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酋长是非洲国家有着独特影响的一支政治社会力量,但国际社会、洲外国家政府和一些发展援助机构在与非洲国家发展关系、提供援助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酋长的作用和影响。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一提到非洲的酋长,脑子里首先就会联想起那众多的部落以及广袤的农村茅草泥土房,还有传言中酋长拥有的成群妻妾、土地、财富和权力。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酋长就是封建残余,象征着落后和愚昧。2007年4月,我因公去了一趟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虽然没有见到当地部落真正的酋长,却结识了被尼日利亚册封为“荣誉大酋长”的华侨领袖胡介国先生。他在阿布贾和拉各斯经营“金门饭店”和其他实业,一副标准的商人样子,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他和传说中的非洲酋长联系在一起。直到2009年9月我赴中国驻加纳使馆工作后,才真正有机会和酋长“亲密接触”。
很现代的多哥贝大酋长
2010年5月,经友人介绍,我前去拜会多哥贝大酋长。多哥贝是加纳沃尔特省阿索格里传统区的大酋长,同时兼任沃尔特省酋长院主席。多哥贝在加纳首都阿克拉有房产,也有战略咨询投资公司,多次去过中国,和中国许多公司有业务往来。我在多哥贝的办公室见到他,他满面春风,对我非常热情。多哥贝很健谈,随手拿起桌上一份国家酋长院关于提高大酋长津贴的征求意见稿,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起酋长的工作、职责和待遇。多哥贝以玩笑口吻说,加纳许多酋长都很有钱,因为他们拥有土地。但他自己没钱,所以得努力工作。恐怕他是加纳惟一没有土地权益收入的大酋长了。为发展社区经济、为领地百姓谋福利,他必须开公司,建立广泛的商业联系,拓展业务。
在多哥贝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彩色的阿克拉黄金海岸房地产开发示意图。多哥贝指着地图对我说,他最近刚从浙江台州考察回来,台州一家房地产公司同意和他的公司合作,在阿克拉总统府附近的一片土地上进行旧城改造和地产开发,打造一个集地产开发、旅游酒店、度假村于一体的新城。多哥贝对中国有一定的感情,认为中国人长期以来真诚帮助加纳发展经济社会,但他对中国公司来加从事业务的模式却颇有微词。那次见面,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彼此都感觉愉悦。多哥贝还主动提到,希望我可以安排邀请他访问中国。我问他:“你去過中国多次,还要什么邀请呢?”他表情严肃地说,那都是些商业活动,我希望能以大酋长的身份应邀访华,可以穿酋长服、撑酋长伞、带着随从,这样去的意义不一样。我表示,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提供必要协助。后来,在使馆安排下,多哥贝和沃尔特省省长应宁夏自治区政府的邀请,联袂正式访华并出席在银川举行的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洽谈会,实现了他的愿望。
和多哥贝见面,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对加纳酋长的固有印象。他是一个很现代的加纳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商学院,交际广泛,国际化程度高,风度气质和能力水平俱佳。此后我和多哥贝保持着工作联系。他有朋友去中国需要签证事务帮助时,就会给我打电话。我们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去中国留学的政府奖学金名额,他推荐了他领区内一个贫穷但很有发展潜力的女孩人选。
2011年9月下旬,我应多哥贝的邀请,去沃尔特首府霍市参加传统木薯节活动。霍市是个安静的小山城,街道干净整洁。多哥贝在酋长院等候我的到来。他穿着深红色的传统酋长大袍,头戴酋长冠,撑一把金黄色大伞(那架势颇像中国封建朝代的皇帝或王),手持象征酋长权力的镀金木杖,后面簇拥着一大帮随从。我们徒步从酋长院出发,参加环城大游行活动。木薯节活动实际上就是霍市周围部落民众的一次大赶集。这一天,他们在部落首领和头人带领下,带着丰收的木薯,还有其他各色农产品和布匹,敬献给自己敬爱的大酋长。当时,时任副总统马哈马、沃尔特省长、一些内阁部长、地方头脑和部分外国驻加使节都来捧场,让多哥贝很有面子。木薯节仪式结束后,所有嘉宾都被邀请去酋长宫吃饭。我也去了,因为要向多哥贝捐赠200顶蚊帐。酋长宫其实就是有着大院子和草坪的别墅,一座现代风格的两层楼。大酋长的卧室摆设简单,并无奢华物品。当晚我返回阿克拉后,多哥贝发来短信向我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1年中国农历新年时,多哥贝专门发邮件向我祝贺中国春节。2012年底我从加纳使馆离任时,曾约好到他在阿克拉的私邸辞行,一起喝香槟酒。但由于日程安排临时有变化,最后未能相见。我后来得知他成立了非洲航空公司,与中国海南航空合作把支线飞机引到加纳去,开通了加纳本国多个城市的短途航线,业务做得还不错。
传统型的Kondua大酋长
再一次和酋长面对面,是在2012年2月15日,我陪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造访加纳中部省埃尔米纳奴隶堡。在参观奴隶堡前,我们按照当地习俗去拜会大酋长Kondua六世。就礼仪着装而言,这个大酋长属于传统型。他不像多哥贝那样健谈,但对中国很友善。他表示,希望有更多中国公司来埃尔米纳投资兴业,他一定会划拨土地给他们的。对代表团参观奴隶堡前来晋见他,大酋长尤其高兴,说这是对他作为地方保护神的一种尊重,以后有什么困难或需要尽管来找他,他会提供最大的帮助和便利。当听说我来自加纳使馆,大酋长特意指示身边随从跟我要名片,以便日后联系。通过与Kondua和多哥贝的接触,我感觉前者为人处事更为现实,也透出些可爱。
我和阿布里的Kwasi大酋长结识则纯系巧合。在德国驻加纳大使的一个招待会上,Kwasi大酋长主动过来问候我,后来还率着一众人马来使馆拜会我,提出一些项目合作的设想。我曾代表中国驻加纳大使向Kwasi酋长的教育基金会捐了一笔小额捐赠,以资助山区穷人家的孩子上学。通过上述活动,阿布里传统社区和使馆建立起了比较密切的工作联系。
在加纳使馆三年多的任期里,我还见到不少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酋长,其中多数属于长老辈。我和他们没有太多的语言互动,只是入乡随俗,给予礼节上应有的尊重。因为我深知,对酋长的尊重,就是对加纳人民的尊重,对他们历史文化的尊重。
加纳到底有多少酋长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对加纳酋长制做进一步了解。除斯威士兰等少数君主制国家外,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已进入到现代政治文明时期。欧美国家拥有的政府、议会、司法系统、军警等强力机构,非洲国家一应俱全,新闻媒体和公民社会也在兴起并逐步掌控公共权力话语权。但在非洲,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在世俗权力之外还始终存在着一个平行的传统自治系统,这就是古老悠久的酋长制。酋长是非洲国家有着独特影响的一支政治社会力量,但国际社会、洲外国家政府和一些发展援助机构在与非洲国家发展关系、提供援助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酋长的作用和影响。 据官方统计,加纳目前有79个部族,全国大大小小酋长共32000多个,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为大酋长,全国共有200~300个大酋长。第二个等级为部落首领,为数众多。最后一等是头人,一般管理一个100~150人的村落。除法律规定的酋长等级外,按历史沿袭和习惯法,加纳全国范围内还有所谓的“四大天王”(Overlord或King),依次为阿散蒂王、雅蓬乌拉、雅那和嘎王。其中,阿散蒂王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在传统酋长等级外,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加纳还创设了“发展酋长”(development chief)头衔,专门授予那些对社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减贫和教育事业做过突出贡献的非本部落之公民(含外国公民)。这种“发展酋长”在授予时举行隆重的仪式,着装等同于正式的部落酋长,在本部落或区域内享有一定待遇,但不分大小级别,本质上属于荣誉衔。
酋长的合法性部分起源于欧洲殖民前的历史因素,部分来自于宗教原因,部分缘于文化因素。历史上,酋长在加纳政治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势,是部族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和代言人,在其领地范围内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既是宗教领袖,也是文化代表,更是道德权威。自殖民时期以来,酋长的命运就和加纳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英国殖民当局当年在加纳和非洲其他殖民地采取“分而治之”和间接统治政策,极力培植和扶持当地酋长势力,以减少行政成本,授予酋長征税、管理部族事务和参与地方治理等权力。一些酋长纷纷利用这种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在当地社区兴办慈善教育事业,借机扩大自身影响和势力。和非洲英属殖民地不同,酋长在前法属殖民地则相对弱势,政府有权任免酋长,而不是由部族血缘关系决定。自加纳开国总统恩克鲁玛推行“村社共产主义”以来,历届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剥夺了酋长大部分的权力,对酋长影响予以限制。加纳现行的1992年宪法在法律上承认酋长制存在的合法性,但不允许酋长参与“积极的政党政治”,仅保留酋长通过习惯法处理部族内部事务、对酋长地拥有所有权的权力。
没有固定薪资的酋长
加纳酋长不像南非、马拉维的同行,每月可从政府领取可观的薪资报酬。他们没有固定薪资,政府每月只给大酋长发几百加纳塞地不等的津贴(其实叫车马费更合适)。酋长的收入主要来自土地分配管理收益,但需将其中50%上交地方市县政府财政。加纳土地80%为酋长所有,因此酋长也被俗称为“土王”,政府只拥有10%左右的土地所有权。土地归属问题是加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外来投资者纷纷抱怨加纳地权不清晰,投资成本过高,投资环境恶化,要求政府改变土地归酋长所有和支配的制度,明确土地私有制。加纳政府曾就此与国家酋长院商谈,但被拒绝。
酋长之间也会因为土地等现实利益频繁发生部族冲突。比如,北部省巴库市的两大种族围绕酋长合法性引发暴力冲突,致多人死伤。北部省的延迪市是西非地区最大村落,因“四大天王”之一的雅那二世2002年被谋杀而长期局势动荡。但即便如此,酋长依然是所在部族、社区的代言人,政治领袖考察省市或开展竞选拜票时,能否获得酋长的支持十分重要。酋长们纷纷借此要求政府帮助当地修桥造路、建设医院学校等民生工程。在北部三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传统势力根深蒂固,酋长影响尤其巨大。许多政府启动、国际援助机构参与的发展项目,因为酋长反对,往往半途而废或胎死腹中。
加纳等前英国殖民地国家的酋长一般实行世袭制,基于母系或父系血缘宗亲关系,原则上由长子继位。在加纳南部地区,女性也可成为大酋长,只不过名称有所不同,被尊称为“皇母”,但不从政府领取津贴,可谓同工不同酬。现代酋长素质较前有很大不同,来源日趋多元化。一些酋长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或曾在欧美国家留学,从事医生、律师等职业,回国继位后致力于寻求外援以发展社区和领地经济,改善教育民生。我接触过的多哥贝大酋长就是这类酋长的典型代表。
进入21世纪,随着非洲多党民主化进程加速,民主、良政理念逐步扎根,关于酋长制存废的争论日趋激烈。2010年初,加纳政府启动了1992年宪法的审议修改进程,但是“保留派”和“取消派”各执一词,分歧不断,而“变革派”又提不出具体的举措。因此,目前尚无法断定酋长制在加纳、乃至在非洲的命运将如何演变。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一提到非洲的酋长,脑子里首先就会联想起那众多的部落以及广袤的农村茅草泥土房,还有传言中酋长拥有的成群妻妾、土地、财富和权力。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酋长就是封建残余,象征着落后和愚昧。2007年4月,我因公去了一趟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虽然没有见到当地部落真正的酋长,却结识了被尼日利亚册封为“荣誉大酋长”的华侨领袖胡介国先生。他在阿布贾和拉各斯经营“金门饭店”和其他实业,一副标准的商人样子,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他和传说中的非洲酋长联系在一起。直到2009年9月我赴中国驻加纳使馆工作后,才真正有机会和酋长“亲密接触”。
很现代的多哥贝大酋长
2010年5月,经友人介绍,我前去拜会多哥贝大酋长。多哥贝是加纳沃尔特省阿索格里传统区的大酋长,同时兼任沃尔特省酋长院主席。多哥贝在加纳首都阿克拉有房产,也有战略咨询投资公司,多次去过中国,和中国许多公司有业务往来。我在多哥贝的办公室见到他,他满面春风,对我非常热情。多哥贝很健谈,随手拿起桌上一份国家酋长院关于提高大酋长津贴的征求意见稿,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起酋长的工作、职责和待遇。多哥贝以玩笑口吻说,加纳许多酋长都很有钱,因为他们拥有土地。但他自己没钱,所以得努力工作。恐怕他是加纳惟一没有土地权益收入的大酋长了。为发展社区经济、为领地百姓谋福利,他必须开公司,建立广泛的商业联系,拓展业务。
在多哥贝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彩色的阿克拉黄金海岸房地产开发示意图。多哥贝指着地图对我说,他最近刚从浙江台州考察回来,台州一家房地产公司同意和他的公司合作,在阿克拉总统府附近的一片土地上进行旧城改造和地产开发,打造一个集地产开发、旅游酒店、度假村于一体的新城。多哥贝对中国有一定的感情,认为中国人长期以来真诚帮助加纳发展经济社会,但他对中国公司来加从事业务的模式却颇有微词。那次见面,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彼此都感觉愉悦。多哥贝还主动提到,希望我可以安排邀请他访问中国。我问他:“你去過中国多次,还要什么邀请呢?”他表情严肃地说,那都是些商业活动,我希望能以大酋长的身份应邀访华,可以穿酋长服、撑酋长伞、带着随从,这样去的意义不一样。我表示,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提供必要协助。后来,在使馆安排下,多哥贝和沃尔特省省长应宁夏自治区政府的邀请,联袂正式访华并出席在银川举行的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洽谈会,实现了他的愿望。
和多哥贝见面,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对加纳酋长的固有印象。他是一个很现代的加纳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商学院,交际广泛,国际化程度高,风度气质和能力水平俱佳。此后我和多哥贝保持着工作联系。他有朋友去中国需要签证事务帮助时,就会给我打电话。我们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去中国留学的政府奖学金名额,他推荐了他领区内一个贫穷但很有发展潜力的女孩人选。
2011年9月下旬,我应多哥贝的邀请,去沃尔特首府霍市参加传统木薯节活动。霍市是个安静的小山城,街道干净整洁。多哥贝在酋长院等候我的到来。他穿着深红色的传统酋长大袍,头戴酋长冠,撑一把金黄色大伞(那架势颇像中国封建朝代的皇帝或王),手持象征酋长权力的镀金木杖,后面簇拥着一大帮随从。我们徒步从酋长院出发,参加环城大游行活动。木薯节活动实际上就是霍市周围部落民众的一次大赶集。这一天,他们在部落首领和头人带领下,带着丰收的木薯,还有其他各色农产品和布匹,敬献给自己敬爱的大酋长。当时,时任副总统马哈马、沃尔特省长、一些内阁部长、地方头脑和部分外国驻加使节都来捧场,让多哥贝很有面子。木薯节仪式结束后,所有嘉宾都被邀请去酋长宫吃饭。我也去了,因为要向多哥贝捐赠200顶蚊帐。酋长宫其实就是有着大院子和草坪的别墅,一座现代风格的两层楼。大酋长的卧室摆设简单,并无奢华物品。当晚我返回阿克拉后,多哥贝发来短信向我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1年中国农历新年时,多哥贝专门发邮件向我祝贺中国春节。2012年底我从加纳使馆离任时,曾约好到他在阿克拉的私邸辞行,一起喝香槟酒。但由于日程安排临时有变化,最后未能相见。我后来得知他成立了非洲航空公司,与中国海南航空合作把支线飞机引到加纳去,开通了加纳本国多个城市的短途航线,业务做得还不错。
传统型的Kondua大酋长
再一次和酋长面对面,是在2012年2月15日,我陪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造访加纳中部省埃尔米纳奴隶堡。在参观奴隶堡前,我们按照当地习俗去拜会大酋长Kondua六世。就礼仪着装而言,这个大酋长属于传统型。他不像多哥贝那样健谈,但对中国很友善。他表示,希望有更多中国公司来埃尔米纳投资兴业,他一定会划拨土地给他们的。对代表团参观奴隶堡前来晋见他,大酋长尤其高兴,说这是对他作为地方保护神的一种尊重,以后有什么困难或需要尽管来找他,他会提供最大的帮助和便利。当听说我来自加纳使馆,大酋长特意指示身边随从跟我要名片,以便日后联系。通过与Kondua和多哥贝的接触,我感觉前者为人处事更为现实,也透出些可爱。
我和阿布里的Kwasi大酋长结识则纯系巧合。在德国驻加纳大使的一个招待会上,Kwasi大酋长主动过来问候我,后来还率着一众人马来使馆拜会我,提出一些项目合作的设想。我曾代表中国驻加纳大使向Kwasi酋长的教育基金会捐了一笔小额捐赠,以资助山区穷人家的孩子上学。通过上述活动,阿布里传统社区和使馆建立起了比较密切的工作联系。
在加纳使馆三年多的任期里,我还见到不少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酋长,其中多数属于长老辈。我和他们没有太多的语言互动,只是入乡随俗,给予礼节上应有的尊重。因为我深知,对酋长的尊重,就是对加纳人民的尊重,对他们历史文化的尊重。
加纳到底有多少酋长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对加纳酋长制做进一步了解。除斯威士兰等少数君主制国家外,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已进入到现代政治文明时期。欧美国家拥有的政府、议会、司法系统、军警等强力机构,非洲国家一应俱全,新闻媒体和公民社会也在兴起并逐步掌控公共权力话语权。但在非洲,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在世俗权力之外还始终存在着一个平行的传统自治系统,这就是古老悠久的酋长制。酋长是非洲国家有着独特影响的一支政治社会力量,但国际社会、洲外国家政府和一些发展援助机构在与非洲国家发展关系、提供援助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酋长的作用和影响。 据官方统计,加纳目前有79个部族,全国大大小小酋长共32000多个,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为大酋长,全国共有200~300个大酋长。第二个等级为部落首领,为数众多。最后一等是头人,一般管理一个100~150人的村落。除法律规定的酋长等级外,按历史沿袭和习惯法,加纳全国范围内还有所谓的“四大天王”(Overlord或King),依次为阿散蒂王、雅蓬乌拉、雅那和嘎王。其中,阿散蒂王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在传统酋长等级外,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加纳还创设了“发展酋长”(development chief)头衔,专门授予那些对社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减贫和教育事业做过突出贡献的非本部落之公民(含外国公民)。这种“发展酋长”在授予时举行隆重的仪式,着装等同于正式的部落酋长,在本部落或区域内享有一定待遇,但不分大小级别,本质上属于荣誉衔。
酋长的合法性部分起源于欧洲殖民前的历史因素,部分来自于宗教原因,部分缘于文化因素。历史上,酋长在加纳政治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势,是部族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和代言人,在其领地范围内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既是宗教领袖,也是文化代表,更是道德权威。自殖民时期以来,酋长的命运就和加纳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英国殖民当局当年在加纳和非洲其他殖民地采取“分而治之”和间接统治政策,极力培植和扶持当地酋长势力,以减少行政成本,授予酋長征税、管理部族事务和参与地方治理等权力。一些酋长纷纷利用这种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在当地社区兴办慈善教育事业,借机扩大自身影响和势力。和非洲英属殖民地不同,酋长在前法属殖民地则相对弱势,政府有权任免酋长,而不是由部族血缘关系决定。自加纳开国总统恩克鲁玛推行“村社共产主义”以来,历届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剥夺了酋长大部分的权力,对酋长影响予以限制。加纳现行的1992年宪法在法律上承认酋长制存在的合法性,但不允许酋长参与“积极的政党政治”,仅保留酋长通过习惯法处理部族内部事务、对酋长地拥有所有权的权力。
没有固定薪资的酋长
加纳酋长不像南非、马拉维的同行,每月可从政府领取可观的薪资报酬。他们没有固定薪资,政府每月只给大酋长发几百加纳塞地不等的津贴(其实叫车马费更合适)。酋长的收入主要来自土地分配管理收益,但需将其中50%上交地方市县政府财政。加纳土地80%为酋长所有,因此酋长也被俗称为“土王”,政府只拥有10%左右的土地所有权。土地归属问题是加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外来投资者纷纷抱怨加纳地权不清晰,投资成本过高,投资环境恶化,要求政府改变土地归酋长所有和支配的制度,明确土地私有制。加纳政府曾就此与国家酋长院商谈,但被拒绝。
酋长之间也会因为土地等现实利益频繁发生部族冲突。比如,北部省巴库市的两大种族围绕酋长合法性引发暴力冲突,致多人死伤。北部省的延迪市是西非地区最大村落,因“四大天王”之一的雅那二世2002年被谋杀而长期局势动荡。但即便如此,酋长依然是所在部族、社区的代言人,政治领袖考察省市或开展竞选拜票时,能否获得酋长的支持十分重要。酋长们纷纷借此要求政府帮助当地修桥造路、建设医院学校等民生工程。在北部三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传统势力根深蒂固,酋长影响尤其巨大。许多政府启动、国际援助机构参与的发展项目,因为酋长反对,往往半途而废或胎死腹中。
加纳等前英国殖民地国家的酋长一般实行世袭制,基于母系或父系血缘宗亲关系,原则上由长子继位。在加纳南部地区,女性也可成为大酋长,只不过名称有所不同,被尊称为“皇母”,但不从政府领取津贴,可谓同工不同酬。现代酋长素质较前有很大不同,来源日趋多元化。一些酋长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或曾在欧美国家留学,从事医生、律师等职业,回国继位后致力于寻求外援以发展社区和领地经济,改善教育民生。我接触过的多哥贝大酋长就是这类酋长的典型代表。
进入21世纪,随着非洲多党民主化进程加速,民主、良政理念逐步扎根,关于酋长制存废的争论日趋激烈。2010年初,加纳政府启动了1992年宪法的审议修改进程,但是“保留派”和“取消派”各执一词,分歧不断,而“变革派”又提不出具体的举措。因此,目前尚无法断定酋长制在加纳、乃至在非洲的命运将如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