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纷纷进行了职能结构调整,其中,百度保持平均每两年一次大规模变革的频率,京东于今年夏季进行了事业部转型,阿里巴巴最近一次转型在2013年,结构调整的背后蕴藏着哪些信息呢?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做了哪些调整。
百度:2011年7月,百度对内部职能结构进行了大调整,对公司销售体系、商业运营体系、用户产品与技术体系、商业产品与技术体系(含云计算及无线技术)四大业务体系进行整合,并开始尝试实行高管轮岗制。
2013年6月,百度组建“前向收费业务群组”,新成立“搜索业务群组”,将原先业务合并为移动云事业部、国际化事业部及LBS事业部。
2015年2月,百度进一步变革职能结构,将业务整合为三个事业群组,即移动服务事业群组,新兴业务事业群组和搜索业务群组。
京东:2015年8月,京东集团宣布针对原采销体系组织架构进行了事业部制调整,成立3C事业部,家电事业部,消费品事业部和服饰家居事业部。
阿里巴巴:2013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调整原有业务决策和执行体系,成立战略决策委员会(由董事局负责)和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由CEO负责)构成,由9位执行委员分管25个事业部。
以上调整,我们进行这样的评述,仅供大家参考:
百度是从技术起家的公司,原来的业务就是以搜索为主,最早的组织以技术系统和商务销售的条线切分融合,形成了一个简明完整的运营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公司相应业务的扩充,组织演变上与业务收入相关的部门越来越多,经营驱动力对组织的形塑改动的烙印十分明显。2013年6月的调整主要反映了业务收入的压力,分别从业务类别(前向、搜索、移动、LBS)、地域(国际事业部)等方面努力扩大业务;最近形成的移动、搜索、新兴业务三大事业部,又一次进行技术和业务的集中,既回到巩固看家护院的搜索业务,又想加大力度抓住代表未来的移动业务,而把其他业务整合在一起还是在于抓大放小。总体上的思路还是技术决定未来,不是单纯靠商业经营和拿来主义,体现了老的不能丢,新的要领先,技术要优势,商业要收入这样的矛盾。
京东是先从家电品类加上专属优势物流的电商模式起步,建立了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和物流仓储平台的家电采购、销售为主体的组织体系,原来是一个直线职能制的经营组织。随后依靠原来的系统,进行了品类的扩充,随着品类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不能仅仅依靠家电单一品类,而其他品类也在不断壮大,由此原来的组织需要容纳这些发展变化,因此向品类事业部演进,分别成立了3C、消费品、服饰家居等事业部。总体的思路是复制叠加和精益管理来驱动发展,问题在于这种叠加复制有没有极限和边界,他们会在何时何处出现。
阿里巴巴一直以来是抓需求、抓机会的经营导向模式,能赚钱、能做大就上,技术为经营服务,合资有利可图先做再说,开疆拓土也不局限在原有的领域内,经营上一直红红火火,组织建设以个人魅力结合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统领各路集团军,支持不同领域各成体系圈地组团发展,短期之中形成围绕核心的独立环状结构。之后2009年到2013年阿里巴巴将之梳理成线,成为具有相关性的条状板块;直到2013年开始上下分层,等级和权力凸显,发力管控,强化整合,既有上市公司需要完善治理的契机,又有巩固既有版图,内化核心团队和管理体系的企图,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僵化和活力的总体平衡。
因此,近期电子商务行业的巨头进行组织调整,首先还是一种战略聚焦的需要。各家本就各有擅长,原先的逻辑不可能彻底放弃,新的形势又不得不兼顾,只有不断调整组织,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这一个途径,所以模式也好、技术也好,组织还是一个最好的抓手;其次,提升效率。当今的电商虽然还是大佬的江湖,但放眼望去,已然是一片风起云涌,大佬们虽不至于蝇营狗苟地斤斤计较于分分毫毫,但也不像以前无所大碍地野蛮发展,大佬之间的楚河汉界近在眼前,小弟们的纷扰蚕食已在当下,如何提升收入、盈利水平,也是除了战略谋划之外的硬比拼,来不得半点含糊,管理出效益必须贯彻在组织上;最后,强化内部。巨头的惶恐有时不仅仅是在外部,打得下江山还要治得了江山,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但就像我们前面谈到的,如果几个要素要兼收并蓄等量齐观,什么样的组织也只能徒有其表。因此,打江山的基因要保留,守江山的效率要提升,靠的还是自家的团队。适时改造组织,使之不要一条路走到黑,而是时时走出光明走出康庄大道,也是目前组织调整带动团队建设的题中之义。
总之,电商巨头的组织调整远远没有结束,下一步各家人会结合自身的需要进行变革。外部变化越大,变革的速度越快,但最终的目的仍是发展和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相应的团队建设。
百度:2011年7月,百度对内部职能结构进行了大调整,对公司销售体系、商业运营体系、用户产品与技术体系、商业产品与技术体系(含云计算及无线技术)四大业务体系进行整合,并开始尝试实行高管轮岗制。
2013年6月,百度组建“前向收费业务群组”,新成立“搜索业务群组”,将原先业务合并为移动云事业部、国际化事业部及LBS事业部。
2015年2月,百度进一步变革职能结构,将业务整合为三个事业群组,即移动服务事业群组,新兴业务事业群组和搜索业务群组。
京东:2015年8月,京东集团宣布针对原采销体系组织架构进行了事业部制调整,成立3C事业部,家电事业部,消费品事业部和服饰家居事业部。
阿里巴巴:2013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调整原有业务决策和执行体系,成立战略决策委员会(由董事局负责)和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由CEO负责)构成,由9位执行委员分管25个事业部。
以上调整,我们进行这样的评述,仅供大家参考:
百度是从技术起家的公司,原来的业务就是以搜索为主,最早的组织以技术系统和商务销售的条线切分融合,形成了一个简明完整的运营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公司相应业务的扩充,组织演变上与业务收入相关的部门越来越多,经营驱动力对组织的形塑改动的烙印十分明显。2013年6月的调整主要反映了业务收入的压力,分别从业务类别(前向、搜索、移动、LBS)、地域(国际事业部)等方面努力扩大业务;最近形成的移动、搜索、新兴业务三大事业部,又一次进行技术和业务的集中,既回到巩固看家护院的搜索业务,又想加大力度抓住代表未来的移动业务,而把其他业务整合在一起还是在于抓大放小。总体上的思路还是技术决定未来,不是单纯靠商业经营和拿来主义,体现了老的不能丢,新的要领先,技术要优势,商业要收入这样的矛盾。
京东是先从家电品类加上专属优势物流的电商模式起步,建立了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和物流仓储平台的家电采购、销售为主体的组织体系,原来是一个直线职能制的经营组织。随后依靠原来的系统,进行了品类的扩充,随着品类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不能仅仅依靠家电单一品类,而其他品类也在不断壮大,由此原来的组织需要容纳这些发展变化,因此向品类事业部演进,分别成立了3C、消费品、服饰家居等事业部。总体的思路是复制叠加和精益管理来驱动发展,问题在于这种叠加复制有没有极限和边界,他们会在何时何处出现。
阿里巴巴一直以来是抓需求、抓机会的经营导向模式,能赚钱、能做大就上,技术为经营服务,合资有利可图先做再说,开疆拓土也不局限在原有的领域内,经营上一直红红火火,组织建设以个人魅力结合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统领各路集团军,支持不同领域各成体系圈地组团发展,短期之中形成围绕核心的独立环状结构。之后2009年到2013年阿里巴巴将之梳理成线,成为具有相关性的条状板块;直到2013年开始上下分层,等级和权力凸显,发力管控,强化整合,既有上市公司需要完善治理的契机,又有巩固既有版图,内化核心团队和管理体系的企图,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僵化和活力的总体平衡。
因此,近期电子商务行业的巨头进行组织调整,首先还是一种战略聚焦的需要。各家本就各有擅长,原先的逻辑不可能彻底放弃,新的形势又不得不兼顾,只有不断调整组织,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这一个途径,所以模式也好、技术也好,组织还是一个最好的抓手;其次,提升效率。当今的电商虽然还是大佬的江湖,但放眼望去,已然是一片风起云涌,大佬们虽不至于蝇营狗苟地斤斤计较于分分毫毫,但也不像以前无所大碍地野蛮发展,大佬之间的楚河汉界近在眼前,小弟们的纷扰蚕食已在当下,如何提升收入、盈利水平,也是除了战略谋划之外的硬比拼,来不得半点含糊,管理出效益必须贯彻在组织上;最后,强化内部。巨头的惶恐有时不仅仅是在外部,打得下江山还要治得了江山,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但就像我们前面谈到的,如果几个要素要兼收并蓄等量齐观,什么样的组织也只能徒有其表。因此,打江山的基因要保留,守江山的效率要提升,靠的还是自家的团队。适时改造组织,使之不要一条路走到黑,而是时时走出光明走出康庄大道,也是目前组织调整带动团队建设的题中之义。
总之,电商巨头的组织调整远远没有结束,下一步各家人会结合自身的需要进行变革。外部变化越大,变革的速度越快,但最终的目的仍是发展和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相应的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