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学生心理 创教学情境 促学习兴趣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说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心理特征 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形式化的特点,更易使人产生枯燥之感,而且一时难以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因此,研究数学兴趣就显迫切。根据数学目标教学理论,数学教学是一个师生围绕既定目标而进行的双边活动。我们要探索如何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创设相应的情境,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
  在数学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寻找相关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好奇心理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因。兴趣可以激发一定的情感,唤起某种动机。
  
  1.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产生,往往由问题开始。有了问题,就易产生疑惑、悬念,引起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寻求问题答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有意设置悬念,让数学知识以情境为载体,使它成为一种外部刺激。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授图形的相似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兩个问题来切入正题。
  问题1:给你一把只有2米的尺子,你能测出一座高楼或升旗杆的高度吗?
  问题2:不过河,就在河的一边,你能量出两河岸的宽度吗?
  这两个问题,足以让学生感到惊奇与疑惑,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诱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这样的问题,能解决吗?”稍作停顿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肯定的回答:“能。条件就是必须在学习了相似形这一章知识并掌握了相似形的性质后,就容易做到了。”这样就触发了学生的求知动机,学生就会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学习下面的知识。
  
  2.巧设游戏,在乐趣中学习数学
  游戏活动,也是唤起学生注意力、好奇心的一剂良药。特别是妙趣横生的游戏,能激发人的思维智慧,使学习融于游戏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产生极大的求知兴趣。
  例如,我们在讲授方程这一章时,可以先安排了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让学生把自己的年龄乘以4再减7,然后由老师说出这个学生的年龄。当这个老师百分之百“猜出”几个学生的年龄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迫切想知道谜底。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口欲言而未知其果”的境界。当老师向学生公开这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底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接着学习下面的内容时,显得自然,水到渠成了。这样一个游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入“想学习”的境界。
  
  二、抓住学生的好动心理,设计实验操作
  
  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正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难以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注意力。教学中,只要教师适当控制教学节奏,创设一定的情境,适当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境界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留心观察,注意引导,联系实际,寻找素材,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可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兴奋和喜悦,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在讲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判定定理时,可以设置如下的一个实验让学生去完成。先制作一个三角形纸板作为教学模型。上课时,向学生展示这个三角形纸板,然后把它撕成三块。(如图):把中间那一块撕成碎片,并告诉学生,假设这是一块玻璃三角板,现已打破,剩下①、②两块大块的残片,现要求你造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板,你会选择哪一块模板?然后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画画图,看哪一块能复原成原来的模型。(应选第②块)
  做这些实验,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手操作。这不仅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又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工作,亲身体会。这种感觉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也包含其他方面的感受。通过亲身接触事物,学生能够观察事物性质和关系,并能独立做出结论,解决心中的疑问。
  
  三、营造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心理
  
  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表现自己的才能,使别人肯定自己的才能,注重自己的存在。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可以把它引向好的方向发展。
  
  1.及时表扬,激发学习积极性
  当我们讲完一个新内容后,一般都要进行巩固性练习。例如,学习了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后,我曾设计过这样一道方程: .练习过程中发现,多数同学都把方程变形,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然后运用公式法得到了正确答案。其中有一位学生的解答过程十分简短.当我向他如何解答时,他说这个方程与其他方程有所不同,较为特别.从方程的左右两边看,有一种对称的结构,所以x的值要么是a,要么是 。听完他的解释,我及时肯定了他的解题思路,并在班上表扬了他,并鼓励他以后多作这样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解题。这样,不但鼓励了这个学生,还可以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2.在成功的喜悦中培养自信心
  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就会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应当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这种“成功的喜悦”。如在设计练习题时,尽量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使学生在练习中有一种过关斩将的轻松感觉,增加学习的自信心。特别是在复习中,更应该设计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又有一种步步逼近,欲罢不能的感觉。这样,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获得成功体验,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产生学的需要与动机。
  
  3.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挑战”心
  在教学中适当诱导,挑起学生的好胜心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控制节奏,启发学生思维,进而激发求知欲。以韦达定理为例子,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不解方程,我能很快地写出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如对方程x2-5x 6=0,则有x1x2=6,x1 x2=5,对方程2x2-5x-6=0则有x1x2=-3,x1 x2= 等。请问你能做到吗?自然,学生会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很希望学会这个知识点。
  虽然,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学习数学有一些客观困难,使人感到枯燥无味。但是,只要教师留心观察,联系实际,抓住学生的心理,寻找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学生进入“愤”、“悱”的境界,让数学知识以情境为载体,赋予生命力,为思维活动提供好的切入口,使学生在情境激发的兴奋点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来了。
  参考文献:
  1.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专利法》.学苑出版社
  2.何碧燕,林永发等著.《创意数学》.九州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东省丰顺县潭山中学
  
其他文献
2009年下半年  7月 第五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水平,夯实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基础”,来自全国各高师院校的130余名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8月 为推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发起了“童乐杯第一届全国农村幼儿教育活动设计征集和评选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段悦耳动听的旋律,教师如何把握一节课的每个细小环节,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中体会诗意盎然的科学文化知识,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启迪学生心灵智慧的教学任务。以我多年从教之经验:精心设计导语也是上好一节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导语,即课本教学时的开场白,就是一堂课的“引子”或“序幕”,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
著名画家丰子恺老先生曾经用朴实真挚的笔触写过一篇文章——《我的老师李叔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看到了这篇尘封已久的文字,真是相见恨晚,一见如故。我被主人公,杰出的教师李叔同先生所深深感动着,仰慕他的才学,欣赏他的教法,乐于东施效颦,耕耘在教育园地。我觉得,这篇文章,应该推荐给每一位即将走上讲台和已经走上讲台的教育工作者,它的示范效果,远远胜于那些呆板枯燥、故弄玄虚的理论教条,它必将在每个人的心
摘要:杜威来华讲学已逾90周年,与其有关的两个重要教育命题仍需要被理清与确认。“教育无目的”是对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的纠正,并非根本上放弃或取消教育目的。杜威以“反弹琵琶”的方式求索教育目的:民主主义是其理想社会;教育是民主主义首要而审慎的工具。就杜威本意而言,“儿童中心”仅就教育过程与方法(手段)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教育手段上的“儿童中心”是服从并服务于教育目的上的“社会
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下面,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要看到、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能动的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懂得自己就是一座可以发掘的金矿,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潜能。    二、重视基础,启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1003401  思维是大脑对生活中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
初中阶段“基本的语法知识”需要掌握哪些呢?附录中列出了实词,虚词,短语等,按照附录中的语法体系:第一学年应进行汉字构成和实词的教学;第二学年进行虚词和短语类型的教学;第三学年进行句子成分和病句常见类型的教学,和高中的语法教学进行接轨。  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法教学之路——语法教学与专业特色的结合。专题教学与常规课堂教学的结合。  下面谈一下对于实词教学的探索。    一、
落后的乡村中学,教育资源很有限,怎样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是每一个乡村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紧跟发展趋势,瞄准改革目标,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为核心,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初中三年学生培养的始终,将能力培养列于化学教学改革的首位,建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素质培养教学新模式,以科学的价值观、质量
一.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作用    1.传承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过程中所形成的,其中有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和教育理念,当前建设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则是在当前的发展下接受前人的智慧和传承我国大学历史发展中所体现出的优秀文化。与此同时,在这个多元文化发展的世界,传承也是以开放的心胸,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2.育人  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校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体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但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又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但不能只抓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在作文教学中要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