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的粮食安全问题再思考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粮食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和保障。本文指出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新农村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于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强调了在新农存建设过程中更加不能忽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粮食安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全面进步,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尤其是要稳定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持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积极保持粮食的供求平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粮食产需仍存在一些缺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认真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极为重要。
  
  一、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1.粮食安全问题的提出
  粮食安全问题虽然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但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则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其直接动因是1972-1974年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4年在世界粮食大会上确定的“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4月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了总干事爱得华•萨乌马提出的新概念“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中重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事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从中也看出粮食安全包括以下方面:(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2.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突出
  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中国有13亿多人口,绝大多数人主要以谷物为食。正是因为要用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所以在中国才更能体会到“民以食为天”的意义。作为大宗农产品,粮食食品在农产品中占首要的地位。我国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389亿斤,增产776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2005年总产量达到9680亿斤,又增产291亿斤; 2006年预计粮食总产量可达到9800亿斤以上,再增产120亿斤左右;2007年粮食产量10300亿斤,增产500亿斤左右;2008年粮食产量10570亿斤,增产270亿斤左右;2009年粮食产量10600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三年稳定在一万亿斤以上,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尽管这几年粮食丰收,但总体上仍是产不足需。我国粮食的供需矛盾已由“九五”时期的偏松平衡转变为偏紧平衡,这是基本粮情。从长远看,由于粮食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方方面面,受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双重威胁,尤其受耕地与淡水资源匮乏、科技难有新的重大突破、粮食价格走低风险以及人口不断增长的影响,粮食持续增产难度加大,粮食安全存在一些隐患,粮食安全形势面临严峻考验。
  二、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粮食安全的权威定义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其内涵有三,即供得够、送得到、买得起。“供得够”即粮源充足,包括本国生产的和外国生产的粮食,通常情况下,以本国生产的粮食为主,粮食自给率应达到90-95%,才认为比较安全。“送得到”即能否稳定、及时、有效地把粮食运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就需要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流通设施,克服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在时间、空间、结构上的矛盾,要求粮食储备达到来年粮食消费量的17-18%,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小于3%。“买得起”即粮食消费者要有购买能力,因此,一国的人口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和收入水平构成的现实消费能力,同样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一国的粮食安全由生产能力、流通能力和消费能力三大因素构成。影响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见图1。
  
  三、新农村建设可能出现的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
  
  1.各种非农用途占用耕地
  由于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将成为必然,随之而来的是乡、村企业为了加快发展和扩大规模而挤占耕地;相应地在农村也会掀起各种形式的开发区的建设,而开发区建设必将挤占耕地;为了更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促进农民市民化,势必大力加强小城镇的建设,而小城镇建设也将挤占耕地。
  2.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
  由于种植一些经济作物的收入比种植粮食作物收入高,基于利益的考虑会造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挤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粮食生产在产业竞争中,不论和农业内部的其它产业竞争还是与二、三产业竞争,它都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3.单位面积粮食作物产量提高困难
  水资源短缺,干旱面积和程度逐年增加与加重,严重影响粮食单产的提高,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粮食单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化肥施用的边际效用也在递减。
  
  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1.严格控制不合理占用耕地现象
  耕地是极为宝贵、难以替代的稀缺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有必要的耕地面积作保障。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我国耕地资源少,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仅为1.43亩,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近16亿亩,占农作物耕种面积的86.4%。只有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才能把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只有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才能把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确立我国耕地面积以1.2亿公顷为警戒线,今后将采取强有力措施,保证我国耕地保有量严格控制在1.2亿公顷以上,确保今后耕地占补平衡。近几年,国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手段,投入大量资金,搞土地整理,就是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措施之一。
  2.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加粮食生产能力
  (1)经济作物应采取减少面积、集约化经营提高单产的措施来满足需求,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增加高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如水稻、玉米等),提高单产,在不增加播种面积条件下,增加粮食生产能力。
  3.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
  根据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比较优势,要集中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工程、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农业开发、农田水利、粮储库建设等项目资金,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这些地区良种引育、农技、农机、土肥、植保、检测、信息等服务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4.加大优良品种和种粮技术的推广,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
  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长期以来,农业科技为粮食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因种种原因,近些年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较少、科研投入和推广经费不足、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科技发展及应用难以满足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需求。因此,应把科技因素作为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从粮食生产的长期实践看,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需紧紧抓住四个环节:一是用激励机制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二是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用体制改革来整合农技推广的资源和力量。四是用政策扶持来引导农户应用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和示范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要在继续推广已筛选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粮食科研和生产实际,推广一批品质优、单产高、适应性强的主导品种和优质高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标准绿色的粮食生产实用技术。
  
  参考文献:
  [1]王雅鹏:《粮食安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2]杨庆才:《粮食安全工作永远也不能放松》[J],《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6期
  [3]李岳云:《工业化、城市化与粮食安全》[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期
  [4] 施标:《浅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J],《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第1期
  (作者通讯地址: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通过对317家中小板企业2007-2009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实证检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竞争战略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匹配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夹在中间战略、营销差异化战略和产品差异化战略。执行产品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绩效方面远领先于其他企业,营销差异化战略的经济绩效稍优于其他企业,而超过半数企业不重视战略的差异化。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斗争形势,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度其一系列破坏活动手段残忍,后果严重。针对武警部队现有装备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对执勤、处突任务的圆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装备建设;装备现状;发展设想    武警部队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职责,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严峻。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
期刊
摘 要: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构造了投资者情绪指数,并运用预期内在价值决定模型,计算IPO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建立起具有条件交互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分离出六个效应,考察投资者情绪、内在价值对IPO价格以及新股交易价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全样本分析,还是分组比较研究,投资者情绪、内在价值预期均对新股交易价有着很大的定价贡献。该结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了“新股跌破发行价”、“IPO定价低于市场交易价”和“
期刊
一、引言    人员监督是目前部队监督工作的主要手段,金字塔形的层级模式是人员监督的主要载体。自我军建立以来,这种监督手段为我军各项工作的落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依靠人员进行监督的方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首先,“落实制度”难以落到实处,难以持之以恒。在层级管理中,往往上级的指示要求在最基层的人员监督中失去效力,监督效果“上紧下松”大打折扣,或者在强调期间“突击达标”,无法长期坚持。其次,通过
期刊
摘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信用证成为不可或缺的交易手段。虽然信用证具有其他交易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其自身仍有很多缺陷。信用证纠纷案例中,软条款欺诈是其中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国际贸易软条款纠纷问题,我国的中小企业没有实力,也没有经验解决出现的问题。而软条款欺诈,更多是外国买方或卖方设下的陷阱,我国企业不懂得如何鉴别合同中的软条款,也没有相关的法律知识,所以,如何发现软条款以及如何解决软条款
期刊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为新进员工所专门设计并实施的培训,它在为企业塑造合格员工、传承企业文化、建设成功团队、赢得竞争优势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入职培训做为向新进员工提供新工作环境的全面信息及岗位专业技能知识的重要手段,有着其特殊意义,因此许多企业针对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的重组与开发,进一步规范培训内容,力求将培训系统化等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为使这些新员工尽快掌握岗位技能,熟悉工作环境,融入公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引入外资参股,引起了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引进外资的广泛争论和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银行业引进外资的不同观点,对我国银行业引进外资的下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从银行业引入外资的理论基础、动机、模式及实证分析几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在银行业引入外资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探讨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商业银行; 外资; 综述    银行业引入外资的理论基础
期刊
摘 要:本文所说的横向视角是区别于传统的纵向视角而提出的,传统的纵向视角是以顾客满意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而本文所说的横向视角是以同行、竞争对手为研究对象的,也就是说以竞争对手的经营模式为参考,与本企业的作比较,看看在哪些方面可以做的更好,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出差异化、做出特色,以此来提升竞争力,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希望该视角能为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服务质
期刊
摘 要:2008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异常严峻,新疆38.3%中小企业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新疆中小企业在推动新疆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受自身条件不足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新疆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凸显诸多难题,其中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本文从这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所在,提出了通过专业化经营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新疆;中小企
期刊
摘 要:江苏省大中农场根据规模、生态、农机、技术和农田基本建设等存量资源优势,重新洗牌,优化升级。坚持物资采购、生产计划、栽培技术、机械作业、劳动定额、产品销售等“六个统一”,增强了宏观调控能力。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全面实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粮食产业化、种子产业化和机农一体化,构建了具有集约性、效能性和可持续性特点的农业组织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性的根本性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