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眼看门道:细评近现代中国书画三大专场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富比
  
  香港的市场一向以张大千和齐白石作为红筹股,张宗宪的专场差不多有一半都是张和齐的画,尤以齐白石为多。《荔枝晚霞》是较为少见的一种题材,右上画了两个枝上的荔枝,右下却有一轮落日,还被云霞遮住了一截,齐白石的构思确实够巧妙,估价40万,成交为67万(连佣金,港币,下同),应该是便宜的价格。齐白石的扇子有好几页,成交却不尽相同,《海棠蟋蟀》估价25万,无人应价,而《观荷图》估价18万,却以48万成交。其实论工夫,当然是前者用的时间长,后者却是罕见的临摹金农的山水,所以格外受欢迎。张大干作品的成交则略为一般,只有晚年泼彩的《柳溪清幽》镜片拍了312万,算是能交卷,其他如《敦煌白描人物》等就流标了。林风眠的画作只有5件,却显出过人的吸引力,其中《盆花》一幅估价70万,竟以300多万落槌,此作只是花卉题材而非以往常见的人物风景之类,可见林风眠画作的潜力直逼张齐两家。
  
  中国书画专场中,有贾又福,刘彦水等几家当代中年画家的作品,基本上都能成交。刘彦水是近期崛起的山水中坚,《夜山图》是积墨的繁琐之作,估价7万,以17万成交。
  
  嘉德
  
  嘉德的近现代书画分为两个专场,总共有过亿的金额。专场之一,吴湖帆的几件早年作品颇受瞩目,《临宋徽宗牡丹图卷》是他1925年的作品,其时他的个人面貌还没有形成,只是种探索阶段的临摹而已。但是由于他所用的颜料实在太好,看上去有于非庵的味道,估价17万,接近100万才成交。另一件和周炼霞合作的《荷花鸳鸯》本来属于价格不高的合作画,可由于周炼霞是吴氏的红颜知己,鸳鸯的含意也是尽在不言中,所以以高出估价倍多的42万成交。本场的焦点之一,是一幅张大千的《墨荷》,张的荷花本来就是招牌之作,水墨能出五彩的效果是此幅的精妙所在,尤其有价值的是上面有贺天健和谢稚柳的题诗,上款是著名的动物画家熊松泉,估价45万,落槌高达300多万,足见名人上款和题诗的重要。
  专场之二, 开始就另行家们大跌眼镜:启功的两副对联,估价分别为12万和8万(这个价钱在南方大概已经没人接手了)竟以24万和43万成交,这个价格已经可以购买吴昌硕的精品对联,可见最近书法市况的波动实在令人难以猜得透。李可染的牛是他的首本之一, 《草原放牧图》是历经著录和出版的作品,而且还画了六头牛和牧童,结果以高出底价一倍的414万易手,也在意料之中。同样受关注的,则有谢稚柳为章士钊的《牡丹诗》补图的书画合璧卷,此卷是章士钊手书牡丹诗80首,谢稚柳所画,是工笔重彩牡丹,加上有叶公绰等题跋,成交价为252万。
  成为焦点的当然还有傅抱石的名作《琵琶行》,拍卖现场座无虚席,场内外买家竞投激烈,高潮迭起,最终以784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成交。当天的另一焦点还有吴昌硕的《岁朝图》,经过场内轮番竞价,最终以67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赢得全场掌声。该作品尺幅大,题材喜人,画面丰富,且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并曾多次出版,是其取得高价的重要原因。
  此次书法作品整体呈上升趋势,除了著名书家作品外,名人书法也受到关注。尤其是很少面世的,学问气息比较浓厚的书法作品更是取得很好的拍卖价格,如王蘧常的《行书十言联》、李徐的《行书七言联》分别以12.32万元人民币和9.53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值得提的是,名家收藏的书法精品受到买家认可和追捧,梁劲予先生日藏的樊曾祥《行楷书龙门对》、沈尹默《楷书十六言联》,吴湖帆《行书七言联》三件书法作品全部成交,成交价分别为6.16万元、11.2万元、23.52万元人民币。
  
  诚轩
  
  诚轩的中国书画也是分为两场,相比之下,他们的定价较为平稳和实在,成交率也比较高。专场第一,有不少台湾回流的于右任书法。本来近年随着台湾回流的于右任书法数量增多,价格有下降趋势。但是诚轩的于右任书法却是全部售出且价钱惊人。一对写给谢孟军的对联(五言)估价5万,竟叫到97万高价,除了尺寸特别大(高两米四十)之外,我想不出有其他的理由。同样是回流的作品,有徐悲鸿的《双猫图》,此幅是徐悲鸿用功之作,除了两头猫的神情生动之外,牵牛花和背景都细致得纤毫毕现,这是新加坡著名的收藏家陈之初的日藏,迭经出版和著录,成交价高达570万。
  专场之二,以书画成扇打头,除了几柄民国名家刻竹骨高价易手之外,其他的名家成扇也显示惊人潜力,吴湖帆的《青绿山水》和书法扇,显示他对于传统的青绿运用已经纯熟,品相也格外完好,以57万成交,一度下滑的唐云作品这次也有突出表现,《牡丹》成扇估价1万余,以11万成交,可见民国成扇的潜力不可小看。现代作品,则有贾又福《月光曲》册页八开确属精品,水墨的黑白对比运用得出神入化,而且经过“官方网站”的确认和荣宝斋的出版,估价6万,以33万成交。
其他文献
清代玉器工艺的历史分期    1644年清军入主中原,定鼎初期推行了落后的跑马圈地和民族歧视政策,破坏了生产,社会更加混乱。但是不久由于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促成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增长,酝酿着康熙盛世的形成和发展。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的玉器工艺,在明代琢玉工艺基础上也在缓慢地前进。当满族君临中原的时代,玉器服务的对象除了汉族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之外,最重要一批则是满族皇室、王公贵戚和八旗上层人物以
期刊
佳士得5月将上拍受日本根津美术馆委托拍卖的一批18世纪为清朝宫廷制作的珍贵时钟藏品。这批重要藏品,无疑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以外的罕见珍品,各地藏家可借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购得中国历代帝皇珍而重之的时钟精品。此次推出的中国市场时钟极为罕见,也是众多同类珍品首次同场参拍。拍品题材超越根津美术馆以日本美术为主的范围。此次别开生面的拍卖会,拍卖所得金额预计介乎350万美元至500万美元,这笔钱将用于现正进
期刊
傅山的书法在明末清初的书坛独树一帜。清人赵执信云:山书为国朝第一。此语置之清初书坛,当为不妄。傅山五体兼擅,而以行草为最长。据其《霜红龛书论》自述,其学书的大致过程为:魏晋(不似)——赵、董(遽似)——颜真卿(苦为之,略得其支离)——魏晋(渐知大概)。在这一脉络中,我们可以发现颜真卿书法在傅山书法转型过程中的独特位置。经过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学颜书正是成就傅山独特书法艺术风格的关键。本文就傅山学颜书
期刊
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西汉初年置柴桑县,至今已有22D0多年历史,这里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古人将其喻之为“通衢要塞”,历史上九江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重要的商业通道。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地位使九江成为陶瓷出口的集散地和中转站,由此汇聚了中国南北各大名窑口的陶瓷艺术精品。此次在广东东莞展出了九江市博物馆从馆藏中精选而出的商代至民国时期的陶瓷珍品156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国
期刊
嘉庆朝(1786~1820)是清代国力由强盛转向衰败的转折期,反映在瓷器生产方面,也是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康、雍、乾三代,朝廷均派专职的督陶官到景德镇监管陶瓷生产,产生了著名的郎(廷极)窑、年(希尧)窑、唐(英)窑。但从嘉庆开始,景德镇御窑厂便无专职督陶官,由地方官兼管,这正是瓷业开始走下坡路的标志之一。嘉庆瓷器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在工艺上完全继承乾隆朝的风格,从原料配制、制坯手法到画瓷用彩,都遵循
期刊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贸将推出明、清两朝各个绘画流派首领及其重要成员的佳作。明朝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诸如明朝文人画、“院体”绘画、“浙派”绘画、“吴门四家”、“华亭派”、“苏松派”、“云间派”、“画中九友”、“武林派”、“嘉兴派”等。中贸推出的作品中就包含了各个流派代表画家的佳作,如:  
期刊
《收藏·拍卖》今年第七期发表厦门张人希先生的文章,介绍俞平伯先生的几通手札,文中提到已故词人许白凤先生,张先生在题解文字中将许白凤误作李白凤,两位“白凤”都是多艺多才之士,但许白凤和李白凤不是一个人,笔者就所知,对许白凤作一点介绍,权作是对张文的拾遗补阙。  许白凤(1912—1997)原名汉,字奇光,乍浦人。高叔祖许河,清嘉道间副贡,乍浦观海书院山长,撰有《乍浦续志》。许白凤七岁八塾,从丁仙根学
期刊
吾友画家陈君,口吃,期期艾艾。某夜饮归,至家则妻已寝。妻睡意朦胧问:“几点?”,陈君信口敷衍,曰:“一、一、一点!”讵知话音方落,时钟即敲三下。妻知零晨三点,怒目相向。陈君急辩白:“××时钟,学我说话,明明一点,咚、咚、咚敲三下!”    岭南山水画大师黎雄才晚年老目昏翳,然每日尤临池不辍,虽眼中无画而心中有画。客问何能精熟若此?黎曰:毛笔犹吾之第十一只手指,焉能不熟?  陈丁,潮籍书法家。作草书
期刊
何浩是继林良之后的又一供职内廷的广东画家,他同时也是继林良之后其作品典藏清宫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广东画家。在目前所见广东绘画中,何浩是唯一一个有作品经清宫鉴藏且目前仍收藏在中国大陆地区博物馆的广东画家。  何浩的生平事迹,史籍记载寥寥。现在所能见到的关于他的记载,最早的资料来自于《广东通志》和《广州人物传》,这两种志书之资料均出自《磐斋集》。关于何浩的资料,仅在“林良”条中附言数句及之,且两书内
期刊
梁元柱,字仲玉,又字森琅,广东顺德伦教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于乡试,天启二年(1622)进士。他生当明末时局动荡之际,故虽有功名,但仕途屡遇不淑。他先是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迁陕西道御史。因不愿迎合魏忠贤党羽,被削职还籍,归隐广州粤(越)秀山,并筑堂日“偶然”,与粤东文人李云龙、梁继善、赵焯夫、邝露、黎美周、陈子壮等诗酒唱和,往还无虚日。崇祯改元,召还前职,至河间而京师围急,逐抵京,补福建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