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探讨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d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音乐教学的基础。节奏是音乐的组成的第一要素,就像是音樂的骨架,没有节奏,就不存在旋律。学生通过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和理解能够提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想要传达的感情和内容。本文主要探究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探讨,以期能够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
  针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乐理知识和节奏感的理论理解能力较差,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和理解还不能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节奏的强化练习,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有效的培育和引导,只有形成良好的节奏感,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感,领悟到音乐的美好。
  一、通过游戏方式提升音乐节奏感
  针对小学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是最佳的途径之一。游戏教学中的多变性、趣味性、互动性能够更快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通过游戏过程中与老师、同学的互动逐渐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学习,便于学生加深课堂记忆。学生在游戏教学中也会一如既往地保持一种高涨的热情,集中音乐学习的注意力,在趣味性十足的音乐课堂中奠定好音乐节奏感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进行低年级学生的节奏训练过程中,就可以利用互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通过组织学生模仿动物、交通工具等声音进行节奏感的练习,玩一个“声音接龙”的游戏。如:
  教师示范:火车火车,咣当咣当!
  学生A:小桥流水,哗啦哗啦!
  学生B:小雨小雨,滴答滴答!
  学生C:老鼠老鼠,咯吱咯吱!
  学生D:飞机飞机,轰隆轰隆!
  例如歌曲《抓妈荷》以及《编花篮》的教学中,可以玩一玩抓妈荷和编花篮的游戏。通过声音模拟和生活化的游戏方式,运用语言节奏和声音节奏进行音乐节奏的练习。因为这种游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加简单,并且也能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其中的韵律节奏。学生通过这种有趣的游戏形式,也能够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节奏感训练的学习目的。
  二、利用语言节奏加深学生的节奏记忆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抽象的乐理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和利用。把比较难记的乐理知识变成学生喜欢的小儿歌,这样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就能快速地记住。学生通过小儿歌的学习,就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五线谱、音符单位、音乐符号等等音乐知识[1]。
  例如在区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小儿歌进行教学:
  全音符,唱四拍,火车叫:呜 — — —
  二分音符唱2 拍,小猫叫:喵 — 喵 —
  四分音符唱1拍,小狗叫:汪 汪 汪 汪
  八分音符唱半拍,小鸡叫: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苏少版教材中出现了一些古诗词歌曲,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游子吟》《小儿垂钓》,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忆江南》等,教师就可以先从古诗吟诵出发,通过诗词中的节奏韵律,找到歌曲中的节奏。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游子吟》。
  学生之所以通过儿歌、童谣朗读或者诗歌吟诵能够快速记忆也是因为这些节奏符合小学生的发音规律和他们对音乐的认知,适合小学年龄阶段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
  三、借助声势律动培养音乐节奏感
  声势是奥尔夫提出来的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方法。学生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形式可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类型,并为学生自己创造节奏为歌曲伴奏积累素材。例如: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捉泥鳅》一课,运用声势节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四四拍的节奏,从而掌握其强弱规律。
  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教师在音乐节奏感的教学中加入一些肢体动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变化,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对音乐节奏感的感知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音乐的快慢、延续、强弱、终止作为教学的引导内容,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感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借助肢体动作,如通过头、手、脚等运动来参与到音乐的律动中来,借助肢体语言的灵活性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提升学生的表现欲望。例如在进行《包子剪子锤》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歌词放映在大屏幕中,便于学生观看。然后再进行肢体动作和节奏感的教学。当歌曲进行到“五指张开是包子”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将手指打开,放到胸前进行展示;将歌曲进行到“食指中指是剪子”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比出剪刀手的动作;当音乐进行到“小手攥拳是锤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攥紧拳头砸下去的手势;当歌曲进行到“咕噜咕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两手握紧,相互旋转的动作;当音乐进行到“看谁先赢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动自己的身体进行查找的动作……
  在进行实体动作带动音乐节奏感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注意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愉快进行学习的同时也能够牢固地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同时,教师除了要具备音乐知识以外,也要具备舞蹈、指挥、演奏乐器等技能,帮助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发现美、演绎美的素质能力,充分地将肢体语言应用于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中[2]。
  四、利用外界的听力培养节奏感
  对学生的听力节奏训练除了小游戏、儿歌、动作律动之外,还可以通过校外活动的开展进行听力节奏感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郊游、露营等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出音乐教室,来到大自然中。让学生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来开展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聆听和感受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水流声、鸟叫声等等,学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时,感受其中的节奏感。这种听力训练的节奏感培养能够提升学生感知节奏、感知声音、感知音乐的能力,提升音乐节奏感的学习能力。   例如大自然中的水流声,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點聆听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感受。在此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声音的反馈”。
  教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样的水流的声音呢?
  学生A:我听到的水流声是哗啦哗啦的声音;
  学生B:我听到的水流的声是刷刷刷的声音;
  学生C:我听到的水流声是涓涓的流水声;
  还有其他的同学也说出了他们捕捉到的水流的声音:有的学生听到的水流声是咕嘟咕嘟的声音。有的学生听到的水流声是汩汩的声音……无论是哪一种水流的声音,教师都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的记录和整理,并且利用水流的声音来进行节奏感的分析,发现其中的节奏规律[3]。
  五、将生活经验与音乐节奏感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仅仅对其进行音乐节奏感的训练学生很快就会厌烦。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感的敏感程度很高,而且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将二者进行充分的融合,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当中的声音节奏,来强化自己的节奏感认识。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记录生活当中的声音,如妈妈切菜的声音、洗衣机洗衣服的声音、扫地的声音、加油呐喊的声音等等。例如在教授前十六节奏型XX X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四3班 加油!”“倒车 请注意”这类生活中常用的汉语节奏型来帮助孩子直观地掌握和理解节奏感。引导学生成为生活当中的有心人,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当学生对生活当中的现象和声音进行充分观察和记录以后,可以进行“声音的汇总”,这时候学生也会表现得特别积极。
  学生A:我妈妈切菜时的声音是: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学生B:我奶奶家的旧时钟秒针发出嘀嗒 嘀嗒的声音,准点时会发出当—当—的声音。
  学生C:我刷牙时是这样的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特别有意思。
  学生D:我家小狗叫的声音也是有节奏的,它一般时候是这样叫的,汪、汪,但是当它看见陌生的人时,就会这样,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学生通过记录生活中的声音和节奏感,能够直观地分辨出其中的节奏感和律动感。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多地记录生活当中有趣的声音和节奏,便于学生精准地掌握其中的规律,为音乐节奏感的学习奠定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节奏感教学是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儿歌教学的方式、借助身体的肢体动作、利用外界的听力、将生活现象与音乐节奏感相结合等等途径开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节奏感的领悟,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欣欣.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才智,2020(07):15.
  [2]李丽佳.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与方法探讨[J].北方音乐,2020(03):188+190.
  [3]邓美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4):56-57.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长课文的讲解时,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尽可能做到随机应变,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可以从问题之间的联系、问题与文本的联系、问题与学生阅读进度之间的联系三个方面入手,拓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长课文;阅读教学;探究;提问  在如今的小学课堂中,新课标理念逐渐被贯彻其中,而课堂主体也逐渐向着学生转变。因此,在开展长课文的教学时,教师也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重在鼓励与引导,而
期刊
【摘要】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理论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只有在完全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面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时,还不能有效地联系生活经验去进行理解。鉴于此,文章对高年级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概念教学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扎
期刊
【摘要】化学实验作为初中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化学知识掌握与学习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究性学习模式以实践性、自主性为前提,是在教师引导之下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的过程。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协作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有极大益处。文章探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其多方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期刊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极具艺术价值的古老文化,它在部编版教材中的现身,充分体现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以“读”为抓手,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诵读;品悟;思维;延伸  文言
期刊
【摘要】“单元教学”最早起源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特别是其学生克伯屈提出的设计教学法,也称作单元教学法,将单位教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推广。教师应当将学生当作教学主体,立足课堂实际,科学地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手段,整合单元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从而达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循序渐进地提升小学学生学力。文章围绕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
期刊
【摘要】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的过程。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通过课程实施,真正意义上为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课程的实施中也存在“功利性评价”等不利因素。  【关键词】小学;课程实施;手球  前言  手球,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球类运动,是综合篮球和足球特点发展而来的,同时手球的一些规则也是从篮球与足球的规则发展而来。  目前,手球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落实的背景下,学校与教师愈发看重小学生的提问能力,“学会提问”是学生学习语文科目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提问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还可以提升学习质量,培养多重思维与创新精神。并且,培养提升学生的提问意识还有助于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还可以让学生在提问和回答中充分表达陈述自己的观点,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但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提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进行提升的重要路径。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语言应用方式,并使学生逐渐学会与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在阅读中探索与感知外部世界。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还无法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稳步提升,这就需要将拓展阅读融入教学实践中。本文针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拓展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拓展
期刊
【摘要】把握英语绘本特点并结合小学生学习规律,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英语绘本,以此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是值得一线教师思考钻研的。文章从绘本与小学英语教学的结合点、运用策略和意义等方面简要剖析小学英语绘本在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旨在为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素养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结合点;运用策略;意义  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语言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者具有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质量,甚至会对整个国民教育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或许从价值观角度来看,只有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鉴定、诊断、引导和激励,才能让其更好地感受到教师的价值,也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