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融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a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医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蕴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伦理道德精髓,将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章在分析中医药文化融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从提升思政课教师中医药传统文化素养、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及建设“中医药+思政”教学资源库等方面探讨中医药文化融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中醫药文化;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3-0177-04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contains rich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medical and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deeply excavate the core value concept and ethical essence contain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integrate 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organic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medical and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litera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enriching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form and construct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u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path of teaching.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medical and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0年6月20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的讲话)。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为中华民族繁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中医药再一次为世人所认知,中医药文化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得到极大彰显。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医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医德和良好人文素养这一重要使命,理应结合医护院校办学特色与专业特点,深入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将其巧妙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探索形成富有医学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一、中医药文化融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中医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就其内涵而言,文化自信不仅包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自信,还包含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典型代表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肯定。目前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其根源就在于缺乏中医药文化自信。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承担着培育全面发展、德技双馨的高素质医护人才的重要职责,而且还肩负着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使命。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核与价值理念,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二)医学类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指出,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同样要求,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因此,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错综复杂,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医护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的思想行为呈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多变性、活跃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这给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极大挑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医学教育和学生自身特点与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富有医学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其相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新时代医护类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培育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优秀医护人才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治愈机体疾病,同时也注重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感与舒适度。社会对医护人员职业素养、服务态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要求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化和情感的服务。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承担着对医护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也肩负着对医护生进行医德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而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特别强调医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修养,将中医药文化有机融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使命感,培育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中医药文化融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
  国家层面坚实的政策支持、中医药文化与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契合性为二者有机融合奠定了可行性基础。
  (一)国家层面坚实的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多个场合对中医药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相关文件。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倡导“大医精诚”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文件强调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研究设计适宜的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提升青少年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一文件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指明方向。2020年4月和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两份文件相继出台,文件均强调,医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加强医德医风、医学伦理教育、共识医者仁心。国家层面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重视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为中医药文化融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医药文化与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学的内在契合性
  1. 中医药文化是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中医药文化既是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指出:“大学阶段,应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既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医护类高职院校独特的专业属性,理应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形成彰显医护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
  2. 中医药文化与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诉求
  中医药文化与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诉求是相吻合的。2009年,中医药局印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23号)明确提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具体阐述就是医心仁、医道和、医术精、医德诚。中医药文化特别强调医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修养,崇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理想,秉承“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信念,倡导“医乃仁术、济人为本”的思想,守护“医以济世,术贵乎精”的精神,恪守“贵义贱利,自正己德”的准则。而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承担着对医护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也肩负着对医护生进行医德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其目标是要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医护人才。中医药文化与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取向与道德诉求上的一致性为二者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能。
  3. 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治疗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借鉴性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神农尝百草”至今,中医药学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理念,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理论等,这些治疗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借鉴。如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2]。在中医药文化中,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启示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联合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发挥育人合力。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辨证施教”,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治未病”是指“在疾病还未发生的时候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疾病,已经出现疾病时对疾病进行干预以防止疾病的演变,疾病痊愈后要防止复发”[3]。这一治疗理念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预见性,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及时预见或发现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矛盾或问题。对于已经发现的矛盾和问题,迅速分析病因,查找根源,将思想政治工作做早、做前,及时化解矛盾与问题。   4. 中医药文化中“师徒传承”的教育模式对思政课教师教育理念的启示
  中医虽历经数千年的迁衍流变,却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师徒传承”的教育模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徒弟跟随师父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掌握诊疗技术、积累实践经验,并在耳濡目染中传承师父的高尚医德和为人之道。这一教育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仅取决于思政课教师所讲理论、道德观念的正确性,还取决于思政课教师自身言行举止的示范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嘱托,其中,“人格要正”即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发挥自身的道德力量,注重言传身教、示范引导,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感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德技双馨的高素质医护人才。
  三、中医药文化融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
  (一)提升思政课教师中医药传统文化素养
  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但如何将中医药文化精髓巧妙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思政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中医药文化基础知识的思政课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挖掘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因此,思政课教师应主动关注、学习、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掌握中医药经典、名人典故、中医药科普知识、中医药政策法规等,不断提升自身中医药文化素养。同时,思政课教师还应加强与中医药专业教师合作教研,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挖掘教学素材。从学校层面讲,医护类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培训,邀请中医药名师开设专题讲座,组织思政课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等。同时,按照学校思政教育发展所需,积极引进复合型思政教师人才。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文件中提出,高等学校可聘请行业先进模范、名家大师和专业课骨干讲授思政课。通过上述举措,增强思政课教师将思政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结合的能力,为更好地将中医药文化精髓融入思政课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
  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健康守护人——合格医护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切实担负起这一使命,须结合医护专业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医德教育、人文教育等德育教育资源,将其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中,丰富理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时,可请同学们谈谈选择医护院校和所学专业的初衷,邀请名医校友进课堂作经验分享,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认知和专业自信。在讲授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时,可例举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和李时珍等相关事迹,讲述“神农疗疾尝百草”“董奉杏林传佳话”“葛洪倡导廉便药”等医德典故,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医患共情能力。在讲授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时,可通过解读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剖析医疗纠纷案例等,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学生法律素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同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和有选择性地融入中医药文化,如在讲授第十章第三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内容时,可例举中医药在医学史上的卓越成就,特别是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突出贡献,从而帮助学生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时,可结合中医药界最新政策、热点话题、热点事例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拓展视野。
  (三)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国家近些年出台的思政工作相关文件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等均要求高校思政课须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两方面,课堂实践是借助于课堂时间来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主题演讲、辩论赛、角色扮演等;社会实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使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如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医护类高职院校应发挥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将中医药文化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如在课堂实践中,可开展中医经典诵读、中药方歌比赛,组织以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医家事迹为主题的演讲、角色扮演活动,围绕医术与医德何为重、先收钱还是先救人等问题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医德修养和中医药文化自信。在社会实践中,既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中医药国情调研,也可组织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和生产基地,还可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和农村,开展中医药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如进行中医药健康咨询服务、中医药知识宣传,实施中医推拿、中医针灸等医疗服务。通过开展此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前景和行业发展,增强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建设“中医药+思政”教学资源库
  成立一个由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学临床、中医药文化、思政课教师等多学科教师组成的协作组,开展集体备课与合作教研,共同挖掘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建设“中医药+思政”教学资源库,为思政课教师备课和教学实施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学资源库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别:文字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视频类、软件链接类等。文字文本类包括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中医药古今名著电子版、中医药名言名句诗词诗句、电子教案与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试卷库等;图形图像类包括中医相关人物图片、中医药器具图片、中医药治疗图片等;音频视频类包括与中医药相关的视频讲座、文献纪录片、电视连续剧、电影等;软件链接类包括中医药相关软件与网站,如中医智库APP、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中国中医药网等。建设“中医药+思政”教学资源库,在满足了课堂教学、教师备课、学生自学等教学需求的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74.
  [2]刘应科,孙光荣.中医临证的四大核心理念之整体观[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5):1-5.
  [3]林合华.习近平关于发展中医药的系列论述与其传统文化观的关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2):99-103.
  [4]颜培正,孟宁宁,刘长玥,等.中医药思想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2):169-172.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以武汉理工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环境微生物学为例,分别从课程定位和目标设定、课程团队建设、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特色与创新总结等方面,开展对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路径的探索与相关思考,为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混合式“金课”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环境
市政工程计价课程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非理论灌输,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
摘 要: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是学习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的基础和核心课程,由于该门课程具有内容多,公式理论复杂的特点,因此课堂教学具有难度。文章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内容,梳理教学知识点、辅以多种教学方法和多样化考核方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反馈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和教学质量。同时在结论中总结了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该门课程持续改进。  关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及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相关规定都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相关要求,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尤其重要。从学生的翻译实践可看出学生的翻译能力尚待提高,且具有许多共性,如:逐字翻译,无意识或无能力分析句子结构,对于词汇的选择缺乏词性的考虑等等。文章主要从中英文不同表达方式的角度,即英文重形合而中文重意合,提出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的策略:显性连接转为隐性
课程思政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和践行“三全育人”的重要部分,具有隐性、灵活多样性和高效性等特点.作为人才培养阵地的高校,树立师德楷模,提升教师素质,是开展良好课程思政的
摘 要:在科教融合背景下,为了培养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欠缺能力培养和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等问题进而导致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的基础上,将优化知识点导入、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结合、充分利用线上学习资源以及将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四个方面纳入流体力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常态化的线下教学活动难以实施,为了减小疫情对教学的影响,文章从线上教学的设计、线上教学准备、过程管理与实施等方面探索了大学物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实践表明,通过任务驱动和过程化评价的教学手段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的教学目标,为今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学物理;线上教学;教学研究;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摘 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使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决策更加科学、教学模式更加新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案例更加落地;另一方面,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也面临着数据采集、案例开发、信息隐私以及复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物流管理;教学改革;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
以某工科学院毕业五年学生为调研群体,围绕大学生就业力构成及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在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框架下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培养路径,为高校如何更好培养人才与服
ESP强调的是英语学习与技能专门化的结合,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所以通常根据学生的专业属性和特殊英语学习目的进行应用型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重在培养学生在特殊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