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化写作的话语功能与尴尬命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改革文学致力于建构一种二元对立式的道德化写作模式。这一道德化叙事的形成与特定社会时局的影响紧密相连,也离不开时代语境转换下社会大众潜意识的支持,同时透露出一代作家、批评家期望以文学担负起历史责任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这一写作模式的批评形成对改革文学的另一种“主流”评价,从而使改革文学显现出与时代“错位”的尴尬。这一现象正凸显了当代历史叙述的内在悖论和冲突性难题。
  关键词:改革文学 道德化写作 新启蒙
  一 道德化写作的动力和功能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改革文学热潮中,文学的道德化叙述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在小说中建构一种二元对立式的道德冲突模式几乎是当时改革文学写作的不二法门。在许多小说中,一系列受到大力肯定的“改革闯将”的对面,总是站着一个个面目阴险,内心龌龊的阴谋家,从而小说所建构的人物形象便总是那些“拧”在一起的一对对“对手”们:乔光朴与冀申,刘钊与丁晓,李向南与顾荣,丁猛与张安邦,傅连山与郑义桐等。这些人物无不被贴上了道德标签,那些正面的气质和性格如刚毅、进取、公而忘私、正直坦荡,有专业知识和政治智慧等都被赋予为改革家们,而自私、算计、擅搞权谋、不懂专业技术等都被配发给了那些改革的阻碍者们。改革过程于是被写成新旧势力之间、改革者与反改革者之间的一场权力、人格、道德的对垒。当然,其中的善恶评判既然早已预设,这一场斗争胜负自然也已判定;于是,改革文学不免又走了一回“十七年”以来文学的老路,“正面典型”带着无可辩驳的道德正义感,突破了重重壁垒和阻碍,推动改革,奋然前行。这样的作品写得多了,自然引起读者的审美疲劳,以致于当时批评家批评这种“固定在为某种政治作宣传工具”的“理念化、模式化”问题,指出:“艺术思维的单一性和封闭性导致了改革文学作品的虚假性与小说艺术视野的狭窄。”
  确实,改革文学的创作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但与其批评其审美内涵的单一和狭窄,不如追问这样单一的道德化文本为何会产生,其道德化叙事的动机与功能才会更有意义。而曾经挺立文学潮头的改革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即成为文坛的过眼云烟这一现象也同样引人深思。这些起伏沉落其实正与道德化写作这一核心特征紧密相连,可以这样说,正是“道德化写作”赋予了改革文学独特的价值,也正是这一特征使其在时代话语的转折中迅速从文学潮头跌落,个中意味,值得解析。
  改革文学的道德化叙事与特定社会时局的影响紧密相连。“拨乱反正”之后“老干部”群体复出,这一时代现象直接影响到改革文学创作的动机。我们不难发现,小说所塑造的诸多主人公形象不仅从身份上一再喻指当时复出的老干部,而且在修辞运用上也一直强化他们的道德合法性。在《乔厂长上任记》中,小说着意突出了乔光朴的身份背景和过去的经历:50年代的专家,曾在苏联留学,熟悉现代化生产组织;1958年归国后曾把重型电机厂“搞成了一朵花”;“文革”中被错误批斗,蹲过牛棚进过干校,面对苦难却终不改对国家民族的一片赤子之心……这些刻意的强调并非毫无必要,显然,乔光朴的身份、经历和形象正是“老干部”这一群体的总体特征。乔光朴的老干部身份使其拥有一般人所不及的革命履历,而在“文革”中所表现的忠诚与坚强在另一个侧面加强了他的革命气质,使其具有强烈的道德正义感。与《乔厂长上任记》描写相类似的改革文学作品甚多,这些有关老干部的形象修辞赋予了老干部们特殊的道德正义性,使其成为新时期的道德模本,这样的写法无疑是在为老干部执政的合法性提供美学修辞上的证明。
  改革文学道德化叙事的流行也离不开时代语境转换下社会大众潜意识的支持。改革开放初期,刚刚从“文革”中走出的广大民众其潜意识中依然存在着权威主义的思维惯性,那种期望着领袖人物大手一挥天下得以平定的思维仍是大多数中国人彼时彼刻的合理想象。从而,仍有“十七年”乃至“文革”时代“高大全”道德英雄影子的“改革闯将”形象受到喜爱和称赞也就不奇怪了。有的批评家这样写道,“在乔光朴的身上寄予了人民的理想、心愿和要求,代表了历史巨澜奔腾澎湃的潮头”,他把乔光朴称为“当代英雄的典型形象”。而好不容易脱离开“文革”梦魇的中国民众,心里也更期望技术专家搞经济,尊重经济规律、尊重人才,一种“专业主义”的思潮正从上至下地出现。这种思潮更重视知识技能而否弃权力斗争和“政治挂帅”,这正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治压倒一切的极端思潮的反弹和否定。此时,“乔厂长”们大搞技术人才治厂、专家“掌舵”,就更加契合了普遍的知识倾向和话语逻辑。
  改革文学的道德叙述也透露出那一代作家、批评家期望以文学担负起历史责任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勿庸置疑,改革文学的许多作品依然深深印着以文学手段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想主义印记。蒋子龙在一篇创作谈中说到,“这十几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受了严重创伤的不仅是亿万群众的肉体和灵魂,我们的党组织也既受了外伤又受了内伤。表现在工业战线上,就是中央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令已经发出,群众很着急,中间环节却不得力。”所以,乔厂长形象塑造的意义,正在于给当时迟迟不能推进的改革树立一个改革者的样板。从这里可以分明看出他的以文学干预现实的强烈问题意识。而批评家们之所以高度肯定改革文学其落脚点也正在于此,沙均说:“不是消极地冷漠地反映生活,而是站在历史潮流一边,想群众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鼓舞人们为实现四化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创作是为了和劳动人民一起自觉地参加排除四化建设中的障碍……我想这就是《乔厂长上任记》提供给我们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可见,文学之于社会必然要有直接的联系,甚至发生功利性的影响仍是“十七年”以来作家和批评家的价值共识。
  二 道德化叙述的历史尴尬
  改革文学的道德叙述在红火轰动了一阵之后,便迅速被批评界质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批评的声音便纷纷而起,形成对改革文学的另一种“主流”评价,从而使其显现出与时代“错位”的尴尬。   20世纪80年代的批评焦点之一是对改革文学内在精神的批评:“所谓改革文学并没有表现出改革时代精神,而在某种时候却恰恰表现出一种倒退和怀恋某段逝去岁月的感伤情调:一方面,改革文学几乎无一例外地重蹈五六十年代的英雄模式的覆辙……另一方面,则是以失去的梦重新铸造自己的英雄……我们不会忘记那个威风凛凛的乔厂长,那个刚毅的刘钊以及徐枫、傅连山、李子云等人物,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体现着50年代的某种精神和行为风格……面对着这些改革者形象,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改革就是要倒退到50年代?”在这位批评者的批评话语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基于“现代性”的批判意识已经进入对改革文学的审视视野中,而以这样的立场关照改革文学,它的某种“封闭”甚至“倒退”就昭然若揭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启蒙”思潮在思想界蔚为主流,以“走向未来”,“拥抱现代化”为理论号召的这一思想潮流已然与80年代前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判然有别,此时,反思、批判当代政治文化的倾向更占上风。在有关新时期和“文革”、“十七年”历史关系的叙述中,新时期显然因为有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特征而与“文革”时代存在着“断裂”和“否定”的关系,强调历史的断裂而不是延续显然成为当时知识界的一种历史叙述“共识”。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语境下,有意无意地强调改革时代与此前历史联系的改革文学自然就暴露出所谓“前现代”的局限来。80年代的批评家自然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并立场鲜明地批评道:“作家的思维中应当输入更多的变革意识、未来意识、超越意识,如果只以恢复过去某个时期作为自己的理想,其思维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一个封闭型圈套。”
  改革文学被诟病的另一大问题是其道德化形象所蕴含的“封建意识”,这是80年代批评家们着力抨击的要点,“清官意识”、“封建心态”成为屡次被批评所触及的改革文学通病。在他们看来,改革文学的核心情节不过是对权力的争夺,对权力的垂青甚至膜拜,使改革者的形象分明带有“权力神话”的反启蒙色彩,因此,改革文学实际上似新还旧,其所内涵的“封建心态”如果不去除,必将影响到整个创作潮流的发展。有人指出:“(作家)首先应当从这种封建心态的裹挟中挣脱出来,并在包孕了民主政治意识的现代精神的关照下,使自己的灵魂高扬于传统与现实之上,以自己深邃的思想对现代意识与封建沉疴的根本对立做切入式的描绘,引导读者在掩卷之时进入一种对时代作理性批判的境界。”
  从这些有着强烈“新启蒙”话语倾向的批评来看,80年代中期之后的批评界主流声音,显然对改革文学所内含的旧意识形态尾巴深为不满,并把改革文学视为旧传统的现代翻版而加以批判,其内涵的历史视野是显而易见的:新时期之“新”就在于具有“民主”、“科学”、“理性”等“现代精神”,而改革文学的旧气息、旧模式分明与其格格不入。从而,对其整体价值的判断也便不言而喻:改革文学只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起到了某种宣传和鼓动作用,而其思想内涵并不能使它占据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潮,它的问题与局限反而使它与时代主潮渐行渐远。
  在改革文学面临思想质疑的同时,文学观念大潮的迅速变异又使它面临着难以立足的困境。80年代中后期,以“寻根小说”、“先锋小说”、“第三代诗”等为代表的“纯文学”思潮渐成主流,此时对于文学的主流理解更强调文学与意识形态和政治写作的解纽分手,本质上这是对当代以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写作模式的质疑和否定。而改革文学新英雄群像的道德化叙述却正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写作模式的新时期翻版。显然,文学观念的变异使具有“旧基因”的改革文学面临着被严重质疑的尴尬境地。改革文学之所以能够在新时期之初立于文学、社会的中心,获得极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与主流的社会、文化思潮相共振,从而获得了文化思潮的推举;而文学观念的颠覆性改变则使这一基础迅速崩解,于是,改革文学便面临着与时代“错位”而被淘汰的危险。
  种种批评使改革文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历史状态之中。其实,这一局面正凸显了当代历史叙述的内在悖论和冲突性难题,“十七年”以来的意识形态话语及衍生的历史、文学观念难以与80年代的启蒙话语与现代性认同取得一致,努力加以整合只能恰恰暴露出话语冲突的痕迹而不能缝合这一不同时代话语的裂口。改革文学的尴尬正在于此,它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试图重建新时期主流文学叙述的努力,然而,现实与文学的快速变异和急速推进使这一努力变得瞬间失去了有效性,从而也使改革文学成为骤起骤落之后迅速被历史遗忘的文学潮流。
  注:本文系辽宁省2012年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初期意识形态批评话语的矛盾与嬗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L11DZW015。
  参考文献:
  [1] 周海波:《“改革文学”批判》,《齐鲁学刊》,1988年第6期。
  [2] 沙均:《当代英雄的典型形象——评〈乔厂长上任记〉及其批评》,《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理论一集》(上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3] 蒋子龙:《写给厂长同志们》,《不惑文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4] 金国华、郑朝晖:《“清官意识”:审察、反思与批判——从〈乔厂长上任记〉〈新星〉谈起》,《小说评论》,1988年第3期。
  (宋文坛,渤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 仕女画经过漫长的发展,在唐代形成了独立的画科。唐代仕女画在中国古代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本文试从题材的现实性和世俗化,线色的用笔赋彩,唐仕女画形象的典型性及其独特的形式美四个方面来深入探析唐代仕女画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唐代仕女画 题材 线色 典型特点 形式美  唐代仕女画在中国古代画史中尤其是仕女画的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实从目前出土资料来看,仕女画最少在西汉时
期刊
摘要 乔治·莫兰迪被誉为20世纪最具东方美学精神的僧侣画家,他穷极一生都沉浸在自己的静物世界里,用瓶瓶罐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寄托。从现代主义和立体主义中吸取养分,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绘画语言体现出一种超脱、永恒的构成之美。莫兰迪用古拙的线条、简洁的形态、凝炼的色彩,表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谦恭含蓄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平和、温暖、亲切。  关键词:乔治·莫兰迪 瓶瓶罐罐 构成 美  乔治·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人们对于生活中所用到的细节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现实生活中,设计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衣着食品方面的设计能够使人们的审美感官得到享受,食物饮品方面的设计能够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室内家装方面的设计能够使人们的居住空间得到美化,娱乐休闲方面的设计能够使人们的思想精神得到放松。本文将针对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在视觉
期刊
色诺芬在《会饮篇》中认为,爱情的本质是在只追求求爱者的爱情也与考虑到被爱者快感的爱情之间的对立;还有把短暂的爱情转化为平等,互惠和持久的友谊的必要性。把灵魂的爱当做真正的爱,从友谊中寻求赋予一切关系以价值的原则。爱人的友谊能拯救性爱,保持它的力量。①虹影在《好儿女花》中用自己波折的生命线索完成了这道爱情本质的解析题。  一  虹影生于没有个人话语的六十年代,那时女性的命运是被社会所书写,被制度所驯
期刊
刘震云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延续了他一贯的怪诞,以占大量篇幅的两个序言“那一年”和“二十年后”讲述了李雪莲上访二十年的始末。李雪莲为生二胎,提出和丈夫秦玉河假离婚,为丈夫的另结连理提供了文化的缝隙。李雪莲为此诉诸法律,结果从镇里法院告到县里、市里,都没能讨得一个说法,反被秦玉河诬陷为潘金莲。愤怒的李雪莲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申冤,因此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也无法把假的说成假的。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回归的春天,是中国文学界愿意想起、愿意回忆的时代,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时代。很多作家记录了关于80年代的回忆,他们叙述苦难,揭发伤痕,书写难过,表达反思。基于同样的人生历程叙事,蒋韵的长篇小说《行走的年代》,蒋韵的理解与感受与众不同。她在《后记》中写道:“有的人终其一生注定要行走在路上,他们是我们的翅膀。”八十年代让“这些人”狂热,狂热地行走在路上,也让他们迷惘,迷惘地找寻翅
期刊
方方是一个长于叙事的作家,尤其善于书写底层人的世俗生活,将武汉的人生百态呈现于笔端,彰显了她独特的创作个性。她于二零一二年在《北京文学》发表的中篇小说《声音低回》,延续了她以往的创作风格,讲述了作为家里顶梁柱的母亲突然去世后,弟弟阿东想尽办法操持低智商的儿子阿里生活的故事,把阿里一家人的苦难与挣扎叙写的不动声色却又令人震颤。小说在承续了写畸零人的生活内容,借助多种文化交织的神话原型,完成对于普通人
期刊
摘要:萧红与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两位才女,两人的遭遇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其中乡土与都市不同的出身背景,以及童年时享受温情的程度不同,使萧红在相似的不幸的生活中,更加执着地寻找温暖,而张爱玲则显得灰色和苍凉一些。这种不同使得两人在她们的创作上也就显示出来不同的倾向。  关键词:乡土 都市 童年 苍凉 自然 身体 主动  萧红与张爱玲,两个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
期刊
摘要 《迷旎花园》主要讲述的是权力世界失序的故事,其荒诞性在于私人关系成为权力获得的终极力量;《活着,为自己快乐》以两性世界的失序为主要脉络,心灵的褊狭、性格的残缺、精神的浅薄、人性的盲区使其中的婚恋世界显示出令人憎恶的荒诞面目;《大家小事》展示的是经济世界的失序,其荒诞性起源于人性中的兽性,起源于兽性中那无底深渊似的贪婪。静心小说中的“书生”们不断追问着关于权力、两性、财富和关于人生、社会、世界
期刊
摘要 在朱天文的作品中,小说内容描绘的世态众生相及字里行间的“苍凉”风格都显现着对张爱玲的承继,同时作品中又时时展露胡兰成式的妩媚文风及博识倾向,因此朱天文被戏称为“张腔”与“胡说”,也正是这种影响使其有意无意间开辟了一条超离的路。为了摆脱标志性的印记,有意识地在一些特点上进行反拨,也因两种影响的交织无意间产生了一种新的效果。  关键词:朱天文 张爱玲 胡兰成 承继 超离  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