿始终,在短短的45分中的时间里,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了探究60年体育成就的学习任务,也感受到前说未有的情感体验。
  (四)引领全局,德育无痕
  为确保体验活动开展的有效,教师必须加强对课堂活动的管理,做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确保活动主体关系的和谐。学生就能体验到平等、自主、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同时得到激励、鼓舞、指导和建议,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
  1.教师必须为活动开展创设有效活动的环境和轻松的氛围。这主要是指包括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公平公正以及活动中创设学生力所能及的参与机会等;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氛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并敢于在课堂上充分地表现自己,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师必须在课堂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身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亲历和体验;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准确把握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状况,不失时机地给予必要的帮助、建议和忠告,恰当地评估学生的表现,并给与鼓励。
  3.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时空里,不同个体的学生的各种需求在碰撞、在演变,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活动中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结合已有经验,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巧,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重组,沿着清晰的主线,安排适宜的教学情景。从而确保教学有序、高效地运行。
  四、反思改进
  体验式活动教学,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思考、碰撞和感悟,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启发与学生的活动实现有机统一,这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也促进了知识的有效转化,更为重要的是在情景体验中的教学最大可能地消除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抵触情绪与思维,促使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信念,实现德育无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体验式活动教学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需要不断的尝试,不仅要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还应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不断探索提升体验性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高慎英.《体验学习论-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3]商战军.《走进思品活动教学—对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的反思》,科学大众.2007(11).
  [4]陈延斌.《播种品德收获命运: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版.2011(12).
其他文献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作为教育者应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随着经济的发展,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因素。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是我们的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教育机制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注重学生的数学文化与学生的数学应试能力并不矛盾,他们之间可以相辅相成。本文就借数学文化中的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联系来谈培养学生欣赏数学之美的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之美激发兴趣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  (一)初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学图书馆开办的目的和职能,论述了中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使这一作用得以发挥。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门,与教育、教学关系极为密切。图书馆工作对学校教育、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特别是当前教育事业进入了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图书馆在学校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我不知道教了那么多年的书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初高中那么多年代表什么,我只知道做了那么多年班主任的感悟,真的好多。有人把我们喻为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我总觉得有点悲哀;有人把我们比作传播知识的天使,我又觉得有点失真;有人把我们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有点夸张;更有人把我们的事业誉为“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又觉得有点受宠若惊。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高尚,并没有那么伟大,我们只是一个船夫,一个雕刻者,一个
【摘要】在2010“绿城之春”小学数学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课中,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黄爱华的讲座和他上的课。从他上的课、他写的文章、专家对他的评价中,可以看出,黄爱华老师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他以一个专家型教师的风采展现在我的面前。从他的课堂上,我们青年教师学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本身的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领略课堂教学  笔者听了特级教师黄爱华的课,感想颇多。黄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
【摘要】在英语教学主题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进行有关策略和方法的评价;对学生成绩评价相关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通过教学案例的设计进行描述。  【关键词】主题活动教学评价策略和方法  一、教学评价  完整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四个工作环节: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收集和分析反应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明确促进学生发展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前两项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完成。教学内容
我园地处彝族自治县,入园的幼儿85%以上是彝族幼儿,彝族幼儿入园后,面临的不仅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变,同时也面临着语言环境的改变,孩子在初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由于与家人分离,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加之语言上的不通阻碍了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理解和交往,幼儿会表现出害怕、退缩、冷淡、被动、自卑等不自信的反应,教师如果不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长期下去会使许多幼儿变得胆小、懦弱、缺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特别是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数学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边的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基本技能是最主要的,让他们能通过自学或者是预习过程中主动地运用旧知识掌握新知识。根据西师版的教材编排,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超前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以后几个单元的一些知识, 具体我的体会
【摘要】通过学习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逐步理解图形、图像数字化原理,在教学中采取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首先采取讲授法,讲解彩色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方法,然后再组织学生分析黑白图像和灰度图像的数字化表示,并利用软件处理进行验证,从而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  【关键词】图形图像数字化  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高中信息技术也是第五年,五年来我一直坚守在第一线,教授高中信息技术。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