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使学生的文章“回归生活”,富有生气。
本文从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研究的角度,谈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让学生以生活为素材写作。
一、融入实际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生活处处都有惊喜,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包含着美,而要从生活中发现美,找到惊喜,积累素材,则要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所以相应的,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成为重要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有耐心并且要细心,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观察的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在具体做法上,可以进行多方面尝试。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深入体验,例如以“我的观察日记”为训练主题,让学生种植一种植物或者是饲养小动物,让学生仔细描写植物或者动物生长的过程及自己种植、饲养的方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够是学生在观察中积累生活经验,增加写作素材,只有经过实践,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情感充分地融入到文章中。
其次,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灵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生活琐事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灵感来源。从家庭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生活习惯、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很多是从家庭中获得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庭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家人的生活习惯及待人接物的方式等,写一些写人或叙事的文章;还可以让学生以书信的形式,为家人写一封信,抒发真情实感。从自然中获取写作灵感。比如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色,观察山水之间的变化,观察花、鸟、鱼、虫的样子,通过耳朵去聆听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如汽车飞驰声、夏夜里知了的鸣叫声、雨打在玻璃上的噼啪声等等。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大自然中,让学生自发地去观察身边的景色,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后再将这些想法整体表达出来,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从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要给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多进入到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例如,可在假期布置学生帮妈妈买菜、自己逛超市或者是和同学的一次外出游玩等生活实践小任务,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到社会,从而增加生活阅历,获得写作素材。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写作激情
小学高年级的作文已从低年级的简单造句、日记,转向写情感丰富且拥有自己思考的文章。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方式不仅仅只是运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还要用情境创设等方式将课堂转变为学生生活化体验的场所。例如以“春游”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并讨论春游中有趣或者难忘的事,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此进行情境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最后再让学生将自己所表演的情境运用书面文字写出来。通过回忆-表演-书写这三个步骤,让学生再现春游的情境,将情境创设变得更加的系统和具体,把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调动起来,使学生文章能给人以心灵的触动,让作文富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还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写作情境,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三、教师、学生评价作文生活化
作文水平的提高,仅靠简单的写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還需要通过适当的评改,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篇文章完成后,无论是标点、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都需要为突出文章的中心服务。每一句话都衔接好,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评价作文的方式可以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学生自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先从微观角度检查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使用准确、上下文衔接是否恰当等,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仔细查看自己的作文是否有立意谋篇的缺陷;其次,就是学生互评,所谓学生互评,就是让学生交换习作,将自己觉得写得好或不好的地方标注出来,然后思考为什么,在互动交流的环节具体指出来,并说明原因。最后,就是教师作文评语要趋于生活化,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改变以往侧重批评的评语模式,多运用表扬、鼓励的语言肯定学生。当然,也不能一味迁就,在遇到有明显缺点的作文时,也要直接指出,让学生修改。教师在指出缺点时,应注意语言不能过于严厉。
综上所述,在高年级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章与现实结合,将生活中所见所闻融入写作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而获得生活体验,积累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文章中注入真情实感,进而使文章富有生气。
本文从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研究的角度,谈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让学生以生活为素材写作。
一、融入实际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生活处处都有惊喜,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包含着美,而要从生活中发现美,找到惊喜,积累素材,则要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所以相应的,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成为重要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有耐心并且要细心,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观察的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在具体做法上,可以进行多方面尝试。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深入体验,例如以“我的观察日记”为训练主题,让学生种植一种植物或者是饲养小动物,让学生仔细描写植物或者动物生长的过程及自己种植、饲养的方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够是学生在观察中积累生活经验,增加写作素材,只有经过实践,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情感充分地融入到文章中。
其次,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灵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生活琐事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灵感来源。从家庭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生活习惯、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很多是从家庭中获得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庭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家人的生活习惯及待人接物的方式等,写一些写人或叙事的文章;还可以让学生以书信的形式,为家人写一封信,抒发真情实感。从自然中获取写作灵感。比如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色,观察山水之间的变化,观察花、鸟、鱼、虫的样子,通过耳朵去聆听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如汽车飞驰声、夏夜里知了的鸣叫声、雨打在玻璃上的噼啪声等等。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大自然中,让学生自发地去观察身边的景色,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后再将这些想法整体表达出来,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从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要给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多进入到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例如,可在假期布置学生帮妈妈买菜、自己逛超市或者是和同学的一次外出游玩等生活实践小任务,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到社会,从而增加生活阅历,获得写作素材。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写作激情
小学高年级的作文已从低年级的简单造句、日记,转向写情感丰富且拥有自己思考的文章。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方式不仅仅只是运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还要用情境创设等方式将课堂转变为学生生活化体验的场所。例如以“春游”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并讨论春游中有趣或者难忘的事,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此进行情境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最后再让学生将自己所表演的情境运用书面文字写出来。通过回忆-表演-书写这三个步骤,让学生再现春游的情境,将情境创设变得更加的系统和具体,把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调动起来,使学生文章能给人以心灵的触动,让作文富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还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写作情境,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三、教师、学生评价作文生活化
作文水平的提高,仅靠简单的写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還需要通过适当的评改,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篇文章完成后,无论是标点、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都需要为突出文章的中心服务。每一句话都衔接好,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评价作文的方式可以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学生自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先从微观角度检查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使用准确、上下文衔接是否恰当等,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仔细查看自己的作文是否有立意谋篇的缺陷;其次,就是学生互评,所谓学生互评,就是让学生交换习作,将自己觉得写得好或不好的地方标注出来,然后思考为什么,在互动交流的环节具体指出来,并说明原因。最后,就是教师作文评语要趋于生活化,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改变以往侧重批评的评语模式,多运用表扬、鼓励的语言肯定学生。当然,也不能一味迁就,在遇到有明显缺点的作文时,也要直接指出,让学生修改。教师在指出缺点时,应注意语言不能过于严厉。
综上所述,在高年级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章与现实结合,将生活中所见所闻融入写作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而获得生活体验,积累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文章中注入真情实感,进而使文章富有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