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启示r——以医用物理学为例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疫情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结合抗疫实践经验,推动医学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卓越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在推进医用物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中,首先,应强化顶层设计,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课程思政”能力;其次,要发挥教学模式的载体功能,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提高教学的吸引度;最后,要注重线下课堂的重要补充作用,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合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专业课程特点的“课程思政”新体系.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桥梁电算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介绍“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优势,从项目导入、任务驱动、项目考核、教学应用等几个方面探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桥梁电算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桥梁电算;教学方法  [中图
[摘 要]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旨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在物理化学这样一门体例严谨、内容艰深的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文章从科学人文、艺术美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教育四方面挖掘物理化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并简要介绍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现方式,且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兴趣与实施效果,以期为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物理化学;教
[摘 要]文章对国内外部分一流高校论文发表量、论文引用量、科研合作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要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的科研竞争力,必须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发挥领军人才引领、构建创新科研团队以及科研合作注重绩效。  [关键词]学科建设;科研竞争力;评价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035-04  一、前言  科研作为高校的一项基本建设任
[摘 要]在“大思政”背景下,课题组探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育,从介绍国内概率论学者,树立文化自信与结合知识点全方位深度挖掘思政元素两个方面找准“切入点”,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关教学案例,将思政元素自然和谐地融入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思政元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
[摘 要]教师的教学倦怠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一种表现,文章给出了对教师增能以缓解高校本科教学倦怠的因果关系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应分别是0.296、0.304、0.341;学校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应分别是0.201、0.207、0.232;学生增能对缓解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总效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课堂教学的特征及现状,结合河南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结构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理论为指导,提出适应焊接结构课程的教学策略及学习成效多元评价方法。课题组改革以理论考试加平时成绩确定最终成绩的考核办法,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比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旨在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
[摘 要]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连接基础医学、基础用药和用药护理。药理学一直是医药卫生专业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其以知识点分散、理论性强、记忆内容繁杂而著称。能否探索出合适的教学模式成为药理学线上教学成败的关键。文章针对具有重要教学影响的MOOC和云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MOOC、云课堂和QQ群分享屏幕以及群通话的学生线上教学依从度,为在线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出新方法。本研究为医学及
摘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可以从对教育的认识、目前大学教育的缺失、“课堂+课程”的作为、大学教育的好老师、一流大学与教育强国的方向等五个方面对我国的大学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深化对教育的认识,首先应对教育的本质、责任及生命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自身的潜在力量,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激励学生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鼓励学生有知
[摘 要]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企业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当今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引领社会进步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项目组通过分析校企合作的创新能力培养及科研训练、实训岗位现状,基于新经济时代背景,结合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训、设计)的培养方案,提出以“科技竞赛+科研训练”为载体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在校期间
[摘 要]新经济发展需要在新工科建设中培养适应产业升级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新工科人才培养必须主动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把学科导向变成产业需求导向。文章探讨以需求导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多学科背景的教师队伍,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从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师队伍和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学科融合、产教融合开展新工科建设,构建新经济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