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课改共成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ling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2001年随着国家课程标准的颁布,课改便如一缕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而对于只有四年教学实践的我来说,仅靠那一点薄薄的底子、对教材把握的一点灵感、积累的那一点经验是无法适应这改革的春潮的,顿感囊中羞涩、捉襟见肘。课改赋予了我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我要一切从头做起、从点滴做起。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而和谐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
  首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便会落到实处。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给足自学时间,加强自读自悟,要鼓励交流感受、质疑问难,为合作、探究铺路;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全班讨论交流的调控,使合作探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二、课本仍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正确处理“用教材”和引进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课本奉为经典,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教材内容不能增删,教材顺序不能调整。以“课本为中心”,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的封闭、狭窄甚至过时。新的教材观主张,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时过境迁或不理想的课文可以删去,时令节气不合的课文可以调,还可以增加紧密联系现实的课文,如,有关“奥运”的,伊拉克战争的,新农村建设的,等等。
  但是,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确语文教科书仍然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小学阶段,对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语文教科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凭借,一定要用好、教好语文教科书。
  三、课堂仍是教学的主阵地,正确处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四、既要打好基础,又要注重开发创造潜能,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当前我们教师应当警惕的是,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异的现象。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我所追求的语文老师要具有这样的境界: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有“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自如。在语文教学中,能真正地领悟教材,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与作者息息相通,遥相呼应。能用那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联珠的讲解、别开生面的提问、精辟警策的点拨、机智幽默的旁逸、开合自如的迁移,使得语文课具有无穷的魅力。能让语文课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成为师生向未知方向探索的旅程;成为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
  我深深地知道自己离理想中的语文老师还差得很远很远,“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短促,现在不去努力追求,更待何时?“课改是事业,意义在奉献;课改是科学,价值在求真;课改是艺术,生命在创造。”在我与课改一同成长的征程中,有那么好的科研氛围,有那么多的良师益友,冬天已过去,春天还远吗?“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到我们的课改成果“山花烂漫”时,我们将在花丛中笑意盎然。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写作教学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局面。那么,我们如何利用网络评改方式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怎样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平台为我们的作文评改服务,都成为我们在信息时代和语文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在网络环境下,作文评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非集中评改,主要是借助专题网站、博客或电子邮箱来实现作文的评改。这种方式既可以实现同
期刊
目前中学的数学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学习的乐趣在哪里。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实现有效教育提出了契机,下面就从有效教学理念出发,结合我多年的数学教学的实际来谈几个问题。  (一)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高效课堂中,我们要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要达到有效教
期刊
高中英语语法填空是以语篇阅读为基础构建的语法、词汇与结构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考查学生在语篇层面上理解并应用语法知识能力。语法填空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语法分析能力,能够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内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本文旨在分析语法填空的命题特点,探讨相应的解题策略。  一、语法填空题的命题特点  (一)短文特点  语法填空题的语篇不会太长,一般为200词左右
期刊
科技的含义:科技技术。科技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明确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通常合称为“科技技术”. 科技与技术是辩证统一体,技术提出课题,科技完成课题,科技是发现,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发明,是科技实际运用。对于幼儿来言,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科技探索的对象,科技并不遥远,科技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技教育契机的捕
期刊
信息技术,指的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  何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就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实现“整合”也就是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
期刊
一体化教学构建了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职业学校
期刊
一、国学教育的意义  我国当今社会受西方文化冲击日益加深,人们变得功利化,道德衰退,责任意识淡薄,特别是未成年人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少未成年人表现出浮躁、迷茫等心态。面对这些,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大量伦理道德、礼仪风俗、人文历史等优秀文化,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可以让未成年人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和道德修养,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全人格,为其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二、义务教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逐步深入到课堂,成为了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出现了许多令人惊喜的现象:问题可由学生来提出,结论可由学生来探究,方法可由学生来摸索,结果也可由学生来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挑战知识权威。课堂中的合作讨论学习形式上“热闹”,却有“自由市场”的感觉,一些学生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一提出问题,便不加思考地胡乱猜想,讨论中我们只听
期刊
随着课改教学的逐步深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素质教育便成为当今教学的主旋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怎样创造机会,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数学走出书本,走近生活,使学生智力、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而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场所,如何成功地上好每节数学课呢?现谈谈这些年在数
期刊
所谓题组,就是将内容联系密切、题目形式相似、思维方法相近、解法基本相同或有联系的题目串联在一起构成一组题。题组教学法就是运用题组进行教学的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精选若干例题、习题,并按教学顺序组成一组例题与练习题,而知识、方法与技能则穿插融合其中。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运用题组教学法呢?下面以上海九年级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第二册《 盈亏问题 》为例加以阐述。  一、运用题组教学法复习旧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