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媵婚制中的“媵”“妾”之别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a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媵,指春秋战国时期的陪嫁之人;妾,是指中国古代男子在正妻之外另娶的女子或者女奴。在先秦时期,媵与妾共同存在,他们的地位都不可与妻相比,而且有媵妾对言之說。但是在先秦时,媵与妾虽可对言,但不论是在出身还是地位上,二者仍有很大差别。本文拟从二者的起源出发,考察二者在身份地位上的区别。
  【关键词】:媵;妾;媵婚制
  媵婚制是商周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媵婚制是多女共嫁一夫的婚制,随嫁之女称为“媵”或“媵妾”,因此,媵婚制又被称为媵妾制。然而,在先秦时期,也有妾的存在。从历史文献来看,不论是从起源還是身份,妾都不可能与媵相提并论,妾的地位较之媵,可谓下贱。但历史文献中有“媵妾”一词的记载,因此媵妾是否就是妾,还是另有渊源,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媵之起源、地位
  媵,本义是“送”的意思。《说文解字注》中有“送为媵本义,以姪娣送女乃其一端耳”。1《尔雅·释言》释曰:“媵,将送也”。即此字原为将送之义。《仪礼·燕礼》载:“主人盥洗,升媵觚于宾。”郑玄注曰:“媵,送也”。媵觚于宾,即送觚给客人,《仪礼》之中还有多处用到此字,如“媵爵”,就是拿着某物递送给某人的意思。
  在本义的基础之上,媵引申为女子出嫁时的所有陪嫁之人。媵有男有女,《吕氏春秋》中记载:“汤于是请娶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送女。”这是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伊尹即作为侁氏喜的媵陪嫁给汤,也叫做媵臣。《释名·释亲属》云:“姪娣曰媵”。姪,即兄长的女儿,娣,即女子的妹妹,周朝时女子出嫁,陪嫁的姪娣被称作做媵。秦昭襄王的母亲、秦国著名的宣太后芈月最初便是作为姐姐的媵陪嫁到秦国的。《公羊传·庄十九年传》记载:“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姪娣从。”2杨伯峻先生在《春秋左传注》中也有写到:“古代,诸侯娶于一国,二国以庶出之女陪嫁,曰媵。”即诸侯之女出嫁到他国,有其他二国陪嫁女子,称作媵。不论是陪嫁的男子、姪娣还是他国之女,皆可称作媵。
  至后来媵婚制流行与春秋战国时,“媵”更多的是称诸侯女子出嫁时的陪嫁之女,《毛诗后笺》中云:
  毛氏著于《韩奕,盖惟诸侯与同姓之国为媵,故有姪娣之称,其本国
  之媵或以君之庶女,或以同姓大夫之女,故《硕人》有“庶姜”之称,秦穆
  有“怀嬴”之媵,大夫以下或不必备,或以他人,然亦必有媵。
  可见,媵女的出身大多高贵,是嫡妻的侄女、妹妹,最差的也必须为同姓大夫之女,而且媵在诸侯婚嫁中是普遍存在的。媵的身份是母女间传承的,作为媵女的姪娣,其媵的身份即使到了女儿辈也不能免除,“娣与嫡妻,姊妹也,但非同母所生,盖礼严嫡庶之别,夫人之女,常为夫人,娣之女常为娣。”3婚后媵女的地位也绝不会像后人所讲的那么低下,在后宫之中,媵的地位仅次于嫡妻。何休注《公羊传》云:“适夫人无子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4媵所生的儿子,是可以被立为太子继承爵位的。《左传》中有大量记载:
  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齐侯娶于鲁,曰颜懿妃,无子,其姪鬷声姬生光,以为太子。
  闵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
  此三例,都是嫡妻无子,以其姪娣之子为太子。姪娣的存在,是以嫡妻为代表的强大同姓贵族血统,即使在夫人无子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嫡子的存在和血统的纯正。《白虎通》中亦云:“娶三国女何?广异类也。恐一国血脉相似,俱无子也。”5左右二媵以及媵姪娣的存在是为了“继嗣”这一观念。实质上,嫡妻无子,姪娣子可继为太子是对嫡长子继承制一种变相的维护,能保证诸侯拥有嫡子继承君位,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高。
  而且,嫡妻若死,媵甚至可以立为正妻,《左传·隐公元年》曰:“孟子卒,继室以声子”。杜预注:“诸侯始娶,则同姓之国以姪娣媵。元妃死,则次妃摄治内事,犹不得称夫人。”6此处称媵不得立为夫人,但是可以得知媵可以摄妇人之政。《白虎通》中云:“《春秋》传曰:‘叔姬归于纪。’叔姬者,伯姬之娣也。伯姬卒,叔姬升为嫡,《经》不讥也。”7承认媵可立为夫人,此说亦有道理。虽然有多种说法媵不得立为夫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嫡死之后媵实际上就是夫人,把媵称为夫人,也无不可。
  二.妾之身份、地位
  在中国几千年一夫多妻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通常将嫡妻之外的女子统称为“妾”,但是在秦以前,“媵妾,即庶妻也,其制于嫡妻之外,尚有媵有妾,然称媵妾为庶妻,乃后起之说,非初义也。”8将媵与妾归为庶妻,只是后来说法,先秦时的媵与妾在身份上有着本质差别。
  《礼记·内则》:“妾之言接也。”《白虎通·嫁娶》云:“妾者,接也,以时接见也。”妾有接见之义。《说文》云:“有辠女子给事之得接於君者。”可见,妾有给事之用,即供役使之人。《释名·释亲属》:“妾,接也,以贱见接幸也。”《礼记·曲礼》注:“妾,贱者。”妾身份多为下贱,较奴隶身份不远。
  妾与媵相比,地位可谓低之又低。首先,妾的来源与媵有很大差别,媵是随夫人而来,妾则不然,妾之来源有三,其一为以情私奔者,《礼记·内则》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说文》:“妾,不聘也。”妾是不需要娶的,与男子私奔者即为妾。其二为以罪没入者,上文中提到“有辠女子给事中得接於君者。”可证女子因罪而为妾。其三为购买与赠送,《礼记·曲礼》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此为买妾之证,赠送则更多,春秋时诸国争霸,婚姻联络与赠送美女,常常成为外交方式,所赠美女,即为妾。燕太子丹为使荆轲为其效命“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妾的来源相比于媵,并不光彩,这也就导致其身份的卑微、下贱,不可与媵相比。前文已经有提到,媵的作用是为了“广继嗣”,而且是作为妻的候补成员,随时填补妻死而留下的空缺,从而能稳固后宫及联姻两国的外交关系。妾则主要是为其主人及其家人服务的,没有为主人生育的责任,《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说楚王曰:“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为大王箕箒之妾。”《仪礼·丧服·子夏》篇称:“妾之事女君与妇之事舅姑等。”妾须服侍诸侯与嫡妻,与后世“丫鬟”地位较为相似,当然也并不能排除妾与主人在生活中接触过多而发生男女之事的可能,但即便如此,妾也不可能达到媵甚至妻的地位,媵在嫡死之后可立为正妻,妾则不会有此待遇,《谷梁传·僖公九年》记载前651年诸侯葵丘之会的盟约便有一条规定“勿以妾为妻”。
  史书多以“媵妾”对言,因而媵与妾之间有一定共通之处。《仪礼》郑玄注曰:“贵妾,姪娣也。”《礼记》郑玄注曰:“以室老为贵臣,以姪娣为贵妾。”“姪是妻兄之女,娣是妻之妹,从妻来为妾也。大夫不得呼世臣及贵妾名也。”可见,媵可称为贵妾,以表明与贱妾之别,妾之称即可表明其身份与妻不可相比,仅为妻之陪嫁;妾前加一贵字,体现其身份之高贵,比之于妾,更有地位。“媵妾二字,对文则别,散文则通。盖其含义不同,言妾可以包媵;而言媵,则不可以尽妾。”9因此媵妾对言,称媵为贵妾,妾则称为贱妾。
  与媵相比,妾仅是服侍人员,不存在生殖的可能。至战国后期,兼并战争使得同姓国数量锐减,以及礼乐制度的崩坏和贵族政治的消亡,媵婚制度也就此消亡,因而媵在中原地区就此消失。至秦以后的封建社会时期,妾的地位明显得到得到提升,甚至高于先秦时媵的地位。
  注释: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第八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50
  [2][4]春秋公羊传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0:290,18
  [3][8]陈鹏.中国婚姻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0:682,682
  [5][7]陈立撰.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95,97
  [6]杜预.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
  [9]杨筠如文存[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82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世界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文化多样性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基层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是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提,更可以在人们追求文化需求的道路上做一盏指路灯。因此,本文根据文化多样性背景,浅谈基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明确文化建设的任务,以至于不断提高基础文化的质量与品质。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基层文化;传承;创新  引言:文化作为国家与民族的血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直是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使培养的学生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点。本文试探讨高职院校传媒专业在新媒体空前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有序地组织学生开展新媒体实训。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媒体实训;微信公众号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完善,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能力素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崛起,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校师资水平较低以及资源匮乏,所以比起一本二本的学生面临着更过就业问题,就业竞争力也较重点大学的学生弱,就业较为困难,所以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尤为重
期刊
【摘要】:长征时期,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顺利完成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对工农红军包括中革军委和总部机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军第二十五军等部队的体制编制进行多次调整,以适应当时战争形势的变化。  【关键词】: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体制编制;调整  体制编制是部队战斗力构成的关键要素,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产物。长征前,中国部队分散在南方几个大的革命根据地上,基本是以陆军为主。虽然
期刊
岳父出生于1944年。那时经历过多年的战争洗礼,老百姓自然是家里更穷了。家境好一点的是每天两顿改成一顿的野菜煲粥,其余靠野菜充饥,肉自然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更有甚者,天天靠野菜和树皮充饥的也是大有人在,最后饿死的也不计其数。偶尔看到一两块肉星子,大概是家里或者生产队里发生了什么大变故了!如家里或大队里、生产队里死了人。有次参与送葬,岳父自然也就分到了一两块肉,总算第一次吃到了肉吧!不想没过多久,岳
期刊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形式,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会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只有朗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想象;角色;质疑;意境  韩愈说过:“文以载道”。写文章是通过文字这个载体,彰显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方法等。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通过静止的文字,领悟文本中蕴涵的“道”;对于教师来说,就要想方设法在语文课堂上激活
期刊
前段时间出去转了一圈,目的地是洛阳。  若是同别人聊天,提及洛阳,首先必然是感慨一番历史悠久,接下来聊的是什么,就因人而异了。盖因这座号称“神都”的古城资历太老,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定都于此,数千年来风云变幻英才辈出,司马光说“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所言不虚。夏商周的定都、汉朝的光武中兴和董卓乱政、曹魏和西晋的定都、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唐代的反复迁移及之后的安史之乱等等历史上无法忽视的大事都
期刊
【摘要】:《浮躁》是贾平凹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特征的把握,讲述了一群性格各异的人物的心理发展轨迹和对其命运生动的描写。小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小水形象、性格特征、人物形象意义等方面做出分析,加深小说中这一人物的理解。  【关键词】:《浮躁》;小水;性格;形象;意义  《浮躁》是他“商州”系列小说之一,它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表现出来的时代现状,讲述的是改革时期在传统道德
期刊
【摘要】:在台湾当代文学史上,三毛是一位富有独特性格魅力与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漂泊经历、人生境遇、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她性格中的洒脱和真诚,吸引着众多读者。三毛的整个生命是诗意的,这种诗意融进了其散文的语言中,增添了语言的浪漫性。本文主要分析三毛浪漫生命形式的形成过程,从叙事模式的主体性上探讨三毛散文语言浪漫性的表现。  【关键词】:三毛散文;语言;浪漫性  一.三毛浪漫的生命形式  台湾
期刊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写照,是时代的见证者。艺术作品是生活的记录者,是时代的记录者。不同的时代就会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潮流与风格。肖像画或是对时代、对社会亦或是艺术家个体的写照。一幅油画肖像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情感的传达,而情感的传达是需要通过表情呈现出来的。人的灵性是需要靠思维、思想、情感体现,在一幅油画肖像画中人的思维、思想、情感的可视化表现就是表情了。所以一副有生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