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正以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抢占时代制高点,美与丑、传统与现代等思想意识、价值观无不混杂于网络中,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丰富、便捷、高效、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同“双刃剑”,这也给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德育工作;有效性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和手机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丰富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让工作更加高效、生活更加轻松、信息更加快捷、交流更加自由……以QQ、BBS、飞信、E-mail、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网络世界,正史无前例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现实。但是,不可讳言的是网络和手机已经成为当前中学生的沉疴,许多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无不对网络、手机“谈网色变”,因为它们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
一、中学德育教育受到网络环境制约的表现
1.网络环境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实现了德育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拓展,网络可以提供多样性、灵活性、多姿多彩的学习知识,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二是实现了德育教学空间以及范围的扩展,基于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能够独立地跟世界开展思想、文化等的沟通,以及探讨自身充满兴趣的话题,在自主地沟通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三是实现了德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够非常便捷和及时地获得信息是网络的显著特点,这大大地方便了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便捷和及时地把握热门话题、国内和国际大事、党政方针等等,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导言行”的目标。
2.网络文化形成了新型的挑战。一是削弱了教师的影响力与权威性,出现网络之后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非常多的信息资料,而这一系列的信息比较复杂,难以辨别其真伪,由于中学生缺少较高的辨别能力,其思想非常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不可避免地忽视教师的权威性。二是削弱了人际沟通的能力,虚拟性的网络让人们彼此间的沟通并不一定需要当面进行,这就导致一部分中学生陷于网络的环境中而无法自拔,进而削弱了其社会交际能力,他们在生活现实中变得十分消沉、苦闷、孤独、压抑、焦虑等,进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网络新常态下实施中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毋庸置疑,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能够完善其人格与提升其精神境界,中学生正好处在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阶段。为此,需要将德育教育摆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1.树立科学的德育育人观念。百年大计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本质所在是教育人。为此,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还应当将德育思想渗透其中,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师在教学实际当中,应当坚持科学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往忽视沟通和重视讲解的教学模式,重视中学生人生引导上德育的巨大功能。
2.认识新常态德育形势,营造社会大德育氛围在网络的冲击下,不谙世事的中小学生容易误入歧途,与亲人的沟通越来越少,朋友也会越来越少,孤独感和沮丧感的增加,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侵蚀他们的灵魂,使他们荒废学业。
學校和德育工作者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立体式、开放式的德育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3.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方法,丰富德育内容,讲求德育实效德育方法形式多样,但必须遵循由小及大,从小事做起;由近及远,从身边做起;由浅及深,由事及理;由表及里,由低及高的规律,所以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适宜的德育内容,发挥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的育人功能,办好校园文化节、科技节,并通过校训、校徽、校歌、学校人文生态景观、电子屏幕等,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润物无声,深入人心。在网络环境背景下,教师更要拓展和创新德育方法和途径。第一,创建网络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德育资讯:第二,建立家校沟通或班级QQ群、微信群,既能及时公布和共享普识性的德育内容和消息,又能独立地与各位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与交流:第三,编辑家庭教育期刊,利用家长会和家校联合团体进行有效的宣传等。4.应当懂得批评艺术的有效应用。处在青春时期的中学生存在一些错误或者是问题并不异常。然而,学生犯错误也并非天生的,其犯错误终归都是有原因的。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中学生往往借助宣泄的方式吸引教师或者是家长的重视。为此,教师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一是应当注重疏导,从而能够看到学生存在的闪光点,二是注重场合和把握分寸,从而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予以保护。
5.给学生一些挑战。中学生精力旺盛、内心需求强烈,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些既有难度又能通过努力完成的挑战,再配合适当的肯定,就能让学生在挑战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对其成长很有意义。
6.启发学生逐步地保持自律的意识。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运用到活动中来,从而增强他们在德育教育中的自觉性。
在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有效的信息平台,准确把握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研究德育工作的对策,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创新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正确地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德育工作;有效性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和手机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丰富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让工作更加高效、生活更加轻松、信息更加快捷、交流更加自由……以QQ、BBS、飞信、E-mail、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网络世界,正史无前例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现实。但是,不可讳言的是网络和手机已经成为当前中学生的沉疴,许多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无不对网络、手机“谈网色变”,因为它们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
一、中学德育教育受到网络环境制约的表现
1.网络环境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实现了德育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拓展,网络可以提供多样性、灵活性、多姿多彩的学习知识,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二是实现了德育教学空间以及范围的扩展,基于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能够独立地跟世界开展思想、文化等的沟通,以及探讨自身充满兴趣的话题,在自主地沟通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三是实现了德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够非常便捷和及时地获得信息是网络的显著特点,这大大地方便了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便捷和及时地把握热门话题、国内和国际大事、党政方针等等,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导言行”的目标。
2.网络文化形成了新型的挑战。一是削弱了教师的影响力与权威性,出现网络之后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非常多的信息资料,而这一系列的信息比较复杂,难以辨别其真伪,由于中学生缺少较高的辨别能力,其思想非常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不可避免地忽视教师的权威性。二是削弱了人际沟通的能力,虚拟性的网络让人们彼此间的沟通并不一定需要当面进行,这就导致一部分中学生陷于网络的环境中而无法自拔,进而削弱了其社会交际能力,他们在生活现实中变得十分消沉、苦闷、孤独、压抑、焦虑等,进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网络新常态下实施中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毋庸置疑,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能够完善其人格与提升其精神境界,中学生正好处在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阶段。为此,需要将德育教育摆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1.树立科学的德育育人观念。百年大计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本质所在是教育人。为此,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还应当将德育思想渗透其中,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师在教学实际当中,应当坚持科学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往忽视沟通和重视讲解的教学模式,重视中学生人生引导上德育的巨大功能。
2.认识新常态德育形势,营造社会大德育氛围在网络的冲击下,不谙世事的中小学生容易误入歧途,与亲人的沟通越来越少,朋友也会越来越少,孤独感和沮丧感的增加,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侵蚀他们的灵魂,使他们荒废学业。
學校和德育工作者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立体式、开放式的德育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3.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方法,丰富德育内容,讲求德育实效德育方法形式多样,但必须遵循由小及大,从小事做起;由近及远,从身边做起;由浅及深,由事及理;由表及里,由低及高的规律,所以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适宜的德育内容,发挥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的育人功能,办好校园文化节、科技节,并通过校训、校徽、校歌、学校人文生态景观、电子屏幕等,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润物无声,深入人心。在网络环境背景下,教师更要拓展和创新德育方法和途径。第一,创建网络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德育资讯:第二,建立家校沟通或班级QQ群、微信群,既能及时公布和共享普识性的德育内容和消息,又能独立地与各位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与交流:第三,编辑家庭教育期刊,利用家长会和家校联合团体进行有效的宣传等。4.应当懂得批评艺术的有效应用。处在青春时期的中学生存在一些错误或者是问题并不异常。然而,学生犯错误也并非天生的,其犯错误终归都是有原因的。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中学生往往借助宣泄的方式吸引教师或者是家长的重视。为此,教师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一是应当注重疏导,从而能够看到学生存在的闪光点,二是注重场合和把握分寸,从而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予以保护。
5.给学生一些挑战。中学生精力旺盛、内心需求强烈,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些既有难度又能通过努力完成的挑战,再配合适当的肯定,就能让学生在挑战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对其成长很有意义。
6.启发学生逐步地保持自律的意识。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运用到活动中来,从而增强他们在德育教育中的自觉性。
在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有效的信息平台,准确把握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研究德育工作的对策,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创新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正确地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