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朝天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86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朋友单位搬到航空港区,我陪她去过一遭。当时对港区只一个印象:路又宽又长又空,柏油路两旁竟晒了大片的玉米,像金灿灿的锦缎。习惯了喧嚣逼仄的市中心,久居在经纬道路交叉密布的网格中,我竟然有种见了世面的感觉,当时就感叹:国家级战略果然了得!港区一出世便注定是娇子。那次过于匆忙,只有宏大之感,没有细节填充,直到这次采风活动。
  初冬的早晨,大巴沿着绕城的快速路飞驰,中州大道、机场高速、华夏大道,60公里的距离也不过两三个路口。采风团里有几个单独前往的朋友,或地铁或轻轨或自驾,聊起去港区的路,异口同声地说:真方便!这感叹中能听出几分“意外”的味道。在城市主城区生活,穿梭在一条条从起点可以望见终点的路上,路虽短却走不快,转弯抹角间处处有堵,有车的堵,有人的堵,也有心的堵,蒸腾的浮躁无处不在,压制着步履。而港区的距离,刚好挣脱出庸常活动区的包围圈,不远不近,熟悉中有几分陌生,用脚步丈量的都是新鲜,虽处处是长路却走得很快。当然,新鲜的还有风景和面孔。
  第一站是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城市会客厅。不同于各地的规划展览馆,会客厅的位置也和名字一样脱俗。在双鹤湖中央公园的轴心,她像一个高贵优雅的女主人,自信地迎接八方来客;又像一颗钻石,安放在最美丽最幽深的花园一角,等待人们艳羡的目光。在这里,俯瞰港区全景沙盘时,我印象最鲜明的还是纵横交织的路,这哪里只是一条条路?还是繁华和愿景。它们辐射着、延伸着,像是港区的骨骼和血脉。正如《诗经》所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路的尽头,是苑陵故城遗址公园。在这“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的时节,最适合抚今追古。公园所在地曾为秦汉重镇、天下名城——苑陵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文明,如今能触摸到的只有古城墙的残垣。石刻记载:南北朝时期,西魏大都督宇文贵以两千人大败东魏数万兵马,东魏大将任祥退守苑陵,宇文贵追击,双方大战苑陵城,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一言不合小伙伴就做不成了,你方唱罢我登场。想想战争也不过是道路之争,争个道,争个“王天下”“霸天下”,争出头来,自己的路更宽,疆更广。
  一路相隔的是园博园东门,门上悬挂着“坐拥东道”的漆金匾额,源于《烛之武退秦师》的典故,“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以巧舌说服秦穆公,使郑国虎口脱险,成功的关键就是把郑国和秦国拉到了一条道路上,已是同道,自无干戈。如今的“一带一路”和“空中丝绸之路”,使郑州和世界多个国家、地区成了同道,地上的路使城市的根更稳,空中的路使城市的枝叶更繁茂。
  最陌生的路,莫过于通向富士康、保税区和聚美优品的路了。现代化的仓储空间,高智能的传输分拣带,它们是尿不湿、化妆品、苹果手机的N次方存在。惊愕的同时,我也深切感受到自己与港区竟有着肌肤相亲。我想象着生活中的这些日用品它们来时的路径,无论是飞机,轮船或者汽车,最终是快递小哥的电动车和敲门声,把它们带给了千家万户。
  如果说路是城的灵魂,那人就是路的灵魂。我在港区见到一对老人,他们衣着整洁,坐在锦绣社区的会议室里。那位大爷脸上的风霜沧桑,能看出与环境的不和谐,大婶局促的表情也是极不自然,看上去像是会议室和桌椅束缚了他们。脸膛黑红的大爷从门口的路讲起,这时能看到他眼里的光。顺着他的目光,可以看到一条曲折的泥土路,两旁有庄稼,有鸡鸭,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邻人,他们正从谷庄村走来——谷庄村是锦绣社区的前身。拆迁以前,它和泥土路一起存在了多少年无从知晓,只知道村庄里有几棵四百多年的枣树。从村庄变为社区,平面的生活立体化了,人与人之间从隔着树林、田埂,变成了隔着钢筋混凝土。同他们交流时,我能看到,从谷庄村走出的老人,留戀泥土和枣树,有着无法与繁华融合的失落;从锦绣社区长大的年轻一代,眼睛里是好奇,还有创造者的豪迈。收获与失落,很容易就在时代的洪流中相遇。
  街头巷尾,见到最多的还是年轻面孔,年轻的公务员说,在港区,他们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年轻的导游说,他们的园林不光美在冬天,更美在四季。多个采访点只有我们这一队访客,这些年轻的建设者和服务者们的优质服务却没有打折扣。
  在港区两天,路好车快,每天的行程竟超过一百公里。还记得,多年前和要好的朋友通信,相距不过2.5公里,一封信往来经常却需要两周。今天的生活,使每个人的相对速度都在不断加快。无论多么快,无论怎么变,大地不会变,大地上的路不会变,距离不会变,能变的是方式方法,是人。
  港区有通衢大道,更有修路护路的人,这地上的路,路上的人,又去打造天上的路,路路朝天。车子行驶在港区宽阔的马路上,我忽然想起高尔基的那句话,我们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其他文献
一种需求  被风隐去了解释权  夜色暂且为疲惫的身心保密  梦被星月收割了一茬又一茬  情感左右摇摆  尘埃似落未定  一枚失语的钥匙  经复制后粘贴在  极具隐喻的空间  日子,被钝旧的时光刀  一点一点地剥离  由岁月积攒的希冀  辉映着思想深处的卑微  骨子里残存的乡土气息  亦被喧嚣的市声反复地冲洗     旧 衣 裳  我习惯于翻箱倒柜  在一袭樟脑的气味中濯心  曾经熟悉的味道  还眷
期刊
那年春风依旧浩荡  而你却没来  满枝的桃花不敢落去  那日的衣袂飘逸  经年的桃花不能自持  彻底堕落  灿烂若雨  翻天覆地  那时时间是真理的过滤器  你是他唯一的真理  也是他内心鲜活的格局  山川  逃匿的梦境沉于午夜的月光  天空的飞翔隐于想象的翅膀  滋生更深的睡眠  岸是時间的盛宴  玫瑰焦虑于虚幻的爱情  真实的表白死于咽喉  晚开的蔷薇是有意的  她的惊世骇俗  让所有的等待破
期刊
撇开众生喧闹  一座清净庙宇 独有的安詳  轻偎着夕阳辽阔  慈悲于俯仰间滴落  隐去晚钟 封堵双耳的凡尘  如何感应 通往佛国之阶  一级 一级 渐没入云海的节奏  浓荫给古树 披上夜色  也给一只松鼠  蒙上清修打坐的禅意  日暮流光 常被匆匆倾倒  亦偶有参悟 如灌顶一瓢
期刊
智啊威,1991年出生于河南周口,有小说发表于《山花》《天涯》《作品》《青年作家》《文艺报》《广州文艺》《小说林》《牡丹》《莽原》等期刊。  一九九六年的豫东连日阴雨,河水暴涨,我坐在马河桥上,垂下双脚,湍急的水浪有時能咬住我的脚心,痒痒的很舒服。  那天河水浑浊,飘着水草和木头,偶有牲畜从上游顺水而来,被流水裹挟着,沉沉浮浮,向东而逝。这时的岸边总会奔着一个人,目光盯着河中牲畜,脚下跌跌撞撞,焦
期刊
早晨起床,张根福心里有些发慌,是不是昨晚被稻草人吓着了。  张根福的睡眠说不上好与坏,老人么,大多这样,脊背一贴到草席上,嘴巴就开始打呼噜,等到给尿憋醒,已经四更时分了。他起来不开灯,连眼睛也不睁一下,地方熟,从床头到窗边,行四步,然后伸脚尖一踢,就踢到马桶了,说不上故意要省电,习惯成自然。  张根福立在窗前,气运丹田,正在动用全身力气向外挤尿的时候,透过月色朦胧的窗玻璃纸,感觉到窗前晃过了一个影
期刊
草药  我相信,一株草药破土而出时  就背负着苦  像一只蚂蚁,背负着山  祁连山下,生长着许多草药  大多数,耗尽一辈子,只  开一次花,结一茬果  埋身田埂地头,如一架时光浓缩机  噙着迎面扑来的霜雪  练习吃苦之术  在药铺,药柜就像一处暗疾  只有阳光做引  然后大火烧开,小火慢熬才能根治  而此刻,我顺手拔下一株车前草  嚼碎,摁在后背疼痛处  多么神奇,像母亲悄然而至  一滴水  一滴
期刊
天气一冷,老许就常去利民浴池泡澡。泡上半晌,身体就轻松舒服,病自然好了很多。老许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利民浴池是一家老店,在胜利街与解放路交汇处。不知道哪天,浴池里来了两个搓澡工。年龄大的有三十几岁,平头,脸膛黢黑,还有一口黄牙。年轻的那位,也就是二十二三的模样,也留着平头,额头处有两道皱纹,嘴的两边泛着青色。年龄大的总是笑嬉的,招呼人也热情。年轻的也笑,从来不和人打招呼。大池子的旁边放着两张皮床
期刊
自从色彩在天地呈现  自从中华在东方诞生  旗帜 就归属于信仰  大绸舞动  浸透血水  印满磨难  收集霞光  在天与地之间猎猎飘扬  一杆旗帜  挂满五千年上下求索的梦想  陈胜吴广黄巢方腊张角宋江  李自成洪秀全  举起起义的旗帜  蔑视狂风  他们冲在时代的最前沿  乘风破浪云开雾散  历史是旗帜的几番转换  北洋水师舰船的“龙”旗无肆  八国联军黑炮后“洋”旗翻卷  “七七事变”四万万人
期刊
华之,本名范江华。渑池电视台编辑。有作品在《散文选刊》《安徽文学》《当代人》杂志上发表。出版有散文集《穿行》《梦回雅宋》。  外婆住在乡下的时候,母亲每个月都要回去看望,拎着大包小包东西,后面带着我,有时是父亲,就像古代富人出门带着脚夫一样。  公共汽车只能坐到村口,下了车,就得帮母亲拎东西,我每次都埋怨:干啥买这么多东西啊,外婆和外公又吃不完,不是被邻居的小孩骗吃了,就是放在篮里长毛发霉了,不会
期刊
外婆家不远,有一处稍为显眼的建筑,那是一座石拱桥。桥不长,桥身中间上刻有三个字:桥下荷。可桥下的一条溪流,几乎是常年干涸,又哪来的荷?每每,我带着这样的疑惑,还没有找到答案,便已到了外婆家。  那时,外婆家的日子和所有农户一样并不富裕,外孙前来拜年,可是要吃鸡腿的。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吃汤团,我们老家叫“圆粿”,外婆叫“汤头”。  洁白的薄薄的黏嘴的糯米粉皮,青菜(俗名落汤青)炒肉的馅,咬一口满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