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痛不欲“生”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445163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子中心护工和新生儿父母交流。

  2017年,陕西榆林产妇小马因为产痛到了生无可恋,带着腹中已过41周胎龄的宝宝,从5楼坠下,母婴双双殒亡,留给世人无尽的叹息。如果她当时能用上无痛分娩,一切会不会是另外的走向?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早已把孕产妇死亡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以及国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但很多人是从榆林事件之后,才惊觉“产痛真的能致命”。
  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2019年3月,913家医院成为首批分娩镇痛试点。
  多位麻醉学专家相信,中国产妇的“无痛分娩时代”正在到来,并对前景审慎乐观。而我们所关注的则是,一个并不高难的镇痛技术,为何在中国迟迟没有大规模推行,使得九成产妇难以享受到舒适的分娩?

一根导管带来的“轻盈” 


  从1980年代至今,中国陆续引入椎管内镇痛技术、静脉镇痛、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TENS) 、心理疗法、导乐等不同的分娩镇痛方式,目前统称和采访所涉及的“无痛分娩”,基本指的是使用广泛、效果确切的持续硬膜外镇痛技术。
  原理和常用的剖宫产麻醉一致,即在产妇腰段脊柱硬膜外放置一根导管,连接输注泵后,持续给药,但药物剂量不到后者的八分之一:“所有痛觉的产生,都是先传导到脊髓,再从脊髓上传到大脑。椎管内麻醉就是从脊髓的位置把信号阻断,不再进一步传导到大脑。”经过医生评估,只要没有颅脑高压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史、败血症、腰部局部皮肤感染这些禁忌症,产妇都可使用这项技术。
  真的可以立马无痛?知乎的相关提问里,八成以上的亲历者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记者在为期一个月的实地采访里,也有三四位产妇,回答惊人的一致:“真是生命之光!人类之光!”另一句频率很高的描述,当数“从地狱到天堂”。
  通往那个宁静境界的路径,其实很短,一般麻醉科医生用5到10分钟即能完成。就是这么一根直径不到两三毫米的导管和其中的镇痛药物,改善了千万产妇的生育质量。
  專家指出,硬膜外分娩镇痛也会有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概率非常低。由于用药剂量很小,而且硬膜外用药并非静脉,进入妈妈血液循环微乎其微,药物很快就会代谢掉,无痛分娩对哺乳没有负面影响。很多产妇担心的产后腰疼或头疼,目前也没有科学论证与硬膜外操作有关。
  关于产痛,一千个产妇能给出一千种描述。譬如:像潮水般涨了退,退了又涨上来;身体被粉碎,骨头都快被拉开;感觉肚子和腰在被人用锤子使劲锤,拿刀子捅;就像腰被掰折一样,可怕的是掰折之后几分钟又会重复……
  即便看过再多书或道听途说,实际的疼痛感依然远远超出预期。但对于她们的遭遇和感慨,并不是人人都领情——也包括和她们同样性别的过来人。
  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仅次于烧伤痛,位居第二。这种疼痛源于宫缩和宫颈口的不断扩张,不仅局限于下腹部,还会蔓延至腰骶部及大腿根部,是一种有间隔的、弥散性的疼痛。通常潜伏期 (指临产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到4至6公分) 就有平均8小时,而进入活跃期 (宫口开4至6公分到开全) 的时段,平均4小时,疼痛最为剧烈。
  人类发展历程中,疼痛或许是一个类似警示信号的东西。从医学来讲,疼痛是有害而需要干预的。产妇全身处于应激状态,会大量释放儿茶酚胺,减少血供,导致胎儿窘迫和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增高。对母亲来说,疼痛也会在心理上造成或短或长的创伤。
  产痛如此的“反人性”,然而长达数个世纪里,始终有人认为,“解除这种被安排在平产中的痛苦会违背神的意志。”各种陈旧观念像一道道无形的网,罩在中国女性头上。2010年,一位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护士在中国产房里看到产妇们 (因为有外国客人来访) 涨红脸却不喊疼,感到特别吃惊。“现在的研究已经发现,其实各国产妇对疼痛的感受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疼痛的方式会因为文化、环境、经济状况等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无痛分娩中国行”的发起人胡灵群说。

中国无痛分娩先行者


  正因为社会流行的传统观念和技术短板,中国的医护人员多年来习惯了产房里的“呼天抢地”。
  张光波却不。
  上世纪60年代,她在北大第一医院麻醉科上班。“轮到我去妇产科做麻醉的时候,手术室离产房很近。每天我做麻醉时,就听到产科那边很惨痛的呼叫声。我听着难受极了。”
  既然能用药物让其他手术的病人不疼,为什么不能让生产的“姐妹们”也不疼呢?
  懂日语的张光波查阅了大量资料,自信地开始了本土实践。从1963年9月开始,张光波一人用低浓度的药物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为67位产妇实施了分娩镇痛,并详细记录了50例临床样本的情况。次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麻醉学术会议上,她提交了《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无痛分娩的探讨》的论文。
  距离北京市区几十公里外,在三河一家养老机构里,我们见到了92岁的张光波。老人家头发银灰,精神矍铄。当年的8页论文稿纸记载了她的努力与成果:“以低浓度、小剂量及分段准确阻滞的硬膜外阻滞进行无痛分娩,于大多数(83.3%~95%)产妇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无痛效果。”
  半个世纪后的稿纸,并未泛黄。可惜的是,因为“文革”,她的这项突破性研究便告终止。中国麻醉学和产科学界也是近几年,经过“发掘”才知道了张光波这位“中国无痛分娩第一人”。
  1980年代后期,无痛分娩开始在众多西方国家作为产科工作常规普遍推广。到90年代末,英国产妇的无痛分娩率已高达90%以上,美国已超过80%,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无痛分娩率也已达到或超过50%。
前北大医院麻醉科医生、“中国無痛分娩第一人”张光波 。图片|南方人物周刊
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麻醉科主任陶为科用视频和图片向国内产妇介绍无痛分娩,打消她和家属的顾虑。图片|南方人物周刊

  1994年,在北大妇儿医院麻醉科工作的曲元行将分娩,她的生育观念却不比产妇“先进”多少。“当时我整天跟产科大夫打交道,生个孩子,我还认为剖宫产挺好的,所以我找到我们产科专家,说你给我剖了吧。人家说你傻啊,你骨盆条件好,能生你干吗不生?”
  心里颇有点“委屈”的曲元,把刚刚还在“实验期”的无痛分娩当作了救命稻草。无痛分娩尚未普及的那个年代,中国极少的分娩镇痛都是在医护人员和他们的熟人身上使用。给曲元操作硬膜外镇痛的,正是她的老师徐成娣。因为“以身实验”成功,曲元成为这条路上坚定的探索者。
  2008年,时任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麻醉学副教授胡灵群有感于国内产妇的生产状况,发起“无痛分娩中国行”,带领近千人次的美国医护人员来华,与国内100多所医院合作,推广分娩镇痛,宣扬现代产房理念。此后,类似的推广和教学培训活动在各地风生水起。
  新技术的应用总会有曲折,何况分娩镇痛这样涉及不同学科的项目。
  “产科也分两派,因为它毕竟是药物镇痛。产科最大的顾虑就是说产程延长了,或者因有创性穿刺、并发症之类的。2000年前后,我们院产科有一个医生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一篇文章,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生孩子是属于自然过程,产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要镇痛应该主张非药物性镇痛对吧?这种说法盛行一时,到现在也还有这么想的。而且他们老觉得产房是他的地盘,你们过来打无痛好像抢了他的饭碗似的。如果你真的把剖宫产率降下来以后,产科的利益的确受一些损失,它的剖宫产补贴怎么办?这也是一个具体的问题。”曲元说。

麻醉医生人少压力大


  “麻醉科医生人力严重不足啊。”在采访的每家医院,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中国目前麻醉科医生数量有9万左右,若按照英国每万人口拥有2.8个麻醉科医生、美国每万人口拥有2.5个麻醉科医生的比例,全中国至少还有30万的缺口。而国内外科手术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远超麻醉科医师数量的增长速度。

  通往那个宁静境界的路径,其实很短,一般麻醉科医生用5 到10 分钟即能完成。就是这么一根直径不到两三毫米的导管和其中的镇痛药物,改善了千万产妇的生育质量。

  “我现在基本睡在医院,做完一台麻醉手术,抓紧时间休息一下,随时又要开始下一台,只有凌晨2点到5点可以睡个整觉,其余时间就要随叫随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医生李潇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自己一个星期和爱人只能见一两次面。
  一般非紧急的手术,多半是病人预约好的;但生产这件事无法确定时间,现实中一半以上产妇都是夜里“发动”,医生值“无痛班”,意味着通宵熬夜。南京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沈晓凤告诉记者,他们一个麻醉科医生最多一晚“打了37个无痛”。
  这当中,综合医院是难中之难。调配时,分娩镇痛往往被挤压掉。胡灵群建议,在人力安排上,可以用换位、重组和补位的方式。“白天有人去产房,晚上让麻醉科医生进驻产房,有非产科急症时再去手术室。再就是将从事剖宫产麻醉的医生组合在产房或就在产房手术室,重组合理利用。”但在国内,能从产科麻醉特别是分娩镇痛的角度出发,来做这样的安排的,屈指可数。
  记者走访获悉,在过去的20年里,许多公立医院为了激励医生,每做一例分娩镇痛,会给100到400元不等的奖励。但这笔奖励是发放给包含麻醉科医生、产科医生、助产士等在内的整个团队,有时还是二次分配、平均到人。“你想,辛辛苦苦做一例,从头盯到尾十几个小时,才得几十块,有时甚至都没给到自己头上,谁想做呢?”有医生吐槽。
  “我们招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于北医8年制的学生,但已经连续两年招不到新人了。”曲元叹道。“没有人来报考麻醉科了。科室人员断层非常明显,除了像我们这拨五六十岁的高年资医生,干活的大部分是规培生和外地进修生。我们医院对SCI(科学引文索引)要求还特高,发的分值不够高的,很难留下。又要人,没人考,进来还难留,这就是个恶性循环。”曲元称。
椎管内分娩镇痛中,麻醉科医生就是将微量的药液通过这根极细的导管持续注入到产妇的硬膜外腔中。图片|南方人物周刊

  与此同时,社会对于麻醉科医生的认知还停留在“打一针麻药”的层面。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 (CAA) 2019年最近刚做完一个针对100万民众的线上问卷调查。“我问,你认为麻醉科医生是医生、技师、护士,还是其他医务人员?有1/3都不知道麻醉科医生是医生。我再问,手术过程中和做完以后,麻醉科医生可以离开吗?有一半以上认为麻醉科医生是可以离开的。”在另一项针对麻醉科医生的职业现状调查里,他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会让你的子女选择麻醉吗?回答“会”的不到1%。“我们医生自己都没有认可这个职业,感受不到它的价值,对吧?”
  高级全科医生——这是许多麻醉专家对于麻醉科医生的定位。“实际上绝不只是打一针,手术过程里可能会打几百针。更多的药物是维持病人的心跳、血压、呼吸脑功能、肾功能等各种生命体征,要根据病人的身体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组合,就跟飞行员一样,仪表一波动,他就得去处理,才能保证飞机正常航行。我们做的就是维持生命,保驾护航。”
  ◎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有删减)
其他文献
看起來这只是一个大号塑料袋,表面还有些皱巴。塑料袋上插了几根胶管,里边是透明的液体,以及一只还没长出毛发、通体粉红的小羊羔。  可这不是普通的塑料袋,这套装置在尽可能模仿子宫的结构,凝聚了人类新生儿研究最前沿的成果。里面那只小羊羔是从母羊子宫内取出的胎羊,这些小羊羔一共有8只,都在羊妈妈体内长到100~115天,从肺部发育的角度对比,相当于22~24周的人类胎儿。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将这
期刊
张漾出生于1993年,是标准的独生子女,家里的《独生子女证》可以证明。《独生子女证》全称《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是大部分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的共同记忆。  2013年12月28日,《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期刊
DNA基因链条。  目前,全球平均不孕不育率在10%~15%左右,我国约为15%。中国不孕夫妇约为1200万~1500万对,自然妊娠人群流产率高达10%。另外,我国婴儿出生缺陷率为5.6%,每年新增约90万例患儿。  与此同时,世界老龄化现象严重,我国也不例外,2015年,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约为1.6,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也没能明显地缓解这种情况。2018年65岁以
期刊
7月27日下午,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办的“2021科创中国·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论坛”上,视野开阔的政府官员、敢为人先的科学家、锐意进取的企业家以及深度观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合智慧、经验和远见,展开一场科技研发与产业提升的思想碰撞,探索如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科技要素和生产要素紧密结合的创新路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前不
期刊
2010年夏天,俄罗斯的酷暑史无前例,异常的高温、干旱使俄境内森林相继燃起熊熊大火,不时刮起的大风,使火势更凶猛,蔓延更迅速。大火产生的气体和烟尘使莫斯科市被“毒烟”笼罩,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此次火灾导致粮食同比减产1/3,土豆和甜菜也减产30%。  大火肆虐之时,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使火熄灭。森林大火的灭火方法多种多样,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措施。  处于三级风以下气象条件中的初发小团火点,可采用
期刊
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降生。这是一个伟大的人类历史新纪元。科学家们欣喜若狂,还有人提议给她取名为“赫拉”。在古希腊神话中,天后赫拉是掌管婚姻和生育的女神。当然,此类拙劣的实验室幽默最终未能实现,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工孕育让人类第一次扮演了神的角色。  辅助生殖技术是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精子或卵、受精卵、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技术。随着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发
期刊
福建泉州崇武古城风景区。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在此之前漳州的福建土楼(为部分土楼,龙岩也有分布)、厦门的鼓浪屿,已经分别在2008年、2017年申遗成功,“闽南金三角”平分秋色。那么这次,为什么是泉州?  假如我们将视线投向1271年的世界——  这一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南宋政权气数已尽,欧洲人刚刚从蒙古铁蹄的洗礼中缓过来,17岁的马可·波罗第一次
期刊
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人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带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归来。 在米兰,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客和乘务员全部下车,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著
期刊
袁格兵的很多东西都消失在郑州的大雨中。7月20日,在京广北路隧道附近,他的身份证、银行卡和很多随身物件都被冲走了。手机也不知道漂到城市的哪个角落,以至于到25日,他对时间的感觉都是混乱的。隧道灌满了,他只知道“见了人就要救”  那个漫长而又慌乱的雨天,这位来自湖北十堰的电焊工在京广北路隧道的大水里泡了16个小时,只吃了几口馒头,但救了50多个人。  他生过一场大病,医生告诉他不要干太重的活儿、不要
期刊
新年来个“北极熊跳”!    在加拿大、爱尔兰、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新年当天人们有习俗聚集到海边.跳入水中、集体冬泳。他们管这叫“北极熊跳”。有时候这项活动会组织慈善募捐。北半球国家里有很多组织类似活动的北极熊俱乐部,它们一般都设在水域边,也有在新年组织北极熊跳的习俗。    英式橄榄球赛    在英国.人们会在新年当天加赛一轮英式橄榄球(除非这一天正好是周四、周五或周日)。    伦敦新年大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