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是新一轮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科学探究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新课改形势下化学教学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认为化学学习不只是概念、理论、实验等的掌握和熟练过程,而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是指按照学习规律主动获取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科学地组织自身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探讨、求索、发现”的意识和习惯的特殊本领,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培养跨世纪的具有自主探究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际经验谈三点体会:一、激发学习兴趣 引起探究欲望;二、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探究思维;三、提供自由空间 提高探究能力和水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灌”的,而是通过思考的过程“悟”的,是通过探究“生产”出来的,所以应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探究;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提供空间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着眼于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实施素质教育。所谓科学探究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確立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的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教育。作为一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成长的新教师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1. 激发学生兴趣 引起探究欲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引起学生兴趣的规律有两条:一是当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时;二是当所学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涵义时。
  例如,教学中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选择我们身边的物质来探究问题:选一颗鸡蛋,找一个瓶口比鸡蛋略小的塑料瓶,将鸡蛋用10%的醋酸溶液浸泡十分钟后,在塑料瓶内放上燃着的酒精棉,等瓶中的火熄灭后迅速将鸡蛋小头对准瓶口,鸡蛋很快被吸入瓶中。“咦,怎么回事呢?”学生感到很有趣,非常想知道原因,这样就迫不及待地想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来解释心中的疑问,这样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再如,平日里“燃烧和灭火”的现象很常见,油锅着火时人们为何用锅盖来盖灭而不用水来浇灭呢?这些平时学生习以为常的现象从来未被认真的思考过,现在却可以用他们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来解释,对此学生很有兴趣想探个明白。这样也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2. 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探究欲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一个学生若能不断地提出问题,说明该学生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富于想象、善于质疑、勇于求异。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在明了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新问题,在问题中求知,在问题中发展。在化学学习中,除了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外,教师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2.1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探究思维。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教材的内容也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课堂上通过讲生活故事或者联系具体生活实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发问,启发他们的探究思维。
  例如,金属锈蚀的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我们从未对此现象认真研究过。上课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锈蚀的现象,然后互相讨论质疑:
  (1)什么样的金属容易生锈?
  (2)生锈的原因是什么,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吗?
  (3)生锈对于生活和生产来说有什么危害?
  (4)应该如何防止金属生锈?
  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大家共同来思考学习,并且结合所学的铁生锈的原理为学生提供实验物品(蒸馏水、试管三支、铁钉、植物油等)来共同完成这个探究实验。这样既启发了他们的探究思维也满足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2.2利用热点新闻创设问题情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化学材料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有新的突破和进展,例如,近两年来在“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研制中新材料的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的发明与推广使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方面,这些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疑问,建立起学习与应用的桥梁。
  例如,在学习甲烷时,可以引用某地区发生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柞为情境,引导学生发问:
  (1)煤矿为什么会产生瓦斯?
  (2)瓦斯是什么物质?
  (3)煤矿中的瓦斯是怎么产生的?
  (4)避免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依据所提出的问题顺藤摸瓜,一步一步的追问,继续向下探究。
  2.3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哪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即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能有效地驱使有目的的探索。
  例如,在讲授“盐类的水解”时,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判断NaCl、NH4Cl、Na2CO3的水溶液的酸碱性,然后给学生提供以下仪器:试管三支、PH试纸、玻璃棒、标准比色卡,及三种药品各少许,指导学生做实验用PH试纸来测定上述溶液的PH值,并根据现象做出思考,学生会发现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在“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盐的水溶液不都显中性?使他们带着渴求的心理探索其中的原因。
  此外,还可以用一个美妙的比喻创设问题情境。如,讲二氧化碳时,“掬一捧《天仙配》中那悬空的滚滚流云”给学生一种诗情画意般的享受;以一句脍炙人口的诗词创设问题情境。如一首《石灰吟》蕴藏着无畏的奉献和化学哲理;……这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和探究。   3. 提供自由空间 提高探究能力和水平在科学领域有一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才能学得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得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3.1在课堂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共处、共同学习,改变以往的师高为上的姿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教师随时解决,有疑问的布置为课下探究作业,做好学生的学习的指导者。这样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学习木炭的吸附性时,我刚在演示用木炭来给红墨水褪色,有学生就问到:“老师,既然木炭可以使有色物质褪色那用它能不能将家里食用的红糖变成白糖呢?”这个问题非常好。我及时的表扬了这个提出问题的同学,并鼓励同学们都来思考这个问题,并且组成课外活动小组回家后大胆尝试,然后在下堂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得到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红糖能否变白糖。
  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烧杯、双通玻璃管、铁架台。
  实验物品:红糖、木炭、水。
  实验步骤:
  (1)把木炭放在试管中烘烤数分钟冷却(学生想原因);
  (2)把红糖溶于水制成溶液;
  (3)将冷却后的木炭置于双通玻璃管中,并固定铁架台上;
  (4)把红糖溶液由玻璃管上端管注入,溶液经过木层后有色物质被吸附,从玻璃管下端口流出来,观察现象(重复操作数次);
  (5)将得到的溶液蒸干即可以得到时白糖。
  课下学生组成实验小组互相合作完成了探究,实验很成功,既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问还加强了对木炭具有吸附性知识的理解。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那是成功的喜悦和好奇心的满足。
  3.2“学则需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提高探究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拿出我们常饮用的“可口可乐”倒入一支大试管中,然后塞上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塞,再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振荡大试管,观察现象。这样学生会看到大量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就有学生说:“原来饮料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啊。”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知道了它的应用,这个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水平。
  此外,还可以利用学生身邊的易得物质进行科学小实验。如,利用黄豆和绿豆、水和酒精等体积相混合来探究化学上的“1+1是否等于2”的小实验;利用饮料瓶、纱布、砂石子等自制简易净水器等等,既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究水平。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重在探究贵在引导。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教学不再是呆板的说教,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现代教学思想。教师应该从各方面挖掘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建立探究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水平,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兵芳、黄研.科学探究研究文献统计分析.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274期第5页.
  [2]刘红云.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探究能力.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274期第19页.
  [3]毕华林.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张长江.中学化学教学技术指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王明微.化学探究活动中问题的有效性.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274期第17页.
  [6]庄素英.化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274期第30页.
  [7]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①②(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8]宋心琦等.对中学化学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化学教育.2001年第9期第1~5页.
其他文献
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培养出一个好的集体,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学习生活氛围,让其健康成长,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良好的素质。  1. 要有爱心和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班主任要视生如子,把時间和关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
期刊
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新课标》中也指出:“语文阅读的重心由强调接受信息转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信息。”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探索,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着重进行了阅读理解策略的训练,现做简单介绍。  1. 阅读中的识记策略识记策略是记住阅读材料的有效方法,包括复述策略和重复策略。  1.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
期刊
【摘要】《文心雕龙·神思》是刘勰创作论的总纲,它要求创作者不仅要以“思接千载”(即想象)为基础,更要以“贵在虚静”为要旨,谋划全篇。高中语文教师正可以“虚静”之论指导学生作文,鼓励学生做到“三静”,即静下心来收集和整理,静下心来习用,静下心来总结提高。如此积累,对学生作文必有所增益。  【关键词】文心雕龙 ;虚静 ;三静笔者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常常听到学生怨恨自已的“不争气”--有时,为了使作
期刊
【摘要】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将结合物理课堂教学,阐述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优化课堂;培养能力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迅速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心组织课堂,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探究,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由此,优化课堂极为重要。  1. 巧用实验激趣,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过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1. 教学要从矛盾开始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兴趣;激发;学生;效果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期刊
【摘要】巧妙的课堂语言是上好小学语文课的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以鲜活、生动、具体、有生命力的的课堂语言呈现在课堂教学中,为语文课堂创设美好的境界,用真情震撼学生的心灵,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高效语文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师;课堂语言;语文教学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艺术。一位出色的语
期刊
专家指出:21世纪最重要的是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所以当代的主导教育思想应是:将目标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而在当今的中职教育中,大都只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忽略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心理素质,导致许多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发展上出于较低水平。中职卫生学校与其它中等学校相比,科目较多,课程较紧,压力较大,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要。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门
期刊
【摘要】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定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习惯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学生的头脑这部机器就会持久的运转起来,就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习惯;教学策略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语文是高考的主要科目,因此,我们不
期刊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英语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快乐、自信地学习。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开始学英语学生就已经不感兴趣了,那就好像鸟儿还没有飞上蓝天就已经折断了翅膀一样,是很可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