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从访谈、课堂观察及文字材料三个方面着手,对一位优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个案研究,挖掘出一名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组成,以及在教学和教育研究方面的成长经历。以期通过这个成功的案例,对有相似背景的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素质 个案研究
一、提出问题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师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是每位处在这个岗位和即将步入这个岗位的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二、研究背景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文献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个问题与思考》(刘娟)。
2.课程设置的不足和教材存在的问题。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问题浅析》(沈兵)。
3.特定课题的教学设计实例。例如,《〈鼠标的认识〉教学案例及评析》(刘心如)。
4.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基础。例如,《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策略探讨》(朱蓓)。
通过文献检索,可以看到多数文章都是就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给出解决的办法或建议,例如就教材、就教学策略、就吸引学生注意力等,然而这些问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对于刚上任的教师,不能够快速而且有效地帮助他们从身心上进入角色。本文试图通过一位优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个案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探讨。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某重点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乔平,出于知情人的要求,文中的人名属化名。由于本文的知情人是“优秀”的教师,所以属目的性抽样。
2.收集资料。主要采用实物收集、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
四、研究结果
1.实物分析。从新教师到优秀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过程。阅读了他的简历、论文、作品等,我大概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2001年,专科毕业,到学校执教;2002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任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组组长;2003年,发表论文2篇,参加市课件比赛获二等奖,在网上开辟信息技术教育论坛;2004年,发表论文3篇,被评为“市优秀教师”,省说课比赛获一等奖,并加入市学科教研组;2005年,与他人合作承担省级教育课题,正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教育实践,其初步研究报告已发表。从他的经历来看,乔老师一直都在“成长”,从一个新手到一个老练的教师;从一个一线的实践者,到一个可以纵观全局的研究者;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个教学研究的参加者、组织者。
参加工作三年来,他一共发表了6篇论文。2002年的论文是比较几种教育理论的优劣及应用范围,属于教育理论层面,与学科教学关系不大;2003年的论文是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基础,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还有教学案例分析;2004年的论文是关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并且对教材、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从这些论文主题的变化可以感受到他正逐渐形成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全面认识。
对比同一个教学内容的教案发现:4年前的主要是课本搬家,而现在的则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教学设计,包括重点知识用什么方法讲解,学生出现不同反应时的应对策略、不同水平学生的作业设计等。同时我还发现,他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也不是完全按照教材的呈现顺序,有的部分不讲,而有时则会加进许多新知识。至于他的参赛作品,包括说课提纲、教学设计案例等,在教学理念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比较灵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当前比较流行的webquest、miniquest等,也都出现在他的文字材料中。
2.课堂观察。其乐无穷的课堂教学源于精心设计和激情倾注。我随机挑了一个周二的下午听乔老师的课。在想象中,这种没有列入高考科目的课程应该是死气沉沉的,而且又是在机房,秩序很难维持,学生玩游戏、上网的应该很多。可是他的课堂全不如此。学生很尊敬他,都准备好了上课。开始上课了,他刚上讲台就给学生放了一段动画片,讲的是人类抗击SARS,把病毒做成有鼻子有眼的大头虫,逗人发笑,活灵活现。接下来他马上引入本节教学内容计算机病毒。他先让学生描述遭遇计算机病毒时的状况,然后他作总结。纸上谈兵还不够,他还要求学生安装杀毒软件,做自己的计算机的医生,进行号脉、诊断、治疗。这样的一堂课应该说很成功,生动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的比喻使学习内容轻松易懂,最后又给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巩固了教学内容。看得出来,这短短的40分钟的课他做了充分准备,而且是用心准备的。
3.访谈。通过访谈主要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扎实的基本功 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积极进取的态度。乔老师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素质有着明确的概念和标准,强调在熟悉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在教法上要灵活多变,要有教学特色。另外,乔老师也肯定了现有的状况对信息技术教师可能存在不利的因素,但他只是一句带过,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发牢骚。可见,他对现状不甚在意,现状不会影响他的工作和态度。
(2)态度情感是作好一切的前提。在与他讨论成长经历时,他一再强调态度情感是做好一切的前提。实践证明的确如此,有了干劲,课就越上越有趣,也乐于继续学习,论文也有东西可写,作品也就接二连三,成绩是有目共睹,地位也会发生改变,也就会参加教研组织,承担科研项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五、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乔老师观念中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应具有的素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博学多才,有扎实的基本功。这就好比建设房屋,基本功是地基,地基打不好,就谈不上砌墙、上梁。所以,基本功扎实是第一步,迈出了第一步,才能灵活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谈到优化课堂教学。
2.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是学习过程顺利进展的推动力。对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会产生参与的意愿。兴趣来源于哪里?这种“兴奋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遇到了但不能解决的问题、听到了但不能解释的事物、见到了但对之知之甚少的东西。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因材施教,体现独特的教学手段。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照抄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而且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教学设备提供的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努力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环境。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完善自己。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在这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学、积极参加高一级培训、上网等,都是完善自己的途径。
将以上分析与文献资料对比,可以发现乔老师观念中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组成与文献检索(王瑞华,2004)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在研究中还发现,情感方面的因素同样非常重要,而文献中几乎没有涉及。乔老师的情感历程与当前许多教师的情况是相似的,都曾经苦闷、迷茫,但是他度过了那个黑暗的时期,并取得了成功。他的情感调节模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希望对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起到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沈兵.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问题浅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
[3]刘娟.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个问题与思考.青海教育,2004.
[4]刘心如.《鼠标的认识》教学案例及评析.黑河教育,2005.
[5]朱蓓.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策略探讨. 中国科技信息,2005.
[6]王瑞华.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集成.京城教育资源网,2004.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素质 个案研究
一、提出问题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师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是每位处在这个岗位和即将步入这个岗位的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二、研究背景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文献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个问题与思考》(刘娟)。
2.课程设置的不足和教材存在的问题。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问题浅析》(沈兵)。
3.特定课题的教学设计实例。例如,《〈鼠标的认识〉教学案例及评析》(刘心如)。
4.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基础。例如,《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策略探讨》(朱蓓)。
通过文献检索,可以看到多数文章都是就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给出解决的办法或建议,例如就教材、就教学策略、就吸引学生注意力等,然而这些问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对于刚上任的教师,不能够快速而且有效地帮助他们从身心上进入角色。本文试图通过一位优秀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个案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探讨。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某重点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乔平,出于知情人的要求,文中的人名属化名。由于本文的知情人是“优秀”的教师,所以属目的性抽样。
2.收集资料。主要采用实物收集、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
四、研究结果
1.实物分析。从新教师到优秀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过程。阅读了他的简历、论文、作品等,我大概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2001年,专科毕业,到学校执教;2002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任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组组长;2003年,发表论文2篇,参加市课件比赛获二等奖,在网上开辟信息技术教育论坛;2004年,发表论文3篇,被评为“市优秀教师”,省说课比赛获一等奖,并加入市学科教研组;2005年,与他人合作承担省级教育课题,正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教育实践,其初步研究报告已发表。从他的经历来看,乔老师一直都在“成长”,从一个新手到一个老练的教师;从一个一线的实践者,到一个可以纵观全局的研究者;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个教学研究的参加者、组织者。
参加工作三年来,他一共发表了6篇论文。2002年的论文是比较几种教育理论的优劣及应用范围,属于教育理论层面,与学科教学关系不大;2003年的论文是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基础,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还有教学案例分析;2004年的论文是关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并且对教材、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从这些论文主题的变化可以感受到他正逐渐形成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全面认识。
对比同一个教学内容的教案发现:4年前的主要是课本搬家,而现在的则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教学设计,包括重点知识用什么方法讲解,学生出现不同反应时的应对策略、不同水平学生的作业设计等。同时我还发现,他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也不是完全按照教材的呈现顺序,有的部分不讲,而有时则会加进许多新知识。至于他的参赛作品,包括说课提纲、教学设计案例等,在教学理念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比较灵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当前比较流行的webquest、miniquest等,也都出现在他的文字材料中。
2.课堂观察。其乐无穷的课堂教学源于精心设计和激情倾注。我随机挑了一个周二的下午听乔老师的课。在想象中,这种没有列入高考科目的课程应该是死气沉沉的,而且又是在机房,秩序很难维持,学生玩游戏、上网的应该很多。可是他的课堂全不如此。学生很尊敬他,都准备好了上课。开始上课了,他刚上讲台就给学生放了一段动画片,讲的是人类抗击SARS,把病毒做成有鼻子有眼的大头虫,逗人发笑,活灵活现。接下来他马上引入本节教学内容计算机病毒。他先让学生描述遭遇计算机病毒时的状况,然后他作总结。纸上谈兵还不够,他还要求学生安装杀毒软件,做自己的计算机的医生,进行号脉、诊断、治疗。这样的一堂课应该说很成功,生动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的比喻使学习内容轻松易懂,最后又给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巩固了教学内容。看得出来,这短短的40分钟的课他做了充分准备,而且是用心准备的。
3.访谈。通过访谈主要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扎实的基本功 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积极进取的态度。乔老师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素质有着明确的概念和标准,强调在熟悉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在教法上要灵活多变,要有教学特色。另外,乔老师也肯定了现有的状况对信息技术教师可能存在不利的因素,但他只是一句带过,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发牢骚。可见,他对现状不甚在意,现状不会影响他的工作和态度。
(2)态度情感是作好一切的前提。在与他讨论成长经历时,他一再强调态度情感是做好一切的前提。实践证明的确如此,有了干劲,课就越上越有趣,也乐于继续学习,论文也有东西可写,作品也就接二连三,成绩是有目共睹,地位也会发生改变,也就会参加教研组织,承担科研项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五、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乔老师观念中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应具有的素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博学多才,有扎实的基本功。这就好比建设房屋,基本功是地基,地基打不好,就谈不上砌墙、上梁。所以,基本功扎实是第一步,迈出了第一步,才能灵活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谈到优化课堂教学。
2.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是学习过程顺利进展的推动力。对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会产生参与的意愿。兴趣来源于哪里?这种“兴奋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遇到了但不能解决的问题、听到了但不能解释的事物、见到了但对之知之甚少的东西。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因材施教,体现独特的教学手段。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照抄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而且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教学设备提供的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努力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环境。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完善自己。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在这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学、积极参加高一级培训、上网等,都是完善自己的途径。
将以上分析与文献资料对比,可以发现乔老师观念中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组成与文献检索(王瑞华,2004)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在研究中还发现,情感方面的因素同样非常重要,而文献中几乎没有涉及。乔老师的情感历程与当前许多教师的情况是相似的,都曾经苦闷、迷茫,但是他度过了那个黑暗的时期,并取得了成功。他的情感调节模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希望对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起到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沈兵.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问题浅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
[3]刘娟.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个问题与思考.青海教育,2004.
[4]刘心如.《鼠标的认识》教学案例及评析.黑河教育,2005.
[5]朱蓓.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策略探讨. 中国科技信息,2005.
[6]王瑞华.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集成.京城教育资源网,2004.