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疑,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设置疑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知识,生成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在导入环节巧妙设疑
  在导入环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有利于带领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提供一些难度适当、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其次,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层层递进地导入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节时,教师可以给出问题:(1)高一(2)班的所有个子高的男生;(2){2,3,3,5};(3)从1到10所有的偶数,它们是否是集合?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可以提醒:“大家想一想这三者之间有何区别?”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发现:(1)中未指明具体的对象;(2)中的元素有重复情况;(3)明确了集合内包含的元素.教师继续提问:“从例题中大家能推断出集合的性质是什么,还能列举出其它集合例子吗?”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渐入佳境,努力思考问题,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有的学生回答:“集合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有的学生举例:“我们班里的女生是一个集合,男生是一个集合.”有的学生表示:“班级里大于17岁的学生为一个集合.”教师肯定了这些学生的想法,鼓励其他学生继续举例,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积极思考问题、发表意见,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在讲解知识时巧妙设疑
  在讲解知识时,教师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关键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辅助学生解答疑问,引导学生扫除学习障碍.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以《指數函数》为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熟练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为了突破该重难点,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12x]和[y=2x]的图象,然后提出问题:“请比较[y=12x]和[y=2x]的图象,看看这两个图象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函数[y=12x]和[y=2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图象都经过(0,1)点,值域都大于0,前者是减函数,后者是增函数.接着,教师继续提问:“[y=ax]图象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画图、对比分析发现:其定义域为R、值域为(0,+∞);图象恒过(0,1)点;当[a>1]时,函数[y=ax]是增函数:当[0<a<1]时,函数[y=ax]是减函数.
  借助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探索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在课堂练习环节巧妙设疑
  在课堂练习环节,给学生安排合适的作业,能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练习情况,巧妙设置疑问,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查漏补缺,扫除障碍.
  比如,在讲解完《一元二次不等式》后,可以给出相应的课堂练习让学生训练,如(1)求不等式[x+1x-2≥0]的解集;(2)不等式[x(x-a+1)>a]的解集是[x{x|x<-1或x>a}],则[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3)若关于[x]的方程[9x+(4+a)3x+4=0]有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在巡视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后,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在解答第一题时,忽视了分母不能为0这一条件,于是设置疑问:“分式的性质是什么?”在解答第二题时,部分学生思维受困,此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不等式是可以多次变形的,那么这个不等式还可以怎么简化?”于是学生将不等式化为[x2-ax+(x-a)>0],因式分解可得[(x+1)(x-a)>0],接着就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对于第三题,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设置疑问:“如何将等式化简,然后转化函数呢?”学生恍然大悟,将等式转化为[4+a=-9x+43x],令[t=3x],得出函数[-9x+43x=-t2+4t],再讨论此函数的值域,这样就能化难为易.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设疑,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改进设疑的方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我心归去》是韩少功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详细讲述了旅居异国他乡的情形,借以表达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他乡的风景虽优美,生活虽富庶,却令作者倍感陌生,作者真正思念的是遥远的故乡。因此,作者迫切地想要从这种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文化、陌生的情感中逃离。下面,笔者就谈谈《我心归去》中的“逃离”情结。  一、从陌生的环境中逃离  在文章开头,作者便点明了自己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位置:“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
期刊
在现代散文中,史铁生创作的《我与地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以清新质朴、优美精致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在双腿残疾后复杂的内心感受及曲折的人生经历,抒写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对生与死的深邃思考以及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作者所写的内容其实十分普通,但在创作时采用了独特的技巧,赋予了作品巨大的魔力,感动了读者。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我与地坛》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质朴,清新优美  《我与地坛》用语质朴
期刊
一、悖论的含义  悖论又称逆论或反论.即对一个命题用公认的推论方法去论证,命题的两面可以同时推导出来,也就是说它既像是正确的,却又被证明是错误的,令人难以判断,这就是悖论.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教授在《语言哲学》一书中指出悖论总是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自指,一个是否定.因此,在“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所有话语都是谎话”“有些话语是谎话”“所有话语都是真话”“我这句话以外的所有话语都是谎话”这几句话中,前两
期刊
开展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渐渐走入困境。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这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一、阅读教学的困境  1.教学观念落后,不注重引导学生阅读  很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只为学生传授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不注重引导他们阅读。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考试大纲,过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水平,却忽视了对他们的
期刊
天蒙蒙亮的时候,隔着玻璃窗户不见一点红霞,天色灰暗,只有随风乱摆的柳丝,我的心就沉重起来了。南方的天气老是没一个准,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天晴,要是又下起雨来,我们去桃花坪的计划可就吹了。纵使少年时代等着上哪儿去玩的兴头、热忱和担心非常浓厚地笼罩着我。   我们赶快起身,忙着张罗吃早饭。机关里很多见着我们的人也表示说:“今天的天气很难说咧!”好像他们知道了我们要出门似的。真奇怪,谁问你们天气来着,反
期刊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借助空间几何体模型认识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规律,还要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分析解答问题.学生具有较强的直观想象能力,有助于增强运用图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悟知识的本质,为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利用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结合常见的空
期刊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提升阅读鉴赏能力,还要积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找到新思路、新角度、新方法。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一、合理设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起于疑,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从各种各样的质疑开始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合理设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学习兴趣,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进而
期刊
我们把没有给出具体解析式的函数称为抽象函数.所以,抽象函数不等式问题是很多同学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在解答抽象函数不等式问题时,同学们要注意运用发散思维,展开想象,联系所学的知识点和已有的解题经验,从多个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案.  例1.函数[f(x)]在定义域(0,+[∞])内恒满足[:①f(x)>0,②2f(x)
期刊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也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强化教育引导,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迈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文化环境也逐渐发展起来。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正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具体可以这样做。  一、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元素  语文属于人文类学科,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元素,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