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我好”只是单方面的情感控制
讲述者:马濑(男,30岁,自由职业)
崔琴的外祖父88岁大寿,我们都要去庆寿。我穿戴好正准备出门,却被崔琴拦住了,她指了指我的衣服,不满地说:“你就穿成这样去?”
我照照镜子,衣服很整洁,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崔琴像忍着很大的怒气说:“外祖父的寿宴是正式场合,你穿个运动装算什么,你知不知道别人会怎么说你!”说完冲进卧室,拿出一套西装急躁躁地让我换上。
一开始我很不乐意,既然是外祖父,还不是一家人,有必要弄得跟参加晚会似的吗?
我家是奉行放任主义的,父母只要求我健康就行,对于我的生活和工作并没有过多干涉。所以我毕业后选择了适合自己性格的自由职业,也就是说从来没有穿过西装,就连结婚时我们都选了新潮的复古婚礼——当时是穿汉服举行婚礼的。
我尤其不喜欢脖子被箍住的感觉,连高领毛衣也不穿,而领带更是把我的脖子勒得不透气。崔琴却说,男人就该有一套正装。也不管我乐不乐意,她心血来潮就拖我去商场买了一套,只不过我很少出去应酬,就挂在衣柜里面,没有用武之地。
见我不动,崔琴便一边上前动手脱我的运动衣,一边说:“这是为你好,总不能让人说你连基本礼仪都不懂吧?”
看看时间,没空跟崔琴计较,只好换了西装。可是穿着不习惯的衣服,浑身都不自在,但是崔琴很满意,还开玩笑说:“人果然靠衣装,别浪费了你的好身材。”
哪个男人不喜欢被奉承,尤其还是自己的妻子,所以我暂时放下那点不愉快,一起出了门。
寿宴回来后,崔琴喝得有点多,不过看起来心情很好。她说:“看吧,家里那群长辈对你印象都很不错,都说了,我是为你好,不会害你。”
“为你好,不会害你”这句话从恋爱时起,就经常从崔琴嘴里听到。
一开始听到时,觉得很感动,毕竟我的家庭里没有人对我说这样的话。从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我放在对等的位置来教育我。他们总是说:“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自己决定。”不得不说,在崔琴那里,我有种像被照顾被宠爱的感觉。
我烟瘾较重,平均一天两三包烟,崔琴给我看了许多资料,说明吸烟的害处。
作为一个成年人,吸烟对身体的害处我不是不知道,相信这世上知道这点的人绝对不少。但烟民还是只增不减,可见这不能成为不吸烟的理由。套用一句听来很文艺的话:越是伤身的东西,就越是美味。
崔琴坚决地让我戒烟,说是为了我好。看着她每天对我苦口婆心地劝,我觉得很感动,想着,戒就戒了吧。
从那天起,崔琴就断了我的烟源,但是戒过烟的人应该知道,像我烟瘾这么重,突然把烟断了,会很难受。于是就跟崔琴商量,循序渐进点,我知道她闻不得烟味,那我烟瘾犯了的时候,去她闻不到的地方抽总可以吧?
可是这个要求被崔琴否定了:“亲爱的,戒烟就得一鼓作气,这是为你好。”
有次临时接了个活,忙了几天,不巧的是,又跟朋友约好了一起爬山。我正想打电话拒绝,崔琴夺走了我的电话,她说答应了又反悔,这样很不好,再说我缺少锻炼,正好趁这个机会运动一下。
没办法,只能顺从她。
跟朋友爬山那天,我们要先坐车到山脚下。在车上时,他们叽叽喳喳聊天,我睡不着,可是状态又不好,于是想着抽根烟提神。以前我熬夜做事时,都是这样做的。
刚点燃烟,还没抽一口,就被崔琴抽走了,她凑到我面前低声说道:“在公众场合抽烟,会让人讨厌的。”
可车上都是认识的朋友,他们都没有说什么呀,怎么就上升到道德高度了?未等我反驳,崔琴已经迅速将烟扔掉:“为了你好。”
从那时起,我觉得“为你好”这三个字让我喘不过气来。
就像我认识的朋友,三教九流的都有,有次我喝酒回来,崔琴指着我手机里的一个人,问我是不是跟他见面了。
得到肯定回答后,崔琴马上让我删掉电话,不再来往。
我很不解。
她说那个人坐过牢,有前科,出狱后也没有正经工作,为了我好,不应该和这样的人来往,还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能受那种人的影响。
听了这话,我真觉得很压抑。因为是“为了我好”,所以我连交友都要受到限制。更因如此,我还不能表示不满,否则就显得我很不知好歹。
我突然很怀念父母对我的教育,没有“为你好”这样大山似的压迫,我活得很惬意。
为他好难道还错了?
讲述者:崔琴(女,29岁,网络编辑)
听到马濑将我为他做的说成是“情感控制”时,我真是气疯了。
如果不是因为我爱他,我怎么会为他想那么多,做那么多,到头来,居然说这是暴力。我没有想到,这个残酷的词会用在我身上。
从认识起,我就知道马濑是个不通事务的人。估计这跟家庭教育有关吧?他父母常年在外,基本什么事都让他自己做主,这也养成了他的独立性,与此同时,也由着他胡来,什么都不加阻止。
像抽烟喝酒,他都是随意而为,没有节制的观念。越来越多的人得了肺癌肝癌,我可不想与自己共度一生的那个人身体不健康。
后来马濑答应我戒烟,但他还是会背着我偷偷地抽,被我戳破后还反驳:“我已经很少抽了,我知道你闻不得烟味,都没在你面前抽。”
原来戒烟只是他逃避我念叨的迂回战术。
我也不想逼得太急,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我没有想到,他除了不在我面前吸,其他场合根本不顾及。有时聚会,只要我不在,他就会吞云吐雾,丝毫不顾及其中有孕妇。
因为是朋友,很多时候大家不太好意思直接提出来,而马濑是个不擅长察言观色的人,在他看来,只要我不在,就没人会说他。
你想,久而久之,别人会怎么想他?
算是为了挽回一点印象分吧,我让马濑送朋友回家。他却老大不乐意,觉得不是自己的责任,干吗要去招揽,打个出租车不就行了? 打出租车和送人回家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大了,可以让朋友感受到马濑的诚意,不是吗?
他怎么就不明白,朋友圈就是个小型社会,形象也需要经营维护的,若是像他之前那样随性而为,什么都只顾自己痛快,到最后身边的人只会越来越少。既然人是群体中的一员,为了生活得更好,就应该想办法让自己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才行。
我是为了他好,才会想尽办法让他在朋友圈内树立一个好形象的啊!
有一回我们坐地铁去医院,车上人较多,幸好我们上车得早,都有座位,不过后面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人越来越多,车内挤成一团。那天他有点不舒服,所以看到孕妇时,我先站起来让了座,一扭过头,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被夹在人群中。眼看就要站不住了,我一把扶住她,一边将马濑拉起来,让她坐过去。
马濑的脸色当时就很难看,下车后,他质问我为什么,难道不知道他不舒服吗?他差点就栽在车厢里,又说车厢里其他人都不做声,我干吗那么积极地拽他起来。
的确,其他人都没有行动,然而,其他人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吗?难道只要是大多数人的做法,就可以认为是行为的标杆吗?
更重要的是,我看到有几个拉着手环的乘客掏出手机准备拍照录像。近些年,拍下公交地铁不让座种种冷漠行为的视频并不少,如果被传上网,马濑怎么做人?
好,退一步讲,就算他当时不舒服,可视频上谁看得出来,谁又会理解这些?
我不想让他被人指责,这样错了吗?
前段时间,我发现他成天趴在电脑前,原来他在炒股票。
坦白说,我身边的朋友也有炒股致富的,可是这样的概率太低了,况且马濑没什么经济头脑,对数字亦不敏感。
看过太多炒股亏钱的例子,我坚决反对他继续下去。
亏了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炒股本质上就是赌博,很轻易就让人情绪忽上忽下,不论是对身体还是对精神都不好。
从这方面考虑,我制止他难道不是为了他好吗?
我总是想着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马濑,然而,这竟然成了暴力。那我的一腔好意,算什么?
专家解析: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爱人、亲人或朋友间,总会有人对你表现出过度的关心,这种关心像根绳索一样,缚住了你的四肢,让你失去了伸展的空间。然而你却不能抗拒,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为你好”的堂皇理由。
什么是真正的“为你好”?应该是在给予他人充分自由空间的同时,对于他明显的不当言谈、错误行为、性格缺陷进行委婉的规劝,而不能在“为你好”的前提下束缚他人自由,进行道德绑架。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对方的逆反心理,甚至犯下更大的错误。
讲述者:马濑(男,30岁,自由职业)
崔琴的外祖父88岁大寿,我们都要去庆寿。我穿戴好正准备出门,却被崔琴拦住了,她指了指我的衣服,不满地说:“你就穿成这样去?”
我照照镜子,衣服很整洁,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崔琴像忍着很大的怒气说:“外祖父的寿宴是正式场合,你穿个运动装算什么,你知不知道别人会怎么说你!”说完冲进卧室,拿出一套西装急躁躁地让我换上。
一开始我很不乐意,既然是外祖父,还不是一家人,有必要弄得跟参加晚会似的吗?
我家是奉行放任主义的,父母只要求我健康就行,对于我的生活和工作并没有过多干涉。所以我毕业后选择了适合自己性格的自由职业,也就是说从来没有穿过西装,就连结婚时我们都选了新潮的复古婚礼——当时是穿汉服举行婚礼的。
我尤其不喜欢脖子被箍住的感觉,连高领毛衣也不穿,而领带更是把我的脖子勒得不透气。崔琴却说,男人就该有一套正装。也不管我乐不乐意,她心血来潮就拖我去商场买了一套,只不过我很少出去应酬,就挂在衣柜里面,没有用武之地。
见我不动,崔琴便一边上前动手脱我的运动衣,一边说:“这是为你好,总不能让人说你连基本礼仪都不懂吧?”
看看时间,没空跟崔琴计较,只好换了西装。可是穿着不习惯的衣服,浑身都不自在,但是崔琴很满意,还开玩笑说:“人果然靠衣装,别浪费了你的好身材。”
哪个男人不喜欢被奉承,尤其还是自己的妻子,所以我暂时放下那点不愉快,一起出了门。
寿宴回来后,崔琴喝得有点多,不过看起来心情很好。她说:“看吧,家里那群长辈对你印象都很不错,都说了,我是为你好,不会害你。”
“为你好,不会害你”这句话从恋爱时起,就经常从崔琴嘴里听到。
一开始听到时,觉得很感动,毕竟我的家庭里没有人对我说这样的话。从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我放在对等的位置来教育我。他们总是说:“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自己决定。”不得不说,在崔琴那里,我有种像被照顾被宠爱的感觉。
我烟瘾较重,平均一天两三包烟,崔琴给我看了许多资料,说明吸烟的害处。
作为一个成年人,吸烟对身体的害处我不是不知道,相信这世上知道这点的人绝对不少。但烟民还是只增不减,可见这不能成为不吸烟的理由。套用一句听来很文艺的话:越是伤身的东西,就越是美味。
崔琴坚决地让我戒烟,说是为了我好。看着她每天对我苦口婆心地劝,我觉得很感动,想着,戒就戒了吧。
从那天起,崔琴就断了我的烟源,但是戒过烟的人应该知道,像我烟瘾这么重,突然把烟断了,会很难受。于是就跟崔琴商量,循序渐进点,我知道她闻不得烟味,那我烟瘾犯了的时候,去她闻不到的地方抽总可以吧?
可是这个要求被崔琴否定了:“亲爱的,戒烟就得一鼓作气,这是为你好。”
有次临时接了个活,忙了几天,不巧的是,又跟朋友约好了一起爬山。我正想打电话拒绝,崔琴夺走了我的电话,她说答应了又反悔,这样很不好,再说我缺少锻炼,正好趁这个机会运动一下。
没办法,只能顺从她。
跟朋友爬山那天,我们要先坐车到山脚下。在车上时,他们叽叽喳喳聊天,我睡不着,可是状态又不好,于是想着抽根烟提神。以前我熬夜做事时,都是这样做的。
刚点燃烟,还没抽一口,就被崔琴抽走了,她凑到我面前低声说道:“在公众场合抽烟,会让人讨厌的。”
可车上都是认识的朋友,他们都没有说什么呀,怎么就上升到道德高度了?未等我反驳,崔琴已经迅速将烟扔掉:“为了你好。”
从那时起,我觉得“为你好”这三个字让我喘不过气来。
就像我认识的朋友,三教九流的都有,有次我喝酒回来,崔琴指着我手机里的一个人,问我是不是跟他见面了。
得到肯定回答后,崔琴马上让我删掉电话,不再来往。
我很不解。
她说那个人坐过牢,有前科,出狱后也没有正经工作,为了我好,不应该和这样的人来往,还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能受那种人的影响。
听了这话,我真觉得很压抑。因为是“为了我好”,所以我连交友都要受到限制。更因如此,我还不能表示不满,否则就显得我很不知好歹。
我突然很怀念父母对我的教育,没有“为你好”这样大山似的压迫,我活得很惬意。
为他好难道还错了?
讲述者:崔琴(女,29岁,网络编辑)
听到马濑将我为他做的说成是“情感控制”时,我真是气疯了。
如果不是因为我爱他,我怎么会为他想那么多,做那么多,到头来,居然说这是暴力。我没有想到,这个残酷的词会用在我身上。
从认识起,我就知道马濑是个不通事务的人。估计这跟家庭教育有关吧?他父母常年在外,基本什么事都让他自己做主,这也养成了他的独立性,与此同时,也由着他胡来,什么都不加阻止。
像抽烟喝酒,他都是随意而为,没有节制的观念。越来越多的人得了肺癌肝癌,我可不想与自己共度一生的那个人身体不健康。
后来马濑答应我戒烟,但他还是会背着我偷偷地抽,被我戳破后还反驳:“我已经很少抽了,我知道你闻不得烟味,都没在你面前抽。”
原来戒烟只是他逃避我念叨的迂回战术。
我也不想逼得太急,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我没有想到,他除了不在我面前吸,其他场合根本不顾及。有时聚会,只要我不在,他就会吞云吐雾,丝毫不顾及其中有孕妇。
因为是朋友,很多时候大家不太好意思直接提出来,而马濑是个不擅长察言观色的人,在他看来,只要我不在,就没人会说他。
你想,久而久之,别人会怎么想他?
算是为了挽回一点印象分吧,我让马濑送朋友回家。他却老大不乐意,觉得不是自己的责任,干吗要去招揽,打个出租车不就行了? 打出租车和送人回家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大了,可以让朋友感受到马濑的诚意,不是吗?
他怎么就不明白,朋友圈就是个小型社会,形象也需要经营维护的,若是像他之前那样随性而为,什么都只顾自己痛快,到最后身边的人只会越来越少。既然人是群体中的一员,为了生活得更好,就应该想办法让自己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才行。
我是为了他好,才会想尽办法让他在朋友圈内树立一个好形象的啊!
有一回我们坐地铁去医院,车上人较多,幸好我们上车得早,都有座位,不过后面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人越来越多,车内挤成一团。那天他有点不舒服,所以看到孕妇时,我先站起来让了座,一扭过头,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被夹在人群中。眼看就要站不住了,我一把扶住她,一边将马濑拉起来,让她坐过去。
马濑的脸色当时就很难看,下车后,他质问我为什么,难道不知道他不舒服吗?他差点就栽在车厢里,又说车厢里其他人都不做声,我干吗那么积极地拽他起来。
的确,其他人都没有行动,然而,其他人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吗?难道只要是大多数人的做法,就可以认为是行为的标杆吗?
更重要的是,我看到有几个拉着手环的乘客掏出手机准备拍照录像。近些年,拍下公交地铁不让座种种冷漠行为的视频并不少,如果被传上网,马濑怎么做人?
好,退一步讲,就算他当时不舒服,可视频上谁看得出来,谁又会理解这些?
我不想让他被人指责,这样错了吗?
前段时间,我发现他成天趴在电脑前,原来他在炒股票。
坦白说,我身边的朋友也有炒股致富的,可是这样的概率太低了,况且马濑没什么经济头脑,对数字亦不敏感。
看过太多炒股亏钱的例子,我坚决反对他继续下去。
亏了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炒股本质上就是赌博,很轻易就让人情绪忽上忽下,不论是对身体还是对精神都不好。
从这方面考虑,我制止他难道不是为了他好吗?
我总是想着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马濑,然而,这竟然成了暴力。那我的一腔好意,算什么?
专家解析: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爱人、亲人或朋友间,总会有人对你表现出过度的关心,这种关心像根绳索一样,缚住了你的四肢,让你失去了伸展的空间。然而你却不能抗拒,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为你好”的堂皇理由。
什么是真正的“为你好”?应该是在给予他人充分自由空间的同时,对于他明显的不当言谈、错误行为、性格缺陷进行委婉的规劝,而不能在“为你好”的前提下束缚他人自由,进行道德绑架。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对方的逆反心理,甚至犯下更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