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中的“原通唱法”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8_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民通唱法”的启发,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首创了将原生态唱法和通俗唱法有机融合的“原通唱法”。《黄四姐》演出后广受好评,作为“黄四姐”的扮演者,笔者看见了“原通唱法”对于传播民族文化的巨大力量。本文重在探讨“原通唱法”在《黄四姐》中的运用及其对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黄四姐》 原生态 通俗 原通唱法 民族文化
  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于2015年12月20日在北京成功首演,演出结束之后的研讨会上,业内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可以进入美国百老汇的高水准音乐剧,是我国音乐剧历史上光彩的一笔!”在2016年9月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上,《黄四姐》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一个参演节目获得了剧目组银奖及最受观众欢迎的十佳剧目奖。
  笔者作为这部音乐剧主角“黄四姐”的扮演者,在诸多荣誉面前,深切的感受到了《黄四姐》在传播本民族文化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在这些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重大的突破,那就是音乐剧中的许多唱段把“原生态”与“通俗”两种唱法有机结合,跳出了音乐剧“得美声者得天下”的固有模式,达到了震撼人心、入耳动听、旋律优美、易于传播的效果。在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又叫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等种类之外,“原通唱法”是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在业界尚属首创,算是对音乐界的一点贡献。
  一、“原生态”“通俗”两种唱法的概念
  “原生态唱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是2006年,第十二届央视“青歌赛”为原生态唱法正身,由此使其得到更多观众的了解和认知。原生态唱法中的“原生态”是从自然科学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就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民歌产生于民间百姓,长期流传在农人、船夫、赶脚人、牧羊汉以及广大妇女中间,可以说反应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原生态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它不是简单的把生活语言直接拿来,而是讲究韵律、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属于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1]
  原生态民歌,从旋律到演唱方法都保持着相对原始的状态,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声由心发、质朴自然、个性鲜明,不拘一格,有的高亢震撼、有的嘹亮悠扬……但原生态民歌的唱法总体上具备这些特征: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在音色上甜、脆、直、润、水;以真声为主,讲究声、情、字、味、表。[2]
  “通俗唱法”,又称流行唱法,是指演唱通俗歌曲和流行歌曲所运用的表演手段,演唱注重直与平,发声自然,崇尚口语化,对声音偏重“情”。[3]演唱时主要使用中低声区,凭借现代音响设备,长掺用气声、轻声唱法。根据作品的需要,运用各种舞蹈节律,加入或伴随形体动作,而且擅长通过歌唱与听众进行交流,具有易于传播的特点。
  笔者的家乡湖北恩施,正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区,长久居于长江、清江两岸和武陵山区的土家人,经过多年的生活、劳作,流传下来了各种山歌、民歌、号子及撒叶儿嗬等“原生态”曲目。笔者这次出演的土家乡村音乐剧就取材于当地的经典民歌《黄四姐》及其传说,而“原通唱法”的探索在业界则属首创。
  二、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对“原通唱法”的大胆探索
  “原通”唱法的灵感来自于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民通唱法”,“民通唱法”是指一种平行于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的演唱方式。[4]“民通唱法”是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渗透一些通俗唱法的元素,既运用民族唱法的行腔纯正,又加入通俗唱法的自然亲切,是一种既民又通的新风格,民通唱法虽是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结合,但两者并不是机械的结合,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民通唱法”的代表人物有谭晶、李丹阳、王丽达等,但在湖北省,“民通唱法”代表非李琼莫属,她的《山路十八弯》唱响大江南北,为传递土家族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有传播性,对土家族“原生态”唱法颇有研究和感情的音乐家方石老师很早就思考过原生态唱法和通俗唱法二者的结合点。机缘巧合,方石老师担任了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音乐总监、作曲,于是将“原通唱法”这一概念引入实践中来,在剧中多个唱段中进行“原通唱法”的植入。作为主角黄四姐的扮演者,笔者践行了这一唱法。
  由于笔者之前是第十三届央视“青歌赛”原生态金奖获得者,自小在“原生态”歌曲的环境下生活,唱起“原生态”的作品来,驾轻就熟,但是要表出方石老师提出的“原通唱法”,一时还拿捏不准。2015年10月1日,在武汉首次录制《黄四姐》第一个唱段《高高山上一坡茶》时,笔者先尝试用原生态唱法表现它,结果出来的声音特别奇怪,于是又尝试用通俗唱法的方式去演唱,出来的效果太弱,两种唱法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在反复摸索的过程中,方石老师提出:“你唱一下土家族原生态的《吱嘎多里嘎多》,再加一点通俗的气声在里面。”当即笔者来了一段“吱嘎多里嘎多”,不经意间就转到“高高山上一坡茶,年年采哒年年发”上来,这一段一气呵成,方石老师连连点头:“就是这种感觉。”
  音乐录制结束之后,《黄四姐》进入实质排练阶段,在排练过程中,笔者开始仔细反复揣摩“原生态”和“通俗”的结合。在两场试演中,还特意运用原生态唱法、通俗唱法、“原通唱法”,这三种形式去表现唱段,接受观众的反馈意见,从观众的最终反应结果上来看,“原通唱法”更容易激发大家的情感共鸣,因为它不仅具备原生态唱法高亢悠扬的特点,而且兼备通俗唱法的亲切自然,两者有机融合,大大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观众在视听上获得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三、“原通唱法”对传播民族文化的意义
  作为来自民族聚居区的独唱演员,笔者在此之前主要进行的是“原生态唱法”的表演,因为“原生态唱法”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主体,具有它本身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乡土性特征,有着原始积淀的丰厚文化内涵,它深深的扎根在民间与土地之中。在恩施地区不仅有土家族的哭嫁歌,在其他民族地区也有代代相传的“原生态唱法”,如陕北的信天游、东北的二人转、新疆的木卡姆、内蒙古的长调、苗族的飞歌、多声部的侗族大歌、江南小调等等非常丰富的体裁。   然而,由于在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文化进入转型时期,西方的音乐文化向中国传播,为了构建一种“新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原生态唱法”被认为是“落后的”“不科学的”,由此导致原生态音乐很长一段时期游离在正式舞台之外。尽管2006年,央视“青歌赛”将原生态唱法作为竞赛项目,使很多观众对其有所了解和认知,但是原生态音乐的传播还是远远不够的,原生态音乐中深厚的文化积淀、鲜活的生命力还有待更广范围的彰显。因此,笔者此次尝试的“原通唱法”正是扬己之长、补己之短,为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更好的传播本民族的文化而做的努力和探索。所谓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就是循着特色与共通的完美结合点,努力去为将我们的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做出一点贡献。
  《黄四姐》成功演出后,被业界称为中国音乐剧拓荒者的文硕先生剧评这样写道:“一位智慧的音乐剧人理应彻底甩掉西化的装酷面具,主动去选择一种与主流(但显然是障碍)的舶来品观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式,并沉下心来,如工匠般不厌其烦地精心雕琢一部颇具泥巴芳香味和乡土粘着度的区域音乐剧剧目,努力把中国音乐剧的真、善、美发挥到极致。这意味着,没有地域性就没有民族性。对于中国音乐剧产业而言,最前沿、最本色、最深刻、最色彩缤纷的场景不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不在大都市和大剧院,而在远离大都市‘自嗨’、浮躁氛围的田野、乡村和古戏台,不是每一个音乐剧人都有这样的悟性,但湖北的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做到了。”[5]
  从业界专家到各界观众对《黄四姐》的高度认可,让笔者看到“原生态”和“通俗”的有机融合对于传播民族文化拥有巨大的力量,“原通唱法”的首创也算是对音乐界作出的一点贡献。
  四、结语
  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在参加完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后,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恩施进行旅游驻场演出,也必然会有一、二、三、四……甚至更多代“黄四姐”出现,笔者作为“原通”唱法的先行者,作为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将向后来者倾囊分享这一唱法,以期为“原通唱法”之流行,为传播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智斌.原生态唱法与声乐教学之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06):71-74.
  [2]孙音.论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原生态唱法[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苏高丽.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之比较[J].艺术教育,2008,(01):88.
  [4]李盼.民族唱法的多元化发展[J].艺海,2007,(05):55-56.
  [5]罗一萌等.湖北:首创原生态唱法与通俗唱法的有机融合——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完美绽放[N].中国民族报,2016-09-20.
其他文献
本文就大豆皂甙的抗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3kD蛋白是光系统Ⅱ(PSⅡ)的外周蛋白,具有增加Ca^2+和Cl^-的结合以维持放氧活性的作用。本文借助内源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差谱考察了23kD蛋白与Hg^2+的相互作用。所得结果表明:低浓
从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3,4-二氢补骨酯素(3,4-dihydropsoralen,1)、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
采用一种简便、灵敏度高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测定蜂王幼虫中游离和总色氨酸的含量。以水(用0.1mol/L盐酸调节pH至6.3)和乙腈作为提取溶液,超声提取蜂王幼虫中的游离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L.)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作为常用中药,具有降压、降糖、消炎抗菌、免疫抑制活性、抑制病毒及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它主要含有三萜、甾醇、黄酮、
摘要:李斯特1837年创作的《塔兰泰拉舞曲》是一部钢琴独奏作品,此曲是炫技和深层次精神内涵的完美结合,更充分展现了李斯特对钢琴交响化作出的贡献,堪称浪漫主义时期的巅峰之作。巴扬手风琴因其具有交响化的音响效果,不少优秀演奏家都跃跃欲试演奏此曲。笔者有幸得到当今世界级巴扬大师尤里·希什金的亲临指导以及合理改编,成功用巴扬演奏此曲。本文将对其改编以及演奏法进行详细阐述,并借此展望巴扬在世界音乐舞台的新格
摘要: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发布,我国新的一轮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到2015年末已经历经15年,作为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者,中小学音乐教师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无论从教学目标、基本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在高师音乐教育在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一些理念和课程设置上与中小学音乐教学脱节,因此,为了适应基础音乐教
本研究采用MTT法对红树林植物木果楝(Xylocarpus grantum)正己烷提取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为了确定其中的活性成分,利用GC/MS法
摘要:本文就储望华几乎唯一也且成为经典的手风琴作品《白毛女组曲》进行研究。鉴于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欠缺得很,本文重点对这一作品的诞生做了调查考证,进而对作品作一些形式分析。  关键词:储望华 手风琴 《白毛女组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016-04  储望华,公众熟知的钢琴家、作曲家,因此大家一般都把视线放在其钢琴曲创作方面。尤其
多年来,内蒙古的羊存栏量和羊肉产量稳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其中的三分之二都是来自农区的舍饲养殖。因此,通过对内蒙古农区舍饲模式下羊的养殖福利现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