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ur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们只能把它卖了,”母亲不容置辩地说道,“冬天长着呢,我一个人在这儿,还要照顾六个孩子。另外,它食量太大,给牲口的饲料本来就不够。”
  11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我们在厨房里,母亲说话的时候,很有精神地捅着炉子里的煤块。她又高又黑,颧骨凸起。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总是在颈后盘成一个圆的发髻。父亲则背对我们站着,从窗口看海浪冲击着峭壁。
  “再留它一个冬天吧,”父亲说道,“这么多个冬天都过来了,而且它的牙坏了,也吃不了那么多了。”
  “它以前还有些用,”母亲把炉盖弄得乒乓响,“你在家的时候,还会让它帮着驮煤。可这几年,它一点用都没有了。现在对我们来说,年轻的马都没用,更别提这匹可能明年3月份就会死的马了。”
  他们说的是那匹自我出生起就在家里的老马,斯科特。父亲在地下挖矿时,骑着它度过了两个冬天,自此他和马便喜欢上了彼此。后一年,父亲准备此生不再回到煤矿,就向公司买下那匹马,为的是能和马一起见到太阳,一起踏踏芳草。
  曾几何时,斯科特的皮毛黑得发亮,只有前额中心的一颗白星是黑色覆盖不到的地方。而现在,它两眼周围一片灰白,腿脚也变得僵硬。
  “唉,3月它死不了的,”父亲说,“去年秋天你也这么说过,它后来不是好好的吗?”过去三四年,斯科特得了肺气肿,咳得厉害。
  “可它又老又没用,”母亲穿上外套,准备出去喂鸡,“我们这儿又不是给老马开的疗养所。”
  很久以前,父亲的主业是帮人运煤。还是单身的时候,因为寂寞,他有时会去酒馆喝个大醉。2月份昼短夜长,有一回父亲烂醉不醒,直到次日早晨,他走到门口,惊讶地看到马和雪橇仍在他昨晚走开时的位置。雪花像精细的粉末,覆盖着雪橇上的煤块。而马的黑色皮毛已经结了一层白霜,鼻子下面悬着冰凌。
  父亲无法相信在如此酷寒的天气,这匹没有拴住的马,毫无必要地等了他一夜。那一晚之前,父亲从未被世上另一个活物守候过。他把脸埋在马鬃和白霜中,伫立良久。
  这故事他讲过很多遍了,母亲早已听厌。有一次我弟弟大卫坐在父亲的大腿上听完,说他也一样会等的,不管天有多冷,要等多久。
  “我给牲口贩子麦克雷打过电话了,他今天就会来牵它走。詹姆斯,”母亲对我说,“过来帮我喂鸡。至少这还不算浪费饲料。”
  二
  此时,外面风雨大作。鸡棚里气味刺鼻,那些阉鸡母亲养了半年,就为了圣诞节时拿到市场上去卖。
  我们给鸡槽里添谷糠时,大卫冲了进来,“有个男人开着辆卡车,上面有头老牛,”他说,“他刚才进咱们家了。”
  我们进厨房的时候麦克雷就站在门口的桌子边上,“听说你这儿有匹快不行了的老马,”他说,“运气好的话,我还能用它来换点水貂饲料。我出价20加元。”
  父亲靠着窗户一言不发,那双如同他身后的大海一样灰暗的眼睛,映射出的全是恐惧和痛楚。仿佛明白再拖延也没有用,他点点头,朝门口走去,猛地打开门,迈入了呼啸的风中,像把斜斜插进风口的刀子。母亲用眼神示意我也跟去。
  斯科特在牲口棚的第一间隔栏里,父亲凑上前去,抚着斯科特的鼻子,什么话都没有说。斯科特则用它的头上上下下蹭着父亲的胸口。
  “行了,时间不早了。”麦克雷朝我们走来,“我来瞧瞧,看是个什么玩意儿。”他检查斯科特只花了一小会儿,我猜大概他也没指望能用它换回多少水貂饲料。“你这笼头不错,”麦克雷说,“我再给你加一块钱吧,反正你以后也用不着了。”父亲过了好久才点了点头,动作轻得几乎察觉不到。
  “那就这样,”麦克雷说,“21加元,成交。”父亲接过钱,还是一句话不说,转头冒雨朝家里走去。
  我也跟着回了屋,大家都挤在窗前往外看着。一会儿,麦克雷牵着斯科特从牲口棚出来了,爬上一个小山丘后,斯科特静静地站在那里,看麦克雷放下卡车的后挡板。挡板放下之后,麦克雷抓着牵绳先登了上去,斯科特的一只马蹄踏上了挡板。就在那一刻,它迟疑了,收回它的腿,定在了那里。麦克雷用力拉了几下绳子,毫无作用。他走下来,站在挡板中间,伸手揪住笼头往上拽。斯科特还是一动不动。麦克雷走下车来,引着斯科特在湿草间绕着大圈,他越走越快,速度不断增加,以至于他和马都像要奔跑起来一般。突然,麦克雷速度不减地跑上了坡道和车厢,斯科特跟在他身后,可就在马蹄接触挡板的刹那,斯科特一下子又停住了。绳子瞬间绷紧,本来一路向前冲的麦克雷被猛地向后扯去,一脚跌进车厢的污秽中。我们还没来得及担心他是否受伤,麦克雷又站起来了。他身上全是牛粪,满脸怒容,挥起鞭子,狠狠地在斯科特的双眼间劈下。斯科特摇了摇头,退了几步,又到了湿草中。
  一切发生得太快,屋里的我们其实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它不会走的!”大卫几乎要吼起来,“它是好样的。留下它吧!”他一把抱住父亲的双腿。
  这时门被猝然打开,麦克雷愤怒地走了进来,脸都紫了:“除非五分钟之内把那该死的马给我弄上车,否则这交易就算黄了!”
  父亲从麦克雷身边走了出去。大卫见父亲要走,要冲过去阻止他,被我拦住了,我抓着大卫的胳膊,用近似于母亲的声音说:“咱们去把鸡喂完。”
  三
  屋外,迎着凌厉的风雨,父亲径直走向斯科特。它见到父亲,竖起耳朵,用嘶鸣表示认出了主人。湿衣服贴在父亲的身上,使他显得格外纤弱。他拿过牵绳,大步走开,斯科特就急切地跟了上去。走到挡板处时,这次轮到父亲犹豫和畏缩了,可斯科特全然没有迟疑,它是如此急切地要跟着父亲,全然不在意他们的下一步是落在什么地方。
  自我记事起,斯科特就是这样跟着父亲的。矿场地下的黢暗洞穴里,它不管不顾地跟着父亲。干燥时,马蹄铁与小道和石子能蹭出火花;潮湿时,他俩前行于齐膝的水中。出了地底,它也跟着父亲,在夏日的炙烤下,它双腿间和马轭下的汗液都被搅成了泡沫,星星点点的白光就这样飘落在它闪亮的黑袍上。冬天,它也跟着父亲,穿过即将结冰的沼泽,拉着一车原木,它喘着粗气踏破晶莹的冰雪,马蹄上方的短毛处被割破,于是洁白的雪地之上,就留下了一串带血的孔眼,那是它紫红色的行迹……父亲系马的时候,麦克雷疾步上前,砰地甩上车厢后的挡板,插上插销。父亲从车厢侧边翻下来,麦克雷已经发动了引擎。
  卡车在山坡下转弯时,斯科特想回头看,但绳子系得太短,它转不过来。大雨如同无数被风吹斜的珠帘,挡住我们的视线,只听得引擎声远去了。
  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大卫并不在我身边,便向喧哗的鸡棚快步跑去。很难相信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在瞬间造成这么大的破坏。鸡棚里乱作一团,受了惊吓的鸡在空中乱飞,还有一些受到重创,倒在地上,被灰尘和血污覆盖。大卫几乎是没有意识地朝四面八方挥舞着手中的斧子,灰尘落在他脸上,而泪水又在这片灰色中划出两道细细的痕迹。
  精疲力竭之时,他最后一次举起斧子,扔向刚刚出现在门口的父亲,然后就从我们身边蹿出门去。


  我为这些阉鸡伤心,现在它们是如此残毁无用地躺在那里;也为母亲伤心,她为了我们所有人,在这些阉鸡上花费了太多心血。
  我们从那个伤心之处离开时,刀割般的海风吹来,大雨夹杂着冰雹,迅疾地演化成了今冬的第一场雪。
  我停下脚步,向风吹来的方向别过头去,看刚刚走过的路,我的父母在那里,被风吹在了一起。他们侧过身,面对面倚向对方,肩靠着肩,就像三角屋顶那两根对接的椽木。父亲的臂膀绕上了母亲的腰,母亲也不像我以往看到的那样将它们移开。她的手反而抬起,将珊瑚梳子从她厚重的发髻中取了下来。那乌黑的长发被狂风扬起,与落在头发上的雪花一样散射着光芒。长发包裹起了父亲的脑袋,而父亲也将脸埋入那厚重的黑暗中,又将母亲搂得更紧了些。我想他们会在那里站很久很久的,顶着凛冽的风雪,任脸上结起冰霜。
  看起来我应该让他们单独待一会儿,我想现在我要做的是去找到大卫,可能他会明白的吧。
  (旭 日摘自上海文艺出版社《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一书,李晓林图)
其他文献
走在街头,你要格外当心,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踩到脚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这些作品出自粉笔画艺术大师David Zinn之手,自1987年起,他便用手中的粉笔开始了创作。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或坐在躺椅上看书,或在街头清扫落叶,自得其乐,完全融入周围环境之中。David Zinn用粉笔创造出了梦幻王国。
期刊
我曾经有个非常怪异的习惯——只用钢笔写字,就算用钢笔也必须使用笔尖非常细的才行,似乎只有那样的笔才能充分表达我澄澈的感情。有一回,在东京大学留学的一位禅师知道我喜欢细笔尖的钢笔,便到文具店买了一支给我。怀着感恩之情,我用那支笔写了许多文章。到了巴黎后,我在当地发现有许多那样的钢笔,于是买了一支回来。  但是从我有了两支钢笔的那一天起,我再次拿起禅师送给我的细钢笔时,对它已没有之前的那种珍惜与感激之
期刊
我很像我的母亲  ——清瘦、细手指  眼下是黑的眼袋  躯体内,一颗沉重的心  充满焦虑;  头脑中,尽是我承担不了的想法。  但对外,是我的笑脸  我和母亲一模一样  她的泪水滚动在我的眼睛里。
期刊
二战结束之后,在荷兰与德国交界处竖着这样一处标识:“此地乃文明世界之尽头。”的确,那时的欧洲已沦为野蛮大陆。在战争的摧毁性打击下,“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秩序、法律甚至道德在不少地方早已荡然无存,是非对错失去意义,人们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在废墟中用暴力争抢着最后几块能填饱肚子的马铃薯——这景象很难让人相信竟会发生在20世纪的欧洲。在这世界末日般的景象中,唯一尚能令人欣慰的一点是:无论如何
期刊
猫喜欢观景。  许多下雨天,猫会走到窗前,蹲下,看着风景,一动不动,良久良久,像人一样,或是比忙乱彷徨的人更有气质,更懂得享受已得的一切。  幼儿也爱看风景,一觉睡醒,“咚咚咚”走到客厅,发觉窗外正下鹅毛大雪,也会贴到玻璃前,一直看一直看,那专注享受的神情,也同猫相似。  爱狗人士都会带狗兜风,将它们放在汽车后座上,开了窗。这时,年纪大些的狗便显出尊严,绝不兴奋乱叫,即使在红绿灯前,也不过略看邻车
期刊
欧阳中石生于1928年,小时候绝顶聪明,他有两大特长:书法和戏剧。此外,在文学、绘画和体育方面,他也相当出色。可惜他数学差点,从初中升高中,就栽在几何上,第一年没考上。  关于这一事,欧阳中石有一段回忆。他说,1956年,他已从北大毕业,在通县师范教了两年书,暑假回到老家,顺便看望自己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顾谦先生。此公乃一代词人、名师顾随的弟弟,因为崇拜鲁迅,连发型和胡须都是仿照鲁迅的样式。巧得很,
期刊
早六时许,在似醒非醒之间,灵光乍现,冒出一段疑似格言的东西,赶紧抻纸而记,云:  无论生我养我之人,还是我生我养之人,终要离我而去,便心生忧伤,感人生虚无,不必迂执;无论恨我爱我之人,还是我恨我爱之人,终要化为枯骨,便心生宽慰,觉怨亲平等,无须亲疏。  记下细忖,感到它像一副天赐的长联,对偶、对称、对应,其中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即便是平日里苦思冥想,也未必能得。所以,所谓“偶得”,其实就是“灵感”
期刊
《新周刊》杂志曾在2007年9月刊载文章《信息过剩时代的“不知情权”》,详尽阐述了信息泛滥对人类生活的诸多不利影响,并引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在1978年给出的预言: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今天,媒介和信息流的发达程度较以往更甚,人类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生活新时代,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生活伴
期刊
航班已经晚点4个小时,我漫无目的地在阿尔伯克基机场的候机楼里闲逛着。这时候喇叭响了:“如果有人懂得阿拉伯语,请立即赶往4号登机门。”那不正是我乘坐的航班使用的登机门吗?未及细想我就走了过去。  一位老妇人倒在地上,大哭不止。她穿的传统巴勒斯坦刺绣长袍让我想起了我的祖母。“跟她谈谈,”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催促我,“我们告诉她航班延误的消息后,她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弯下腰去搂住她,用不太熟练的阿拉伯
期刊
一位活蹦乱跳的老友,忽然被查出患了肺癌,晚期。  他很无辜。他清心寡欲,按时上班、吃饭、睡觉,性格开朗,锻炼身体,“慎独”,按照《论语》《黄帝内经》的指示生活。他乐善好施,自然而然,如果真是善有善报的话,少不了他的。他是传说中的那种君子、良民、好人。按照以往的经验,他没有任何短命的可能,大家普遍以为他必会成为人瑞。  佛语云:“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未作也得了。  分析他家的大米、香油、果蔬、牛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