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对"德高"与"身正"的追求过程,就是情感投入的过程。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的根本为"教书,育人。"对于学生来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可见教学过程中情感投入的重要。特别对语文老师而言,更应注意情感的投入。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语文课上,我们只有让学生动情,人性才能被唤醒,让他们不断受到感动,才能成为感情丰富的人。
【关键词】文以喻人;语文教学;情感投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过程正是师生间情感流动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就要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动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而更应是滋润学生心灵的过程。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是一首诗、一幅画,不仅能给学生以语文知识,而且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要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情感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这种情感的投入呢?
一、厚积薄发,积聚情感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师在备课时要用自己那颗真挚的心去感知、去体验教材所表达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振"。使自己对美好事物产生向往和追求,才会为其中的崇高品质而感慨赞叹,才会因主人公的凄惨遭遇伤感泣下,才会对残暴行为产生憎恶和愤怒。倘若你把整个身心沉浸其中,并把这种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成为教学中的一种潜在力量,那么讲课时就容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散文,讲这一课前,我用心搜集材料,真心感知、体验作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一位失去双腿的残疾人,他的命运如此的凄惨--痛苦、无望、彷徨。他想逃脱这苦难的日子,想用结束生命来解救自己,后来,他终于意识到"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要加倍的"。这是史铁生的真实感悟,更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内在动力。为了让母亲骄傲,他不但坚强得活了下来,而且要活得更好。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他在文坛冉冉升起之时,母亲却像一片焦黄的枯叶,被生活吸净最后一滴汁液,坠落了。每读到此,我都会泪流满面,为作者的幡然悔悟、不屈挣扎,更为母亲平凡中的伟大,卑微中的崇高。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情感,才能在授课时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学生、去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教育。
激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逾浓,课已毕兴犹浓",教学就可以"从心所欲",事半功倍。学生情感的火花要靠教师的激情去点燃。教师在备课中凝聚的情感愈深,蓄积愈厚,发之愈烈。教师作为作者的代言人,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才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情动而辞发"。
二、以情引情,激活兴趣
先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掌握知识,获得实际技巧的动力,而它的源泉在于能为学生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奥秘的惊奇感。此时,我们教师就应很好地发挥"导"的作用,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使之产生"我要学"的意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教师在揣摩透作者的情感后,以富有激情的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搭起学生与作者间的感情桥梁。
一堂课的开篇导入,对这堂课的功效往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课开始小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往往处于分散、松驰的状态,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用自己从教材中获得的情去给学生创设一种"境",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抓"过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例如在教《鸿门宴》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置导入语的:在我国古代秦末农民战争中有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既有他英勇气概的写照,也有英雄末路的哀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他是怎么落入穷途末路的境地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因。这样设疑激发了学生情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真情朗读,体悟语境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情感的最贴切的符号。"美的语言给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之感。"感人心者莫切乎声"(白居易),"读得好,则不待解说自晓其意"。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词语的感知能力,对语境的领悟能力,以及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朗读这一手段,以情发声,以声煽情,读出作者的感情,读出文本的意境,需高亢时高亢,当低沉时低沉。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就要读出"大江东去"的雄浑、豪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胸有成竹、镇定自若;读《荷塘月色》,就要品出"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的淡淡的喜悦,"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淡淡的哀愁;读《为了忘却的记念》就要读出怀念与愤恨。让声音随着作者的感情起伏跌宕。对文章,特别是散文和诗歌要反复吟诵,使诗文的神情理趣在抑扬顿挫的声调中传达出来。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师是教育者以心呼唤心,以自己的火去点燃学生的火,从而激发他们去思考、去研究、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能力。"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会带着感情示范读文,并且能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范读课文实际上是将文字表达的情感变成易于理解的具有情感的声音,这种转化是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一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处处流露着作者的态度情感,所以在范读之前,教师必须先要在理解、感受中深入挖掘,然后将自己的态度感情融化在作品里进行范读。范读时教师要进入角色,抑扬顿挫,移情动容。如《再别康桥》一课,充分展示了徐志摩的才华和情感,那份朦胧的情愫在文字中若隐若现,,凡是了解徐志摩浪漫情怀的人,每每读来,无不为他柔美的情怀所打动,浮想联翩。然而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沉下心来体悟作者的情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业的压力,阅读面的狭窄,使他们无暇放松心态感悟情怀。怎样让学生身临其境而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呢?在范读时,可配用录音播放《致爱丽丝》,在优美的旋律中,插播与诗歌内容相符的蓝天白云、金柳夕阳、青荇水草……
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想。"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应是一根贯穿于始终的红线,要真正达到这种投入也并非易事。只有教与学的双方都付诸情感,课堂才会成为和谐融洽的整体。作为教师应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学素养,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产生激情;其次,要有一定的语言素养,才能将你的激情传给学生;同时,还应有适当的方法,教师只有刻苦自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情感的畅快投入,做到有张有弛,恰到好处。只要我们以孜孜以求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就能在语文教学投入情感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
让情感之花开遍语文教学的园地!
【关键词】文以喻人;语文教学;情感投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过程正是师生间情感流动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就要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动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而更应是滋润学生心灵的过程。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是一首诗、一幅画,不仅能给学生以语文知识,而且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要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情感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这种情感的投入呢?
一、厚积薄发,积聚情感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师在备课时要用自己那颗真挚的心去感知、去体验教材所表达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振"。使自己对美好事物产生向往和追求,才会为其中的崇高品质而感慨赞叹,才会因主人公的凄惨遭遇伤感泣下,才会对残暴行为产生憎恶和愤怒。倘若你把整个身心沉浸其中,并把这种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成为教学中的一种潜在力量,那么讲课时就容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散文,讲这一课前,我用心搜集材料,真心感知、体验作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一位失去双腿的残疾人,他的命运如此的凄惨--痛苦、无望、彷徨。他想逃脱这苦难的日子,想用结束生命来解救自己,后来,他终于意识到"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要加倍的"。这是史铁生的真实感悟,更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内在动力。为了让母亲骄傲,他不但坚强得活了下来,而且要活得更好。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他在文坛冉冉升起之时,母亲却像一片焦黄的枯叶,被生活吸净最后一滴汁液,坠落了。每读到此,我都会泪流满面,为作者的幡然悔悟、不屈挣扎,更为母亲平凡中的伟大,卑微中的崇高。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情感,才能在授课时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学生、去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教育。
激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逾浓,课已毕兴犹浓",教学就可以"从心所欲",事半功倍。学生情感的火花要靠教师的激情去点燃。教师在备课中凝聚的情感愈深,蓄积愈厚,发之愈烈。教师作为作者的代言人,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才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情动而辞发"。
二、以情引情,激活兴趣
先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掌握知识,获得实际技巧的动力,而它的源泉在于能为学生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奥秘的惊奇感。此时,我们教师就应很好地发挥"导"的作用,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使之产生"我要学"的意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教师在揣摩透作者的情感后,以富有激情的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搭起学生与作者间的感情桥梁。
一堂课的开篇导入,对这堂课的功效往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课开始小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往往处于分散、松驰的状态,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用自己从教材中获得的情去给学生创设一种"境",把学生的心一下子"抓"过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例如在教《鸿门宴》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置导入语的:在我国古代秦末农民战争中有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既有他英勇气概的写照,也有英雄末路的哀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他是怎么落入穷途末路的境地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因。这样设疑激发了学生情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真情朗读,体悟语境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情感的最贴切的符号。"美的语言给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之感。"感人心者莫切乎声"(白居易),"读得好,则不待解说自晓其意"。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词语的感知能力,对语境的领悟能力,以及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朗读这一手段,以情发声,以声煽情,读出作者的感情,读出文本的意境,需高亢时高亢,当低沉时低沉。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就要读出"大江东去"的雄浑、豪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胸有成竹、镇定自若;读《荷塘月色》,就要品出"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的淡淡的喜悦,"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淡淡的哀愁;读《为了忘却的记念》就要读出怀念与愤恨。让声音随着作者的感情起伏跌宕。对文章,特别是散文和诗歌要反复吟诵,使诗文的神情理趣在抑扬顿挫的声调中传达出来。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师是教育者以心呼唤心,以自己的火去点燃学生的火,从而激发他们去思考、去研究、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能力。"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会带着感情示范读文,并且能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范读课文实际上是将文字表达的情感变成易于理解的具有情感的声音,这种转化是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一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处处流露着作者的态度情感,所以在范读之前,教师必须先要在理解、感受中深入挖掘,然后将自己的态度感情融化在作品里进行范读。范读时教师要进入角色,抑扬顿挫,移情动容。如《再别康桥》一课,充分展示了徐志摩的才华和情感,那份朦胧的情愫在文字中若隐若现,,凡是了解徐志摩浪漫情怀的人,每每读来,无不为他柔美的情怀所打动,浮想联翩。然而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沉下心来体悟作者的情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业的压力,阅读面的狭窄,使他们无暇放松心态感悟情怀。怎样让学生身临其境而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呢?在范读时,可配用录音播放《致爱丽丝》,在优美的旋律中,插播与诗歌内容相符的蓝天白云、金柳夕阳、青荇水草……
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想。"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应是一根贯穿于始终的红线,要真正达到这种投入也并非易事。只有教与学的双方都付诸情感,课堂才会成为和谐融洽的整体。作为教师应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学素养,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产生激情;其次,要有一定的语言素养,才能将你的激情传给学生;同时,还应有适当的方法,教师只有刻苦自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情感的畅快投入,做到有张有弛,恰到好处。只要我们以孜孜以求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就能在语文教学投入情感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
让情感之花开遍语文教学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