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教育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因深知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关系而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也是人们在长久的社会生產生活过程中体现尊重的基本方式,所以一直以来礼仪教育都存在于我国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当中。但是因礼仪教育的存在过于简单零散,并未形成独立学科,所以对于其落实情况也始终无法进行确认。而语文学科则是与礼仪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以下将着重思考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礼仪教育的渗透,这是礼仪教学改革的有利方向。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我国的许多高中学生因生活条件愈发优渥,加之受到网络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冲击,所以愈发追求特立独行,也对我国的传统礼仪体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而语文教学则是关系到高中学生思想建设的关键科目,因此礼仪教育也应当从此处入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才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国家的礼仪文化有着再怎样的内涵,怎样的重要价值,并且乐于遵从基本的礼仪去生活、去工作,这是高中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了解高中学生身心特征
要教育一个人,必须要从其自身的情况出发去思考,对于高中学生的礼仪教育亦是如此。要确保礼仪教育有效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当代的学生具有怎样的身心特征?这样的身心特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应对当代高中生在身心特征上的变化。要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引导学生。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的是,我们所处的是网络化的时代,生于网络时代的高中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必然更高。当代高中学生习惯于借助网络去互动、去获取信息、去表达观点。而就高中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成长特征来看,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普遍存在叛逆、追求新奇、个性的特点,所以循规蹈矩对于许多高中学生来说便成为了无趣的事。而教师考虑到学生这样的身心特征,便必须要结合语文知识、礼仪知识、网络时事、高中生感兴趣的话题等等去满足学生的认知习惯。例如可以根据课文去进行礼仪知识的延展,在网络上搜索有趣的礼仪课题(例如我国礼仪与国外的差异等等),引导学生展开探讨,而不是陈词滥调,让学生感到烦躁[1]。
二、了解当前的时代背景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学生的认知也难免会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甚至会对最基本的礼仪产生质疑,认为一些基本的礼仪是落后的体现。甚至有部分高中学生会将相互贬低视作友情的见证,认为只要熟悉对方,成为了朋友,便能够肆无忌惮,口无遮拦贬低对方,这正是网络上流传的不良风气。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要与这样的思想抗衡,要引经据典,让学生了解到,如果认定对方是朋友,更要体现出对于对方的尊重,受到对方的帮助要表示感谢,影响对方要表示道歉,这并不代表与对方存在隔阂,而是最基本的礼节。古代诗词当中,不乏有赞颂朋友的诗词,包括《赠汪伦》等等,这些诗词代表的并非是虚假之情,而是作者对于友人的珍惜或是离别时刻的不舍之情。高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多,时间长,教师必须要了解网络思潮可能会对学生思想产生的影响,结合网络思潮与课本中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到礼仪是体现尊重的基本形式,而并非是惺惺作态,一个懂礼的人,才能得到认可,交到更多朋友,而不是如同网络上广泛传播的言论一样,利用错误的表达方式去体现自身的独树一帜[2]。
三、了解语文科目与礼仪教学的关系
语文学科是一门育人的科目,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民俗变迁,都是利用语言来记录的。所以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能够见证我国礼仪文化的发展,了解礼仪文化的本质。例如在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当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段当中,我们便能通过作者曹雪芹的描述去了解其所处时代的大户家庭基本礼仪。这是我们能够考证我国礼仪发展变迁的唯一途径,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虽然当年我国的礼仪文化已经与以往大相径庭,但是永恒不变的本质是礼仪的内涵。礼仪的存在,是为了体现出对于自身、对于他人、对于社会的尊重,教师利用课文去引导学生理解礼仪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于我国礼仪的了解更加深刻。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学生感受不到我国礼仪文化的深刻内涵,便无法感受到礼仪之美,而只会认为基本礼仪是繁琐的、无意义的冗余程序。教师单纯讲解礼仪,学生也许只会感到枯燥,但是教师结合文章情节去讲解,学生的理解则会更加深刻。
四、了解我国的社会背景出发
我国作为礼仪之邦,虽然社会背景一直在变,礼仪文化也一直在发展,但是礼仪的重要性却始终不变。许多高中学生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我国的礼仪文化落后、刻板、不必要,普遍只是因为对于我国社会背景缺乏了解,对于我国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我国社会背景与礼仪文化结合起来,则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我国礼仪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怎样的背景,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礼仪文化有着怎样的独特美感。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便可以借机引用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省文化。廉颇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蔺相如封为上卿,位在其之上,廉颇一时不服,蔺相如回避,廉颇却认为其心虚胆怯,这使得其鲁莽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在听到蔺相如忍让的原因是因顾全国家大局时,廉颇感怀于蔺相如的格局,便以负荆请罪之礼去表达自身的歉意。这不但不会损害廉颇的颜面,反而体现出了廉颇敢作敢当的大丈夫姿态。可见礼仪文化的发展与各个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密切关系[3]。
结语:
语文学科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基本学科,我国礼仪文化的发展也与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有着密切关联。高中学生未来要面对社会发展,必须要做到文明懂礼,才能得到认可。而语文教师则要借助语文教学渗透礼仪教育,加深学生对于我国礼仪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才能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毛明霏.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64-65.
[2]王皓云. 传统礼仪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98-501.
[3]毕亚飞. 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D].西华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我国的许多高中学生因生活条件愈发优渥,加之受到网络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冲击,所以愈发追求特立独行,也对我国的传统礼仪体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而语文教学则是关系到高中学生思想建设的关键科目,因此礼仪教育也应当从此处入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才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国家的礼仪文化有着再怎样的内涵,怎样的重要价值,并且乐于遵从基本的礼仪去生活、去工作,这是高中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了解高中学生身心特征
要教育一个人,必须要从其自身的情况出发去思考,对于高中学生的礼仪教育亦是如此。要确保礼仪教育有效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当代的学生具有怎样的身心特征?这样的身心特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应对当代高中生在身心特征上的变化。要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引导学生。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的是,我们所处的是网络化的时代,生于网络时代的高中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必然更高。当代高中学生习惯于借助网络去互动、去获取信息、去表达观点。而就高中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成长特征来看,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普遍存在叛逆、追求新奇、个性的特点,所以循规蹈矩对于许多高中学生来说便成为了无趣的事。而教师考虑到学生这样的身心特征,便必须要结合语文知识、礼仪知识、网络时事、高中生感兴趣的话题等等去满足学生的认知习惯。例如可以根据课文去进行礼仪知识的延展,在网络上搜索有趣的礼仪课题(例如我国礼仪与国外的差异等等),引导学生展开探讨,而不是陈词滥调,让学生感到烦躁[1]。
二、了解当前的时代背景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学生的认知也难免会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甚至会对最基本的礼仪产生质疑,认为一些基本的礼仪是落后的体现。甚至有部分高中学生会将相互贬低视作友情的见证,认为只要熟悉对方,成为了朋友,便能够肆无忌惮,口无遮拦贬低对方,这正是网络上流传的不良风气。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要与这样的思想抗衡,要引经据典,让学生了解到,如果认定对方是朋友,更要体现出对于对方的尊重,受到对方的帮助要表示感谢,影响对方要表示道歉,这并不代表与对方存在隔阂,而是最基本的礼节。古代诗词当中,不乏有赞颂朋友的诗词,包括《赠汪伦》等等,这些诗词代表的并非是虚假之情,而是作者对于友人的珍惜或是离别时刻的不舍之情。高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多,时间长,教师必须要了解网络思潮可能会对学生思想产生的影响,结合网络思潮与课本中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到礼仪是体现尊重的基本形式,而并非是惺惺作态,一个懂礼的人,才能得到认可,交到更多朋友,而不是如同网络上广泛传播的言论一样,利用错误的表达方式去体现自身的独树一帜[2]。
三、了解语文科目与礼仪教学的关系
语文学科是一门育人的科目,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民俗变迁,都是利用语言来记录的。所以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能够见证我国礼仪文化的发展,了解礼仪文化的本质。例如在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当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段当中,我们便能通过作者曹雪芹的描述去了解其所处时代的大户家庭基本礼仪。这是我们能够考证我国礼仪发展变迁的唯一途径,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虽然当年我国的礼仪文化已经与以往大相径庭,但是永恒不变的本质是礼仪的内涵。礼仪的存在,是为了体现出对于自身、对于他人、对于社会的尊重,教师利用课文去引导学生理解礼仪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于我国礼仪的了解更加深刻。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学生感受不到我国礼仪文化的深刻内涵,便无法感受到礼仪之美,而只会认为基本礼仪是繁琐的、无意义的冗余程序。教师单纯讲解礼仪,学生也许只会感到枯燥,但是教师结合文章情节去讲解,学生的理解则会更加深刻。
四、了解我国的社会背景出发
我国作为礼仪之邦,虽然社会背景一直在变,礼仪文化也一直在发展,但是礼仪的重要性却始终不变。许多高中学生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我国的礼仪文化落后、刻板、不必要,普遍只是因为对于我国社会背景缺乏了解,对于我国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我国社会背景与礼仪文化结合起来,则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我国礼仪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怎样的背景,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礼仪文化有着怎样的独特美感。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便可以借机引用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省文化。廉颇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蔺相如封为上卿,位在其之上,廉颇一时不服,蔺相如回避,廉颇却认为其心虚胆怯,这使得其鲁莽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在听到蔺相如忍让的原因是因顾全国家大局时,廉颇感怀于蔺相如的格局,便以负荆请罪之礼去表达自身的歉意。这不但不会损害廉颇的颜面,反而体现出了廉颇敢作敢当的大丈夫姿态。可见礼仪文化的发展与各个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密切关系[3]。
结语:
语文学科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基本学科,我国礼仪文化的发展也与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有着密切关联。高中学生未来要面对社会发展,必须要做到文明懂礼,才能得到认可。而语文教师则要借助语文教学渗透礼仪教育,加深学生对于我国礼仪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才能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毛明霏.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64-65.
[2]王皓云. 传统礼仪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98-501.
[3]毕亚飞. 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D].西华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