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基层文化传承与创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世界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文化多样性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基层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是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提,更可以在人们追求文化需求的道路上做一盏指路灯。因此,本文根据文化多样性背景,浅谈基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明确文化建设的任务,以至于不断提高基础文化的质量与品质。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基层文化;传承;创新
  引言:文化作为国家与民族的血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直是文化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文化事业来说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打好文化基础才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钥匙。基层文化作为基础,它的传承与发展就在一定程度决定了先进文化今后的走向。2013年3月,党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有提出将文化改革与经济改革双管齐下的总体规划,并提出政府应该做好文化改革的倡导者的角色,履行好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责任,2013年12月,习书记在中共中国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会很大程度的促进“两个一百年”与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探讨基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则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课题。
  一、基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树立自身的自觉
  我们知道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向与行为准则,也是构成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从个人、集体到社会,从里到外都要接受文化的洗礼。而文化认同感也就是文化自信是需在基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而最重要的基石则是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养成文化自觉。只有养成了文化自觉,才能在判断文化优劣时找到正确的方向,才不会失去是非观念。如果人们丧失了这个观念,久而久之,自身的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都会逐渐消失。
  “费孝通把‘文化自觉’理解为‘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从而就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而句中的自知之明就是要辩证理智的看待自身文化,是文化自觉的关键。当我们做到这样之后,才能将我国的民族文化融入到世界当中,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在推行基层文化的过程中变得尤其重要,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更要在解放创造力的前提下保证文化和谐。在这种背景下的文化传承就不会与世界脱节,在连接世界文明的同时,复兴中国文化。
  一般来说,基层文化通常给人的感觉应更具亲和力和活力,并能在群众当中有较大的影响力,而搞基层文化建设应该不断深化改革,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引领,不断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谓“弗失固有之血脉”则是我国文化传承的不应忘记的要领,才能打造属于中国的灿烂的基层文化。
  二、基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正确处理基本矛盾
  (一)守和放的矛盾
  所谓“放”则是开放文化,在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吸取、借鉴各种文化之所长,吸取百家之精华,才能不断促进本家文化的发展,如果极度的封闭自身,不与外界交流只会重蹈“闭关锁国”的覆辙。但不求品质,只一味地去倡导别家文化,久而久之则会丧失本家的文化特色,最终逃不过被别家同化的命运。所以基层文化建设应既着眼于实际也要放长远目光于未来,要做到有放矢的做好传承与创新从而适应不断变换的时代背景。
  (二)传承与创新的矛盾
  文化从古到今一直是以一种流动的方式存在,而我们所谓的文化创新则是在不断地挑战传统文化的界限,虽然需继承传统文化,但无筛选的继承则会使文化变得凝固不通,无法进行文化发展,从中国古老社会发展历程中我们可得出结论:可能有些文化创新行为会被厚重的历史文化所排除,故而在许多文化变革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遭到抵制,最终夭折。所以,吸取历史教训,我们在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根本目的不是一味传承而是创新。创新的方式就是广泛学习,学习本行当的精髓,同时学习其他行当的元素,结合当下特色,不断丰富自身内容。[2]总而言之,历史和传统不是用来怀念和留恋的,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书写自己的历史。
  (三)基层文化与文化整体的矛盾
  首先我们需明确基层文化的结构,它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所以在建设过程中需精细的分工来保证能实现文化特色。现代文化交融理论认为,一种文化的传播,一旦显示出较强势头,往往成为其他文化借以扩大自身影响的途径,这就是“文化搭车”现象。[3]正确的做法应该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融合,找到彼此的共同点,从而让基层文化变得更加稳定。
  三、基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实施策略
  文化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经过沉淀后散发出来的醇香,還体现在不断地创新发展的新面貌上。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状态,文化全球化发展大势袭来,在外来文化不断融入的形势下,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想在这样的大势中坚守并扩大我国文化,则必须遵守四项原则:
  (一)坚持正确价值观引领原则
  这是基层文化建设的最根本原则。只有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走向,才能不走弯路,始终引领着基层文化前进。同时也是我们基层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将其贯彻到我们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最终成为我们的精神栋梁。
  (二)坚持水平创新原则
  在開展基层文化建设活动期间,不应只古板的照本宣科的宣传我们的理念,而是需多开展有关活动,使人民充分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中来,并根据各地的本地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扩大基层文化的覆盖度和影响力。
  (三)坚持人民参与原则
  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而基层文化所服务的则就是人民群众。人民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通过自身的文化自觉及文化创造力来不断创造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其次,我们应着力于培养基层文化传人并支持基层文化创造事业,应深入基层,深入人民,才能最大程度的开发基层文化的创造性,实现基层文化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结语:综上所述,基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基础,更是实现人民日益增加的精神需求的基本保障。所以大力发展基础文化建设是我们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只有不断传承、创新,并和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吸收和完善,才能够将我国文化发扬光大,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影响力,为世界文化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陶建群.传承创新传统文化须向基层延伸[J].人民论坛,2016,(S1):121.
  [2]李莉.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基层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103-106.
  [3]王晓锋.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引领大学发展新境界[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5.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歌唱, 同时又要具有“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一个歌唱者站在舞台上如果从头到尾一动不动地只唱没有动作, 这种演唱就显得呆板而缺乏生动感。声情并茂的歌唱与“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相结合, 才能使歌声更加传神, 使表演更加形象化。  【关键词】:表演艺术; 形体动作;神形兼备  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曾概括六个字作为一名好的歌唱演员的标准。即:声、情、字、味、表、
期刊
【摘要】:油画风景写生并不是将眼前的风景分毫不差地都搬到画面上,而是根据自己当时的感受与审美的需要有取有舍地来表现在画面上。对于风景油画进行创作的过程在实质上就是对于画面景物进行取舍的过程。取舍不过是写生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它渗透在作画的每一个步骤中,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出自己当时的视觉感受和审美理想,使画面更整体,更具有变现力,中心更明确吸引视点,同时传播出作者的内心感受。  【关键词】:取舍;
期刊
【摘要】:纪录片是电影家族中的一个品种,它是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和声、光、电、色的综合载体。作为当代文化传媒之一,纪录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介入和干预社会生活,成为再现历史和记录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把艺术审美同社会、人性、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纪录片集电影美学之大成,融合信息传播、纪录与艺术表现功能于一身,以其特有的紀实表现方式和艺术创造为人们提供多层次美感。它具有较高的概括能力,不只是简单的反映
期刊
【摘要】:内存数据库是指一种将全部内容存放在内存中,而不是传统数据库那样存放在外部存储器中的数据库。内存数据库是当下十分火的一种NoSQL,多用于Web开发中作为缓存服务器等使用,在社交类网站也能发挥出重大作用。该设计是基于内存数据库的核心数据算法的研究与实现。通过在Linux平台下使用纯C语言实现内存数据库的相关核心数据结构以及算法。主要的算法有链表,可变字符串,字典,压缩集合 ,压缩列表等。 
期刊
【摘要】:臭豆腐是一种奇特的小吃,长的不美,以臭为本。“扑鼻闻其臭,入口生奇香”,这些都不符合人们通常的审美习俗。但是从古自今,人们对于臭豆腐的喜爱却从来都没有停歇过。  【关键词】:臭;臭豆腐;审美文化  一、臭豆腐与审美文化  1.1臭豆腐的特点  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喜欢的味道。可是臭豆腐的臭并不令人厌恶,王子辉教授还赞誉它为“香哉其臭”。臭豆腐的臭和香是辩证统一的。  我国的臭豆腐主要分为
期刊
【摘要】:集体生活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非常有利,是儿童由自我向社会道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童声合唱则是儿童集体生活的一种重要体现。这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合唱;训练  在音乐领域内,合唱是一种特殊的唱歌方式,也是一种表现力强、多声部的唱歌方式。对于儿童而言,优美的合唱歌声可以让他们不如到情感丰富的音乐世界里,还能够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继而从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龙港镇紧扣浙江省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目标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从宗祠改成农村文化中心,到改建村文化礼堂,深入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使其成为农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本文以龙港镇江山社区下湾村李氏宗祠为例,就如何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谈一谈农村宗祠改建与文化活动中心的关系和作用。  【关键词】:农村文化礼堂;宗祠改建;文化活动  龙港镇江山社区下湾村李氏宗祠,是龙港镇最早改建为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传统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经受着传承主体困境、传承环境困境和传播路径困境的考验。因而有效的分析这些困境,找出出突围办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试图分析其传承保护中的困难,并提出重视教育、加大投入等办法,以便更好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传承保护;对策  一、非遗保护
期刊
【摘要】:本文以甘孜稻城为例,探究影视选景对稻城的人文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稻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现代的影视给拍摄地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考虑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文化冲突、自然环境的破坏等,我们必须正是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得当地生态、文化得到保护。  【关键词】:影视选景;
期刊
【摘要】:范雨素,出生于1973年,湖北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人,初中文化,目前在北京做育儿嫂,是一个尝过命运的苦酒与甘霖的女人。她因写了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而迅速走红于朋友圈及网络,成为如今的网络“红人”之一。她既是底层农民及打工文学者的镜子,也是他们的力量,她潜移默化中揭露了现实生活中普通老百姓的一些个体遭遇及社会问题,触动了人们的心。  【关键词】:范雨素;农民工;走红;看法  谈及范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