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油墩子

来源 :上海采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初,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位导演学长来上海与我合作电影文学剧本。他住的是五星级酒店,可一日三餐,却是清一色的油墩子。他的住处离我家有相当一段路,按说,本不必每日过来,他却天天光临,风雨无阻。后来,我才弄明白,他是迷恋我家门口那个炸油墩子的。小摊炸出的油墩子,外焦里嫩,出锅时,上面一只香酥的河虾,把人醉倒。
  他说,上海的油墩子乃天下第一美食,我一辈子吃这个就非常幸福了。
  我的这位学长,身材较胖,喜欢吃油炸食品,饮食与身材互为因果。他在东北,可能不大见到油墩子。至少,我在北京那些年,也是没有見过的。
  近年,知道多吃油炸食品对健康不利,不少人还是难以舍弃。
  油墩子的确蛮好吃。有一回,我们去游江南的千灯古镇。小镇街上,到处是卖油墩子的,买的人当然不少。心血来潮上前探问,卖油墩子的老妈妈说,她做这个生意几十年了,在镇上是独一无二的,味道正宗,价钱也公道,只三元一个,五元可以买两个。
  于是,我们买了两个。我妻子吃了一口,高兴地叫道:好吃,味道正宗。
  卖家笑眯眯说,不骗人吧?在这个镇上,我是没得比的。
  我说,好是蛮好,就是缺了点什么。
  老妈妈笑着说,少一只虾,是不是?
  我说,放一只虾,味道会更正宗。
  老妈妈说,味道当然好,可价钿上去了,买的人会少的。
  不过我心想,质量上去了,她的收益会不会也上去呢?
  久居北国,初到江南,对南方小吃是颇有体会的。以前,上海郊区的人,因为人多地少,养成精耕细作的习惯,处事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做小吃也一样,简简单单的食材,尽量做得美味可口。
  中国菜,世界驰名,中国小吃也是花样繁多,各地都有几手高招。
  说起来,如今的油墩子,确实大不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好吃。那时候的油墩子用料考究,萝卜丝切得细,面糊咸淡适中,葱花也拌得均匀,入油锅前,上面放一只鲜虾,出锅时透着一股海鲜的香味。用油虽然不大考究,但那时候,还没有“地沟油”一说,出锅的油墩子也就没有异味。现在,有些经营者用的油不新鲜,刚出锅,就有一股油蚝气,哪里还称得上美味?说不定还有用地沟油的。
  前些天,上海近郊的召稼楼小镇爆出新闻,说某阿姨做的油墩子之精妙简直无人可比,疯传的“网红”引得我们去凑热闹。到了那里,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才买了几只。一尝,不过如此,并没有网上说得那么神乎其神。
  可笑的是这个小店的高邻:那家也是卖油墩子的,也取了个某某阿姨的店。但是,小店门可罗雀,店主吆喝半天,才卖出一两个。
  两家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后者不会宣传。
  传统食品的制作与售卖,应该跟上时代。于传统中求变,求优化,美食之外可能还要美名或者美环境。
  在欧美的一些城市,中餐馆不温不火,多是华人出入。有人做了改进:店面一改中国式的沉闷装修,取消了雕龙画凤,换成高大明亮的西洋装饰,并改为分餐制。于是,不少有钱的白人纷至沓来,虽然菜价比一般华人餐馆高出不少,生意照样火爆。
  传统,是进击的起点,不单单用来固守。
  北京至今没有油墩子售卖。不知是北京的小贩不屑于此,还是觉得制作麻烦望而却步。北京油炸的小吃不少,油炸糕、糖耳朵、炸元宵、炸油饼,也造就了不少胖人。
  北京人“口重”,食盐过多,患血压高的胖人也比上海人多。
  炸油墩子的用具做得十分精道,那个小容器做成椭圆形,下面比上面略窄一些,这炸好的东西容易倒出,呈元宝状,还图个吉利。可见始作俑者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或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其他文献
壹  采访到郭晓东,靠的是周小倩导演的安排。  时隔七年,话剧《钢的琴》重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台,周小倩是这部剧的导演。话剧《钢的琴》改编自张猛自编自导的同名电影,剧本由“金牌”编剧喻荣军捉刀,2012年首演,2015年换了卡司复演了一回,此番再演,又召回了首演时的配置——这个配置里的核心人物,就是郭晓东,《钢的琴》是他的话剧处女作,也是迄今为止他唯一出演过的话剧作品。  听说剧组正在话剧中心排练
期刊
周有武:  长期从事水粉画、油画创作,擅长人物画和肖像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型展览会展出,并数次应邀在国内举办个人水粉画展览。出版发表油画、水粉画、宣传画、连环画一百数十幅(册),著有《水粉·人物》《水粉人物技法》《水粉静物写生100法》《色彩基础》等专著。系中国美协会员,原上大美院教授。  周教授为人低调,深居简出,整日埋头于画室,构思创作,勾勒草稿,绘制了一幅幅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有评
期刊
徐有武:  别名徐炎,徐幼吾,1942年生,浙江永康人,著名画家,自学绘画,擅长中国画、连环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书画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市民盟书画院顾问。擅长古今人物,旁及鞍马走兽,山水花鸟。画风写实,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刘旦宅先生评其绘画:“胸罗万象、笔传千秋。”他转承广泛,转益多师,先后师从黄胄、程十发、刘旦宅、汪观清、贺友直等大师。  徐有武先生用三年時间精心绘制了一套《水浒
期刊
引 子  年逾九旬的彭新琪老师,是巴金与靳以创办《收获》时最早进入编辑部的一位文学编辑,如今已是硕果仅存。那时,巴金在家办公,看稿审清样。巴金与编辑部的联系,大多由彭新琪担当“二传手”。年届九六高龄的彭新琪丈夫、儿童文学作家孙毅先生说:“老伴一生热爱巴金学习巴金,写得最多的也是巴金。打从《收获》起,担任的就是巴金的秘书工作啊。”知妻莫如夫。彭老师是巴金最信得过的编辑和文友,也是一位没有秘书职称的称
期刊
回想起来也觉得有些奇怪:几十年来,接受过全国各地无数媒体的采访,话题总是围绕着“歌曲翻译”,比如:“您最初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歌曲翻译作为您的终身事业的?”“是什么支撑您毕生从事歌曲翻译的?”等等。从没有记者和我谈及我有没有涉足过其他的文艺领域。  是呀,我被定性为“歌曲翻译家”,似乎就此与其他领域绝缘了。  现在,生命之路行将接近终点,借这个机会谈一谈我很少提及的我的文学之梦。  我的家庭并不是
期刊
Smart Caching and Coded Transmission The amount of data traffic continues to grow at astronomical rates,pressing network’s capability to support them with limi
这是一张年久泛黄的“老协”工作照.照片中,从左到右依次是马楠、赵铮、秦德超、李太成、殷功普、两位理事、冯致仁和言行等同志.照片大约拍摄于1998年,当时我们正在召开每周
期刊
什么是“使命”?就是每个人拍照总有一个目的。有些人是快乐摄影,他就享受拍照的过程,拍好以后发在朋友圈里。商业摄影师拍照的目的是把东西卖出去。新闻纪实摄影则要告诉人们真相。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拍照的使命,只不过你不一定用“使命”这个词而已。  我做了三十多年记者,我的大多数精力和兴趣都在新闻和纪实方面,记录上海这几十年的变化。我的照片都是一些“碎片”,但是我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大家看我的照片的时候,不仅
期刊
记得老底子唱过一首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我们小辰光作业只有一点点,一做就做完了,姆妈看我们小囡闲着,就叫我们帮她做家务,什么家务都让我们兄妹俩学着做,只有两桩事体不许,一桩是爬高揩玻璃窗,一桩是动刀切小菜。  现在回想起小辰光我们做过的家务劳动,仍旧觉得就在眼面前。  【生煤球炉子】  要是问我,侬小辰光最讨厌的家务劳动是啥?我想也覅想就告诉侬:生煤球炉子。在没有使用煤气之前
期刊
很喜欢看主持人采访各类明星的节目,有趣,热闹,直接。有一天,我突然从天衣无缝中发现一隙,或者说一个套路:明星的儿童时代(甚至延续到青少年)都特别淘气。怎么回事?都一样吗?   比如撒贝宁,他小时候就是混天星,偷部队里的白菜萝卜,给汽车放气,在沙滩上挖陷阱,骂人打架……小时候一共骨折过五次,骨头长好了继续打架。用小撒自己的话说“淘得一塌糊涂”!   比如王刚,那可是特别稳重的和珅和大人,据他说小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