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字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y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雄既冠,请字于余。余辱为宾,不可以辞,则字之曰子溪。
  闻之《老子》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常徳不离,复归于婴儿”。此言人有胜人之徳,而操之以不敢胜人之心。徳处天下之上,而礼居天下之下,若溪之能受而水归之也。不失其常徳而复归于婴儿,人已之胜心不生,则致柔之极矣。
  人居天地之间,其才智稍异于人,常有加于愚不肖之心。其才智弥大,其加弥甚。故愚不肖常至于不胜而求反之。天下之争,始于愚不肖之不胜。是以古之君子,有髙天下之才智,而退然不敢以有所加,而天下卒莫之胜,则其致柔之极也。然则雄必能守其雌,是谓天下之溪。不能守雌,不能为天下溪,不足以称雄于天下。
  (出自明代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其他文献
冬日的暖阳里,沏一盏香茗,踡在榻上,读《陶文鹏说宋诗》,人间至乐之一味,便随茶烟氤氲开来了。  道是“说诗”,一时间想起“说书”来。“说书”,是说故事,有只说不唱的,有又说又唱的。陶先生“说诗”,感觉上也是“又说又唱”的。因其时而舒缓沉潜,时而飞扬灵动,是能扣人心弦的;因其每一篇文字,都如钱志熙先生《前言》所讲的那样“有响”儿,是能醒人耳目的。只不过,“说书”是曲艺之一种,那么“说诗”本身,该也是
格非继《江南三部曲》后,凭借着《望春风》再次回归乡村,作为对乡村的一次庄重的告别。“即便中国的乡村生活还远远没有结束,但它对我来说,是彻彻底底地结束了”,“再不去写,它可能真的就悄无声息地湮灭了”。《望春风》是小说中人物赵泊瑜讲述的关于他的故乡往事,故事中穿插了几十个人物交错复杂的命运。从1958年至2007年,时光荏苒,人生浮沉,从属于老一辈们的世界逐渐转变为“我”们的时代,整个村庄在大时代的浪
几个中短篇,其实就能知道小说家的一切秘密。  《遍地青菜》这部20万字的中短篇集,收录了杨静龙2005年到2010年的12个小说。其中起头的三个《苍耳》《田塍》《声音》与排在第九位的《江南丝竹》又有重叠的关系,作者自己在《江南丝竹》的末尾交代了一段:“这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小说,遵从《当代》编辑的意见,改写成三个独立的短篇,分别为《苍耳》《田塍》《声音》,发表在三家杂志上,似乎失去了原作的完整性和蕴含
余映潮,著名特级教师,原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语会名师教研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培训专家之一,被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著述丰富,已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500余篇,出版了《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等14本专著。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  邱:余老师,您好!众所周知,您是特级教师,是中
我的文集由中华书局以精装版出版发行后,有不少朋友表示遗憾,他们问我,为什么有许多篇很有影响的文章没有收入,我说这是因为我对文学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文学除了教科书上讲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批判等功能外,应该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祝福功能。近些年,我收集到了许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村上有两位小伙儿,一同闯世界,一位因犯罪被判八年,另一位因为偶然读到两本书,走上改过自新的道路,20
不久前,因为责编《袁世凯年谱长编》,其中有一些疑问,于是去查了《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社2008),无意中看到《李集》第37册“诗文”中收录了一篇李鸿章为清代理学名士吴廷栋年谱写的序,标题“《吴竹如先生年谱》序”下有编者注:“辑自黄彭年著《陶楼文钞·杂著》,台北文海出版社。原稿无时间,待考。”算是交代了此文出处。当时便觉得有些疑惑:既然是李鸿章写的,为什么要从“黄彭年著《陶楼文钞·杂著》”中辑出来
“书名精彩!”这是我初见蒋伟国先生《常熟文化的专属表情》(广陵书社,2017年3月版)一书的第一个感觉。  我也写过一些文字,编过几本书,但常常偷懒居多,很少会在题目上下功夫。有时候甚至就用“关于……”之类打发过去。有题实际上等于无题,顶多告诉读者这篇文字涉及的范围。而《常熟文化的专属表情》显然是用心拟出来的。果然,蒋先生在《后记》里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  待到结集出版时题取一个什么书名,却让我犯
我们常说,懂一门语言便等于打开一个世界。近代中国一个典型的叙述,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但反向观之,对中国而言,则是翻译西文让国人了解西方。自1862年,京师同文馆,商务印书馆,国立编译馆遂相设立。无论林琴南的《茶花女遗事》,抑或严复的《天演论》《群己权界论》,每次文字西来,皆引起吾华夏士林之震动。及梁任公,更甚言:“今日之中国欲自强,第一策,当以译书为第一事。” 此可谓近代译书之开端。
《论语》一书,虽不在六经之列,然其于吾国文化之重要性,绝不在六经之下,故自其成书迄今,注疏诠释者代不乏人,相关著述,汗牛充栋,络绎不绝。近人著作中,若以传布论,问世于1958年的杨伯峻《论语译注》可拔头筹;若以成就论,初版于1963年的钱穆《论语新解》堪为翘楚。二书先后问世,各擅胜场:前者可导初学者拾级入门,后者可诱深造者升堂入室,其泽被学林,有功圣学,自不待言。唯杨注长于训诂,于义理思想似显隔膜
六年前去纽约开会,在哥伦比亚大学讨论鲁迅的话题,席间许多人的发言很有分量。遗憾的是那天夏志清先生没有来,失去听他讲演的机会。不过,我印象里,他可能对鲁迅有另一番看法,对于大陆鲁研界的人,有所隔膜也是自然的。我后来几次去纽约,都未能见到他,所以,一直是心存遗憾。谈起夏先生,只能是文字里的形象,余者,则不甚了然的。  我读夏先生的著作不多,除了《中国现代小说史》外,还有几册新文学作家论的书。不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