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鲁迅革命思想的转变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严家炎在《<呐喊><彷徨>的历史地位》中说道:“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呐喊》和《彷徨》被视为20世纪中国小说的开山与高峰之作。在创作过程中,鲁迅的革命思想随着革命形势的瞬息万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因此本文将对鲁迅在各个阶段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探究鲁迅革命思想的发展变化的历程。
  【关键词】 革命思想;转变;《呐喊》;《彷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5-0030-03
  一、引言
  鲁迅先生的作品既生动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的艰难历程。面对瞬息万变的革命形势,鲁迅决定用笔唤醒沉睡的国民。在创作过程中,鲁迅的革命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深入渗透的过程,所以不难发现,从《呐喊》到《彷徨》的主题意蕴呈现出与时代形势相契合的转变。鲁迅革命思想的转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革命初期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批判;复杂的革命情况下对革命道路的反思;革命陷入低潮时对革命道路的重新选择。
  在特定的主题内涵下,鲁迅塑造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根据其思想的阶段性可将人物分为三类:“感觉不到就死的悲哀的昏睡者”“偶然惊醒却无可挽救的清醒者”“仍可存希望推翻铁屋子的毁坏者”。通过分析这三类人物形象,在横向上领悟特定时期鲁迅革命思想的内涵,在纵向上则可以体会其革命思想渗入式的变化,即从大胆、果断地批判、揭露到打破迷茫犹疑,最后渗透到国民性的本根,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革命者前行的革命道路。
  二、“昏睡者”——于死无感的悲哀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1917年文学革命的爆发,而这背后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则是以胡适、周作人为代表的文人所进行的理论建构和以鲁迅为先驱的文学创作。文学革命是一场理论先行、实践随后的运动,在这其中鲁迅堪称是将文学理论完美付诸实践的第一人。鲁迅意识到在文化转型期的中国想要实现革新就必须直面几千年来的制度弊端,因此在其初期作品中对中国封建制度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深度的批驳,鲁迅尝试将国民陋相赤裸裸地呈现在作品中,从而“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在鲁迅笔下,国人的自私、懦弱、冷漠、愚昧、奴性等等聚焦在一群人身上,通过对他们的刻画从而揭示国民劣根性,彻底打破国人沉醉其中的幻象。
  这一时期的“昏睡者”正是鲁迅笔下的看客群体。“看与被看”是鲁迅作品中独特的人物关系,启蒙者是“被看”的独异个人,被启蒙者是看戏的庸众,众人只晓看戏的热闹却未惊觉死亡的恐惧。《药》的开篇描写了华老栓去取药的途中看到有人被处死的场景,但并未点明被处死者就是夏瑜,此时看客的状态是:“……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 ①“仿佛许多鸭”形象地描绘了看客在看戏时的丑态,而“捏住”则意味着他们在主动看戏的同时也在无意中被丧失着自我。后来当大家从康大叔的口中得知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因為革命被处死时,看客的反应是:“……这小东西也真不是东西……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 ②
  这段话中,不仅反映了看客心中根深蒂固的奴性思想:革命于他们而言并不是救他们的“药”,而是对老祖宗的不敬,也更加证实了他们是心甘情愿的被统治、被奴役。前后看客的反应恰恰体现了看客失去“作为人的自我意识”的悲哀。正如鲁迅所说:“老大的国民尽钻在僵硬的传统里不肯变革、衰腐到毫无精力了还要自相残杀。”尤其在小说的最后,夏四奶奶给夏瑜上坟偶遇华大妈,她的反应竟然是“现出些羞愧的颜色,终是硬着头皮走到坟前”,夏四奶奶的反应彻底否定了革命者牺牲的意义。
  在《孔乙己》中,失去了精神寄托的短衣帮则更加悲哀。孔乙己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象征着处在文化转型期的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固守。文中有一处写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③
  由此可以看出,孔乙己之所以用“窃”代替“偷”并不是说偷书损害了他的形象,而是触及了知识在他心中至高的地位。孔乙己完全可以偷更值钱的东西而不至于屡屡偷书被人家打断腿,所以孔乙己的“迂腐”不过是处于自身与时代环境的相悖下才显得格格不入,而这样的孔乙己却成为短衣帮精神世界的趣味,所以鲁迅实则是借此讽刺了短衣帮精神世界的可悲:把孔乙己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无法掩盖精神世界的极度萎缩,而孔乙己的消失也意味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彻底陷入空虚。
  自私冷漠的华老栓、康大叔,愚昧无知的短衣帮以及麻木的看戏的庸众,鲁迅对典型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国人的丑陋。社会变革推动下的思想解放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向,鲁迅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势必要将人们从封建枷锁下拯救出来,此时的鲁迅坚定地认为通过“揭出病苦”还有“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希望。
  三、“清醒者”——无可挽救的苦楚
  资产阶级的懦弱,封建势力的强大使辛亥革命走向失败,但却间接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却在短暂高潮之后陷入低迷。觉醒的希望相继破碎,担负着启蒙重任的革命者们不得不反思。康德认为启蒙是“人类自我从不成熟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而五四时期的启蒙是以一批接受过先进教育的精英知识分子借助于外部力量所发起的运动,启蒙者和被启蒙者之间因不对等的关系而产生的隔膜必然预示着革命的失败。所以在革命道路上,启蒙者不了解下层群众的真实境遇,被启蒙者也无法挣脱封建枷锁,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包括鲁迅在内的革命者们都面临着革命道路的选择问题。
  这一时期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就像其在自我评述《彷徨》时说道:“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冷得不少。”鲁迅革命思想初期更多的是探讨“看与被看”的劣性关系,“人血馒头”的存在也只是停留在现实层面的“吃与被吃”。而在这一阶段,“吃人”本质上升至精神上的“吃人”,狂人和吕纬甫都是在环境中被同化,精神被“吃掉”的典型。   狂人发现别人在吃人的同时,也相当于将自己放置于“个人”与“群体”的对立中。狂人在一步步地思考中使自己从一个受害者、控诉者变成忏悔者。当狂人发现“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时终于也明白“我未必无意中,不吃了我妹子几片肉……” ④狂人终究逃不过“吃与被吃”的命运,在目睹“吃人”的同时发现自己竟也有了四千年的吃人履历,直至最后不得不发出最真切的呐喊:“救救孩子!”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在人们的思想中扎根,就凭借着“从来如此”使“被吃者”也变成“吃人的人”。而在现实中当群体以绝对的数量优势施予精神世界的绝对同化时,又有多少“狂人”能够不被“吃”呢?狂人是被动地沦为庸众,吕纬甫则是主动放弃的清醒者。
  创作《在酒楼上》之前,鲁迅沉默许久,秋瑾被杀,好友许寿堂放弃革命考虑生计问题,这些大大冲击了鲁迅的内心。吕纬甫曾经是一个激进青年,和同学拔过神像的胡子,因为中国改革问题和同学打过架,但是迫于现实,他从教ABCD变成了教《诗经》《孟子》《女儿经》。就如吕纬甫说的:“……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面对曲折的革命形势,吕纬甫放弃了革命道路,回到最初的“原地点”——受母亲嘱托给弟弟迁坟,带纸绒花给顺姑,但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小事,真正隐藏的是吕纬甫主动放弃革命的无奈。而吕纬甫口中的“圆圈”正是此时中国部分革命者的归宿。
  鲁迅在《呐喊》的序言中说道:“……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 ⑤从狂人的被动到吕纬甫的主动更加凸显了这一时期鲁迅在革命道路上的迷茫。环境的同化、革命者的放弃,这让鲁迅不再是直接批判,而是在黑暗中摸索着正确的革命道路。
  四、“毁坏者”——推翻铁屋的希望
  五四落潮时期,鲁迅陷入苦闷和犹豫。北京女子师大学潮对这一时期的鲁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校长杨荫榆不准学生参加悼念孙中山的活动,使这场反抗上升至政治高度,而教育部却派出多名军警,雇佣流氓殴打学生,这使鲁迅极为愤怒。在这之前鲁迅与周作人失和,以狼狈的方式离开自己苦心经营的家,这对又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的鲁迅同样是巨大的打击。外部革命环境的恶化和家庭的破裂让鲁迅彻底绝望,其笔下的魏连殳便是其此时心境最直接的体现。
  鲁迅将魏连殳的温情消解,使其彻底成为一个自我戕害的孤独者。祖母和孩子分别是魏连殳心中的归属和希望。但是在小说开篇却是为祖母送殓,祖母和魏连殳没有血缘关系,这就意味着仅存的名义上的“家人”也逝去了,祖母的逝去使魏连殳被心灵深层的孤独笼罩着,一向冷漠的魏连殳“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嚎叫,悲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⑥ 祖母的逝去是对魏连殳归属感的解构。但此时的魏连殳还有希望,他对孩子的态度总是格外的热情。当他见到孩子们的时候,眼里“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孩子在魏连殳心中“总是好的,全是天真的”,但是后来当其彻底被现实打败后,孩子们竟然也对其避之不及,甚至连他的花生米都不吃了。孩子被环境同化后也将其视为异类,这是对魏连殳希望的解构。为了生存,魏连殳决定从“独异个人”沦为庸众,这是魏连殳对孤独的反抗,同时也是其死亡的象征。正如魏连殳给“我”的信中写的那样:“我已经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 ⑦ 精神上的他已经死了,现实中的他也必将因为背叛自己的精神而离去,魏连殳死后“在不妥帖的衣冠中”接受着最讨厌的一类人的拜别,以一种绝望讽刺的方式向现实屈服。
  但是鲁迅在《希望》中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魏连殳这一人物的设定蕴含着尼采哲学的意味。在狄奥尼索斯的酒神精神中,酒神代表着真实、破坏、本能。尼采認为当生命打破理性和原则的约束,才能建立一个个人生命和世界的生命融为一体的世界,所以魏连殳的死亡象征着革命者的新生。鲁迅通过一个旁观者“我”暗示了其革命思想的彻底蜕变。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我”与两位主人公既不是多年深交的密友,也不是有着共同境遇的知音,“我”见证了吕纬甫的放弃和魏连殳的妥协,却也推动着“我”这一类革命者重新燃起革命的希望。
  从文章的结尾处来看,“我”与吕纬甫和魏连殳的分别令“我”感到轻松。《在酒楼上》的结尾:“……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是觉得很爽快……” ⑧吕纬甫的遭遇令人惋惜,但是听完吕纬甫的倾诉,面对寒风和雪片的“我”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孤独者》中的结尾:“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的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 ⑨ 这两处的“我”是轻松的,有两层意味:一是同为革命者,“我”无法理解他们在革命道路上的选择,但是“我”却更加明确了自己的革命方向,另一层则象征着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者终于冲破黑暗,彻底清醒。
  鲁迅笔下的“我”只是一个旁观者、讲述者、见证者,但是却蕴含着鲁迅极为深刻的自我观照色彩,“我”是鲁迅在革命道路上完成自我破壁,走向成熟,重塑革命观的象征。所以《彷徨》并不代表鲁迅先生放弃革命,放弃反抗,而是在超脱革命本身寻求真正的革命道路。直至最后,“我”前进的方向正是鲁迅在今后的革命道路上继续为之奋斗的方向。
  五、结语
  “路漫漫其修选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先生是众多革命志士中的一位,面对中国漫长的曲折的革命道路,从“昏睡者”“清醒者”到“毁坏者”,其思想也在成败之间不断地探索反思。从《呐喊》到《彷徨》完整地体现了鲁迅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变化。从最初的揭露讽刺批判到后期的打破重塑,重新建构,鲁迅先生的革命思想从稚嫩走向成熟。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分别选自《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鲁迅著,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9月,第62页,第68页,第55页,第285页,第16页,第321页,第372页,第296页,第382页。
  参考文献:
  [1]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M].湖南:岳麓书社,1999.
  [2]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3]温儒敏,赵祖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魏巍.启蒙·国民性·革命:从《呐喊》《彷徨》重估鲁迅思想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3).
  [5]王明科,柴平.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
  [6]张全之.中国读书人的两种角色:“主子”与“戏子”——重读《孔乙己》[J].鲁迅研究月刊,2013.
  [7]陈思和.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8]谢晓霞.鲁迅的现代知识分子书写极其意义——《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阅读札记[J].鲁迅研究月刊,2017.
  [9]宋琼英.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0.
  [10]陶力.鲁迅小说国民性批判的建构与发展[D].辽宁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 飞鸿意象是苏轼诗文中一个十分经典的素材,“孤鸿”“冥鸿”“归鸿”等都是它的变体。这些变体的出现与苏轼多舛的命运和人生抉择不无联系。分析苏轼诗文中的飞鸿意象,有利于从苏轼的经世之志、家园之思和生命真性等多方面剖析苏轼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 苏轼;飞鸿意象;经世之志;家园之思;生命真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康德道德哲学为理论基点,对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进行结构主义式解读,将小说情节置入一个以善恶为内容,主动和从动为形式的道德参照系之中,并指出其在叙事系列中与康德道德哲学的契合或冲突,最后将小说深层意旨归为两个问题:人类道德建成的可能性条件在于何处?人类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还是只会在中间阶段徘徊?通过對比康德理论和小说思想后得出结论:道德的建成一方面是可能的,即
期刊
【摘要】 影视改编的成功,使紫金陈的推理创作开始被大众所熟知。在《坏小孩》里,其结合个人童年经历所塑造的一系列儿童形象,成为打动读者的关键。他们身上难以避免地带有一些推理名作中儿童角色的影子,却体现了底层社会部分中国儿童的生存现实,反映了紫金陈对推理创作的独特思考。  【关键词】 紫金陈;坏小孩;儿童形象;推理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
期刊
摘 要: 《二我》作为一部具有科学幻想色彩的网络文学作品,出版方面根据作者意愿将其归类于一种新的文学类别——未来主义小说。相较于作者标榜的“未来主义”,国内科幻学者吴岩所提出的“科幻未来主义”却更加符合《二我》的定位。《二我》所呈现的后科技突破景象,可以联系现今的“后人类”思想状态。这一思想状态囊括了技术认知、哲学思潮,并将科学的纯技术讨论联系至人文语境,再形而上学化。而这部小说的重点,在于描绘“
期刊
摘 要: 书画是内容,装裱是形式,两者相统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长物志》书画卷对于书画装裱的介绍详实实用,对装裱艺术的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归纳概括出文震亨对装裱艺术的美学理想,从“程式化”装饰美的推崇、“因时制宜”装裱美原则的崇尚、“古雅”装裱美的追求,抛砖引玉,探讨中国传统装裱技艺精髓之所在,传递中国传统美学观念。  关键词: 《长物志》书画装裱;美学思想;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亲爱的,胡雪岩》这部剧主要讲述了胡雪岩一生大起大落,其生命历程紧扣晚清国运兴衰。他凭借善造时势、知人善任的能力,从家徒四壁的小伙子,摇身一变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时局动荡,他以独到的眼光及财力,协助王有龄及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官商两栖的胡雪岩一生有所追求,在政商两界都与洋人对着干,同时亦不计成本地赠医施药,惠及贫苦大众。本文主要从隐喻、间离、故事节奏和舞美这四个方
期刊
【摘要】 小小说和长中短篇小说一样,都是通过人物、故事情节等来完成的叙事文体。但是由于小小说篇幅短小,其所拥有的内在审美空间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在小小说理论体系中,“空间意识”“美学空间”尚未列入其中。本文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学及书法绘画理论,对小小说的文本结构与美学发展特性进行探析,发现小小说从最初单纯的叙事模式渐渐成熟不断创新,除了完整的故事表达,在有限的篇幅内通过空间形象、叙事语境、留白
期刊
【摘要】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诗和写文章是一样的道理,为了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诗人亦追求结构上的跌宕起伏、曲折变化。高中语文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中又明确提出能结合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从而启发自己的写作。本文重点探究了三种跌宕曲折的诗歌结构,并联系具体诗歌体味了这三种结构的艺术效果,其中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学生可对此加以借鉴,从而帮助自己打开写作的
期刊
【摘要】 死亡是悬置在每个人头上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开启了人类最丰盛的情感之门,同时也激发了每个人对生存价值的追寻。而田耳作为以书写人性本真为宗旨的作家,也试图从死亡中探寻生命的精髓。他借助文字搭建了一个叫“佴城”的世界,多篇小说共同讲述着佴城人们的死亡故事。花季少年自杀,校园意外身亡,复仇、自然死亡等等不同类型死亡的发生成为他小说的常态,死亡也在他的小说中起到了多重作用。本文将通过对田耳小说中的死
期刊
【摘要】 审美移情是一种重要的审美体验范式,通过主客体之间相互交融,以达到由景及情、物我两忘的境界。格非在“江南三部曲”中运用了许多意象,集中体现审美移情对意象美的塑造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本文将从个人情感注入的移情本质、景中含情的移情手法、审美对象激发读者共同与个人双重激情这三方面,试析“江南三部曲”中的意象美。  【关键词】 “江南三部曲”;审美移情;意象美;共同与个人双重激情  【中图分类号】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