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纷争几时休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东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高校度过,教育生涯构成了他这部自传的重要内容。朱东润先生不仅桃李遍天下,而且有大量重要著作问世。在这本书中,朱先生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高校内部的派系纷争。
  1929年,朱东润应聘赴武汉大学任教。当时,武汉大学的校长为王世杰、教务长为王星拱。校中设四个学院:文学院,院长闻一多;法学院,院长皮宗石;理学院,院长王星拱;工学院,院长石瑛。每院中又有实权派人物,如文学院的陈通伯,法学院的周鲠生、杨端六,工学院的赵师梅等。由于法学院是武汉大学的重心,而法学院的几位重要教授都是湖南人,所以他们成了武汉大学的重要一派:湘军。
  闻一多虽为院长,但非湘军嫡系,难免不被排挤。他不得不辞职。这对武大来说,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损失。
  不久,王世杰出任教育部部长,教务长王星拱担任校长。王星拱出身安徽,他提拔了一批安徽人担任要职。这样一来,武大内淮军崛起,湘军的力量被削弱。由此,派系争斗趋于激烈,学校开始走下坡路。朱东润如此感慨:“这一切虽没有表面化,内部的斗争已经把这所大学的发展前途搞垮了。一座新兴的大学由于内部斗争终于变得生气索然。”
  因战火蔓延,武大迁到四川乐山,校中的“湘军”与“淮军”已由暗斗走向明争。温文尔雅的“金德孟”(绅士的英语音译)变成了你撕我咬的“尖头鳗”。两派不仅在学术观点上针锋相对。就是住处也各据一方,呈“割据”状态:“那时淮军的地盘主要在鼓楼街、半壁街,湘军的地盘在玉堂街、丁东街。当然这是指的将士们的所在,主帅是深居简出的。”
  为了不卷入派系纷争中,朱东润只得找了个“既不偏东,又不偏西,既不太左,又不太右”的地方住下,可谓用心良苦。
  陈通伯推荐叶圣陶去武大做教授,淮军便将其目为眼中钉。中文系的刘主任特意安排自己的得意门生做叶的助教,其实是变相监督叶。这位助教也很“敬业”,把叶圣陶授课时的口误一一记录在案,再交给中文系刘主任,作为叶学问“不通”的证据。
  叶圣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刘主任想方设法对其排挤,一学期给他排了三个班的大一国文,另外两个教师却完全赋闲。叶圣陶气不过,就问刘主任:“新来的黄先生、徐先生为什么不排大一国文课?”刘主任答:“这哪能比啊?人家是专家啊!”
  派系纷争必然会殃及学生。
  大一入学后半学期,要安排一次摸底考试。那年刘主任出的考题是,将柳宗元的《佩韦赋》译成恒言。叶圣陶、朱东润等中文老师一看卷子,就明白这分明是“杀鸡给猴看”。因为,不要说学生,就是他们这些国文老师也不知道什么叫“恒言”。结果是学生要么干瞪眼。交白卷;要么胡乱答一气。这一回,叶圣陶等人忍无可忍,拒绝阅卷,以示抗议。由于处处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叶圣陶辞职了,结算薪水时,校长王星拱又克扣了他一个月的薪水。叶去信追问,得到的回答是:“不能以公帑为馈物也。”叶写信力争,并将信先给朱东润过目。朱要叶在信里补充两句:“不独不望先生以公帑为馈物,并望先生之不以公帑为馈物也。”朱东润是以此讥刺王星拱虚伪、无耻。因为,对上峰、对亲信,王星拱不知道干了多少回“以公帑为馈物”的勾当。
  将叶圣陶排挤出局,刘主任就可以放手重用自己的亲信了。那位所谓的专家徐教授一直无课可代,恰好当时的重庆教育部颁布新章,提倡在大学中文系开传记研究。中文系刘主任是专门研究《说文解字》的,对“传记”似懂非懂,又耻于下问,竟想当然地认为传记在古文范围内,便让那位徐专家开设传记研究课,从韩愈、柳宗元讲起,自然是大闹笑话。
  因为不能在派系斗争中占上风,文学院院长陈通伯黯然下台。中文系刘主任和外文系方主任争着补这个缺,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是教育系的高主任做了院长。高某刚上任,外文系方主任的夫人就放出话来,说:“反对陈通伯是中文、外文系的功劳,高某只不过是在旁边凑凑热闹,现在文学院长给了他,那不行。”高某闻听此言,很快走人。
  派系纷争对高校极具杀伤力,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教师不能正常上课,学生学业难以完成。正如朱东润在书中说:“平心讲,王星拱在武大的一切,一大半是由一些人搞对立的结果,以致武大初上轨道,随即形成内部斗争,学校受了最大的影响,这是值得惋惜的。”
  解放后,朱东润进了复旦中文系。早在抗战时期,复旦中文系就分为两派,一为公馆派,一为《文摘》派。公馆派,是指常在校长公馆走动的;《文摘》派是指在《文摘》刊物上活动的。进入新社会,两派“名”虽不存,“实”却未亡。外文系的孙大雨就是因为不服公馆派人物任系主任而遭致厄运的。
  新中国初期,复旦领导对孙大雨还是比较重视的,在思想改造运动中让他当了小组长。但不久后,他与领导越来越疏离甚至对立。“杨岂深与前校长章益关系密切,时常出入章公馆,被指责为‘公馆派’,现在却做了外文系系主任;而孙大雨自己呢,则被冷落在一边。他受不了这种不公正的待遇,认为都是党委书记李正文搞的鬼,所以就情绪对立起来。”(《海上学人》,吴中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p94)孙大雨屡屡挨整,是他不肯与“公馆派”为伍的结果。
  在高校,学术争鸣是正常的必然的。然而在当时的复旦,学术观点的不同则会导致教师之间的隔阂和对立。《海上学人》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在一个座谈会上。大家谈到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有一位老先生对此书颇不以为然,认为不值得花那么多精力为一个妓女立传。盖因这位老先生一向认为,传记文学应能激励士气,故传主应选择爱国志士和社会实干家。当然,陈寅恪写《柳如是别传》又别有一番深意,这本是可以讨论,值得争鸣的问题。但蒋先生一听到对于他所敬爱的老师有所非难,即引用了《论语》里的一句话说‘其辞枝’,不愿再多谈了。”
  蒋先生是复旦教授蒋天枢。蒋先生尊重自己的老师,无可厚非,但听不得别人对自己老师的批评,就不妥了。毕竟。门户之见太深,就会变得狭隘。对学术观点不同的同行。蒋先生“不愿再多谈了”,对和自己观点相左的学生,蒋先生就更不能容忍了。
  三年级学生洪某某,写了一篇评论《诗经》的论文,该生的指导老师是蒋天枢。蒋老师发现论文的观点与己相左,就提起朱笔,将论文全盘否定了。学生不服,将论文送到系办公室,让系领导定夺。当时的系主任刘大杰让副主任朱东润解决这个难题。朱东润苦思冥想后终得良策,他对刘大杰说:“这事不能由教研组讨论,一讨论就僵了。乾嘉学派是推崇《毛传》、《郑笺》和朱熹《诗集传》的,你、我和陈子展是相信三家诗的。把相信三家诗的论文交乾嘉学派,大笔涂抹原在意中。不过你我都在教课,和天枢常见面,我看不如让洪某某重新誊过,送给陈子展评阅。子展不开课,指导一篇论文,不会拒绝。这样 做,洪某某的问题解决了,子展和天枢平素不见面,也不会发生问题。”
  正是门户之见和派别纷争让系主任大伤脑筋。
  余英时在新亚书院学习时,曾发愤攻读钱穆的著作《国史大纲》,为加深印象,余英时边读边做笔记,把书中精要之处摘录下来。当余英时把笔记本呈老师过目,请老师指教时,钱穆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做这种笔记的工夫是一种训练,但是你最好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半空页,将来读到别人的史著而见解有不同时,可以写在空页上,以备比较和进一步的研究。”钱穆这番话对余英时产生很大的启示,他由此知道了钱穆对学问的态度:《国史大纲》是他对历史的系统见解,但他不认为这是唯一的看法,而是允许别人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余英时因此懂得,学问的系统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他说:“从此以后,我便常常警惕自己不能武断,约束自己在读别人的论著——特别是自己不欣赏的观点——时,尽量虚怀体会作者的用心和立论的根据。”
  对学者而言,“尽量虚怀体会”他人的“用心和立论的根据”非常重要,然而,却有很多人甚至一些学问大家都很难或不愿做到这一点。
  “1960年代初,语言学界有‘语法’与‘文法’之争,因为陈望道校长是‘文法学派’的首领,所以复旦有许多原来主张用‘语法’二字来表述的人,都纷纷放弃己见,投到‘文法学派’的旗下,只有张世禄先生仍旧坚持‘语法’的称谓。陈望道为了统一复旦语言学界,形成一个完整的复旦学派,特地登门拜访,——这是1949年以来,陈望道唯一的一次登上张家之门,目的是要张世禄先生同意‘文法’的提法。但是,张先生就是不肯答应。”(《海上学人》P58)
  本来。校长屈尊拜访一位老师,倒是有几分礼贤下士之风,不过,倘若拜访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对方放弃自己的学术观点,就让人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这件事却让我想起李晓小说《继续操练》里一个情节,某大学两位教授因对“之”字有不同的解释而结下梁子。
  “别客气。”我送他到门口,“没本的生意,想舒畅尽管来找我。顺便请教一下,刘柳二老是怎么成了对乌眼鸡的?”
  “据说事出五十年前。当时他们对《尚书·盘庚》里的一个‘之’字的释义起了分歧。刘老训是,柳老训适,先是人前人后地争辩,后又在书上报上论驳,一发而不可收。其实两老都没对,按目前公认的解释,那字是文章虚词,没有实义。”
  派系纷争是一种内耗,内耗的范围既包括人与人之间无谓纠缠和猜忌,还包括一些重大项目的流产。
  复旦的鲍正鹄教授晚年曾准备修订《中国近代文学史稿》,已组建了工作班子,申请到了项目经费。因为年老体弱,他想请吴中杰教授协助他工作,吴教授婉言拒绝,任鲍教授再三劝说,他也不肯出手相助。原因是什么?多年后,吴中杰才吐露了实情:
  其实,我对近代文学是很感兴趣的,而且还曾想把近代、现代、当代三段文学史连起来研究,能在鲍先生指导下研究近代文学,就像当初在他指导下从事鲁迅研究一样,收获一定很大。但是,他的工作班子已经组成,由于某种人事关系,我进去之后也无法开展工作,而这情况又不便在老师面前直言,——我想,那时即使讲了,他也未必会相信,所以只好借口我正在撰写《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而加以推诿。(《海上学人》P116)
  由于害怕陷入人事纠纷中,担心不好开展工作,吴中杰违心也狠心地拒绝了恩师的求助,不仅开罪了老师,最终还导致这个项目因人手不够而被拖垮了。派系纷争,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高校内为何派系林立,纷争不休呢?朱东润先生在其自传中有这样的剖析:
  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之中。派系观点特别严重。旧社会的中文系是派系斗争的场所,这是无可怀疑的。一经进入新社会,即使社会制度完全变了,在大学工作的只是一般工作人员,一张工作证可以保障人的一生衣食,不蔫要聘书了,不需要每年每学期为聘书而担心了。但是一切都有惰性,聘书没有了,不等于为聘书而产生的担心就没有了。我在武汉大学后期,聘书是照发的,但是系主任的挤压、刁难,使我时时感到非及时离职不可。所以尽管大家都有了工作证,不等于每个人都可以安心工作。还有核心小组,还有这派那派。你不属于核心小组么?不属于这派那派么?很好,你自己努力吧,看看你是不是可以通过时代的难关。
  正因派系纷争根深蒂固,朱先生在自传里发出这样的呼吁:
  所以最好的系主任,应当在系内打破一切派系,使大家安心工作,了解到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为人民服务,就可以做人民需要的人。工作证是给我们的一个工作目标、一个奋斗目标,不是给我们开的吃饭门票。
  倘若人人都这样想,派系自会消亡,纷争也就停息,则善莫大焉!
其他文献
我的文集由中华书局以精装版出版发行后,有不少朋友表示遗憾,他们问我,为什么有许多篇很有影响的文章没有收入,我说这是因为我对文学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文学除了教科书上讲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批判等功能外,应该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祝福功能。近些年,我收集到了许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村上有两位小伙儿,一同闯世界,一位因犯罪被判八年,另一位因为偶然读到两本书,走上改过自新的道路,20
不久前,因为责编《袁世凯年谱长编》,其中有一些疑问,于是去查了《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社2008),无意中看到《李集》第37册“诗文”中收录了一篇李鸿章为清代理学名士吴廷栋年谱写的序,标题“《吴竹如先生年谱》序”下有编者注:“辑自黄彭年著《陶楼文钞·杂著》,台北文海出版社。原稿无时间,待考。”算是交代了此文出处。当时便觉得有些疑惑:既然是李鸿章写的,为什么要从“黄彭年著《陶楼文钞·杂著》”中辑出来
“书名精彩!”这是我初见蒋伟国先生《常熟文化的专属表情》(广陵书社,2017年3月版)一书的第一个感觉。  我也写过一些文字,编过几本书,但常常偷懒居多,很少会在题目上下功夫。有时候甚至就用“关于……”之类打发过去。有题实际上等于无题,顶多告诉读者这篇文字涉及的范围。而《常熟文化的专属表情》显然是用心拟出来的。果然,蒋先生在《后记》里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  待到结集出版时题取一个什么书名,却让我犯
我们常说,懂一门语言便等于打开一个世界。近代中国一个典型的叙述,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但反向观之,对中国而言,则是翻译西文让国人了解西方。自1862年,京师同文馆,商务印书馆,国立编译馆遂相设立。无论林琴南的《茶花女遗事》,抑或严复的《天演论》《群己权界论》,每次文字西来,皆引起吾华夏士林之震动。及梁任公,更甚言:“今日之中国欲自强,第一策,当以译书为第一事。” 此可谓近代译书之开端。
《论语》一书,虽不在六经之列,然其于吾国文化之重要性,绝不在六经之下,故自其成书迄今,注疏诠释者代不乏人,相关著述,汗牛充栋,络绎不绝。近人著作中,若以传布论,问世于1958年的杨伯峻《论语译注》可拔头筹;若以成就论,初版于1963年的钱穆《论语新解》堪为翘楚。二书先后问世,各擅胜场:前者可导初学者拾级入门,后者可诱深造者升堂入室,其泽被学林,有功圣学,自不待言。唯杨注长于训诂,于义理思想似显隔膜
六年前去纽约开会,在哥伦比亚大学讨论鲁迅的话题,席间许多人的发言很有分量。遗憾的是那天夏志清先生没有来,失去听他讲演的机会。不过,我印象里,他可能对鲁迅有另一番看法,对于大陆鲁研界的人,有所隔膜也是自然的。我后来几次去纽约,都未能见到他,所以,一直是心存遗憾。谈起夏先生,只能是文字里的形象,余者,则不甚了然的。  我读夏先生的著作不多,除了《中国现代小说史》外,还有几册新文学作家论的书。不过,我们
张雄既冠,请字于余。余辱为宾,不可以辞,则字之曰子溪。  闻之《老子》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常徳不离,复归于婴儿”。此言人有胜人之徳,而操之以不敢胜人之心。徳处天下之上,而礼居天下之下,若溪之能受而水归之也。不失其常徳而复归于婴儿,人已之胜心不生,则致柔之极矣。  人居天地之间,其才智稍异于人,常有加于愚不肖之心。其才智弥大,其加弥甚。故愚不肖常至于不胜而求反之。天下之争,始于愚不肖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尤其是武侠文学史上,金庸堪称一代宗师,这已成为公认的事实。从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横空出世,迄今已有六十余载。金庸的出现,早就引起了文学史的深入思考;他的小说的深远影响,也已经对现代中国文学述史秩序的调整和书写格局的重构产生了实质性推进。更重要的是,港台新武侠小说能够进入现代中国文学史并跻身于经典行列,金庸功不可没。金庸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家,其小说创作之所以被誉为“一场静悄悄
在全球生态文学领域,一些耀眼的主题与一些经典之作合一,构成生态文学理论体系的一座座高峰。如“敬畏生命”与施韦泽的《对于生命的敬畏》、“土地伦理”与的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动物权利”与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可持续发展”与丹尼斯·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等。这些主题对生态问题的把握如此精准,这些经典文本对相关理念的阐发如此完美和震撼人心,以至于正是这些高峰推动了人类总体生态观念向好的方面的转变,
20世纪以来,在数代学人努力的基础上,无论是在传统的研究道路,还是借镜西学、秘响旁通、开拓研究新路,都取得了一批优秀的成果。但长期以来,古代文学研究依循文学发展的时间链条,善于从纵向发掘古代文学发展嬗变的历时性特点,而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文学的空间属性和基层属性。近些年来,伴随文学研究新思路的展开,地域性、家族性作为重要的言说语境屡屡被用来阐释文学事件、文学活动。这在明清文学研究领域尤显突出。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