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如何成了G2?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0237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诚如本文所言:G2的浮现与演变,其实是有其发展逻辑的。因此,作者早有预感。而我们作为领导者,就要善于通过时局洞察逻辑,进而看到趋势,最终获得先人一步的“预感”并率先行动。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是一句中国老话。
  2009年4月初,伦敦举行G20峰会,无论是议题还是照片,中国无疑都是聚焦的中心。西方媒体干脆直言:G20的核心其实就是G2。
  
  两年前,洞察大势
  
  这让我想起了两年多前(2006年11月)在《中外管理》杂志的官产学恳谈会上,我以《新世界春秋战国“平”天下》为题所作的演讲(讲稿刊于该杂志2007年第1期)。核心内容之一是谈到长久以来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思维,总是在“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机遇论”之间摇摆:美国情绪不好或自信不足时,就认为中国是它的威胁;心情好或自信时,中国就是它的机遇,不是摆过来就是摆过去。一直到最近,才开始了一种新思路,苗头是当时(2006年)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现任世界银行副行长)提出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概念,认为中美两国应互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佐立克卸任时,原期望升任空缺的财政部长,未料布什却选中了出身华尔街时任高盛董事长的鲍尔森担任。佐立克虽未如愿,但他创立的“利益攸关者”理念却被鲍尔森借了过去,不但受到高度重视,甚至还将其设计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中美战略对话机制(SED)”。当时,我即预感到一个新的国际权力格局正在浮现而出,并提出了一个比现在的“G2”还要清晰明确的概念——“共管论”。
  现摘录我演讲稿中的一段话:“一次在中国,一次在美国。在美国的时候布什参加,在中国的时候中国元首参加。你知道这个设计有什么涵义吗?难道只谈经济吗?不是。全球大事都要谈嘛!全球范围内很多大事我们两个谈谈,咱俩说了算。所以让我杜撰一个词,叫‘共管论’。美国对华政策经过了‘中国威胁论’、‘中国机遇论’之后,即将跨入到第三个阶段的思维了。”
  
  如今,G2已成定局
  
  SED在布什任内,举行了5次,坦白说,还没有明显地出现“共管”现象。而美国政权交接前后,各界对新任政府是否会延续SED,还出现了各种的臆测与判断。现在,奥巴马上台了,新任国务卿希拉里首次出访就一反传统地到了亚洲,中国自然是此行重中之重。希拉里向中国提出建议:将原本的“战略经济对话机制(SED)”与原由两国外长进行的“中美战略对话”合而为一,成为“中美战略及经济对话机制”,如中方接受,则由两国元首在四月初的伦敦G20峰会中做出决定共同宣布。换言之,中美两国元首的对话机制,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即将迈入到一个范围更广、层级更高(原本外长层级的战略对话,元首是不参加的),更制度化的新阶段。G20之中,隐然出现了一个属于更核心的G2,已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与事实。
  G2的浮现与演变,其实是有其发展逻辑的。否则,我也不至于在两年多前即有此“预感”。首先,是中美双方有越来越多必须共同磋商、谈判、交易及合作的领域与课题:1.经济与金融领域。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储备国,全球基本失衡由此而生,能不谈吗?2.全球安全课题(朝核、伊核、反恐……);3.全球暖化(又分别是全球两大排放国)等等。当然,这些是基本面的形式与逻辑之上,中美两国综合国力的变化,自然也是G2形式更趋明朗的触媒:中国在经过了30年改革开放之后,国力日丰;美国却在2008金融危机下受创甚重,这一长一消,就更注定了G2格局的形成。
  G2运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全球新世纪初发展的走向,期待两国能不负世人所望。管理
  (本文作者系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责任编辑:杨 光
其他文献
困难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2009年的经济环境依然艰难。随着丰田宣布面临近年来的首次亏损、空客不得已裁员5400人、福特沦为美国救市计划的“扶贫对象”,大多数企业都开始相信,“活下去”是2009年的最重要的任务。  当老牌的制造业巨头在金融危机的余威面前一筹莫展时,他们共同的合作伙伴——达索软件(Nasdaq:DASTY)引起了《中外管理》的注意。这家隶属于法国第一工业巨头达索工
期刊
媒体纷纷报道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不景气阶段,但它将会持续多久?会发展到何种艰难的程度?还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领导者们发出提问:在未来一年中,就你们公司和行业,或者就整个经济而言,你们担心什么?不担心什么?面临的挑战将又是什么呢?    自救:  企业要自定产业政策  利伟诚(Andrew N. Liveris)陶氏化学公司 CEO兼总裁(一家市值540亿美元的跨国企
期刊
奥巴马以一骑绝尘的黑马姿态,终于在1月20日的就职典礼里登堂入室,入主白宫。  奥巴马为何能在与“老品牌”们的对决中取胜?“美国七年以来最受尊重的女性”希拉里,以及“坚持己见、英勇、直言不讳、经验丰富的老将”麦凯恩,又岂是等闲之辈?在几大“品牌”都想把自己“卖”给选民的过程里,奥巴马取胜的原因,曾经被人们总结了不少,但都有隔靴搔痒之嫌。  本月里斯“月谈”,我们请美国“定位之父”、曾任民主党顾问的
期刊
大部分的公司都明白雇佣员工就意味着为其提供工资,但却并不是所有公司都知道怎么用薪酬驱动绩效,更不知道如何成功地吸引、保留或者发展其最重要的资本——公司的人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让很多公司都为绩效奖金和来年的薪酬制定而发愁,如何能减少成本又不流失员工呢?  令人瞩目的雇主作了哪些,让他们成为人才眼里的明星?    好雇主却低工资?    来自于费城合益集团(Hay,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表明:美
期刊
根据下面每一个表述,请回答“是”或“否”。  1. 很久没有和死党聊过有关美女/帅哥的话题了  2. 不知道《非诚勿扰》是什么东东  3.每天早晨醒来都像是经历了一场战斗,可以写出一部《哈里波特》  4. 一天和老婆/老公说话不超过10句  5. 每天去办公室就像走向地狱一般不情愿,在办公室里度日如年  6. 常常想像自己是被父母丢弃的小孩,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7. 都老大不小的了,可还
期刊
“美元保卫战”势将成为2009之后美国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斗争”的主战场。事关双方巨大利益,厮杀必然激烈。    空前胜利与空前挑战    奥巴马以非裔黑人当选美国总统,不仅是他的胜利,也是美国精神、美国价值的胜利。就这个意义而言,他的竞选口号:“变革!”真是精彩,不但针对过去8年,也针对过去232年。  不但强调“变革”,还强调“我们做得到”!这样的识见、决心、魄力,加上他出众的口才、风采、魄力
期刊
“蒙牛”液态奶在香港市场重新上架了。这是“三鹿毒奶”危机结束的标志。这场危机像金融海啸袭击美欧金融业一样,波及到整个中国的食品行业。痛定思痛,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不应该仅仅归结为几个从业者的贪欲和质量检查的缺失,还应反思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模式问题,再深入一步,那就是乳品行业的“增长极限”。    牛奶何必走入寻常家?    1968年,罗马俱乐部把许多学者的观点编辑成文,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期刊
还是在收获季节的深秋,还是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大宴会厅,与往年相仿,运作历时五个月的2008年度暨第四届“管理中国”总评选,2008年11月2日在“第17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开幕式上如约隆重揭晓。  但与以往相比,已经走过四个年头的第四届“管理中国”总评选,却因为2008年“得天独厚”与“突如其来”的非同寻常,而拥有着更为特殊而深刻的意义,注定将被后人深深记忆。  这一年,我们改革开放30
期刊
未来中国面临着两个新形势、两个新调整、两个新挑战和两个新前景。    21世纪的“1929”    我们必须先看看当前的国际形势,才能看清楚中国在这样形势中它的处境,以及未来的方向。  曾担任美联储主席17年、备受好评,但是现在又备受指责的格林斯潘,对整个形势的观察和敏感度超过一般人。他从去年年初开始,就预感到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比较令人担心的变化,到了最近两三个月,形势迅速恶化,他讲了两句话:这是
期刊
主持人:陈伟鸿 央视《对话》节目主持人   嘉 宾:成思危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中外管理》杂志编委会主任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刘永好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孙为民 苏宁电器总经理  冯 军 华旗资讯总裁  徐少春 金蝶软件董事长    未来30年,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向何处去?  企业的发展思维需要发生哪些务实的反思与改变?    冬天里的思索    陈伟鸿:今天,有两位一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