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不是花架子,素质教育更不是蒙蔽学生的幌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一直没有科学的、明确的、易操作的方案。为什么?没抓住本质。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即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做人的品格和技能。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习惯成自然”。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才算我们有哪种能力;无论哪一种品格,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才算我们有哪种品格。我们说某人能力和品格不强,就是说某人养成多少习惯。我们做人作事,需要种种能力和品格,需要养成种种习惯。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那么小学生应养成的哪些良好的习惯?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我自己一些实践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阅读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文史、常识书籍等。阅读又可分默读、朗读、背诵等。根据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朗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1)初读。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正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姿势以及自觉朗读的习惯。(2)精读。就是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的习惯。同时,结合各年级的阅读要求进行。默读是个人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它主要是眼脑协调一致,注意力集中,一名低年级学生能坚持阅读30分钟,而不去吃东西或喝水,即可视为已初步习惯;朗读学习教材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需眼口脑协调一致,注意力集中;背诵是强化记忆和理解的一种学习的方式。
二、书写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书写习惯人生必备习惯之一。书写不仅指写字,更指作文。低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写字技能:写字的习惯,一方面重视教师范写的作用,另一方面重视书写的指导。,高年级则还需作文。 写作的习惯。从中年级开始,有了较为集中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成了中高年级的一个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1)培养良好的习作态度。教师的示范作作用,无疑影响着学生习作的态度。(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主要包括:認真审题、展开想象、注重修改、书写工整等几个方面。
三、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四、思考习惯
思考是人学习书本和自身体验的主要形式。只有经过思考的东西,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思考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低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形象思维技能,高年级则还需学会初步的抽象思维技能。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对爱提问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如果孩子不爱提问,家长就要多问孩子,由此,慢慢地转为孩子自己主动开口提问。
五、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多小的事情,都要让孩子有做计划的意识,这道工序不是简单的程序,不仅是锻炼孩子做事严谨的一种手段,也是让孩子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处理能力的机会,是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六、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
七、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获取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要教会学生认真、仔细、耐心地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回答。并作出明确的要求,听时聚精会神地听,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并注视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每一句话,脑子不想其他的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等。
八、总结的习惯
根据自己实际,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其过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没有理解,使进一步的复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通过考试和讲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回亏,长一回智。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孤立的,它是与日常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有很大的关联性,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需要我学校、家长、老师多方面的配合,共同督促,耐心培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得到形成和巩固,才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教师才会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所以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好习惯。”好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习惯成自然”。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才算我们有哪种能力;无论哪一种品格,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才算我们有哪种品格。我们说某人能力和品格不强,就是说某人养成多少习惯。我们做人作事,需要种种能力和品格,需要养成种种习惯。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那么小学生应养成的哪些良好的习惯?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我自己一些实践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阅读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文史、常识书籍等。阅读又可分默读、朗读、背诵等。根据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朗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1)初读。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正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姿势以及自觉朗读的习惯。(2)精读。就是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的习惯。同时,结合各年级的阅读要求进行。默读是个人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它主要是眼脑协调一致,注意力集中,一名低年级学生能坚持阅读30分钟,而不去吃东西或喝水,即可视为已初步习惯;朗读学习教材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需眼口脑协调一致,注意力集中;背诵是强化记忆和理解的一种学习的方式。
二、书写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书写习惯人生必备习惯之一。书写不仅指写字,更指作文。低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写字技能:写字的习惯,一方面重视教师范写的作用,另一方面重视书写的指导。,高年级则还需作文。 写作的习惯。从中年级开始,有了较为集中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成了中高年级的一个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1)培养良好的习作态度。教师的示范作作用,无疑影响着学生习作的态度。(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主要包括:認真审题、展开想象、注重修改、书写工整等几个方面。
三、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四、思考习惯
思考是人学习书本和自身体验的主要形式。只有经过思考的东西,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思考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低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形象思维技能,高年级则还需学会初步的抽象思维技能。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对爱提问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如果孩子不爱提问,家长就要多问孩子,由此,慢慢地转为孩子自己主动开口提问。
五、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多小的事情,都要让孩子有做计划的意识,这道工序不是简单的程序,不仅是锻炼孩子做事严谨的一种手段,也是让孩子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处理能力的机会,是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六、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
七、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获取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要教会学生认真、仔细、耐心地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回答。并作出明确的要求,听时聚精会神地听,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并注视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每一句话,脑子不想其他的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等。
八、总结的习惯
根据自己实际,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其过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没有理解,使进一步的复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通过考试和讲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回亏,长一回智。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孤立的,它是与日常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有很大的关联性,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需要我学校、家长、老师多方面的配合,共同督促,耐心培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得到形成和巩固,才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教师才会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所以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好习惯。”好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