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的精神分析实践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ajba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鲁迅借助精神分析学说,有意识地分析封建等级社会,清醒地意识到每一个人不自觉地维护着束缚自己和他人生命活力的伦理道德,并通过精神分析学说指导自己的文学实践,描述扭曲专制的畸形社会中的残酷性和黑暗性,解剖病态社会造成的病态的灵魂。
  关键词:鲁迅 鲁迅小说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说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分析文学作品,在其语言表层结构中发现潜藏的意义的深层结构,从而为精神分析学说提供实际依据。同时,精神分析学说深刻地剖析了文学作品创作中的心理根源,一方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激发鲁迅更深入地描写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从而扩展了文学作品的情感张力,创造出一个个形象鲜明、内涵丰富的“这一个”人物。鲁迅就是接受精神分析学说之后,有意识地用它指导自己的文学实践,写下了一篇篇丰富、深刻、独特而又充满中国文化精髓的文学文本。
   二 鲁迅小说的创作背景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父亲的英年早逝让他很早就感受到死亡所带来的悲哀和恐怖,他赋予死亡意识以精神分析的独特理解。鲁迅坦然面对死亡,超越了传统对生与死的避而不谈。在鲁迅的作品中,死亡现象昭然若揭,成为文学创作的背景,成为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基本境遇,成为生命活力的根源所在。早年东渡日本学医和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也让我们理解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悲天悯人意识,从医治病人到医治病国,这样的思想变迁看上去很突然,可是对当时力图“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来说,却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选择。1923-1927这五年是中国社会风起云涌的时期,诸多社会重大事件和生活琐事冲击着鲁迅敏感的心灵,鲁迅以其旺盛的革命热情投身于文学创作。这一时期,鲁迅的创作成果颇丰,出版了小说集《仿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鲁迅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揭示了封建社会国民劣根性支配和戕害了人的精神世界,阻碍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进程。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三 精神分析学说对鲁迅小说的影响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维也纳犹太籍的精神病医生,其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初开始风行欧美。鲁迅与弗洛伊德可以说是同时代人,他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接触,估计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便开始了。鲁迅认为,封建统治秩序和伦理道德深深毒害了每个人的超我、本我和自我,让他们无力自拔,在黑屋子里怡然自得地生活着,不仅想不到自救,而且对救人者恶语相向。鲁迅对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解是深刻的,他在此语境中创作的小说透彻地揭示了人物的潜意识,一针见血地剖析了国民的蒙昧本质,从而高屋建瓴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
   1 本能决定论下的鲁迅小说
   鲁迅发表于1919年的短篇小说《明天》可算是他自觉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发轫之作。文中的单四嫂子的心理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作为女人的单四嫂子的生命力存在于母爱和性爱之间,母爱可以借助表层的语言呈现在人们面前,性爱却潜藏在单四嫂子的潜意识深层结构之中,甚至她自己都无法察觉。流氓阿五“便伸开臂膊,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之间,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单四嫂子便觉乳房上发了一条热,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单四嫂子朦胧的性意识只通过一个不经意的接触就要喷涌而出。鲁迅的笔触是冷峻的,最后单四嫂子也没有做到想做的梦,就连在梦中,她也看不到死去的孩子了,那么这样难以忍受的生活何时才是尽头呢?好的小说就在于能够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和幻想的空间,《明天》虽然短小,却能够让读者进入人性的思考。
   鲁迅根据女娲补天的故事创作了《不周山》,开始有意识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本能决定论学说解释远古神话,性能量的升华可以用来解释女娲抟土造人的伟大创造性的行动。本能的力量在精神分析学说看来是一种性能量,通过一定的刺激会充分释放出来,满足主体的生理欲望和精神欲望。如果能得到某种程度的补偿,就可能升华为文化的创造活动。女娲从梦中醒来,因为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觉得有什么不足”;因为没有释放的性能量太多了,所以“又觉得有什么太多”。本能的力量自然而然驱使女娲去行动,但是做什么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女娲不经意间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小生命,这种创造行为让她找到了释放性能量的渠道,她感到愉快,这就是欲望的补偿机制在起作用。鲁迅把远古神话中伟大的人类母亲的形象同现实生活中平凡的普通人的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肯定女娲的性能量创造了人类,充分地肯定人的本能欲望的合理性,如实地描述女娲也有人的七情六欲之后,通过欲望的释放来解释人和文学的缘起。
   2 潜意识理论下的鲁迅小说
   《肥皂》中的道学先生四铭咒骂女学生,表彰孝女,积极匡正社会风气,坚决维护人伦道德。四铭在路边看到一个通过乞讨来养活瞎祖母的小乞丐,还听到两个光棍对她而发的对话:“阿发,你不要看得这货色脏……你只要去买两块肥皂来,咯吱咯吱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因为耳闻目睹的冲击,四铭被激发起了内心的淫念,这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没有付诸实施,但是在潜意识的支配下,他却鬼使神差地买了一块绿色的肥皂,将香皂带回家送给太太,以满足他对小乞丐的邪念。结果被四铭太太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道貌岸然的伪装,让这个伪君子现出了卑鄙无耻的真面目。鲁迅运用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潜意识理论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四铭表面冠冕堂皇实际卑劣不堪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咯吱咯吱”之类的拟声词为这篇文章增添了喜剧的讽刺色彩。
   《弟兄》这篇小说的故事带有鲁迅自传体小说的特征,它来自于鲁迅的亲身经历。文中的兄弟张靖甫很像周作人,兄弟生病这一事件与周作人的一次生病经历也能够一一对应;大哥张沛君不计钱财地关爱兄弟,纯然是鲁迅的真实写照,他是中国传统美德兄友弟恭的实践者,对兄弟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意外发生了,兄弟的一场形似猩红热的疹子让情节急转直下,一场不能公诸于众的梦充分暴露大哥张沛君潜意识中的自私自利,他命令(自己的儿子)康儿和两个弟妹进学校去了;却还有两个孩子哭嚷着要跟去……他看见自己的手掌比平常大了三四倍,铁铸似的,向(兄弟的儿子)荷生的脸上一掌批过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把梦作为潜意识中愿望的实现,本我的欲望需要释放,但受到道德的束缚和制约无可宣泄,因而只能在不為人知的梦中得到释放。大哥张沛君梦中的情景揭示了符合道德标准的超我对潜意识中本我的压抑,如此理想的亲密无间的兄弟感情却不堪一击,这是鲁迅现实中兄弟失和的真实写照。张沛君的梦境让人看出潜意识中人性自私的弱点。
   3 压抑理论下的鲁迅小说
   鲁迅创作《狂人日记》时,深入考察和思考中国现实和历史,通过亲身经历和痛苦的生命体验,用“狂人”形象反击封建社会。《狂人日记》中狂人罹患了迫害狂的毛病,产生变态的幻觉与病态的心理和语言。狂人联想到狼子村吃人的事件,晚上睡不着,这时候就是狂人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也是他思想最清醒的时候,他终于从充斥仁义道德的书本中发现现实社会是吃人的社会。鲁迅借狂人之口传达了自身压抑的生命体验,狂人意识的放松、潜意识的自由跳跃揭示了鲁迅自己的压抑心态。《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有两次觉醒,第一次是觉醒吃人的历史,第二次是觉醒到自己也在吃人。狂人第一次觉醒之后以启蒙者自居,劝大哥和世人不要吃人,第二次觉醒之后,痛苦地领悟触目所及者都是吃人的人,包括自己,也是通过吃人才长大的,狂人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揭示了鲁迅正视到自身的缺陷,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做了痛苦的自我解剖。就像狂人一样,鲁迅沉痛地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表明自己认清了中国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的残酷性,通过狂人之口来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
   《阿Q正传》中阿Q这一人物形象长期以来被作为中国国民性的代表,阿Q在封建专制的社会中食不果腹,贫无立锥之地,只靠出卖自己力气过活,他作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打零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阿Q有其勤劳善良、率真樸实的优点,但是他自轻自贱、保守愚昧。面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肉体和精神屈辱,阿Q却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更没有想到去质疑和反抗,而是寻找自轻自贱的“精神胜利法”,逆来顺受地接受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的统治和迫害,并以此来麻醉自己,安然自得而又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阿Q被王胡打败,又无缘无故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痛打,无从排遣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屈辱,他不仅不对侮辱他的人进行起码的反抗,反而去欺负比他更弱小的无辜者。他看见静修庵里的小尼姑路过的时候,便在她身上宣泄自己的郁闷,阿Q伸手去摩着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着轻薄话:“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再用力一拧,才放手……”就那么一拧,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常滑腻些。阿Q长期压抑的本能欲望获得了苏醒,因为拧了小尼姑的脸而受到了激发,性能量喷薄而出,阿Q无法控制自己了,他大胆地向吴妈求欢:“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吴妈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甚至要寻短见。阿Q大胆宣泄生命欲望的插曲,因为严重违反了封建伦理纲常,所以受到保守势力的严厉打击,阿Q被大敲竹杠。这场求欢悲剧让一无所有的阿Q无法继续维持生计,在自我保存的本能欲望的驱使下,在静修庵园里偷萝卜,到城里去偷衣服。阿Q的性本能的宣泄在现实中受到了阻碍和压抑后,性能量淤积在体内无法排遣,本能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性能量通过梦来补偿,阿Q梦见未庄的一群鸟男女跪下向他求饶,现实中无法满足的一切都进入了他的梦境,“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古祠。”这样的梦境满足了他被压抑的生存本能,“赵司君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哪里,可惜脚太大。”梦成为阿Q潜意识欲望获得的惟一渠道,被压抑的欲望得到补偿之后继续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这是比阿Q被明正典刑更大的悲剧。
   四 结语
   鲁迅运用精神分析这把切入肌肤、深入灵魂的解剖刀,深入发掘出人的潜意识中的自我本能欲望,深刻揭示出“伪道学家”无意识领域的卑劣心理内涵,使封建主义伦理道德虚伪的本性原形毕露,并通过精神分析学说指导自己的文学实践,描述扭曲专制的畸形社会中的残酷性和黑暗性,解剖病态社会造成的病态的灵魂,极大地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社会的进化。
  
   参考文献:
   [1]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梦的释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5] 鲁迅:《故事新编》,《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6] 鲁迅:《鲁迅散文杂文》,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 当中国新文学迈入第二个十年时,丁玲以处女作《梦珂》登上文坛。这之后,中国文坛迎来了一位几经沉浮却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女作家。在《梦珂》中,丁玲通过自身的生活实践和对黑暗社会的深刻体察,塑造出一个敏感于社会黑暗现实,有追求、有理想,却又只能孤军奋斗而找不到出路的新女性形象。本文结合丁玲的生活背景,通过对梦珂的分析来探讨“梦珂”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关键词:丁玲 《梦珂》
期刊
摘要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为著名的“自叙体”小说创作大师,郁达夫的小说总是竭力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当中索取素材,并通过对人物潜意识心理的深度挖掘来展现人物的病态心理现状,《她是一个弱女子》便是其中的典型。故事以女同性恋为切入口,在批判现实社会混乱与变态的同时,又给予了这种有违伦常的恋爱关系以支持。这样一种表现角度上的矛盾也正体现了郁达夫独特的现实艺术取向,而本小说也是他对旧中国男性化社
期刊
摘要 老舍最为突出的成就是他的幽默艺术。本文主要从笑中含泪、婉而多讽、寓情于谐三个方面探讨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并在此基础上,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及自身复杂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深入探讨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成因。  关键词:老舍小说 幽默艺术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幽默是老舍最突出的创作艺术,也是老舍在新文学创作实践中一直追求和探索的重要
期刊
摘要 还珠楼主的“蜀山”系列武侠小说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对自身生命进行抗争的独特生命哲学,而其天马行空式的奇幻想象则开创了“奇幻仙侠”这一武侠小说流派。小说中独特的景色描写则是神话和自然美的结合,是对审美个性的熏陶。小说中不少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成为后世港台武侠小说的取法模式。其匠心独具的创作源头多来源于古代道家典籍,而其武侠创作也显示出了典型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小说的主题矛盾是张爱玲对赵珏选择的个体崇尚、个性解放的人生既讽刺又同情,同时对恩娟选择的组合式的合伙婚姻的人生既赞扬又嘲讽。看似命定的人生实际上决定于自己的选择,而每个人都要为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负责。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中,每个人的选择余地是微乎其微的,而就在这毫厘之差,造就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张爱玲强调“都不贱”,肯定了“同学少年”的选择的合理性,对女性在以个体结合的方式还是
期刊
摘要 池莉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创作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用女性主义理想指挥叙事,使她的小说充满了激情,同时她用理智的眼光看待芸芸众生中的男女爱情,在“过日子”的世俗生活中,消解崇高,粉碎神话,解构了理想爱情,强调两性关系中的生存法则。  关键词:池莉 女性主义 反传奇 解构爱情 生存原则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池莉相
期刊
摘要 葉儿克西·胡尔曼别克与萧红同为女性作家,同样善于在作品中表达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但女性叙事背后,显现的是截然不同的关于女性地位和女性命运的思考,在萧红作品汉文化背景的参照下,凸显出叶儿克西作品中哈萨克草原母性崇拜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叶儿克西 萧红 女性意识 母性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叶儿克西·胡尔曼别克(以下简称叶儿克西)是哈萨克族
期刊
摘要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2007年由德国导演马克·福斯特将其搬上了银幕。本文结合电影和小说《追风筝的人》,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剖析了主人公阿米尔在其对哈桑的背叛和寻求心灵救赎过程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激烈的较量与冲突,从而揭示其心理活动的深层次的原动力因素,并深入地揭示小说和电影的主题。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弗洛伊德 自
期刊
摘要 本文以跨文化交际学中的价值观理论为指导,对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的文本进行解读,分析了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对比冲突和交融,旨在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  关键词:《喜福会》 《接骨师之女》 跨文化交际 文化价值尺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在跨文化交际中,众
期刊
摘要 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去族裔化”成为不少华裔作家的共同实践。谭恩美在自己的最新力作《沉没之鱼》中一改对自己所熟悉的移民母女之间的文化冲突、爱恨纠葛的主题描写,而是提出我们要如何面对他人的苦难以及我们对他人应承担怎样的责任,这是谭恩美对华裔文学以及美国主流文学的一次深思。  关键词:去族裔化 苦难 文化误解 趋同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