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文化涵化理论框架下,分析探讨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以期为当今民族教育改革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或建议,真正地改善民族教育的效果,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素质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真正促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步。
關键词:文化涵化;民族地区;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301-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7月13日,现在中国最受欢迎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一期开播,节目中有位云南哈尼族文王第十一代王子李维真以原生态的摇滚歌声征服了导师,在自我介绍中这位在族内贵为王子的24岁在校大学生却不禁潸然泪下,因为要接受学校教育,13岁的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进入城里生活,但却因为无法适应、不善于表达以及外貌原因,受到城市同学的歧视与欺负,这位哈尼族王子“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因此他认为比赛能证明自己不比他人差,找回儿时别人对他的尊重。我们在被他声音震撼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其感叹,一个在金盆里出生沐浴、受到族人尊重和崇拜的少数民族王子,进入汉族城区后却得不到尊重,反而是嘲笑和孤立,使得他觉得失去人生的方向,对文化不适应情绪时常低落而影响了自信心和学业。李维真勇敢地站在舞台中央来证明自己,而更多的一般少数民族孩子如何应对这种不适应,如何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学习呢?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不断扩张,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地域空间不断融合,制度结构不断分化,人口自由流动增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族互动关系等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更深程度的影响和变迁,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会影响强势的城市大众文化。因此民族地区多种文化之间长期的涵化已经形成了既具有该地区特有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城市社区特征的独特文化的“地方民族文化类型”。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孩子都是进入城镇中学接受教育,这些孩子更容易受到城市文化的涵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并且直观地反映到学习成绩方面。
中国在宪法和法律上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但少数民族弱势的传统文化往往受到强势的城市文化冲击,在文化传播影响方面客观上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民族教育客观上已经出现“文化中断”现象:学校的“一元化教育模式”造成少数民族从异地求学到重回家乡的两次“文化隔断”而造成水土不服、学习无用、民族教育中的文化不连续性影响少数民族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语言习惯而造成的被动适应和学习困难。
二、分析理论视角
涵化(acculturation),又称文化适应。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理指出:涵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群体成员因接触而发生文化和心理变化的双重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文化或群体层面,指文化接触之群体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发生的变迁;二是心理或个体层面,也称心理涵化(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指卷入文化接触之个体在言谈、衣着、饮食、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贝理提出了与心身、行为变化程度相关联的的文化适应模式,指出个体在不同的心理适应过程中的压力也不同,在异文化接触的准备阶段,心理压力较低,初步接触后压力显现,在文化冲突和危机阶段,心理压力达到最高,此期最易发生心理适应障碍。
文化涵化是一种互动的视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贝理认为涵化中的个体差异,除了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文化知识和接触程度等因素有关以外,更主要的是与个体因文化认同而采取的涵化策略之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在提出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以及和现有文化交流的倾向性两个独立维度的基础上,区分了四种不同的涵化策略(见图1):整合(同时注重原有文化和异文化)、同化(只注重异文化交流,不愿保持原有文化)、分离(只重视原有文化,避免异文化交流)和边缘化(都不注重原有文化和异文化)。
之后贝理考虑到民族文化群体并不能自由选择涵化策略,增加了第三个维度即:涵化期望和主流文化群体在强有力的相互涵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只有当主流文化群体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对等重要性,并追求国家文化多样性时,少数民族文化群体才会采取整合策略。而四种策略中,整合是促进各民族间成功交往与和谐共处的最佳策略。
国内学术界对于涵化的研究中,高永久和刘庸在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文化涵化研究中指出在当前民族社区的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将保持自身的特色,并努力维持社区各族居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民族地区涵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地方民族文化类型”,并将民族地区涵化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全涵化和半涵化、顺涵化和逆涵化、群体涵化和个体涵化、接受、适应与拒绝等,并提出民族文化的群体涵化主要通过民族中某些个体,特别是与外界接触较多的个体的价值观念的转变而逐渐引发的。个体涵化是群体涵化的必经之路,群体涵化是个体涵化的必然结果。这些研究均证明了文化涵化理论对于研究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重要性,提供了群体文化和个体心理两个层面的视角,并重视个体心理涵化及其涵化策略选择与涵化结果。
中国的民族教育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已经得出了许多宝贵而又有效的的经验和办法,但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接触交往和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和扩大,民族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总结之前的经验和教训,减少“文化中断”的负面影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交际以及就业能力,并促进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的互动交流。文化涵化理论能够为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强调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中应该重视涵化及其策略的重要性,并且强调涵化理论的第三个维度即主流文化群体的影响,要促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有主流强势文化的引导与帮助,而不只能依靠少数民族自己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应该注重涵化的互动性,强调涵化的双方都应该采取整合的涵化策略,并且在民族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考虑当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这样才能让少数民族积极主动适应主流文化,并能在友好的文化氛围中增强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育对策
1.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中,应该注重当地的“地方民族文化类型”,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在教育中结合群体层面上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增设或改变教材内容或形式,开设普及少数民族文化的非正式课程或活动,增强少数民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吸引性、教育性与实用性。例如,教材内容增强现代民族性与本土知识,开设民族混合班,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等。
2.民族教育需要注重心理涵化的阶段性和文化的连续性,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措施和教材内容,使得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积极理解并接受、实际运用到所学内容。比如,在涵化的准备阶段心理压力较小,此时应该针对以往的困难和需要组织讲座等活动形式,介绍异文化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创设多元文化氛圍,使其对异文化产生亲切感和积极印象,减少文化距离;初步接触阶段应强调主流文化群体的主动引导与接触;如果到了文化冲突阶段,则应该发挥社会支持力量,并提供心理辅导,鼓励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互动。
3.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应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心理咨询和生活学习帮助,帮助他们良好融入、适应。社会支持系统应该包括其所属群体的鼓励与支持,而且包括异文化群体的鼓励与提供日常帮助,创设让少数民族学生良好适应的环境。例如,建立心理咨询室和网络模拟社区。
4.促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必须注重让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学生选择整合这种最佳涵化策略,使学生能够保持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与其他文化形成良好的沟通,并综合两种文化优势,提高自己的跨文化适应和交际能力。例如继续开展双语教育(对象不限于少数民族),不定期让不同民族群体互动,互相表演或展示对方群体的文化。
5.促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必须强调发挥主流文化群体的引导作用。当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主流社会,并要学习主流社会文化时,少数民族群体往往带有汉族和他们不同无法相处的刻板印象,这时候需要汉族主动地改变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用实际行动增强少数民族互动交流的期望与信心,鼓励其主动积极的涵化。
四、结论
文化涵化理论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涵化及其策略的重要性,并且提出涵化理论的第三个维度即主流文化群体的影响。针对民族地区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各种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频繁,因此需要将群体层面的文化变迁与个体层面的心理涵化相结合,注重发挥主流文化群体强有力的影响力主动引导积极涵化,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带动与鼓励少数民族积极主动选择整合策略,并应该强调民族教育的阶段性和文化的连续性,让民族教育真正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交际以及就业能力等,从根本上巩固民族交流与团结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永久,刘庸.城市社区民族文化涵化的类型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 李怀宇.文化中断理论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4,(2).
[3] 常永才.人类学经典涵化概念的局限及其心理学视角的超越[J].世界民族,2009,(5).
[4] 常永才.从文化认同与涵化视角看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深化[J].民族教育研究,2010,(6):20.
[责任编辑 陈 鹤]
關键词:文化涵化;民族地区;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301-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7月13日,现在中国最受欢迎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一期开播,节目中有位云南哈尼族文王第十一代王子李维真以原生态的摇滚歌声征服了导师,在自我介绍中这位在族内贵为王子的24岁在校大学生却不禁潸然泪下,因为要接受学校教育,13岁的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进入城里生活,但却因为无法适应、不善于表达以及外貌原因,受到城市同学的歧视与欺负,这位哈尼族王子“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因此他认为比赛能证明自己不比他人差,找回儿时别人对他的尊重。我们在被他声音震撼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其感叹,一个在金盆里出生沐浴、受到族人尊重和崇拜的少数民族王子,进入汉族城区后却得不到尊重,反而是嘲笑和孤立,使得他觉得失去人生的方向,对文化不适应情绪时常低落而影响了自信心和学业。李维真勇敢地站在舞台中央来证明自己,而更多的一般少数民族孩子如何应对这种不适应,如何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学习呢?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不断扩张,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地域空间不断融合,制度结构不断分化,人口自由流动增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族互动关系等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更深程度的影响和变迁,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会影响强势的城市大众文化。因此民族地区多种文化之间长期的涵化已经形成了既具有该地区特有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城市社区特征的独特文化的“地方民族文化类型”。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孩子都是进入城镇中学接受教育,这些孩子更容易受到城市文化的涵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并且直观地反映到学习成绩方面。
中国在宪法和法律上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但少数民族弱势的传统文化往往受到强势的城市文化冲击,在文化传播影响方面客观上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民族教育客观上已经出现“文化中断”现象:学校的“一元化教育模式”造成少数民族从异地求学到重回家乡的两次“文化隔断”而造成水土不服、学习无用、民族教育中的文化不连续性影响少数民族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语言习惯而造成的被动适应和学习困难。
二、分析理论视角
涵化(acculturation),又称文化适应。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理指出:涵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群体成员因接触而发生文化和心理变化的双重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文化或群体层面,指文化接触之群体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发生的变迁;二是心理或个体层面,也称心理涵化(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指卷入文化接触之个体在言谈、衣着、饮食、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贝理提出了与心身、行为变化程度相关联的的文化适应模式,指出个体在不同的心理适应过程中的压力也不同,在异文化接触的准备阶段,心理压力较低,初步接触后压力显现,在文化冲突和危机阶段,心理压力达到最高,此期最易发生心理适应障碍。
文化涵化是一种互动的视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贝理认为涵化中的个体差异,除了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文化知识和接触程度等因素有关以外,更主要的是与个体因文化认同而采取的涵化策略之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在提出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以及和现有文化交流的倾向性两个独立维度的基础上,区分了四种不同的涵化策略(见图1):整合(同时注重原有文化和异文化)、同化(只注重异文化交流,不愿保持原有文化)、分离(只重视原有文化,避免异文化交流)和边缘化(都不注重原有文化和异文化)。
之后贝理考虑到民族文化群体并不能自由选择涵化策略,增加了第三个维度即:涵化期望和主流文化群体在强有力的相互涵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只有当主流文化群体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对等重要性,并追求国家文化多样性时,少数民族文化群体才会采取整合策略。而四种策略中,整合是促进各民族间成功交往与和谐共处的最佳策略。
国内学术界对于涵化的研究中,高永久和刘庸在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文化涵化研究中指出在当前民族社区的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将保持自身的特色,并努力维持社区各族居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民族地区涵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地方民族文化类型”,并将民族地区涵化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全涵化和半涵化、顺涵化和逆涵化、群体涵化和个体涵化、接受、适应与拒绝等,并提出民族文化的群体涵化主要通过民族中某些个体,特别是与外界接触较多的个体的价值观念的转变而逐渐引发的。个体涵化是群体涵化的必经之路,群体涵化是个体涵化的必然结果。这些研究均证明了文化涵化理论对于研究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重要性,提供了群体文化和个体心理两个层面的视角,并重视个体心理涵化及其涵化策略选择与涵化结果。
中国的民族教育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已经得出了许多宝贵而又有效的的经验和办法,但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接触交往和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和扩大,民族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总结之前的经验和教训,减少“文化中断”的负面影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交际以及就业能力,并促进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的互动交流。文化涵化理论能够为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强调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中应该重视涵化及其策略的重要性,并且强调涵化理论的第三个维度即主流文化群体的影响,要促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有主流强势文化的引导与帮助,而不只能依靠少数民族自己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应该注重涵化的互动性,强调涵化的双方都应该采取整合的涵化策略,并且在民族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考虑当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这样才能让少数民族积极主动适应主流文化,并能在友好的文化氛围中增强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育对策
1.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中,应该注重当地的“地方民族文化类型”,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在教育中结合群体层面上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增设或改变教材内容或形式,开设普及少数民族文化的非正式课程或活动,增强少数民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吸引性、教育性与实用性。例如,教材内容增强现代民族性与本土知识,开设民族混合班,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等。
2.民族教育需要注重心理涵化的阶段性和文化的连续性,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措施和教材内容,使得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积极理解并接受、实际运用到所学内容。比如,在涵化的准备阶段心理压力较小,此时应该针对以往的困难和需要组织讲座等活动形式,介绍异文化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创设多元文化氛圍,使其对异文化产生亲切感和积极印象,减少文化距离;初步接触阶段应强调主流文化群体的主动引导与接触;如果到了文化冲突阶段,则应该发挥社会支持力量,并提供心理辅导,鼓励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互动。
3.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应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心理咨询和生活学习帮助,帮助他们良好融入、适应。社会支持系统应该包括其所属群体的鼓励与支持,而且包括异文化群体的鼓励与提供日常帮助,创设让少数民族学生良好适应的环境。例如,建立心理咨询室和网络模拟社区。
4.促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必须注重让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学生选择整合这种最佳涵化策略,使学生能够保持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与其他文化形成良好的沟通,并综合两种文化优势,提高自己的跨文化适应和交际能力。例如继续开展双语教育(对象不限于少数民族),不定期让不同民族群体互动,互相表演或展示对方群体的文化。
5.促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必须强调发挥主流文化群体的引导作用。当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主流社会,并要学习主流社会文化时,少数民族群体往往带有汉族和他们不同无法相处的刻板印象,这时候需要汉族主动地改变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用实际行动增强少数民族互动交流的期望与信心,鼓励其主动积极的涵化。
四、结论
文化涵化理论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涵化及其策略的重要性,并且提出涵化理论的第三个维度即主流文化群体的影响。针对民族地区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各种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频繁,因此需要将群体层面的文化变迁与个体层面的心理涵化相结合,注重发挥主流文化群体强有力的影响力主动引导积极涵化,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带动与鼓励少数民族积极主动选择整合策略,并应该强调民族教育的阶段性和文化的连续性,让民族教育真正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交际以及就业能力等,从根本上巩固民族交流与团结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永久,刘庸.城市社区民族文化涵化的类型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 李怀宇.文化中断理论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4,(2).
[3] 常永才.人类学经典涵化概念的局限及其心理学视角的超越[J].世界民族,2009,(5).
[4] 常永才.从文化认同与涵化视角看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深化[J].民族教育研究,2010,(6):20.
[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